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她媽」,真的不在欽州

武則天

文:陳慕譚

廣西靈山縣的「《武則天她媽在欽州》歷史文化研究工作組」火了。

先是該工作組辦公室主任接受媒體採訪時承認,《武則天她媽在欽州》這個項目是屬實的,「現在正處於蒐集資料階段,具體完成時間看工作進度」。然後最新的消息是項目改名了,改成了《靈山縣武利歷史文化研究》。①

正兒八經說一下:「武則天她媽在欽州」是不可能的。

武則天的父親是武士彠,母親楊氏。

武士彠的情況大體是清楚的。他本是一介無名,靠著販賣木材致富②。《舊唐書》又說武士彠的長兄「勤於稼穡」,可知武士彠出身於一個務農兼經商的家庭,在講究門第的隋末唐初,社會地位是很低下的。武士彠的原配妻子相裡氏,同樣來自地位低下的寒門,這個姓氏在南北朝與隋代的歷史上找不到出仕做官的記載。駱賓王說武則天出身「寒微」,群臣以非出身「名家」為由反對唐高宗立武則天為後,突厥默啜可汗嘲諷「武氏小姓」……均與武士彠的這種出身有關。

楊氏的情況,則要模糊一些。

按武則天為其父所立的《攀龍台碑》和為其母所立的《順陵碑》,楊氏是隋朝宗室楊達之女。楊達官至納言(正三品),死於隋煬帝大業八年,也就是隋朝滅亡之前六年。武、楊二人結合的時間,大約是唐高祖武德四年-五年左右,也就是唐王朝剛剛開國之際。楊氏是初婚,當時約43-44歲,武士彠約比她年長兩歲。相裡氏為武士彠生下了兩個兒子,武元慶與武元爽;楊氏為武士彠生下了三個女兒,長女嫁給了賀蘭越石,小女嫁給郭氏,次女即武則天。

但是,有一種學術意見認為,「楊氏乃隋朝宗室之女」這個身分,是武則天偽造出來的。目的是為了借隋朝皇室的血脈,來抬升自己的地位。懷疑的依據是:(1)《舊唐書·武承嗣傳》裡只說武士彠「又娶楊氏,生三女」,沒提楊氏的出身。(2)《舊唐書·則天皇后本紀》裡,也只說武則天的父親是武士彠,未提及楊氏。據此,有學者推斷:

「如果武則天之母楊氏確是隋宗室楊達的女兒,這出身應該說就不是微賤了,那麼唐高宗和武則天在當時(註:指立武則天為後一事遭群臣反對,理由是武出身低下)為什麼不大力宣傳其母系的高貴出身呢?」③

♦ 武則天

其實,這種懷疑只能算是捕風捉影,可信度不高。楊氏出身隋朝宗室,史料依據比較充分,情理邏輯上也能自洽。

首先,武士彠做的是木料生意,而楊達在隋煬帝時代的一項重要工作,是擔任營建洛陽東都的副監。這大約是他們二人產生交集的主因。年紀已長但卻不願出嫁的楊氏,也因此進入到了武士彠的視野。

其次,在隋代,武士彠地位低下,又已有正妻相裡氏,絕無可能得到楊達的認可,進而娶到楊氏。但李唐建國之後,情形就大不同了。武士彠這邊,因追隨李淵成了開國功臣(當然,比較靠後),但門第卻無法有所提升;楊氏那邊,隋楊皇室已成歷史煙雲,父親楊達也去世多年,唯一的兄弟楊緘又未曾出仕,她空有前朝宗室的出身,生存境況卻急轉直下岌岌可危。這種互相需要,是武士彠願意娶年過四十的楊氏為正妻,楊氏也願意嫁給出身寒微的新貴武士彠的主要緣故。若楊氏沒有前朝宗室這點社會地位,武士彠恐怕不會將四十多歲的她娶進家門。

再次,據《攀龍台碑》和《順陵碑》,在武士彠與楊氏之間牽線搭橋的,是李淵的女兒桂陽公主。她當時的丈夫是楊師道。楊師道的父親叫楊雄,楊雄與楊達是親兄弟。也就是說,楊師道是楊氏的堂弟。牽線人的這種身分,也是對楊氏出身隋朝宗室的一種有力佐證。

但是,楊氏的隋朝宗室身分,「高貴程度」仍然有限——按楊奇霖的考證,楊雄、楊達的父親楊忠(也就是楊氏的祖父)並非出自「弘農楊氏」,「而是與楊堅家族一樣,同屬武川鎮軍閥」。入隋後他們將自己說成「弘農華陰人」,其實是在篡改出身④。楊達本來就只是隋楊皇室的遠支,「弘農楊氏」的門第又是偽造出來的,不被「真·弘農楊氏」認可,入唐後還成了「落魄的前朝過氣遠支宗室」。如此也就不難理解,武則天被群臣攻擊出身低微時,為何沒有拿母系一支的「高貴」來說事了。因為這「高貴」本就有限,且這「高貴」裡還摻了假(若非如此,武士彠恐怕也不能與楊氏結合)。

至於所謂的「武則天她媽在欽州」,依據不過是南宋人周去非《嶺外代答》裡的兩段簡短的記載。一段說,欽州靈山縣東南三十里有一個叫「武利場」的地方,「俗傳唐則天母氏故裡也」,附近有座寺廟,據傳是武則天懷念母親而為其建造的祈福之地,裡面有塊剝落嚴重、文字難以分辨的碑,說是「盧肇奉敕撰」,也就是由唐代人盧肇奉旨撰寫。另一段說,「廣右人言,武后母本欽州人,今皆祀武后也」。周去非寫下這些見聞時,距離武則天去世已超過了450年。對這些毫無史料依據的傳言,周去非自己是不信的。對那塊看不清文字的碑,他就很懷疑,理由是武則天死於705年,盧肇生於818年,盧肇為「武則天她媽」撰寫碑文,是去哪裡奉的旨?⑤

所以,靈山縣若非要考證出「武則天她媽在欽州」,其結果,恐怕只能與四川考證出「哪吒故裡在江油」、福建順昌找到「孫悟空兄弟合葬墓」相媲美。

附帶一提,楊氏晚年與武則天的關係,似乎相當緊張。670年,楊氏去世,時年92歲。次年,「賀蘭敏之案」爆發,武則天公布了他的五大罪行:(1)「烝」於榮國夫人;(2)貪污武則天給榮國夫人造佛像的資財;(3)對內定的太子妃實施性侵;(4)為榮國夫人服喪期間穿吉服奏音樂;(5)性侵太平公主身邊的宮女。榮國夫人即楊氏。賀蘭敏之是武則天姐姐的兒子,也就是楊氏的外孫,「烝」是通姦之意。⑥

按出土的賀蘭敏之墓誌的隱晦表述,武則天製造「賀蘭敏之案」的原因,是賀蘭敏之的政治態度與武則天日趨疏離——墓誌中說他品行高潔,與唐高宗李治「坐為師友,入作腹心,金殿異其恩榮,玉掌殊其禮物」,已成了唐高宗的支持者,所以遭致「木秀風摧」⑦。一同遭殃被流放的,還有圍繞在賀蘭敏之身邊的諸多學士。

♦  福建順昌的「孫悟空兄弟墓」

不管武則天出於何種目的,賀蘭敏之「烝」於楊氏,都是一項非常古怪的罪行。首先,此事的可信度極低,楊氏的年齡,比她的外孫賀蘭敏之,大了60歲有餘。其次,其他四項罪行均已足以讓賀蘭敏之萬劫不復,為何武則天還要保留賀蘭敏之「烝」於楊氏這一項?楊氏是她的生母,且已於上一年去世。即便真有此事,出於「為尊者諱」,也該按下不表才對。

武則天的動機已不得而知。但此事至少說明了一點:對深陷在權力遊戲裡的武則天而言,親情與體面,都是多餘的東西。駱賓王后來為徐敬業撰寫《討武曌檄》,內中有「鴆母」一詞。這「鴆母」的流言 ,或許正始於「賀蘭敏之案」。

參考文獻:

①澎湃新聞:《廣西靈山縣成立<武則天她媽在欽州>歷史文化研究工作組》,2020年11月19日。澎湃新聞::《廣西靈山:《武則天她媽在欽州》研究工作組更名》。

②此說見於《太平廣記》卷一三七。內中雖多怪誕情節,但卻交代了武士彠財富的來源。《新唐書》的「世殖貨」構成了材料上的呼應。

③黃正建:《關於武則天身世的一點猜測》。收錄於《武則天研究論文集》,山西古籍出版社1998年。

④楊奇霖:《楊雄墓誌疏證——兼論楊氏觀王房的譜系建構》,《唐史論叢》第26輯。

⑤顧樂真:《「武婆婆」考略:廣西師公土俗神考析之一》,《民族藝術》1993年第4期。

⑥《舊唐書》卷一百八十三《外戚武承嗣傳》

⑦張鴻傑:《武則天與賀蘭敏之》。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 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