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押沙龍
我真是老了,跟不上聰明人的變化了。
一
今天,我在朋友圈就看到連岳老師的一篇文章。有位女生說自己生了兩個女兒,家裡想要個兒子,她覺得壓力有點大,不知道該不該生第三胎。
連岳老師的答複是這樣的:
但是從功業到財富諸項,又不是每個人都能有所作為,多數人不過普普通通,心有餘而カ不足。 他們能為熵減大業做什麼? 那就是生孩子。 生一個太少,二個也不夠,因為夫妻二人,二個孩子剛好完成替代,生三個及以上,才屬於有餘,才沒有虛度此生,才沒有虧欠人類。
四是孩子生孩子,子子孫孫無窮盡也,必然出若幹傑出人物,他們就是你的功勞。 多生孩子,普通人就必然不普通了。 所以你別猶豫,生吧。 生的不是男孩,你們也愛那女孩,又有什麼關係呢? 生孩子這事,最怕猶豫過度,時間不等人。
這段話當然也不能說一定就錯,但問題是——這還是那位婦女之友、情感專家連岳老師嗎?
以前我們的連老師不是這麼說的啊。
我一直是個丁克主義者,很簡單,我想不出什麼理由要生孩子。 如果你認同孩子是一個自由人,他擁有他的人生,那麼,幾乎所有生孩子的理由都可以否決掉。
自己的人生想要什麼,都可以自己去試,自己去拼,別指望孩子給你。 自己的人生有什麼遺憾,也得接受,沒有完美的人生,孩子不是用來填補你人生遺憾的。
連岳老師以前不是說:「只有視孩子為工具的想法,才會孜孜不倦地勸人生育嗎?」連岳老師以前不是說最討厭用集體主義綁架選擇嗎?怎麼忽然就能一桿子扯到人類熵減大業,「不生三個及以上的孩子就虛度此生」了呢?
連岳老師自稱「用了十年,才摸進了自由主義的大門」,現在我才知道,連老師摸進的是個旋轉門啊。
土行孫土遁之前還要捏個咒語,他們土遁之前連個招呼都不會打。聰明人就是這樣,昨天還在大講以氣馭劍大練紫霞神功,今天就那個啥了。
二
我喜歡孩子,一直認為生養孩子是件美好之事,但我從來不勸任何人生育或者不生育,原因很簡單,大家面臨的具體生活情況不一樣,對生活的看法也不一樣,局外人很難代替人家做判斷。以前連老師主張的很多觀點,在我看來有點自由主義地過於極端,我什至還曾經寫文章反駁過。
現在看來我真是瞎操心了。
這讓我想起了李子暘老師。當年我跟李老師在網上還辯論過,他說關稅是一種搶劫,走私是合理行為。我覺得這相當荒謬,跟他在網上還辯論過。可誰能想到今天李子暘老師的造型呢?
現在的李老師要是回到當年我們辯論的現場,不用我動手,李老師能直接把自己一腳踹倒,扭送到派出所去。
聰明人就是這樣,這就像前半輩子賣淫,後半輩子抓嫖,人生豐富多彩。像我這樣一輩子不進洗頭房的人,是理解不了的。
三
對那些虔誠地向連岳老師提問,希望他幫著解答人生困惑的讀者,我也很不理解。
當年呼籲大家關註PX事件的是他,後來呼籲「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自私是最大美德」的也是他;當年說「孩子不是填補你人生遺憾,你瞎生的P」的是他,現在說「生三個及以上孩子的人,才沒有虛度此生」的,也是他。
你要是當年聽了他的話,沒有為填補人生缺憾而生育,現在他又可以指著你鼻子說你虛度此生,虧負人類了。
這就像他點化你去大雷音寺求佛經,你按照連老師的指示,披著袈裟拄著禪杖,腦門上還燙著九個戒疤,長途跋涉好不容易走到終點,結果發現人家門口這兒掛著匾「聖彼得大教堂」,一敲門,連老師走出來跟你打招呼:你終於到了,我的孩子!哈利路亞!
四
人們的認知可以有變化,但是這類變化都有軌跡可言,但作為「情感指導專家」,對別人生活出謀劃策指手畫腳的人,對這種變化更應該有所交代。
而有些人的變化,其實跟認知無關,跟觀念無關,只跟環境有關系,跟財富密碼有關系。
就像這樣:
你以為他真在乎過自己的「指導」對你的影嚮嗎?
來源 押沙龍yashl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Follow @xiaxiao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