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摺虐我千百遍,我待奏摺如初戀。
在過去,奏摺就是現在的郵箱和微信,是皇上與大臣溝通的工具。我們都知道皇上國事繁忙,批閱時很少長篇大論,清朝多位皇帝都喜歡回一句:知道了。
高冷中不失優雅,優雅中透露著威嚴。

大臣們下班後或許還能休息休息,但皇上作為天下第一公務員,經常苦兮兮的加班熬夜。
「你們見過凌晨4點的洛杉磯嗎?」這句話一直是很多人的勵志名言,但在皇上眼裡:
朕見過大半夜的紫禁城啊!!!

本以為皇上是公務纏身,但是看到一些竟是「廢話」的摺子後,也感受到皇上的「絕望」……
有推銷土特產的,有每天「問安」打卡的,有各種「雞毛蒜皮」小事的……
想必皇上他老人家一定很想說一句:

皇上們到底都面對過哪些「廢話」奏摺呢?一起來開開眼吧。

-1-
頑強的水果推銷
閩浙總督
閩浙總督:這是台灣的土產叫芒果,獻給皇上您
康熙:知道了,這種東西沒什麼用,不要再送了


過了一個月…
閩浙總督:這是台灣的土產叫芒果,獻給皇上您
康熙:知道了,以前沒看過芒果,本來想看看,看了之後似乎沒什麼用,以後不要送了



-2-
雞毛蒜皮的稟報
福建水師提督


福建水師提督:稟告皇上,台灣有個婦人拾金不昧
雍正:哦(冷漠臉)
-3-
不走心的打卡狂魔
杭州織造


杭州織造:稟告皇上,朱一貴聚眾起兵了!
康熙:你說話沒頭沒尾的,what?
其實皇帝這麼回覆已經很客氣,因為這個杭州織造報告的訊息,其實是個舊聞,早在之前兩個月就有人報告過:


閩浙總督:稟告皇上,台灣有人聚眾起事了!
康熙:這件事有點大,正在寫招撫諭旨
按照歷史記載,朱一貴當年4月底起事,閩浙總督5月初上報,6月中旬清軍登陸,6月底局面平息。然而這個杭州織造孫文成卻在7月跟皇帝說「台灣有人聚眾起兵啦」……
可以想象皇帝當時的心情……

然鵝這個不走心的杭州製造孫文成又繼續作死……


杭州織造:法雨寺住持圓寂,還有個叫仇兆鰲的文人前段時間也死了
康熙:你把向朕請安的褶子和這個奏摺放在同一個封套裡面,欠收拾嗎?

這位官封杭州織造的孫文成不僅糊塗,還特別喜歡向皇帝請安,下面是他給雍正寫的請安奏摺:


杭州織造:皇上您好嗎?
雍正:朕很好
杭州織造:皇上您好嗎?
雍正:朕很好
杭州織造:皇上您好嗎?
雍正:朕很好
杭州織造:皇上您好嗎?
雍正:朕很好,又胖了一點
……
可能是因為孫文成的請安奏摺太多,皇帝已經不想看了,比如孫文成提交的「天氣和糧食價格報告」,雍正都回復:朕很好。



-4-
失憶性刷屏
直隸總督
有個直隸總督也很莫名其妙,已經上奏過的內容,翻來覆去地發:


直隸總督:這是順天府保定府等地6月初下雨的情況
康熙:到處都下雨,報告雨晴的奏摺太多了,而且京城和京北的情況我早就知道了
直隸總督:這是順天府保定府等地6月初下雨的情況
康熙:已經回覆過了啊
直隸總督:這是順天府保定府等地6月初下雨的情況
康熙:已經回覆過了啊
直隸總督:這是順天府保定府等地6月初下雨的情況
康熙:京城和京北12日又下了大雨我已經聽說了,不必再報告了
直隸總督:這是順天府保定府等地6月中旬下雨的情況,河道狀況安好沒有蝗災
康熙:(我去….)27日的雨我知道了,不要再繼續報了(啊啊啊)
本來以為終於消停了,第二年又來了


直隸總督:這是順天府永平府等地下雨充足的情況
康熙:雨水早就充足了,你的報雨奏摺也太密集了(你是在刷屏找存在感嗎?)

當時那位直隸總督還是巡撫時……

直隸巡撫:我可以回京城給皇上過生日嗎?
康熙:不必上本
直隸巡撫:3月13日那天我來給皇上慶生?
康熙:不準來!
果然當皇帝有當皇帝的苦啊!

心疼皇上每天要花時間「應付」這些「廢話」時,很多人都和朵朵一樣,有一個疑問:為什麼接連上奏「廢話」,皇帝卻不生氣?
這是因為清朝當時的「奏摺制度」。
它始用於康熙年間,雍正以後普遍採用,在乾隆年間形成固定制度。至清亡廢止,歷時兩百餘年。
奏摺按其內容可分為奏事折、奏安折、謝恩折、賀折。

奏摺最初主要用來奏事謝恩。而且不論官職大小,只是得到皇帝的寵信和特許,即使是微末之員,甚至寺廟的主持和尚,也可以自行上摺奏事和謝恩。
後來,奏摺成了國家的官方文書,逐漸形成一套嚴格的制度。對能夠上奏奏摺的資格上進行了明確劃分,在公文程式、運轉關係以及繕寫的字型等方面,也都有繁瑣的規定,違者就會受到處分。
看來在「奏摺制度」完善前,皇帝確實有些煩惱啊。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Follow @xiaxiao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