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健身之前,
誰的科普都覺得很有道理,
自己健身後,
才發現很多都是偽知識。
來看看真正健身的人都經歷過哪些偽健身知識~
健身減肥中的偽知識
每天走夠一萬步就能減肥(X)
很多人每次出趟門,或者在跑步機溜達了溜達,打開微信運動排行榜,看到自己步數過萬,就有一種蜜汁成就感。
「啊!今天喝的兩杯奶茶和一頓火鍋都走沒了,又要瘦了~」
拜託!真正能甩掉脂肪的是走路。
姿勢必須對、步幅必須大、速度必須快、時間必須長。再具體一點:抬頭挺胸、收小腹、胯部發力;速度 20 分鐘 2 公里(中老年人在 25 分鐘左右)。
心跳 120~180 次/每分鐘[中老年或慢病人群,心跳大致控制在 (170 ‑ 年齡)~(180 ‑ 年齡)]。
然而有些小姐妹吃完好吃的,再逛一逛商場,感覺不撐了,甚至還有點餓, 就以為自己剛才吃的大餐已經被消耗掉了……
那真不是消耗了:
瑜伽拉伸能減肥(X)
瑜伽有很多好處,能夠幫助人集中註意力、舒緩壓力、改善體態。但是,很多瑜伽動作相對比較平緩,熱量消耗少,減脂效果並不好。
很多需要減脂的人,沒有弄清楚運動項目的效果,就胡亂開始練瑜伽。做一個小時的瑜伽拉伸,熱量消耗可能還比不過 10 分鐘的 HIIT(高強度間歇訓練)……
最終你只可能:
可以局部減肥(X)
瘦腿、瘦腰、瘦肚子……每個人都有不同減肥需求。然而殘酷的事實是:不存在「局部減脂」,減脂都是全身性的。
很多廣泛流傳的局部減脂方法,什麼轉呼啦圈瘦肚子啦,什麼墊腳尖瘦小腿啦。最多能鍛煉一下肌肉,讓特定部位的線條更好看一些,實在做不到「練哪兒就瘦哪兒」。
至於那些號稱能「瘦小腿」「瘦肚子」等局部減脂的秘方、減肥產品:
運動出汗,就有效果(X)
運動完拍一張汗流浹背的照片,發在朋友圈,暗示我的朋友們:「看,我多上進」。
汗水,也給了減肥的人們錯誤的暗示,似乎多流點汗,自己就已經「瘦」一圈。但是,減肥跟出多少汗是沒有關係的。你流汗減下來的體重,其實只是水而已。
而脂肪還在你身上,不離不棄。同樣的道理,運動時裹保鮮膜啦、穿排汗衣啦,都只是利用了人們的錯誤認知,並沒有實際作用。
所以,千萬不要相信那些「偽健身達人」打著減肥的旗號,給你推銷暴汗服之類的產品。畢竟,你夏天坐著也出汗。
節食能快速減肥(X)
快速減肥,減掉的體重主要是水分。減得越快,水分越多,反彈越厲害。
不僅如此,節食太過火,還會分解自己的肌肉,進而降低基礎代謝率,後期減肥會越減越難。俗稱:自己把自己作成「喝涼水都長肉的易胖體質」。
至於為什麼會掉肌肉? 「糖異生」了解一下:把蛋白質變成葡萄糖,來穩定血糖。
減肥很快就能瘦下來(X)
塑形可能會很快,注意我說的是可能,但是減肥是真的很慢。肌肉是練哪哪大,但是減肥要瘦是全身一塊瘦。
對於體脂高的人來說,你瘦個 5 斤,這 5 斤脂肪在全身攤開了,其實變化並不會很大,減脂要放平心態。
減肥只要體重下降就行(X)
體重和胖瘦沒關係,和體脂有關係。減肥過程中,如果你身體的各項圍度沒有變化,但是你的體重下降了,恭喜你,這是最壞的結果,你減去的體重都不是脂肪。
健身塑形偽知識
脂肪可以直接變肌肉(X)
任何一項運動都不可能使脂肪直接變成肌肉的!當然肌肉也不會轉化成脂肪。因為他們就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細胞組織。
就像水不能變成油一樣 。
腹肌數量形狀可以改變(X)
腹肌的數量(6 塊,8 塊,10 塊) 和形狀(對稱,不對稱,歪的,斜的,歪歪扭扭的,整整齊齊的)是天生的,後天沒法改變。
力量訓練只能增肌(X)
力量訓練不僅可以增肌,完全可以減肥的,並且效果不比有氧運動差,當然對於減肥最重要,最核心的還是飲食。
仰臥起坐對身體無害(X)
仰臥起坐傷腰,尤其抱頭,殺傷性無極大,錯誤動作因為腹部的力量沒起來,但其動作本身主要是靠腹部力量帶起上半身,但有些人會用頸椎的力量代償。
從小學體育課就這麼錯誤的教,健身界和別的國家早都知道的並淘汰的一個錯誤的動作,中國用了這麼多年,直到今年部隊大綱才發現並規範動作。
當然,正確仰臥起坐其實是能練腹的 ,只是對於腰部力量有要求且大部分人脊椎有傷病隱患,容易擠壓脊椎,才被捲腹所代替(keep 裡面的那個)。
有氧運動從 20 分鐘後開始(X)
有氧運動不是 20 分鐘以後才消耗脂肪,事實上,人體內的營養物質無時無刻都在進行著氧化分解,關心某個運動減少多少脂肪沒意義。
就算某個神奇的運動能夠減100g 脂肪,然而這不過就是1 個炸雞+ 1 個漢堡的熱量,輕鬆吃回來,所以呢,還是關註一下全天的熱量攝入和三大營養物質的比例比較靠譜。
束腰可以瘦腰(X)
束腰不能瘦腰,如果束腰能瘦腰,那麼全身都束一下是不是都瘦了?消費的時候不妨透過商家花里胡哨的宣傳語,好好想一想。
舉重讓人變矮(X)
舉重運動員個子低,並不是被槓鈴壓低的,而是選材要求,盡量不選個高的,因為相同體重的人,身材矮小的比身材高大的有優勢。
此外,舉重運動員存在著重量級的劃分,而我國優秀的舉重運動員集中在中小重量級,也就是90kg 以下選手,發達的腿部肌肉也會一定程度上造成視覺上的矮,因此大部分人會覺得舉重運動員個矮,實際並不是。
健身吃喝偽知識
蛋白粉是神藥(X)
蛋白粉就是濃縮的蛋白質而已,不是神藥,不是激素,也不是毒藥,和日常吃的雞蛋,雞胸,牛肉,魚肉,喝的牛奶裡面的蛋白質沒有本質區別。增肌粉也一樣 = 蛋白粉 + 碳水。
喝酒會減肥(X)
能夠為人體提供能量的物質除了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外,酒精也是具有熱量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都是每克 4 大卡,脂肪每克 9 大卡,酒精是每克 7 大卡。
酒精幾乎接近脂肪,單從熱量角度說酒水攝入過多,有熱量盈餘,也是會導致發胖。
減肥不能吃肉(X)
減肥期間是可以吃肉的,低脂肪的雞胸肉,瘦牛肉,兔肉,各種魚類,蝦蟹貝都是優質的蛋白質來源,不僅都可以吃,甚至還可以比平時多吃一點。
吃飽了才有力氣健身(X)
訓練前的這一餐,不適宜吃得太飽,人吃得太飽會犯困,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吃完飯,在床上躺了一會兒就不想去健身,就算去健身,鍛煉效果也不會很好的原因。
這是由於人體的交感神經系統和副交感神經系統的大部分功能是相互抑制的,當人體吃完飯處於平靜狀態,副交感神經興奮,交感神經受到抑制,血液會更多集中在消化器官幫你消化食物。
這個時候去運動的話,結果就是,訓練效果不好,消化也受到影響。建議,訓練前 1.5‑2 小時把飯吃完,並且盡量吃一些好消化的食物。
減肥健身要斷油鹽(X)
健美運動員備賽既不斷鹽也不斷油,就算斷鹽斷油也只斷那麼幾天。網上一些人吹健美運動員不吃鹽,光吃水煮西蘭花和雞胸肉那是純扯淡,運動量那麼大還不吃油鹽的,人都涼透了。
訓練後要吃許多補品(X)
訓練後不用立即補充蛋白質,已經有很多研究表明,訓練後就算 1 小時以上才吃飯,也不會影響增肌。
訓練前 xx 克肌酸,訓練中 xx 克乳清蛋白兌葡萄糖,訓練後 20 分鐘內立刻 xx 克乳清蛋白粉,xx 克 bcaa,xx 克這個,xx克那個的,純扯……
這樣健身累都累死了,另外,除了能讓你掏空錢包,一點用處沒有。自然訓練者根本用不著這樣,好好吃飯,做好基礎飲食,關註一下全天整體的熱量攝入和營養結構搭配,比啥都強。
如果你去健身房只是訓練個 1 小時多點就回家,那麼訓練過程中帶上一瓶礦泉水足夠。
膽固醇有害(X)
人體的膽固醇主要由肝臟產生,食物中的膽固醇和人體內的膽固醇是兩碼事,吃的膽固醇多,不代表你吸收的就多,吃的越多,吸收的反而越少。
所以說,放心吃蛋黃吧。但是呢,我要說但是了,一般來說,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通常脂肪含量也高,脂肪高的食物吃多了,人變胖了,才是真的會影響人體健康,膽固醇不背這個鍋。
健身吃代餐就可以(X)
任何代餐,蛋白粉之類的,都不能代替天然食物,營養學從誕生開始,發展的時間不過短短 200 年。
每年都會發現新的可能對人類來說必不可少的營養物質,而這些物質,都存在於我們日常吃的天然食物中,人類千百萬年來是吃天然食物過來的,不是吃代餐,補劑過來的。
肉不能加熱(X)
加熱不會破壞肉的營養價值,加熱只不過讓蛋白質變性了,但是蛋白質再變性也是蛋白質,不會變成碳水和脂肪,或者其他的物質。
所以,牛奶大可以放心加熱喝。如果加熱可以讓蛋白質營養價值破壞,那麼我們的祖先還發明火烤肉做什麼?直接吃生肉得了。手動狗頭。
來源 知乎實驗室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Follow @xiaxiao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