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Vishnu A
藥師/譯 校對/羅曼尼康帝
來源:利維坦
編:瑞秋的春天
文中南安格裡「割乳」的故事很大可能是出自坊間傳聞,而非史實。不過,對於女性的歧視和壓迫在历史上的各國都屢見不鮮,以至於到了今天,這種看似遙遠的性別歧視也十分普遍。
當代女性幾乎在各行各業享有與男性同等的權利與機遇。但在幾十年前,情況卻並非如此。回望過去,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人們認為女性不如男性,因而向女性施加了各種各樣的歧視。然而,這種猖獗的歧視並未阻止那些勇敢的女性在必要時與全社會抗爭,以爭取基本的人權。
印度的種姓制度
長久以來,種姓制度都是印度社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種社會結構按照職業類別將人們劃分成了四種不同的階層:婆羅門(負責傳授宗教知識的祭司),剎帝利(對抗敵人以保護國王的勇士),吠舍(該階層由農民,工匠和富商組成)以及首陀羅(為其他種姓工作的僕人)。
首陀羅自然被貼上了低賤種姓的標簽。這種以種姓為基礎的等級制度令其他種姓肆無忌憚地統治與虐待首陀羅。因為沒有可行的保護制度,種姓為首陀羅的婦女更是經常遭受上層種姓成員剝削。
名為木拉卡蘭(Mulakaram)的乳房稅
19世紀初,特拉凡科(現印度南部海岸的喀拉拉邦)的國王徵收了一種名為木拉卡蘭的 「乳房稅」,該國當時是由英國控制的550個君主國之一。大不列顛帝國經常逼迫殖民地國王繳納高額稅款。這種境況反過來又迫使國王通過徵收各種新的稅務來搜刮民膏民脂。
迄今為止,乳房稅被認為是這個國家有史以來所徵收的最惡劣的稅之一。下層種姓(首陀羅)的女性不能在公共場合遮擋胸部。如果想遮擋,皇家官員就會向她們徵收重稅。
© Wexner Center for the Arts
稅務員會拜訪每一個已經历青春期的下層種姓女性,檢查她們的乳房,並根據乳房大小計算應繳稅額,這完全是在摧毀她們的完整性與個性。
上層種姓的女性可以遮蓋她們的乳房。© Medium
這一稅收的主要目的是劃分甚至侮辱下層種姓人群,由此維持社會階級。與此同時,上層種姓的女性可以遮蓋她們的乳房,也不必遵循這項瘋狂的禁令。這一令人惡心的稅收起源於那個時期社會中普遍存在的卑劣種姓制度。
南安格裡的傳說
對於生活在那一時期的女性而言,美麗與優雅的身體反而會威脅個人尊嚴。
由於女性基督教徒可以穿內衣,許多下層種姓的家庭開始信奉基督教以逃避這項令人發指的稅收。當時,基督教在這一地區還是新生事物,仍在努力向大眾傳播教義。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家庭為了逃避這種恥辱而信奉基督教,大量下層種姓的人因而成為了基督教徒。
但並非所有人都如此。還有許多人不願意改變幾個世紀以來的文化與傳統,轉而皈依外來新宗教。所以他們開始反抗。反對不公正稅收的群眾爆發了無數次起義,在特拉凡哥爾王國各地引發了暴力沖突。历史學家喬伊·巴蘭·弗蘭塔漢加(Joy Balan Vlaathangara)在一部關於喀拉拉邦历史的著作中闡釋了這些叛亂帶來的影嚮。
© Being Indian
早在女權這一概念出現之前,一位名為南安格裡(Nangeli)的女性就在這些暴力抗議活動中,做出了忘我的犧牲,特拉凡科王國,乃至整個南印度都由此受到了強烈的沖擊,反抗活動也因此得到了發展。
據傳說,南安格裡(意指「美麗的人」)屬於下層種姓。她和丈夫生活在喀拉拉邦中部一個名為切爾塔拉的安靜小鎮,並在那裡的農場作勞工。她的美貌吸引了一些上流種姓的變態,對方時常對她污言穢語,但也因此被她當面羞辱。她經常保護同種姓少女,使之不受上層種姓的剝削,但這也讓她和丈夫飽受壓迫。
隨著反抗浪潮的不斷蔓延,低種姓的勞工被惡意解僱,這使他們的生活更加貧困。盡管如此,國王還是強行向他們徵稅。
1803年,勇敢的南安格裡決定公然違反國家規定。她開始在公共場合穿上衣,這在上層種姓成員中引起了軒然大波。上層種姓紛紛表示反對,要求她當眾脫掉衣服。她拔刀相向,奮力反抗。
她的反抗事跡傳開後,稅務官和皇家士兵來到她家核查情況,並決定對她處以巨額罰款。稅務官下令要求她立即繳納罰款,否則就會承擔嚴重的後果。在這一關鍵時刻,南安格裡走進家中,冷靜地從一片大車前葉中拿出折曡得整整齊齊的罰款。
© BBC
沒過多久稅務官就意識到發生了甚麼事。南安格裡倒在血泊中再也沒能站起來,她割下了自己的乳房以示對乳房稅的抗議,並將稅收交給了稅務官,因為他想要的只有乳房稅。次日,她的丈夫因悲痛過度,在她火葬期間跳進了火葬堆,以示進一步的抗議。
南安格裡事件使反抗愈演愈烈,特拉凡科國王擔心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脅,在馬德拉斯總統的壓力之下被迫給予所有婦女穿上衣的自由。南安格裡抗議並切下乳房的地方現在被稱為穆拉基帕拉姆布,其含義是「切乳婦女的聖所」。
雖然南安格裡已經香消玉殞,但為了維持所有人視為「榮燿」的藝術桎梏,她將利刃刺向了這個社會的心髒。南安格裡是一個正直的女人,她不會用金錢換取尊嚴。所以她選擇了死亡。
這是一個女人的故事,她的死為其他女人的生命帶來了尊嚴。我們也不能忘記她的丈夫,他為愛殉情,給予了她生命的尊嚴。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