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師記錄下了明星最為真實的一面,看完驚獃了!

陳佩斯

今天,請大家來欣賞一組昔日相聲演員牛群所拍攝的老照片吧。在這組老照片中,我們除了能欣賞到牛群的攝影藝術外,還將看到許多熟悉的身影,看到我們之前所喜愛的大明星們最為真實的一面。這裡所選的照片,都來自於牛群的《攝影作品集》。

牛群昔日的老搭檔馮鞏,在一張宣傳畫前,做出和圖中糢特相同的動作。牛群作出的說明是:不看白不看,看了也白看,白看誰不看?一下就把馮鞏的特點給展現了出來。

為當時還健在的表演藝術家趙麗蓉所拍的。老太太正在吃糖葫蘆,沒有一點偶像包袱,一看就是個實在人。2000年7月17日,趙麗蓉去世,享年72歲。我們十分想念她。

上圖中,這位騎著的女孩是誰?她是如今的「小品女王」蔡明。牛群通過鏡頭捕捉到了這一充滿運動感的畫面,使觀眾看到了蔡明非常真實的另一面。飄揚的長發有沒有讓大家想起一首歌:黑頭髮飄起來,飄起來……

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常寶華是牛群的師傅,在牛群眼裡,師傅就像個老小孩一樣。

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馬季。這幅作品,是不是讓大家想起了《牧鵝少年馬季》?馬季於2006年12月20日去世,享年72歲。

牛群捕捉到了央視少兒節目主持人鞠萍姐姐和孩子們在一起的精彩瞬間。

著名小品演員郭達,原來還有如此賣萌的一面。

這是著名老戲骨陳寶國和他的妻子趙奎娥在《咱爸咱媽》的拍攝現場。

著名演員丁嘉麗。

著名相聲演員高英培,用二鍋頭澆花?

這張我覺得抓拍得很好,葛存壯用放大鏡在尋找兒子葛優的頭髮?

那時還很美麗的方舒和當時的丈夫屠洪剛。當時方舒正懷孕,看兩人笑得多開心。可現在……

這張表現的是,昔日上影廠著名反派演員陳述,正在擦拭妻子的遺照。將陳述對妻子的一往情深體現得淋灕盡致。

著名小品演員鞏漢林,業餘時間竟然是個「大廚」,看這架勢,還挺專業呢。

著名女中音歌唱家關牧村。

我覺得這張老照片,也抓拍得很好,很有意義。這是表演藝術家郭蘭英演唱時,孩子們爭相為她獻上花籃的照片。

賀敬之是著名劇作家、詩人,牛群捕捉下了賀敬之手捧糧食的鏡頭。

劉熾是老藝術家,大家也許見過劉熾彈鋼琴,可看到過他扭秧歌嗎?牛群所拍的這張老照片,著實令我們大開眼界。

蔣大為坐在舞臺邊沿,這是在構思新歌?還是在記錄感想?

李仁堂曾在《青松嶺》中扮演萬山大叔,而他牽馬的動作,一下就把我們帶回到了電影中的情景。

著名相聲演員李金鬥和他的妻子以及手捧的彌勒佛,構成了《三笑》。

這張老照片,展示了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馬玉濤特別樸素的另一面。

薑文因主演《芙蓉鎮》、《紅高粱》和執導《陽光燦爛的日子》而成為一線明星,這是他在電影活動中開獎的鏡頭。

宋丹丹那時已經很紅了,是大家最為喜愛的喜劇女明星之一,可是她也有如此安靜的時候,眼神中還有淡淡的憂傷。

李雪健憑借主演電視劇《渴望》和電影《焦裕祿》而走紅,但他始終和觀眾心連心,這是他在為觀眾演出時現場唱歌的場景。

曾在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中塑造了楊子榮一角的童祥苓,晚年的時候開起了面館,這是他那個時候所拍的一張照片,風採不減當年啊。

1993年2月4日,一代相聲大師侯寶林去世,牛群為悲傷中的侯燿文和侯燿華兩兄弟搶拍下了這張珍貴的照片。

上圖中的這位姑娘是誰呢?她是歌唱演員張也。天太冷,她穿太少了,難道是不要溫度要風度?

我覺得這張照片也拍得很好,將《阿Q正傳》中的嚴順開生活中的狀態展現得十分真實。

歌唱家胡松華

各位知道照片上的這位「老頑童」他是誰嗎?他是北京奧運會五個福娃的設計者,著名藝術大師韓美林。都知道韓美林有才華,可各位見到過他如此「頑皮」的一面嗎?

這是昔日央視主持人趙忠祥前往陝北主持節目時的留影。

相聲泰鬥馬三立。牛群是常寶華的徒弟,而馬三立是常寶華的師父,所以牛群管馬三立叫師爺。他應該有不少機會見到馬三立,因此就有了這張剪影一般的照片。當年馬三立舉行告別舞臺演出,牛群還現場獻過照片。


陳強、陳佩斯父子。這爺兒倆為中國觀眾帶來太多笑聲。


歌唱家王昆在演出後臺。這張照片牛群沒有抓好,王昆的眼睛是閉著的,不過姿態真實飽滿。


孫道臨、王文娟夫婦。我還看到一篇文章中說,其實並非專業配音演員的孫道臨,他的聲音也是不可多得的好聲音。孫道臨2007年去世。王文娟是著名越劇演員,在越劇《紅樓夢》中扮演過林黛玉,今年已經94歲高齡。


「巨人」穆鐵柱,旁邊是音樂人徐沛東。穆鐵柱身高2米28,比姚明還高兩公分。他男籃生涯的輝煌時期我基本沒趕上,但從小在相聲和喜劇裡總聽到穆鐵柱的名字,一直認為他就是負責個子高的,並沒有幹甚麼,多年後才知曾是男籃中鋒。


國學大師季羨林。現在國學這個詞已經被說濫,在季羨林大師那裡是真正的學問,而不是其他東西。他的書我看得少,只在大學時候翻過《牛棚雜憶》。前幾天看另外一本書裡提到,季羨林當年很困惑,十年文革過去人們總該反思些甚麼,但周圍人都不寫,他認為應該記錄下來,就寫下《牛棚雜憶》。


李默然織毛衣。不太清楚這是李默然生活中的自然場景,還是牛群開玩笑一般的擺拍,應該是後者吧。


梁左和梁天兄弟倆。這肯定是牛群給這哥兒倆的擺拍了。看年輕時候的梁左和梁天,總感覺倆人長得一點兒不像,而多年之後再看如今年近60的梁天,已經越來越像他的兄長了。只可惜梁左沒有機會變老,永遠停留在40多歲。


相聲演員洛桑。洛桑當年在《曲苑雜壇》的系列作品《洛桑學藝》,曾經引發強烈反嚮,很多觀眾都喜歡上這個多才多藝的藏族小夥兒。然而世事難料,洛桑1993年火起來,1995年就因為車禍不幸罹難,年僅27歲,令人痛惜。


老演員黃宗洛和李丁。黃宗洛是北京人藝的老演員,在《茶館》裡扮演過松二爺,自不必多說。李丁的名氣沒有黃宗洛那麼大,但看他在《無悔追蹤》等劇中扮演的市井小人物,一邊晃著腦袋一邊說話的樣子,瞧著真是舒服。

相聲名家常寶華。牛群是常寶華的徒弟,而且是大徒弟。常寶華年輕時表演過不少膾炙人口的時代性作品,到晚年在相聲圈裡口碑也非常好,尤其註意提攜後輩。


袁闊成和田連元。兩位都是我喜愛的評書演員。最喜歡的袁闊成作品當然是《三國演義》,小時候不覺得好,長大後越聽越愛聽。田連元的《楊家將》我小時候也沒怎麼聽過,後來聽他的《水滸傳》越聽越有感覺,那叫一個細膩好玩兒,央視拍《水滸傳》請他做顧問也是請對了人。


張學良將軍。1993年中國廣播說唱團赴臺演出時,演員們到張學良家中拜訪。張學良旁邊有黃宏、倪萍、薑昆、馮鞏和馬增慧等人。張學良當天興致很高,不僅看大家表演,還唱了幾句《王二姐思夫》和《空城計》。他看有幾位相聲演員在場,又用他濃重的東北口音給大家講了一個笑話。當年張學良已經92歲,2001年去世時正好一百歲。


趙麗蓉和家人一起吃冰糖葫蘆。趙麗蓉的表演生動自然,自然到不像演戲,很多人一看到她就想起自己的奶奶或姥姥。牛群和趙麗蓉關系非常好,管趙麗蓉叫趙媽。趙麗蓉2000年去世之後,牛群還張羅著為她出了一本紀念圖書《今天你笑了沒有》。


表演藝術家於是之。說到演技高,總是在第一時間想到於是之,盡管他的作品我也沒看過多少,更沒有機會看到他的舞臺現場演出。這大概是讀他的文字作品得到的印象,從中看出那個年代於是之他們是如何用心去塑造人物的。


電影演員於藍。於藍是前段時間剛剛逝世的,享年99歲。


作詞人閆肅。閆肅是著名詞人,早年曾寫過歌劇《江姐》,八十年代寫出《敢問路在何方》,九十年代寫出《霧裡看花》。其實《霧裡看花》本是一首打假主題歌曲,被那英唱出情歌的味道,後來也就以訛傳訛流傳開來。除歌曲作詞外,閆肅還長期擔任央視春晚的總撰稿。


演員嚴順開。嚴順開最著名的作品,是八十年代初的電影《阿Q正傳》,但對於我來說,更熟悉的還是他那些春晚小品,尤其是道盡小人物困境的《張三其人》。嚴順開特別適合扮演滿肚子委屈的人物,明明有理還詞窮的場面令人莞爾。


相聲演員馬季。馬季是無愧於相聲大師稱號的,而且是距離現在最近出現的相聲大師。這張照片絕對是牛群的擺拍,因為馬季這個名字得來與身邊的鵝有關。馬季2006年12月20日去世。


姐姐梅葆玥,弟弟梅葆玖。同為京劇大師梅蘭芳的後代,梅葆玖像父親那樣唱旦角,梅葆玥則唱老生。想起楊少華老師說過的事兒。梅葆玖和他關系很好,有一次倆人一起坐火車,很多乘客經過都跟楊少華打招呼,跟梅葆玖說話的很少。梅葆玖問這是怎麼回事,楊少華說,我們說相聲不用勾臉兒,臺上甚麼樣兒臺下還甚麼樣兒,你們京劇演員總是粉墨登場,誰知道你長甚麼糢樣兒啊。


作家史鐵生。看過《我與地壇》 ,知道輪椅上的史鐵生幾乎觀察過地壇裡的每一棵樹。後來讀《病隙碎筆》,了解到一個生病的人還可以有另外一種活法,思想可以到達多遠的地方。2010年史鐵生去世。2018年《史鐵生全集》出版,12卷,皇皇350萬字。


導演謝晉。謝晉的人生也許是不完滿的,他沒有享受過很多正常家庭享有的天倫之樂,他幾乎把全部的愛都放到生命一般珍視的電影當中。時代給了他那樣的機會,他沒有辜負這樣的機會。前幾天剛剛又看了一遍《牧馬人》,再一次感嘆謝晉導演的偉大。


曲藝表演藝術家駱玉笙。從小在電視上看到的,就是駱玉笙年老之後的樣子,直覺上總認為她沒年輕過。多年後看到駱玉笙年輕時候的表演照,頓覺光彩照人。嚮起的,還有駱玉笙的《重整河山待後生》。


老演員劉江。劉江前段時間剛剛去世,「胡漢三」再也不回來了。現在有些演員,總演反派角色似乎不太容易扭轉形象,讓人連角色帶演員一起瞧不慣,比如總演腹黑女的藍盈瑩。而劉江他們那一代演員,即使總演惡狠狠的反派,在其他的場合露面還是讓人喜歡。是因為年老之後,糢樣變得慈祥了?


作家陳忠實。《白鹿原》到現在,應該還是非常暢銷的作品吧,由此可見其經典程度。作家一生留下這麼一部作品,也不枉此生。2016年,陳忠實去世。


老演員陳述。和劉江一樣,陳述也是以出演反派人物著稱。不過他那些老片我都沒怎麼看過,印象最深的倒是他在《鬼子來了》當中,那幾句口無遮攔的叫罵聲。


感謝牛群當年拍攝這些照片時的付出。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 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