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為啥不把房賣了去其他城市生活,可以舒服過一輩子了?

上海

趙百萬

以前剛來上海時,我也思考過這個問題。後來漸漸想明白了。

image

年輕人,上海的發展機會更多,未來可能更多,精神和物質更豐富(甚麼網紅店國際大牌高端酒店都是緊著北上廣深先開店,演唱會音樂會藝術展等精神活動小城市就更少了,質量也低很多),不願意走;

老年人,上海的醫療資源好,雖然醫院總是擠滿了人。而且待了一輩子,更不用說了。

再加上小城市幹甚麼事都靠關系,社會管理水平也差很多(比如疫情的防控,上海管的明顯比我老家寬松很多,但是控制的很好。我老家那發現一例立即一刀切,沒經歷過沒感覺,直到我因為急事回去恰好趕上了嚴格防控),去了就是各種不適應。

我從小在鄉下長大,以前沒覺得大城市多好,現在漸漸發現確實是不一樣。

別說上海本地人,就我這個剛來上海十來年的。這幾年經常感慨,我多數是回不了老家了,回去只是探親。從高中畢業離開老家到外面讀書,在外地待的時間已經比在老家長了。孩子在上海出生,肯定也不願意回去。那等孩子成家立業,我退休了,估計更不會回去了。挺難的。

kaw

家父去年底急性腦梗,發病時已經無法行走半側不能活動,救護車進魔都某三甲醫院,到院後全程綠色通道,進行取栓手術,目前生活能夠自理幾乎沒留甚麼後遺癥,個人認為這個醫療服務水準就值百萬房價。

fengqd

這個問題我看到知乎有一個回答很中肯:選擇大城市還是小城市,看你在裡面處於甚麼階級。

如果你在小城市,能有父母的庇佑以及一些同學朋友的人脈辦事,那在小城市肯定比大城市好。所以我不少高中同學在大城市打拼幾年後最後都是回到了家鄉,因為我讀的高中是當地最好的高中,學生要麼學習成績好,要麼父母肯掏錢給擇校費。像其他回答說的如果突發情況要動手術,如果在當地醫院有一定的人脈資源,不僅可以越過先繳費的流程,還有可能利用關系找到好的醫生。我隔壁就是一個醫生,他在某領域比較權威,經常上門給某市領導看病,從而也從領導那獲得不少辦事方便的權利。

如果你在家鄉也是處於相對底層,沒有太多的人脈可用,那應該去大城市拼搏。大城市機會更多,當地的土豪沒辦法占住所有崗位資源,留下一些給外地人競爭。你肯吃苦,那出頭機會還是比小城市要大。

Johnnyx1987

講下本人的親身經歷:我因胸痛,到深圳人民醫院就醫,到院後聽說我胸痛,馬上推來救護牀,讓我臥倒後,兩名護士送我到急診室馬上做心電圖,抽血做檢查。這個過程不用掛號沒有交費全程綠色通道。服務好到嚇到我。

另一個地方是東莞某鎮,我又因胸痛到醫院,說胸痛,醫生讓我去排隊掛號,因為是在痛到無法呼吸,再次向急診醫生求助,醫院從頭到位沒離開座位,讓我去對面找搶救室醫生… 住進醫院後,覺得胸還是不舒服,按了四次診鈴才有人來…

這就是差距!!!

陸神

樓主問這個問題之前,先回答為甚麼大把年輕人,不待在青山綠水的家鄉,非要來上海北京闖蕩?

高度的文明,發達的教育醫療體系,廣闊的就業環境和發展前景,決定了就算你慫了,打退堂鼓離開北上廣深一線,你的子孫但凡有點志氣,但凡不想做垃圾要做人,就必然還是會過來爭那一線階層躍遷的機會。事實上,在上海有房的話,生活壓力就大大降低了。其他生活消費並不高,甚至很多方面會比小地方更方便更實惠,有更好的醫療體系養老體系保障你老年,有更好的教育體系造福你子孫,還不用像小地方做甚麼事情要走人情托關系,打個 12345 就在很多事情上得到公平對待。由此對比,為甚麼要離開上海。

cglylm98

上海是江南傳統和現代文明的合體,其精神內核和自生動力強大。是中國幾乎唯一植入自主市民意識和法制觀念的地方。對不習慣西方國家的東亞人士來說,上海是非常理想的地方。而且世道越是荒唐,上海就越是值得珍惜。

Aolin120

看到過兩個實例:

1:北京人,男 30 歲,昆明讀的大學。家裡只有一個老媽去世了。其餘親戚很少。就賣了北京房子 800 萬。昆明大房子豪車,找了份清閑工作。

2:上海男 35 歲。家住靜安寺 40 平,能賣 500 萬,家裡只有老媽一人,自己地鐵工作工資 6000 元。說自己在上海也找不到老婆,想賣掉去武漢和他媽兩個人去生活。去沒去不知道。(帖子有句話:他說他同學靠自己買房結婚的,一個都沒有,都是家裡人買好的)

人生苦短,我感覺他們做的是對的。

原因:
1:享受更好的教育,醫療,住宿,等環境(一線一般學區不如二線的好學區,醫療二線都有三甲,住宿區別最大)

2:有更多時間和金錢過自己想過的生活,而不是僅是活著

luckzpz

大城市多少講點規則,難事還可以打個 12345。

fdc

資源多,相對更民主,上海人給他一個億讓他賣掉 2000 萬的的房產,搬到東北嘗嘗權利的統治,有點腦子的都會拒絕,環境是無價的,錢再多被壓迫著活著和狗有區別?樓上住著個拋棄農邨土地也要擠扁頭逃到城市的,N 年前大閨女被人騙的未婚先孕,邨長的兒子又要強娶他的二閨女,不逃到相對民主的地方,只能像狗樣活著。

zaqscxzse

樓主這個問題不用局限在上海,說任何一個地方都適用。

一線城市換到二線城市可以套利,二線城市換到三線城市也可以套利,三線城市換到四線城市也可以套利,這個問題可以無限問下去

只要換到更遠更偏僻的地方,都可以套利,你們為甚麼沒從現在的地方搬走去套利?

vittata

說句題外話,要賣掉上海的房子,才能在外地買大房子的家庭,在上海過得也未必很好。

rule

其實這就是簡單的生活套利,很多年前,有些人賣掉首爾的房子,在煙臺威海買房,舒舒服服的過一輩子。

我也類似吧,我從打拼十年的深圳離開去了四線小城。現在已經 7 年了,生活安逸自在,樂不思蜀。

今年有事在廣州獃了一個月,差點患了幽閉恐懼癥,回來小城後呼吸都順暢了許多。

SAYBYEA 股

我覺得現在外地的年輕人除非實力足夠,指的是財力,智力,可以考慮一線城市,否則不要去一線,人生最寶貴的青春住在農民房或者老破小的,太不劃算了。為了後代就有些牽強,像北京保安的鄰居一樣,結婚的時候老兩口出去租房子住,把房子讓給兒子,晚上也不知道他們的這個後代睡不睡得著,是感謝還是怨恨。

至於本地人要不要去外地,如果安居樂業,像持有封基老師那樣,完全沒必要考慮,就算過得很一般,也不至於搬到外地,沒有十年八年很難徹底融入當地。如果本來是外地人,30 多了還無房住老破小吃料理包還是回老家好,起碼也過得像個人不是。

打新交朋友

一線為啥房子貴,因為資源多嘛。人口流入明顯為啥,因為長期是受益的嘛。

一線賣房去小城市,這是勢能釋放,如同高處拋大石頭,力量很足。但想把石頭再弄回高處基本不可逆了。

享受勢能是一種人生態度,堅守高地也是一種選擇。

我在哈爾濱,舒服是能體會的,但財富增長因為城市的原因,躺贏比很多人口流入城市就差了好多。就更別提一線了。

假設有戶口的話,我早就去上海搖號買房子了。當然有一大堆人都做這個白日夢。

來源:集思錄 微信號:jisilu8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 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