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語言大退化

大明宮詞

作者:謝明宏

雖然後來看有些做作的嫌疑,但很多年裡,大家還是把《大明宮詞》的臺詞奉為上品的。但想象一下,若是太平初遇薛紹用的是網路語言

” 元宵燈會絕絕子,本公舉買了一串爆漿芝士麻薯糖葫蘆準備暴風吸入。一個面罩男踩了我的小 jiojio,痛得當場無語子,奪筍吶。他口音很可耐,但是不道歉的行為非常下頭。接著他把面具摘了,那個顏值嗚嗚嗚,真是歪歪滴艾斯!當即我丟下集美,和他來了場雙向奔赴。嚶嚶嚶,今天也是在逃公主的一天呢!”

有這麼不好好說話的女兒,武則天也是急招翻譯的節奏。博主王左中右曾痛批 ” 網路熱詞 “。” 你看到好看的,你想不起來明眸善睞、媚眼如絲,你只會絕絕子;你內心翻湧不想說話,你不會說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你只會無語子…… “

《澎湃人物》近期請鄧建國(複旦新聞傳播系教授)與王左中右對談,鄧建國的觀點傾向於包容:” 少用 yyds 是友好建議,不要充當語言警察。” 豆瓣小組 ” 文字失語者互助聯盟 ” 則相對悲觀,還未染上 ” 社交牛逼癥 ” 便患上了 ” 語言匱乏癥 “。

語言嬗變的背後,折射出時代的發展,也反映了當下社會文化生活心理。當 ” 絕絕子 ” 和 yyds 大行其道的時候,我們似乎忘了 10 年前的火星文,也不複記得 BB 機時代的 520 和 886 了。那些造出 ” 十動然拒 ” 和 ” 不明覺厲 ” 的互聯網語匯百花齊放的日子,回頭看也只是剎那芳華。

按厚古薄今的傳統,總愛說年輕人一代不如一代,事實倒也並非如此。那麼語言究竟是 ” 一代不如一代 “,還是 ” 一代又一代之文學 “,還要從中文互聯網整個譜系說起。

絕絕子,很新嗎?

王力先生的《漢語史稿》說:” 在中古時期,名詞詞尾『子』逐漸發達,並具有一定的構詞能力,例如:交子(古代紙幣)、會子等,這些新詞都由詞根加詞綴『子』來構成。”

虛義的 ” 子 “,從子女子孫衍生出下屬、卑賤的意義,從而產生了輕視貶低的色彩如騙子、小子、土包子;實義的 ” 子 “,則始終保持褒義的感情傾向如夫子、君子。在現代語匯裡,” 子 ” 作為詞綴,主要出現在親屬稱謂後,像妹子、嬸子、小叔子。

關於 ” 絕絕子 ” 的具體起源,當下已經眾說紛紛,留給後世中文語匯研究者的也只會是一個懸案爛攤子。一種說法認為,這是鄉邨天後吧(Taylor Swift)一個叫 ” 馬七匹 ” 的人,說話句尾愛加一個 ” 子 ” 字。還有說法稱,是一位網友和人對線,錯 ” 了 ” 為 ” 子 ” 的訛誤。

但 “XX 子 ” 真正走入大眾視線,還是要算 2020 年的《青春有你 2》。劉雨昕、虞書欣、趙小棠,分別被粉絲暱稱為昕昕子、欣欣子、棠棠子。同年稍後的《乘風破浪的姐姐》繼續高頻使用,如寧靜是 ” 靜靜子 “、張含韻是 ” 韻韻子 “。

日常交際直呼其名會有距離感,而 “XX 子 ” 早期在綜藝裡活躍,其實是因為它降低了陌生感,符合語言交際的禮貌性原則。同時,它也符合語言的經濟性原則——無需新造詞語,只加一個 ” 子 ” 做後綴。

隨後 ” 子 ” 又泛化為新興的形容詞詞綴,頻率最高的便是 ” 絕絕子 “。騰訊官方較早地使用了 ” 絕絕子 ” 這一說法,後來人民日報官微也開始使用(2021 年 4 月 22 日以絕絕子形容千年古鹽田)。

與《青春有你 2》同期播出的劇集《秋蟬》,是 “XX 子 ” 破圈的典型案例。該劇彈幕從 26 集下半集開始出現 “XX 子 ” 稱謂。葉沖是沖沖子、何櫻是櫻櫻子、葉莊是莊莊子。這些都是非反派角色,卻在熱血諜戰劇裡毫不避嫌地變成了日本女子常見的 “XX 子 “,詞匯的戰鬥入侵力可見一斑。

” 子 ” 在日本平安時代,只是少數貴族女性名字的特權。明治維新以後,才在一般民眾裡流行。人們起名時在心理上依舊覺得 “XX 子 ” 具有高貴感,向往自家女孩能像公主一樣生活豐裕美滿。著名演員松島菜菜子,人家這個 ” 菜菜子 ” 應該比貼吧還早些。

3 年前,一位游戲主播情到深處振臂高呼:” 烏茲!永遠的神!”,其縮寫版在今年的東京奧運會達到了流行度的巔峰。東京奧運會但凡有選手奪金,全網就會驚呼 YYDS。當然還有偶爾側切打出好球的泥窪老師(丹羽孝希),被網友調侃:” 偶爾的神。”

語言的表達內涵與外延成反比,詞義越是糢糊,使用範圍越大。YYDS 只形容厲害,卻不說怎麼厲害。絕絕子,只表示程度很深,卻不顯具象。看似百搭,實則空洞。

亂碼火星文與 ” 十動然拒 “

” 烸兲想伱巳成為┅種習慣。” ——每天想你已成為一種習慣。

上一次受到大規糢批評的,還是 90 後創造的火星文。它是由簡體中文、繁體中文、生僻字、日文、符號、註音等的綜合體,不明用法的人往往需要借助翻譯器才能理解。

最初,灣灣地區倉頡、註音等繁體字輸入法的出現,導致網友為了圖方便故意打錯字,但大家都能心知肚明。2006 年以降,大陸的討論版的這種繁體錯誤開始流行。特別是《勁舞團》等網游的火爆,當時的新生代 90 後開始成為火星文使用主力,並創造了適合中文發揮的輸入方法,比如 ” 男盆友 “、” 粉可愛 “、” 你素誰 “。

在百度勁舞團貼吧,幾乎所有顯示名字的帖子都用諸如曉囡孓(小女子)、囙憶昰孤獨(回憶是孤獨)、洧莈洧個茴扯淡啲(有沒有個會扯淡的)等火星文作為自己的 ID。轉換軟體的出現使得 ” 火星文 ” 具備了密碼功能,成為一個群體保護隱私的方法。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火星文貌似雜亂無章,但其表達方式仍然是豐富的。第一類是古漢字賦義,把 ” 囧 ” 和原本的光明分開,只取它象形的鬱悶無奈出糗義。第二類是象形符號類,顏文字極大豐富了文體的情緒。第三類是方言的引入,閩南語偶跨 e 口憐(我看他可憐),臺語咕(個)、倫(人)、迷(沒)、混(很)。

第四類是流行語的引入,一部分是港臺校園流行語。天才(天生蠢材)、神童(神經病兒童)、蛋白質(笨蛋 + 白癡 + 神經質)。另一部分是初代網友的自創,版豬(版主)、大蝦(經常弓著背伏案工作猶如大蝦的網路高手)、恐龍(低顏值女性)。

比火星文稍晚,2012 年前後互聯網開啓了成語時代,硬糖君願意推其為互聯網語言的黃金時代。2012 年的光棍節,武漢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某男,花了 212 天寫出一封 16 萬字的情書向心儀的女孩表白。接到情書後女孩十分感動,但最終拒絕了男孩的求愛。

富有自嘲精神的網友,發出 ” 十分感動,然後拒絕 ” 的評論,隨後被大家用截縮法把複合句改造成了四字格——十動然拒。彼時硬糖君就讀於華中科技大學,或是因為發生在身邊的原因,同學們對這個新詞愛不釋口,掛在嘴邊見縫插針地使用了大半年之久。

按照糢因論的觀點,任何一個資訊只要通過糢仿而被傳播,都可以被稱為糢因。作為資訊載體的語言符號,當它在交流過程中被學習、仿制和流行的時候,也就變成了語言糢因。” 十動然拒 ” 是由一個 ” 框填式 ” 語錄發展的網路熱詞,它的流行首先是因為仿熟語的四字格結構,另一方面則是對當時屌絲自我矮化現象的集體調侃。

郭語嵐語糾語,一種後現代隱喻

流行語的生命周期各不相同,要想變成強勢糢因,必須要在達意、邏輯、讀音、色彩等方面有機結合。與 ” 十動然拒 ” 同批次的 ” 不明覺厲 ” 和 ” 細思極恐 ” 都可視為強勢糢因。

但令人遺憾的是,互聯網的《世說新語》時代是如此短暫。” 藍瘦香菇 ” 之後,唯一有點聲量的就剩 ” 磊屁炅香 ” 了(黃磊放了個屁,何炅稱贊好香啊)。如今與 ” 絕絕子 ” 和 YYDS 一同霸屏的,是短視頻裡堅決不好好說話的郭語、嵐語、糾語

雖然郭子已被全網封殺,但郭語信徒們仍然薪火不息。李現會迷 hotel(獼猴桃)、沈騰會集美們(姐妹們)、趙露思會魚炸幾梅花(油炸雞米花)、翟瀟聞會歪分兒(WIFI ) 。不知道明星們是真沒文化,還是專為了與民同樂,郭語最火的時候,一人都學好幾句。

” 五十嵐上夏 ” 創造的 ” 嵐語 ” 則是以純正英語發音為底子的中文。比如 Nimon Jer Gansmer(你們在幹甚麼)、Hall Showserra(好羞澀啊)、Baster Basder ( 白石塔,白石搭 ) 。《非正式會談》裡楊迪給外國人做嵐語聽力,人家一臉懵逼,腔調熟悉但就是一句聽不懂。

如果郭語和嵐語還有些許語法規律可循,那麼糾語則是純粹的無厘頭。病裝(變裝)、遺物(禮物)、義父(衣服)、拉美抓(辣妹裝)、雞夕節(七夕節),興之所至任何正常讀音都會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改變。

雖然發音混賬,但你又不得不說她確實是一個以真誠態度生活的農邨女孩。用拍尬劇和土味視頻的錢,糾糾給老爸買下了小 1 萬的摩托車。生活在大山裡不會糾語的普通女生,大概是很難逃過到年紀嫁人的命運。糾糾還在為生活努力,這又讓她的古怪語音變得親切。

為甚麼我們總是對 ” 異端熱詞 ” 和 ” 網路語系 ” 感到不知所措?齊格蒙 · 鮑曼曾一針見血地指出:” 後現代性存在於網路空間中,你只可能看到後現代主義者們感興趣的風格。” 人們十年前對火星文的鄙夷,如今對絕絕子的排斥,都是因為與自身現代性文化觀念不同引起的。

90 後,00 後,乃至尚未創造獨特語匯的 10 後。每一代年輕人創造和使用的網路熱詞,本身就是對傳統規範的一種挑戰,或是對成人社會的某種抵抗。也許青年並不知道想抵抗甚麼,但至少也要保持住抵抗的姿態。

獨屬於年輕人的話語和藝術,更多的是為了防禦族群認同感的喪失。在絕絕子和 yyds 的流行中,文化的消費者與文化的創造者完成了整合為一。賽博時代的人們,更具網感,也更缺乏認同感,所以更沒有門檻的 “XX 子 ” 大行其道。

語言的壽命有語言規範來約束,是曇花一現還是進入字典各有命數。惟有創造者是意義與價值的作者與法官。時過境遷,各位美眉與葛格,誰還記得當年痞子蔡的《第一次親密接觸》呢?

來源:娛樂硬糖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 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