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半佛仙人
一
阿威,29歲,河北人,待業。
剛以產品經理的身份從教培行業中離職(高情商說法)的阿威,正在考慮接下來是去唱RAP還是講脫口秀。
「Rap吧,近幾年有點飽和,脫口秀吧,太費頭髮。」
阿威掀起了腦袋中間的假髮片,露出了一片互聯網獨有的軍功章。
資深,資深,還是他喵的資深。
思考良久,阿威最終被他爹老牛拉回去繼承了家業——一間喪葬用品店。
這是自他大學的死亡金屬樂隊解散後,阿威離死亡最近的一次。
阿威回到老家店門口抬頭一看,「牛子偉喪葬用品專賣」,習慣了被人叫「阿威」的牛子偉第一次感受到了痛失網名的痛苦。
「牛子啊,別搞什麼互聯網出海了,幫我做冥幣出海,店鋪名改成你的名字了」,這是老牛的原話。
「出海?」
阿威,不,牛子偉以為這不過是他爹看多了互聯網新聞為了跟他套近乎學來的新詞,直到他點亮屏幕,看到一個訂單飛入,地址欄上書:紐約市格林威治村中心,布裡克街177A號。
阿威難以置信的抬頭,看到街道對面的牆上印著的大字。
一斤豬肉錢,快遞送到美利堅。
他陷入了思索。
現在出海這麼容易嗎?
沒等阿威問出嘴,牛子爹已經開始催促,「牛子,快點搭把手吧,外國友人還都等著這紙錢紀念先人呢,咱不能讓外國友人走得不安詳吶」。
牛子偉。
網名:阿威。
小名:牛子。
29歲。
殯葬行業從事者。
祖籍河北省保定市米家務鎮北米莊村,一個以冥幣產業聞名世界的小村。
人稱,陰間華爾街。
二
此時,一場飽含硝煙的戰爭正在歐美大地上進行,戰爭的源頭來自於遙遠的東方。
自2014年冥幣通過互聯網傳入歐美大地以來,已經過去了7年時間。
這些被稱為祖先錢的神祕紙張虜獲了無數歐美年輕人的心。
他們將其稱之為「祖先錢」。
和中國人用以表達對先人的思念,讓自己的祖先「在陰間獲取更好的生活」的目的不同,外國人燒紙錢的主要目的在於讓祖先保佑自己,祈求美麗,健康,考試不掛科等。
對他們而言,燒紙錢更像是一種收錢辦事的「交易」行為。
這種「物盡其用,不養閒鬼」的人鬼關係更符合歐美文化。
在社交網絡的帶動下,歐美年輕人也賦予了冥幣一個更具時代特徵的功能:「許願」。
想要戀愛就燒紙錢,祖先會給你送來對象;
想要不掛科就燒紙錢,祖先會給你開啟靈智;
想要不勞而獲就燒紙錢,縱火成功可以直接吃公家飯,縱火過於成功直接送你去地下祖先家蹭飯。
燒紙錢成為了歐美網絡新時尚,人生成功新密碼。
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自2014年燒紙錢傳入歐美以來,已經過了七年。
七年時間,足夠開宗立派。
自「教你如何燒祖先紙互助小組」成立以來,冥幣領域,宗派無數。
有推崇完全沿用東方民俗規矩焚燒紙錢的原教旨主義派。
「他們燒紙錢燒了千百年,已經在陰間建立了自己的體系,掌握了話語權,按他們說的做準沒錯。」
原教旨主義者對原汁原味的追求貫徹在和燒紙錢相關的一切活動中,靈壇,香爐,祭品、煙、酒、水、食品、銀寶蠟燭,大額冥幣,缺一不可,至聖先師林正英,神教聖女馬小玲,急急如律令。
在煙燻火燎間,紙錢轉動,化學成分在火燄的作用下發出磷磷綠光,祖先與後代在那一刻靈魂合一。
有原教旨主義,自然也有拿來主義。
拿來主義主張因地制宜,東西結合,通過本土化手段解決需求側,再以外來冥幣解決供給側。
具體操作方式是以塔羅占星,巫毒祕法等不同法術打開通道溝通先人,確定祖先需求後再進行針對性燒紙。
假如你祖上是英國人,那就要先以承傳自霍格沃茲的手印結出通往冥界的陣法,以魔杖施法在地板上蝕刻出六芒星的印記,讓先人的意識靈魂附體,溝通需求,最後以冥幣加隆的燄火撫慰亡靈。
除了上述這兩種技術流派之外,也存在著大道至簡的心意流。
心意流,顧名思義主張心意至上,既不用儀式,也不用準備,以打火機和紙錢作為底層邏輯,以心誠則靈的古老法則作為核心驅動,隨心所欲,想燒就燒,簡簡單單,無需任何花裡胡哨。
隨想隨燒,隨燒隨到。
甚至還有虛擬貨幣流,主張一個去中心化,點對點交易,打多打少是個緣。
部分極端的用戶甚至開啟了加速思考:反正燒紙錢最終目的是為了自己,為什麼不直接燒給自己呢?
於是「燒錢給自己」的全新玩法就此誕生,反正西方世界沒有轉世投胎的說法,燒多了就當有備無患。
或許不久之後,隨著燒紙錢產生的通貨膨脹。
「你現在必須非常努力,死後才可以毫不費力」、「不求身前享福,但求死後暴富」之類的陰間消費主義也會隨之產生。
三
冥幣在歐美互聯網的流行,是一種另類的「社交卷」。
燒紙錢在歐美社交網絡的興起,並不是作為一種產品,而是一種「社交貨幣」。
沒錯,冥幣風潮的興起並非以「用戶體驗」為前提,而是以「社交體驗」為前提。
只不過這種社交以冥幣作為承載罷了。
迷不迷信不要緊,科不科學不重要,關鍵是「酷炫」。
冥幣作為「紙幣」在陰間的替代品,其展現出的功能性,以及「燒紙錢」這個動作所產生的儀式感都是鮮花祭奠所不具備的。
因此冥幣能夠提供一種強烈的使用體驗。
另一方面,冥幣作為一種來自東方的舶來品跟歐美民眾有足夠的距離,而距離會產生美。
這就跟為什麼國內年輕人迷來自希臘的星座;
因為看不懂是逼格的第一驅動力。
一個道理,所以源於東方古國的燒紙錢術,才能像起源於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占星術那樣漸漸崛起,成為歐美新潮流。
當然這兩者前面還有一個世界第一迷信塔羅牌,畢竟塔羅牌連起源都說不清楚,神祕感max。
而最後,則要歸功於社交網絡。
燒紙錢的儀式感和冥幣的距離感,為冥幣成為社交產品提供了良好的基礎,而社交網絡則為其提供了強效的傳播途徑。
社交同樣會內捲,當星座、測基因、冰桶挑戰不夠有趣了,大眾需要一種新的潮流,新的時尚來展示自己的與眾不同。
這時候,燒紙錢憑藉其獨特的使用體驗和距離感出現在了大眾面前,成為一個酷炫的社交貨幣,並掀起一場紙錢戰爭,甚至在過了7年後的今天依然具備相當的話題度,這就已經不是一般的社交話題能夠相比的了。
這是一種糢因。
或許在不久的將來,燒紙錢會逐漸崛起成為一種與占星術、塔羅牌並列的超級大派。
但這不重要。
重要的是,冥幣戰爭讓米家務鎮北米莊村發了財。
四
在歐美年輕人掀起冥幣戰爭時,北米莊村就成為了他們的武器供應商。
「你這是趕上好時候了,要是早幾年,有錢都賺不到。」
牛子爹站在電腦邊上,指導著年輕的小牛子,不,阿威處理訂單。
「不至於吧?早幾年不也有外國人來買紙錢嗎?」
「有人買,可是有人送嗎?你看。」
牛子爹招呼著阿威把訂單降序,拉到最開始的訂單。
「你看,5年前寄去美國的件,現在剛到中山。」
「這一箱子金條,給我壓成了金箔。」
「這個,寄去紐約的件跟我說丟在了莫斯科。」
在「一天只送一次」、「扔你門口就算簽收了」、「快遞比商品貴不是很正常嗎」等一系列操作下,歐美物流早就成功的以「拉垮」二字馳名寰宇。
如果說以前外國物流的拉垮只是網絡上的梗,在最近幾年則正式升級為米北莊村的全村共識。
賣家不討好,買家也難做。
漂亮國中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諺語。
沒有什麼能比聯邦快遞更慢。
世間大部分諺語都遵循誇大原則,但唯有這句諺語精確的描述了一個眾所周知的現實。
看過《荒島餘生》麼?
看過的話你會驚嘆於聯邦快遞的敬業和電影情節的不現實,電影中湯姆漢克斯飾演的快遞公司員工在流落荒島4年後都能把快遞給人送上門,而現實中你在美國買的快遞可能十年後都還在派送中。
而同時,美國快遞員也是一件大眾眼中最酷的工作,因為你幾乎永遠都看不到他們的存在。
一個正常美國人網購的流程是這樣:你下單購物,商家發貨,在你等了四五天快遞後,快遞員悄然降臨,在你門口光速敲門發出一陣你聽不到的聲音,等到你看到手機上「配送失敗」的簡訊奪門而出時,快遞員已經悄然遠去。
他悄悄地走了,正如他悄悄地來了,此後江湖路遠,擇日再見。
敲門輕如狗,跑路疾如風,這是對美國快遞員最準確的一句描述。
能不能收到快遞,既看人品,也看機緣。
而冥幣這種自身貨物價值低,又帶有時效性的商品,遇上價格高昂,時效性極差且觸達不通暢的國際物流,基本等於無解。
畢竟沒有人會為了僅僅燒個紙錢而提前做計劃表,也沒有人會希望燒給先人的祭祀品最後成了燒給自己的陪葬品。
人工貴,成本高,效率低。
國際物流成了冥幣出海的阿喀琉斯之踵。
五
「那現在怎麼就好了?」
阿威看著訂單列表,隨著時間線向下移動,日均訂單數量不斷增多。
「現在?」
牛子爹指外邊村牆上 「一斤豬肉錢,快遞送到美利堅」 的藍色標語。
「換成國內的國際快遞了,能不好嗎?」
隨著外國人海外購物的興起,中國出口商品的增多,國際物流是近幾年國內眾多快遞公司的重點發展方向之一。
而他們的主要發力點實際上只有兩點,一個是觸達,一個是價格。
國內外海量的快遞需求讓國內快遞必須確保,即便是再怎麼犄角旮旯的角落,也能在國際市場上隨意購物;
而反過來說,也要確保即便是國內那些犄角旮旯的角落的貨物,也能通過這些國內的國際物流走向海外。
義烏的小商品,長三角的小五金,珠三角的鞋服,深圳的電子產品,北米莊村的冥幣,對應到美國紐約的白領,法國阿爾薩斯地區小鎮的公務員,英國南安普頓的大學宿舍的學生,每個需求都分散且深入。
如果做不到,那麼跟美國慢遞也沒有區別。
另一方面,類似冥幣和小商品這種出口商品自身貨值偏低,高昂的物流費將導致其無法出海。
降低成本成為必然的需求。
一方面要提高效率,另一方面要降低成本。
兩個需求又對立又衝突,幾乎等於不可能。
然而,一些本土的物流公司靠著多年實實在在、摸爬滾打積累的經驗,在國際物流上確實做到了保持物美價廉的優勢,配送效率高了。
像牛子家門口的廣告,定眼一看居然是菜鳥—一個八竿子打不著的互聯網公司。
居然能來河北農村拉單子,也能運到10000公裡外的紐約格林威治村中心,布裡克街。
村裡能刷牆,海外有倉庫,冥幣也能送出國,最快當天就到了。
燒冥幣麼,得趕緊。
甚至苦快遞久矣的俄羅斯人,把菜鳥自提櫃捧成當地的網紅打卡點,無需再感受被「敲門輕如狗,跑路疾如風」的快遞折磨,也不用擔心放在家門口的快遞被人偷走。
這無疑說明了中國物流輸出經驗的成功。
這種成功反映在消費體驗上,其實就是「接地氣」。
是再便宜的商品,再偏僻的角落,都能夠通過這種本土跨境全球化產業互聯網接地氣物流公司都能送出海外,是把大眾以前認為「高端」「昂貴」「複雜」的國際物流,變成像日常快遞一樣普通接地氣的日常消費。
「一斤豬肉錢,快遞送到美利堅」的標語出現在米北莊村的牆上,不是一個開始,而是一個階段性的結果,是中國式新基建搬出國門並得到成功驗證的結果。
而這個結果導向的另一個結果,是產品經理牛子偉可以投身喪葬業務助力歐美老人身後暴富;
是程序員剛子老家的曹縣棺材可以遠銷日本讓國外友人安心上路;
是金融女翠花家的泉州墓碑可以運向國外讓外國朋友能夠留下最後遺言的寶物。
從某種角度講,這是一個中國新基建撐起另類「國貨出海」的成功案例。
菜鳥,讓西方人民的體驗,更加安詳。
六
紙錢冥幣,棺材墓碑,聽起來似乎都與科學絕緣。
但如果將其作為一個產業來分析,從源頭,到生產,從供給,到市場,你會發現,所有迷信,都是一門鮮活的產業。
他們焚燒紙錢,祈禱一個更好的世界。
但,當他們網購紙錢時,大洋彼岸牛子偉家的網店收到一筆訂單,產業鏈開始運轉;
當他們坐在家中期待著快遞到來時,菜鳥的快遞小哥分到包裹開始配送;
當他們燒紙錢的視頻在網上瘋狂傳播時,YouTube和Tiktok後臺的算法開始分配相應的流量。
從迷信的開始到落幕,整個鏈條上的所有人都在獲得更好的生活,世界因此變得更好一些。
在高速互聯網和現代物流的覆蓋之下,每個人都在用全新的方式影響著每個人。
或許世上本無神明,又或許網絡和物流才是新的神明。
一代版本,一代神。
来源 半佛仙人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Follow @xiaxiao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