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能吊打一群博士的男人,來頭可不一般。
結果韋神一下子就解出來了,給過來的方程一試就對。
比如,為甚麼6個博士花4個月,連這麼簡單的題都做不出來。」
小視今天就來,聊聊這位被謠傳吊打了6位博士的「數學王者」。
頭髮略微淩亂,胳膊裡夾著一瓶沒有包裝紙的礦泉水。
一身黑、雙肩包,手裡提著兩個用塑料袋裝著的饅頭。
平凡,太平凡了。
這樣的人街上放眼望去,真是一抓一大把。
要不是他下一秒緩緩說出自己的身份,根本猜不出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韋神。
圖源:北京日報
「對數學比較感興趣。」
當他對著鏡頭緩緩說出,自己曾經拿到山東省高中數學聯賽第一名,滿分獲得了數學奧林匹克金牌,被保送到北大時……
人們這才知道,原來在「北大」賦予他價值之前,韋神已經這麼牛了。
高知家庭長大的韋神,父母都是大學教授。他在數學方面的癡迷,更多來自於他的父親韋忠禮。
韋忠禮是山東建築大學的數學教授,也是山東大學的兼職博士生導師。他的本科碩士博士都是在山東大學數學系讀的。
韋東奕的父親韋忠禮
韋東奕愛數學,愛到了沉迷、偏科的程度。
他初中三年的作文,都只寫同一個題材「燕山立交橋」。
老師問他原因,他說是因為住附近,見證了這座立交橋的建設,所以感情很深厚。
或許別人眼中的偏科,恰恰是韋東奕眼中的專註和喜愛。
他愛數學,愛到了寫作文用的都是「數學語言」。
早在那時起,礦泉水+饅頭,就成了韋東奕飽腹的標配套餐,延續至今。
高一高二參加奧數IMO競賽時,韋東奕更是一戰封神。
左邊為韋東奕 圖源:中國網
他就像是開了掛,全拿了個遍。
要知道,中國的清華和北大,幾乎聚集了最頂尖的年輕人們。
想在這樣高手如雲的地方被「封神」,韋東奕的實力絕對不容小覷——
他的「韋方法」比標準答案還快,甚至還有他在奧數中自創「玩出來」的「韋東奕不等式」。
傳聞中,有時候韋東奕的講課內容,連北大的老師都無法理解。
說他一句「數學王者」,可能真的一點都不過分。
甚至願意為他打破校規,不用通過英語,只要他願意去哈佛念書,可以給他專門配一個翻譯。
媒體口中,他給出的理由,就是自己的英語不夠好,申請起來也很麻煩。
所以,他選擇繼續留北大念碩博,畢業後直接留校任教。
但這件事同樣被韋東奕辟謠了:
「網上有些消息是假的。關於哈佛那個,可能有些人這麼認為,但沒有明確這麼說過,哈佛沒找過我。」
「感覺這事挺奇怪的,可能不理我就是最好的。」
韋東奕從不在乎外界的物質世界,剛上北大的時候,他甚至經常穿著的,還是高中的校服。
起初,大學生活讓韋東奕很難迅速適應。
那時候,人們質疑過這樣的韋東奕,到底能不能生活自理,能不能順利完成學業。
他的媽媽專門申請了停職,從山東到北京,照顧陪讀韋東奕整整兩年。
但事實證明,韋東奕和普通人並沒有甚麼區別。
連北大的老師都說,韋東奕只是數學太好了。
「他往往會忽略掉很多普通人在意的方面,他覺得這些事不重要,就不花時間去打理這些事。」
為了環保,韋東奕從高中開始,生活中就很少吃肉,甚至連菜也很少吃。
覺得純淨水不環保,他就拿著喝剩的1.5升的瓶子,去飲水處打白開水。
他平時不愛開燈,更是不用空調,不看電視,不社交,不用微信……
在北大這種自帶流量的高等學府,韋東奕走紅後自然經常被關註。
但每次網上流傳出的他拍中,韋東奕永遠都是最樸素的衣著,最簡單的吃食……
300元,可能某些大學生連吃一頓海某撈都不夠。
有人說,看眼神他像是傻子、是智障。
但言辭中,多少還是透露出對韋神的顏值攻擊。
這些,韋東奕都不在乎。
但韋神真的如此不堪嗎?他連一個水杯都不想買、舍不得買嗎?
那個保溫杯,連包裝袋都沒被撕掉,一直放在韋神房間的窗臺上。
自己最喜歡的,自然還是那個1.5升的礦泉水瓶,因為它拿著太合適、太稱手了。他只是為了環保。
一直以來,韋東奕對於自己的走紅,很少出面回應,歸根結底,他並不想被打擾。
他看似不修邊幅。
實則,在做學術的北大人眼中,韋東奕「剛毅木訥近乎仁」。他只是比正常人,數學好那麼一點。
圖源: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BICMR
他一個數學專業的人,給不擅長這方面的6人博士團隊解題,到底算不算碾壓、降維打擊。
他的世界,原本不必有這些打擾。
前有大火的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羅翔,選擇退出社交平臺。
因為他足夠清醒,知道「人最大的問題,就是喜歡高看自己,貶低他人」。
他時刻都在自省,不高估導致自己只看重流量與虛名。
直到妻子去世,錢對他不再那麼重要,他才向大家解釋原因,退回到他搞學術的小空間。
這一套或許可以對偶像、對演員、對各種以名利生存的人,唯獨不該對學者、對教授、對高校裡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人。
因為他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是宇宙蒼穹。
這次請放過韋東奕,因為他不是神,也別再叫他韋神。
來源:視覺志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