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邊城蝴蝶夢
4月4日,清明節,也是全國哀悼日。
這一天,全中國最擁擠的地方,如果黃山認第二,估計無人敢稱第一。
看看這場面這畫風,這是報復性旅遊嗎?可是,疫情還沒過去啊,還有那麼多無症狀感染者。
此前,受疫情影響,從1月25日起,黃山景區暫停對外開放。沒到一個月,黃山風景區就決定恢復開放。但大家都不敢出門,景區沒什麼人。
3月17日,黃山風景區發布了對外開放補充公告,決定擴大對外開放,每天上午開放時間由前期的8:00提早至6:20,下午閉園時間由4:00延遲至5:30,景區日最大承載量從1萬人提高到2萬人。但效果還是不好。擴大對外開放第一天的接待遊客量,僅有1017人。
這樣的遊客量,對於靠山吃山的黃山市是絕對不可接受的。
地級市黃山原名徽州。徽州在歷史上名氣太大了,有文化有名人有建築。有人把這裡比作誕生了孔孟的山東曲阜和鄒城,稱徽州為“東南鄒魯”。朱熹、戴震、胡雪巖、詹天佑、黃賓虹、陶行知、胡適等等,還有兩位前領導人的祖輩也生活在這塊土地。著名的徽商,也發源於徽州。
1979年,總設計師來到黃山,留下一句話:“黃山是你們發財的地方,對黃山要好好整治。要有點雄心壯志,把黃山的牌子打出去。”
後來,不知道當時的地方領導是怎麼領會講話精神的,竟把徽州改成了黃山。結果,黃山的熱度沒怎麼蹭到,來黃山的遊客也沒增加多少,反而把好端端的徽州名號給廢了。
很多人到黃山後,覺得這裡的文化更有意思。慢慢地,來看各種古村落、欣賞徽文化的遊客,逐漸超過了黃山風景區的人數。於是,黃山市又想改回徽州。
可是,改名不是過家家。於是,改還是不改,成了黃山人日常的糾結。
說來讓人難以置信,坐擁寶山以及大量文化旅游資源的黃山,竟然是安徽最窮的地方。 2019年,安徽17個地級市裡,黃山GDP墊底。
窮成這個樣子,所以才會如此迫不及待地招徠遊客。
有人問,為什麼黃山風景區事先不用預約制來控制遊客數量。你以為一個地方窮是無緣無故的?很多是常識的事情,在一些落後地區,實施起來比爬黃山難多了。
黃山空有宏村西遞、歙縣古城以及齊云山、屏山、呈坎、蜀源等旅游資源,卻捧著金飯碗要飯。反觀臨近的浙江江西,千島湖、婺源,全國有名。但不亞於千島湖的黃山太平湖,有幾人知道?歙縣古城是中國保存完好的四大古城,但之前古城牆被拆了好多。原屬於徽州的婺源,劃歸江西後,也成為全國知名的旅遊地。
所以說,黃山主政者的短視,是有歷史淵源的。歷史不夠,現實來湊。
疫情對以旅遊業為主的黃山財政,打擊是空前的。以前還可以靠山吃山,現在山成了空山。
為了趕緊掙錢,黃山市針對安徽省居民開展了一個為期兩週的“江淮大地串門遊”活動。安徽人遊黃山,免費。
還是免費這招管用。於是,黃山景區就開啟了一個“人從眾”模式,堪比今年一月份的武漢百步亭。
昨天黃山遊客爆滿的消息登上網絡之後,今天早間,@中國黃山發博稱,景區進山人數已達到遊客流量限制兩萬人,停止遊客入園,請遊客選擇其他旅遊路線,或改日進山。
但已經遲了。
看看黃山多擁擠,人與人之間挨得多近,又有多少人沒戴口罩。只要裡面有一個人感染,後果都不堪設想。安徽人口比湖北還多幾百萬,一旦安徽因為這次超級聚集出事,中國還能承受第二次會戰嗎?黃山,你想把全國人民玩死?
各地確實都在想辦法刺激消費提振經濟,但不能因此不要命啊,要有大局意識啊。湖北的醫生護士拼死拼活在救人,全國人民宅了幾十天,不都是為了讓中國更安全嗎?難道你們黃山管理者想讓這一切白費,讓全國人民再受二茬罪?
不妨學學另一個旅遊大省雲南的操作。現在,雲南起碼有200多個景區恢復了對外開放。但云南的有序開放是有條件的:實名制和預約。來玩可以,但我要知道你從哪來,來多少人。
疫情雖讓雲南旅遊業損失慘重,但也助推了實名預約、智能人體體溫檢測、虛擬景區線上游等新技術在雲南文旅行業的應用實踐。最近,雲南力推的“雲旅遊”,也收穫了可觀的關注。
疫情是一場危機,能及時主動適應危機的地方,就能在率先通過這次大考,成為大贏家。
黃山應該好好學習雲南的一些做法。
另外,那些貪圖免費的遊客也要長點心,免費的午餐,從來都沒什麼好事。山永遠都在那裡,但生命只有一次。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Follow @xiaxiao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