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沖所做的一切,不過是為了體制內的一碗飯

林沖

文:令狐不敗

又看了《水滸》從魯智深倒拔垂楊柳到豹子頭雪夜上梁山這段,對於人生竟然又多了幾番感悟,對於林沖的理解,也更進一層。

理解林沖,離不開中國的官本位文化;如果不理解這一點,就無法洞察林衝心理掙扎背後的邏輯。押沙龍說他屬於歲月靜好的中產階級,我覺得不是,西門慶、鎮關西才是中產,林沖是體制內的基層公務員,他所做的一切,不過是為了保住體制內的一碗飯而已。

1

水滸傳出場的第一個武林人物,是林沖的同事王進。王進是個聰明人,老爹打過自己的頂頭上司高俅,他深知高俅是個睚眥必報的小人,於是毅然決然地帶著老母親一走了之。

此時的林沖,以及他身邊的大大小小的同事們,心裡難免泛起一絲漣漪,夜深人靜之時,也許會擔心高俅給自己找茬,也多多少少擔心自己的命運。

林沖受了多大的思想衝擊?我們不知道,不過,體制內的鐵律就是現官不如現管,要想混下去,就必須拍足領導的馬屁,討得領導的歡心。領導高興就好,其他都是次要的。

林沖當然知道,他和高俅的關係,不差。

從《水滸》透露的細節,我們能看得一些端倪。高俅在設計陷害林沖的時候,開始心裡是猶豫的,「若為惜林沖一人,卻害了我孩兒姓名,這該如何是好?」

一個「惜」字,說明林沖在領導眼中還是有點地位的,說明他平時表現不錯。林沖花1500貫買刀,是想起來高太尉府裡有把寶刀,幾番借,不肯給看,因此買了刀和他比試比試。

找領導借刀看,說明多多少少有點私交。

這下明白了林沖為何花這麼多錢買刀了吧?想以此接近高太尉,或者高升一步,或者保住自身地位。領導喜歡打高爾夫,下屬都跟著打;領導喜歡卡拉OK,下屬就拚命練歌。這些業餘興趣愛好,正是拍領導馬屁拉近關係的最佳武器。

2

在體制內混,決不能得罪領導,更不能得罪領導身邊的人。雷橫就是得罪了縣太爺的小三白秀英父女,弄得差點丟了性命。

精細的林沖當然明白這個道理,因此高衙內調戲自己老婆的時候,一拳舉起來,一看是高衙內,自己軟了。

這口氣出不來,連著好幾天鬱鬱不樂。

後來高衙內讓陸虞侯請他吃飯,騙林娘子到陸家,險些得手。林沖更加惱怒,砸了陸虞侯的家之後,拿著刀找了好幾天,沒找到,也就把這事兒放下了,天天和魯智深喝酒。

我以前讀到這裡,覺得林沖太粗心,太笨。可仔細再想想,不對,他和陸虞侯是從小長大的朋友,不可能找不到,他要殺陸虞侯那是演戲,陸虞侯知趣躲開,也是演戲。

林沖當然知道陸虞侯是給高衙內辦事兒,他如果揪住不放,那著實是不給衙內面子。這事明明白白是高衙內安排的,但林沖連到高衙內門口罵幾句都不敢,因為他得罪不起高衙內,他要保住教頭的職位。

但他自己也有面子,也不能啥都不做,所以他砸了陸虞侯的家。

但他不能去罵高衙內,也不能真的去打陸虞侯,這樣就撕破了臉,所以,他只能找魯智深喝酒,借酒澆愁,和魯智深這個體制內走出來的大和尚,說幾句知心話。

這是他唯一的選擇,體制內朋友不是沒有,但他一句也不能和他們抱怨。抱怨幾句被高太尉聽到,那便是滅頂之災。

林沖的父親是提轄,他算個二代小幹部。這種幹部家庭出身的人,從骨子裡就明白,該如何對領導逆來順受,該如何步步退讓保住自己的官位。

3

對權力、對領導的退讓,是深深地銘刻在林沖這樣的體制內人士骨子裡的。

誤闖白虎堂被刺配滄州,林沖依然沒有醒悟。這個被體制拋棄的人,依然認為自己是體制的一份子。他沒有恨高太尉和高衙內,而是發揚偉大的自我批評精神和自我反省精神,意識到了問題的本質:我的災難,都是來自高衙內看上我老婆,我離婚,不就得了?

於是,他臨走時,毅然決然地給了妻子一封休書。每每看到這段,我心裡都十分難過,痛恨林沖是個「毒人」,是個為了體制內身分可以拋棄一切親人的人,是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看這個毒人的話:

「娘子在家,小人心去不穩,誠恐高衙內威逼這頭親事。小人今日就高鄰的面,再次,明白立紙休書,任從改嫁,並無爭執。如此,林衝去的心穩,免得高衙內陷害。」

這話太赤裸了:我林沖遭此災難,是因為高衙內看上娘子,我發配後他說不定還會找麻煩,所以,我離婚,你愛嫁誰嫁誰。

此時的林沖,體會到了體制的巨大威力,感受到自己就是體制內的一隻螞蟻,別人要踩死自己,一抬腳就行。對體制、對太尉巨大的恐懼感,讓他選擇了把妻子推出去,基本等同於送給高衙內。

如果說以前的退讓是為了保官,那如今的休書就是為了保命。從人性自私的角度來看,林沖的判斷是對的,高衙內派陸虞侯和富安到滄州殺他,就是因為林娘子不肯屈從,心裡對他還有個念想。

令人感動的林沖的岳父張教頭,一席話擲地有聲,令人忍不住潸然淚下:

「賢婿,什麼言語!你是天年不齊,遭了橫事,又不是你作將出來的。今日權且去滄州躲災避難,早晚天可憐見,放你回來時,依舊夫妻完聚。老漢家中也頗有些過活,便取了我女家去,並錦兒,不揀怎的,三年五載,養贍得他。又不叫他出入,高衙內便要見,也不能夠。休要憂心,都在老漢身上。你在滄州牢城,我自頻頻寄書並衣服與你。休得要胡思亂想,只顧放心去。」

4

刺配路上,林沖對解差董超、薛霸低聲下氣,全無骨氣,是因為作為體制中人,他習慣了官大一級壓死人。同樣被刺配,體制內過了不過一年的武松,就有混不吝的那股勁兒。

野豬林被魯智深搭救後,董超薛霸問魯智深哪裡出家,被痛罵一通,林沖聽得真切,可他還是透露說連大相國寺的楊樹他都能拔下來。精細的林沖不是無意說的,他知道自己沒死,董超薛霸回去沒法交差,他必須供出魯智深,這樣才能保住自己重返體制內的機會,這也算是給高衙內的投名狀。

在柴進莊上,和洪教頭比武,林沖擔心洪教頭是柴進的老師,不敢真打。這也是體制內浸淫已久形成的思維習慣。這和他不敢打高衙內,如出一轍。

在滄州,他嫻熟地搞定差撥,在柴進的幫助下立住腳跟。此時,他還充滿希望。他心中的未來場景大概是這樣的:娘子已經改嫁高衙內,刑滿回到帝都,還能回歸體制內。

陸虞侯的到來,打碎了他最後的夢想。

5

按照正常社會的邏輯,林沖沒有做錯任何事。

他努力和高太尉搞好關係,在妻子兩次受辱的情況下,他沒有打高衙內,也沒有去開封府告狀,更沒有邀請媒體披露高衙內的所作所為。

就連陸虞侯,他也沒有打。他只是心裡鬱悶,和哥們魯智深喝酒而已。

我們身邊也有很多類似的故事,很多體制內的朋友,應該特別能體會林教頭的抑鬱。體制像個巨獸,有時候不是因為你做錯了什麼而懲罰你,而是因為你對領導做得不夠而懲罰你。

當時的情況下,林沖保住位置並高升的唯一方法,是把自己的妻子獻給高衙內,並讓高太尉知悉。聽起來很殘酷,絕大多數男人做不到,也不會做。可現實生活中,卻有人這樣做,聽起來,是不是難以置信?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 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