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某些角度來看,迄今為止,還沒有哪個國家取得過英國在19世紀所取得的成就:
她從一個濕冷、偏僻的群島國家,變身為當時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
她的疆域從接近北極的加拿大到接近南極的紐西蘭,從東方的印度次大陸到西方的加勒比群島。
她的語言、文化、制度傳播並改造著整個世界。
她的信仰、價值觀、教育糢式甚至體育和娛樂方式都在深刻影嚮著這個星球的大部分國家。
然而在那樣一個「盛世」時代,卻有一個叫狄更斯的年輕人,他對祖國的這些非凡成就從來「視而不見」,他只觀察骯髒的社區、流浪的孤兒、貧困的工人,他只思考人性的陰暗和社會的不公,他只表達痛苦和仇恨這些「負能量」的情緒。
狄更斯生活和創作的時間,正是19世紀中葉維多利亞女王時代前期。狄更斯畢生的活動和創作,始終與時代潮流同步。
他以寫實筆法揭露社會上層和資產階級的虛偽、貪婪、卑瑣、兇殘,滿懷激憤和深切的同情展示下層社會,特別是婦女、兒童和老人的悲慘處境,並以嚴肅、慎重的態度描寫開始覺醒的勞苦大眾的抗爭。
與此同時,他還以理想主義和浪漫主義的豪情謳歌人性中的真、善、美,憧憬更合理的社會和更美好的人生。
狄更斯體現了英國人的核心精神,一種發自內心的快樂和滿足。但狄更斯身上還有英國人的另一種精神,一種自覺的反思和批判精神。
他為弱勢群體代言,追求社會正義,探尋能使人類和諧相處的核心價值,叩問世界首富之國的良心,用15部長篇小說和大量的散文作品道出了許多人的心聲和夢想。
但這些都不妨礙他成為那個時代最偉大的作家,不妨礙他被人民和國家所愛戴:他去世後得到最高的哀榮,被安葬在西斯敏斯特教堂,他的墓碑上寫道:他是貧窮、受苦與被壓迫人民的同情者;他的去世令世界失去了一位偉大的英國作家。
2012年2月7日,是查爾斯·狄更斯200周年誕辰。為紀念這位英國維多利亞時代「最偉大的小說家」,全英國以及世界各地超過50個國家從2011年開始就陸續舉辦不同形式的紀念活動,紀念活動在2012年2月達到高潮,並將延續至整個2012年。
在狄更斯200周年誕辰紀念日當天,英國王儲查爾斯,於7日當天到達西敏寺出席紀念儀式,並為狄更斯的墳墓敬獻花圈。狄更斯的作品也將在紀念儀式上朗讀。英國人為狄更斯設立了博物館,位於倫敦道提街48號,博物館是由由狄更斯曾經居住的住所改造成的。
抨擊時代、鞭撻社會的狄更斯,為甚麼反而贏得時代和社會的尊重?因為他揭露黑暗,是向往光明;他挖掘醜惡,是呼喚美好。也正是由於狄更斯們的揭露和挖掘,才有了制度的完善和社會的進步,而他們筆下的黑暗和醜惡才會真正走進歷史。
不要習慣了黑暗,就為黑暗辯護!
請保持一種原始的正義感,對不平事,不指望一般人能站出來吼一吼,但要與正義站在一起。而不是幸災樂禍,認為不平的事自己遇不上,冷眼看笑話。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這是一個智慧的年代,這是一個愚蠢的年代;
這是一個光明的季節,這是一個黑暗的季節;
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
人們面前應有盡有,人們面前一無所有;
人們正踏上天堂之路,人們正走向地獄之門。
——狄更斯《雙城記》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Follow @xiaxiao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