【西遊漫注】(359)反過來反的

西游記

作者:挪威龍王

(359)反過來反的

話說悟空哄了老豬跟他出來,又哄了老豬把嘴拄著牆根坐等栽贓。忽然在扎堆兒的人群中抬頭一看,見到那招徠治病聖手的皇榜,滿心歡喜。老孫滿心歡喜的是,他豁然就見到了解開這一關的第一把鑰匙。當機立斷,也不買什麼調和了,這黃榜就是最好的調和。且把取經事寧耐即日,等咱老孫做做醫生耍耍。

啥?悟空這是見到皇榜,才決定不買調和的呀?他可是還沒出門,就打算著以買調和為藉口,把老豬拎出來耍耍的。其實呀,從悟空這番內心獨白,結合在會同館中悟空的話,以及這一番舉動,是能看出來,悟空是明確知道必須出來的,只是出來能幹啥,他是沒明確目標的。為什麼要哄老豬一起出來?悟空也並沒有明確的用意,只是覺得需要有這麼一個伴兒。偏巧呢,老豬看見人多喧嚷不肯走。悟空無奈才哄他把子嘴拄著牆根。

然後就在喧囂的人群中見到皇榜了……這叫一個巧呀,彷彿冥冥中有安排一樣,悟空自覺和不自覺的反應舉止,卻自然而然的推動他找到鑰匙。不但推動他找到鑰匙,還替他不知不覺的安排好了往下走的路。什麼路?

悟空他看到皇榜,稍微掂量掂量就知道自覺決然能治這國王的沉疴故恙。但是這皇榜自己不能就這樣揭呀,自己就算不作為一個有神通的修行人,就算自己作為一個能治好病的醫生,按道理也應該是生病國王登門來求自己。回頭看看堆在牆根兒的豬屁股,悟空便看到了搭向「病不討醫」的梯子。於是便念動咒語隱身、伸出手兒揭榜、施展法術起風,並且篤定的把皇榜塞到了八戒的懷裡。那麼,孫悟空就不擔心,豬八戒揣了皇榜不找他這個猴哥嗎?豬八戒嘛,肯定會回頭揪猴哥的啦,不用想你都猜得到的啦。

你看,那些忽然發現沒了皇榜的太監校尉,忽見豬八戒懷中露出個紙邊兒來,眾人近前道:「你揭了榜來那?」「你揭了招醫的皇榜,還不進朝醫治我萬歲去,卻待何往?」那呆子慌慌張張道:「你兒子便揭了皇榜!你孫子便會醫治!」校尉道:「你懷中揣的是甚?」呆子卻才低頭看時,真箇有一張字紙。展開一看,咬著牙罵道:「那猢猻害殺我也!」然後二話不說,就把師兄給賣了!——「若得此事明白,我與你尋他去。」當然了,人家哪裡分辨得了他嘟嘟囔囔的說的是真是假,就是揪住八戒不放。八戒也不是一般的豬,哪裡是十來個凡人推得動的。

只是有一點,我們沒猜得到老豬。是什麼?

且說老豬被一幫人鬧騰得心裡火真大、有火又不敢輕易發。越鬧圍觀的吃瓜群眾越多,瓜眾越來越多,越來越多,眼看八戒就要不戒的當兒,有兩個老太監忽然靈光一閃,似乎覺得哪裡不對勁兒:「我看你這位豬模樣的老鄉,我看你模樣不像本地的老鄉,說話口音也不像遠地的老鄉,你到底是哪裡的老鄉?」然後就將話題扯回了正題,一起回憶白面胖和尚、一起去見可恨的大師兄。只是這時候,老豬忽然對這兩個老太監、斷定人家是兩個老奶奶!

不明真相的圍觀群眾哄然大笑。眾校尉也笑到飆眼淚:「你這個鄉巴佬和尚,真是沒見過世面啊。人家是宮裡的公公,不是村裡的婆婆!不羞不羞!」聽著周圍瘋狂的笑聲、看著周圍前仰後合的人們,老豬聞言、恍然大悟、豁然開朗、嫣然一笑:「不是我不羞、是你們不羞。你這反了陰陽的!他二位老媽媽兒,不叫他做婆婆、奶奶,倒叫他做公公!」

這時候的豬八戒,突然明白,不是可惡的猴哥要捉弄他,是可愛的猴哥要藉助他。為什麼要藉助他?是因為這裡陰陽顛倒,悟空行事要走正道,不得不藉助他一下。

正是因為這樣,等到這三五百號看熱鬧的瓜眾和校尉太監簇擁著老豬到得會同館門口。老豬卻咳咳一聲,止步對眾人正色道:「列位住了。我師兄卻不比我任你們作戲。他卻是個猛烈認真之士。汝等見了,須要行個大禮,叫他聲『孫老爺』,他就招架了。不然啊,他就變了嘴臉,這事卻弄不成也。」

你看看,該明白的時候,老豬可是不含糊的。雖然他明白起來經常困難,偶爾也會忽然就莫名其妙的明白起來了。畢竟麼,老豬還是相當有根底的,雖然,往往,他保持明白的時間,也就那麼一晃就過去了。

現在,不管怎麼說,老豬在這由反返正的節骨眼兒上,起了關鍵的撥動轉折點的作用,然後事情的發展就順暢起來了。不然這出戲往下要唱下去,波折還會多著呢。

當然,這朱紫國的君臣的配合,也是重要因素。你看當那老豬與那伙人推推扯扯,弄得面紅耳赤的時候,那老太監見他異鄉人模樣,沒有伸手要他居住證,沒有掏出體溫計發現他體溫飆高抓他去隔離,而是同意跟八戒去會同館探知究竟。等到了會同館門口,八戒要求他們對猴哥禮貌尊重,這些太監校尉,都非常配合,提前認了孫悟空這個二大王:「你師兄果有手段,醫好國王,他也該有一半江山,我等合該下拜。」見了孫悟空也真箇規規矩矩的朝上禮拜。

既然已經理順,孫悟空也就收起來嬉皮笑臉,正了聲色。根據「藥不跟賣,病不討醫」的天理,提出嚴肅要求:「」你去教那國王親來請我。而眾人聞言雖然驚駭不已,卻又轉眼就想通了這個正理。因看孫悟空義正詞嚴的嚴肅樣貌威嚴可信,反向推理道:「口出大言,必有度量。我等著一半在此啞請,著一半入朝啟奏。」當四個太監、六個校尉到朝堂上講明情況,要求國王親自迎請孫悟空。國王並未覺得這是非份之請、勃然大怒、或惱羞成怒之類的,亦欣然以為當如是。僅僅是考慮到自己寡人身虛力怯,不敢乘輦,便安排滿朝文武百官替自己去敦請孫長老。並且特意考慮道:「汝等見他,切不可輕慢,稱他做『神僧孫長老』,皆以君臣之禮相見。」

你看看。孫悟空沒有看錯人吧?孫悟空單是從這朱紫國的外在環境、民眾精神風貌,就能推斷出來這國王是個可救之人。因此他才會肯如此費心費神的折騰擺布,要替這國王治病、斷禍根。

這個國王的確也是個靈動之人,當三藏師父百般推脫說自己的徒弟都是頑徒,俱是山野庸才。這國王卻是頗有靈性,看出來今天的機遇實屬天緣、上天安排:「法師何必太謙?朕當今日登殿,幸遇法師來朝,誠天緣也。高徒既不知醫,他怎肯揭我榜文,教寡人親迎?斷然有醫國之能也。」

因此,本回開篇的詩開頭即曰「善正」。孫悟空撥動善正,然後就有這「善正萬緣收」。

哪裡來的萬緣?如何收?(待續)

  夏小強的世界首發 ,獨家連載,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    ?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 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