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天不洗澡的7萬吉林大學學生,是否比上海人更苦?

文:南洋富商

01

網路瘋傳吉林大學學生四十多天沒洗澡的事。起初我半信半疑。雖然我知道人類可以很長時間不洗澡,但是現代大學生四十天不洗澡一定很難受——尤其是養尊處優的00後獨生子女。

為了了解更多資訊,我首先去了解吉林大學學生在封校前是怎麼洗澡的。

圖片

圖片

吉林大學有些校舍已經做到每層樓有一個淋浴室,每個淋浴室有四個隔間。比如南五,就有單獨隔間。

圖片

但是大多數不是獨立衞生間,而是傳統的北方大澡堂,一群人脫光了一起泡澡的那種。這種澡堂我上大學時也經常去,可能還會有人互相搓澡,甚至有小孩子在裡面撲騰游泳。但是大池的水並不幹淨,剛開始水是清的,慢慢的就渾濁了,最後可能變成白色,因為越來越多的人把身上的污垢(死皮)搓成一條條進入水中,再分散為懸濁液,所以喜歡幹淨的人一定要盡早去澡堂。但是,時代在進步,吉林大學也是今非昔比,不同校區的澡堂不一樣,池子也分割變小,不再是當年的特大池子了,澡堂有分隔淋浴。甚至還有桑拿房。

吉林大學的某個大澡堂 甚至還能在大眾點評找到。

圖片

價格是真便宜,洗澡只要2塊錢!而且有了吹風機,吹一次只需要一塊錢(以前是免費),這樣可以吹幹頭髮,再也不用擔心大冬天洗澡回宿舍的路上頭髮凍成一個硬邦邦的冰殼子。據說更高端的洗澡大堂,是外面的濟州島大澡堂。

這種大澡堂,或許某些南方學生不會適應。

我想起當年去十堰的汽車廠實習,有一群來自廣東工業大學的學生很特別,他們在大澡堂穿著褲衩淋浴。為了讓他們脫下褲子,我們就用了一個辦法,每當出現這些穿褲衩的廣東學生,大家就一起盯著他看,就像看最新奇的新鮮怪物那種表情。最後看得他們不好意思,乖乖褪下褲衩,露出屁股和xx。

如今的家庭大多有自己的衞生間,上公共大澡堂的一定更少了,不喜歡大澡堂的學生會去別的地方洗澡嗎?我又上網搜尋,發現吉林大學周邊還是有很多洗澡的好地方。比如去健身房,比如去賓館開鐘點房。

圖片

圖片

若是沒有疫情,吉林大學學生不僅可以經常洗澡,還有豐富的選擇,無論學校大澡堂,濟州島大澡堂,隔間淋浴室,開鐘點房,健身房,都是豐富多彩的洗澡文化。但是一定不會有人拿一臉盆的水蹲在廁所蹲坑上擦身子。

02

前些崔健剛剛舉辦了一場在線演唱會,他又演唱了那首老歌:

「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

吉林大學也變化很快,學生竟然不能洗澡了。最難忍受不洗澡的學生,偶爾湊合的辦法,據說就是在廁所的隔間,蹲在馬桶上用打濕的毛巾擦身子。

圖片

不開放洗澡的原因,據說是不許出宿舍。我有個朋友很寵愛女兒,自從他女兒進入吉林大學,好友圈就天天發吉林大學的消息,不知道的還以為他是校董或管招生的老師。但是,最近他的好友圈是這樣的:

圖片

圖片

那些吉大學生在「集體放風日」,是可以下樓吹吹風的。有個女生這樣寫道:

圖片

我查了一下,果然很多吉林大學學生上一次洗澡是4月3日。

圖片

更多的吉大學生對不能洗澡耿耿於懷。比如有男生認為男女不平等。女生可以洗澡,男生未必有機會。最極端的一個例子,是51天未能洗澡。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春天來了,真的應該洗澡。你知道古代有個春天洗澡的節日嗎?
三月初三上巳節,是洗澡的節日。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這是孔子。
「永和九年,歲在癸醜,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這是王羲之。

2022年的上巳節(三月初三),是4月3日,很多吉林大學學生終於洗了一次澡。但是接下來還是關在宿舍,沒法洗澡。

03

有人說,洗澡應該和吃飯喝水一樣,屬於人的基本權利。

但是,人不吃飯喝水會死,不洗澡不會死。比如在大涼山地區,你能見到很多五六歲的小孩從小到大從未洗澡,甚至連衣服都不洗,可是他們總體上還是健康的。心腸軟的人看到這些孩子會心疼得掉眼淚。我的想法有點特殊,既然孩子可以五年不洗澡,那麼天天洗澡是否是一種浪費呢?甚至是很不環保的,洗澡浪費淡水,浪費燃料,制造碳排放,洗澡還浪費時間。

有位伊朗老人哈達加,保持了六十多年不洗澡的世界紀錄。他不洗澡的原因,是因為他年輕時代妻子死在他懷裡,他想留住妻子留下來的氣味,所以終身不洗澡。據說他相信只要讓妻子的氣味伴他終身,就可以在天堂裡再次和妻子在一起。

真是個悽美的愛情故事。

圖片

圖片

這位老人每天到垃圾堆裡撿東西吃,一間破屋就是他所有的財產。雖然他又髒又窮,但是他是自由的。從來沒有人把他關在家裡不許出門。他的破爛房子,風能進,雨能進,老鼠蟑螂都能進,國王不能進。

沒有誰把他的房子「硬隔離」。也沒有人要求他把鑰匙交給志願者,而把自己反鎖在裡面。

哈加達出門不需要展示核酸檢測碼。沒有人纏著他逼他打疫苗。他也不需要天天做核酸檢測或抗原檢測。也許有一天,他感染新冠就死了,那也是他的命。

哈達加60年不洗澡,不是因為被囚禁在屋子裡不能洗澡,也沒有任何人禁止他洗澡,這一切都是他自願的選擇。

哈達加到垃圾堆撿東西吃,不是因為跟上海民眾一樣因為封城隔離而食物緊缺,他只是不想和那些厭棄他的人在一起。

哈達加生活在一個不那麼令人向往的國家,他一身臭氣,是個不受人歡迎的人。去拜訪他的人,都是對他有好奇心的。

上海人住在每平米好幾萬到幾十萬的昂貴房子,享受人類有史以來最精密的大數據服務——一個人所有的行蹤都在碼裡,包括你做了幾次抗原,幾次核酸,打了幾針疫苗,以及你所有的私人資料,都有數據跟蹤。哈達加的房子破破爛爛,白送都沒人要,他連行動電話都沒有,伊朗政府也不關註他的大數據。跟上海人比,他真是太窮太落後了。

吉林大學的學生享受著人類有史以來對大學生最大的照顧。20歲的年輕人,又集體打過疫苗,他們即便100%感染奧密克戎,甚至一年感染好多次,死亡的概率也遠遠低於他們跳樓自殺的概率。但是,如此安全的一群人群,卻要享受國家和政府對他們無微不至的照顧,唯恐他們被奧密克戎感染。他們真是太受照顧了。

哈達加作為一個高危老人,或許還有基礎疾病。一個六十年不洗澡的髒兮兮的八十七歲的窮苦老人,怎麼可能沒基礎疾病。

但是沒有人在乎哈達加的死活,大家都覺得那是他的命,所以沒有任何人禁止他出門,沒有任何人強迫他打疫苗,甚至都沒人送他一盒連花清瘟膠囊。

哈達加很自由。無論跟上海市民比,還是跟長春市民比,他都是自由的。

雖然他不洗澡的時間,遠遠超過吉林大學的學生但是那是他的自由權利啊。

不妨做一個設想,如果吉林大學的一些學生從此養成了不洗澡的習慣,跟哈達加一樣永遠不再洗澡,他們會不會被強迫洗澡?他們有不洗澡的自由嗎?

04

說起防疫和洗澡,我就想起上海醫科大學的「黃金十屆」。

這黃金十屆,說的是恢複高考招生開始,到最後一屆六年制本科入學。這一群人,正是當年讀書最用功、學制也最長的十屆學生。以後醫學院就沒有六年制的本科了,只有五年制的本科和七年制碩士。這一群體,被視為最優秀的一代醫生。

上海醫科大學這「黃金十屆」,早期的代表是鄔驚雷,最後一屆六年制本科生的代表是張文宏。他們有一個共同特點:由於讀書極度勤奮刻苦,很少浪費時間,甚至舍不得花時間洗澡。每到考試臨近,更是很少洗澡。當年上海醫科大學有一種說法:考試前彼此嗅嗅,誰身上更臭,就能考得更好。

如今吉林大學的學生,正是遇到這樣的讀書好時機。每日關在宿舍看書、上網課,不受外面花花世界的打攪,你們不需要浪費時間看電影、玩游戲廳,也不至於浪費時間在花前月下,更不需要為了掙錢在外面打零工勤工儉學。甚至你們連洗澡的時間都省下了。

「我只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在工作上」,這是魯迅。其實很凡爾賽,典型的上海老克勒風。

「我只是把別人洗澡的的時間都用在讀書上」,這是吉林大學學生。

以上這段話,吉林大學的同學看到了,可能會罵我。學生們正在水深火熱之中之中,某人卻這樣說風涼話,真是狼心狗肺。

接下來我要繼續說風涼話。

你們咋就那麼乖呢?你們都是985大學生,個個智商超群,受過良好教育,學校裡有大型數據庫可以查到各種資料,還有白求恩醫學部。你們大學生是完全不需要擔心奧密克戎病毒的,這個事實你應該明白。

如果你們明白這個道理,卻竟然心安理得接受關在宿舍,接受一個多月沒法洗澡的生活,這是智商有問題,還是青春荷爾蒙分泌有問題?

上海的大學生也很可憐。同濟大學學生上廁所也要APP預約,他們也很乖。但是他們似乎沒有吉大學生那麼乖。

如果你們要洗澡,只需要說一句:「我們年輕人不需要擔心奧密克戎,走,大家洗澡去」!於是大家都可以天天洗澡。你們吉林大學不是沒有澡堂的學校,而是遍地澡堂。

你說誰能阻擋吉林大學學生去洗澡?知道你們的力量有多大嗎?你們吉林大學是中國第一高校!

吉林大學有多少學生?

據吉林大學官方介紹,目前吉林大學有在校學生7.39萬人,其中全日制學生7.07萬、非全日制學生0.32萬人;本科生均為全日制學生4.17萬人、碩士生2.15萬人、博士生0.92萬人,另外還有預科生153人、留學生1410人等。

這個學生是甚麼規糢呢?我給你看個對比數據。

澳大利亞軍隊總數6萬人。加拿大軍隊總數6萬人。菲律賓軍隊總數10萬人。烏克蘭軍隊總數19萬人。

根據1936年出版的《教育季刊》第12卷第4期《國內外教育新聞:全國高校教育趨勢及歷年畢業生人數》1文中表露,1912年~1935年全國大學、學院及專科畢業生總數為81,900人。

也就是說,在五四運動、一二九運動、新文化運動、中國民主革命時期,全中國二十三年的大學生總數加起來,也就和吉林大學今天的在校學生差不多。

當年的大學生那麼牛逼,你們這麼窩囊。

你讓我不說風涼話,那我就說一句鼓勵你們的正能量的話:

「吉大加油!堅持不洗澡就是勝利」!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 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