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著「丑男」劇本,他憑什麼逆襲成林志玲理想型?

拿著「丑男」劇本,他憑什麼逆襲成林志玲理想型?

每到年末總會出來各種年度人物評選。

別的不說,最近時尚先生做的「年度先生」裡的其中一項,讓她姐頗為贊同——

年度藝人,黃渤

黃渤這一年確實很高產。

用他自己的話來說:

「2021年,我演戲、唱歌還參加了跳舞的綜藝,才發現好像對自己狠一點兒也沒那麼難。」

但黃渤還是謙虛了。

2021年,他交出的作品都是能拿得出手的。

就說綜藝這塊,最近兩部口碑都不錯的節目都跟他有關——《一年一度喜劇大賽》《忘不了農場》)。

一個頻頻整活,在我的笑點上精準蹦迪;

另一個依然關註老年人認知障礙問題,瘋狂騙我的眼淚。

圖源:《一年一度喜劇大賽》(上)

《忘不了農場》(下)

奇怪的是,都說「綜藝上多了,觀眾看到演員會跳戲」,但這句話放到黃渤身上怎麼就失靈了呢?

因為他演技棒、情商高、人品好,所以觀眾天然對他多了一層濾鏡?

圖源:《一年一度喜劇大賽》

或許有。

但仔細想想,比他情商高、演技好、人品在線的,甚至三者兼備的也能扒拉出來幾個。

可黃渤,仍然是觀眾心裡的「獨一份」。

做夢的普通人

有網友曾經形容黃渤:

「除了「顯示器」(外表),其它全是頂配。」

圖源:網路

這話誇得有點滿,但不怪大家想誇他,實在是黃渤身上的閃光點有點太多:

說演戲,他是拿了影帝的人;

論唱歌,出得了專輯也搞得了組合;

看主持,他甚至能在電視直播的情況下,和搭檔隨機應變地撐下17分鐘的空場……

圖源:《娛樂星天地》

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生活最開始交給黃渤的,其實是一出再普通不過的「路人甲」戲碼。

那戲碼乍一聽還有點「不切實際」——一個年輕人夢想著能當歌手、出唱片。

故事要從最開始講起。

拿著「丑男」劇本,他憑什麼逆襲成林志玲理想型?

黃渤出生在一個知識分子的家庭。父母學識都不錯,自然對他在考學方面的期待也挺高。

可偏偏黃渤跟課本「不對付」,挺聰明的小腦袋瓜裡就是塞不進多少課文和單詞,越學越覺得沒意思。

他想給自己找點有意思的事情做。

他喜歡唱歌,聲音條件也不錯。

偶爾唱完,老師同學還會給幾聲喝彩,那是他學生時代為數不多的「高光」時刻。

從初中一直唱到高中,等他離開學校的時候,黃渤已經成了當地一個小有名氣的駐唱歌手,還組了一個自己的樂隊。

圖源:網路

帶著樂隊,頭腦活泛的黃渤開始四處尋求機會,接各種演出的活,天南海北地跑。

快樂是真的快樂。

一群好朋友待在一起,吃住全在一塊,掙錢的同時還能四處旅旅游。剩下的力氣,就是奔著所謂的「夢想」往前沖。

圖源:《易時間》

可痛苦也是真的痛苦。

最多的一次,他一天趕了11場。

最慘的一次,老板跑了,他身上就剩了幾塊錢。

而且歌廳裡魚龍混雜,甚麼樣的顧客都有。一場要唱4首歌,但遇見有觀眾不滿意或者故意起哄,未必能撐下來全場。

想要追夢,又想賺錢生活,口才硬練也要練出幾分來。

那段時間,黃渤唱的歌可能都不如他陪的笑臉多。

圖源:《殺生》

彼時黃渤尚且不知道,那一次又一次的挫折,是命運暗中為他準備的一份巨大禮物,需得再過幾年,才能送達拆封。

家人也沒能帶給他太多的精神支持。

在父親的眼裡,黃渤所謂的「追夢」4個字就能概括——不務正業。

大好的青春時光,要麼回學校繼續念書,要麼就該找份穩當的工作,按時上下班,按時拿工資。

年輕氣盛的黃渤聽完,心裡堵氣,故意把演出掙來的400塊錢扔在了父親的眼前,比他父親一個月的工資還多100塊。

可父親的話說了一遍又一遍,夢想和現實間的落差感受了一次又一次,黃渤也開始動搖了。

那一年,黃渤22歲。

圖源:《廚子戲子痞子》

他回了家鄉,換下演出服,穿上西裝,跟人合夥辦起了廠子,好似從岔路上走回了正軌。

他和每一個生意人一樣,研究市場行情,跟不熟的這個老板、那個總經理應酬喝酒,日子看似正常地一天天過去了。

可潛藏在心裡的情緒一天又一天地積壓,終於在某一天徹底爆發了出來。

他忍不住一遍又一遍在心裡問自己,自己到底在幹甚麼,又到底想幹甚麼……

恰好,那個時候,跑劇組的發小問他想不想演戲。曾經熄滅的火苗,又慢慢開始燃燒起來。

要不然,借著拍戲再試一次、闖一次?

圖源:《一年一度喜劇大賽》

4年之後,黃渤又紮回了夢裡。

只是這次,他終於把路結結實實踩在了腳下。

慢半拍的狠人

管虎,《上車,走吧》,這是黃渤演的第一部影片。

名導,再加上一個能拿獎的本子,這個配置似乎不能更好了。

只是當時的黃渤,根本沒心思考慮這些。

他第一次接觸拍戲,連最基本的走位都沒搞明白。

逼得劇組的攝影師沒辦法,只要感覺他快走到鏡頭外了,就趕緊雙手扶穩機器,伸出腳攔住他。

圖源:《上車,走吧》

好在黃渤腦子轉得快,拍了幾天,他就多少摸出了些門道。

再加上演的是個進程務工的農邨青年,生活背景多多少少和他貼近,一點點調整著拍,這戲也總算順順當當拍完了。

拍完片子,黃渤心裡挺高興。

「我覺得好像這工作我能幹,能幹到多好不知道,但是我覺得我挺喜歡它。」

這部片子隨後一舉拿下了金雞、百合和華表的多個大獎。

原本只是一只腳邁進影視圈的黃渤,恍然間就像是被一股快速旋轉的風,一把揚到了天上。

輕飄飄的,觸不到地面。

走在參加典禮的紅毯上,他心裡一度泛起嘀咕,「究竟是應該先邁左腳,還是右腳……」

圖源:《上車,走吧》

可很快,還沒找好落地著力點的黃渤,就從空中「掉」下來了。

因為那部有名的《黑洞》,導演依然是管虎。

已經合作了一次,雙方都有一定了解,管虎幹脆把劇本扔給黃渤讓他自己挑角色。

或許是被上一部戲得獎沖昏了頭,又或許真的有點想當然。

黃渤把劇本翻了個遍,挑了一個出現次數不少的人物——湯文君,一個實習警員。

很多場景裡,他不是在說哪裡發現了屍體,就是安安靜靜充當背景板。

角色沒有那麼多發揮的餘地,黃渤也演得不上心。

劇一播出,人物不出彩。

曾經很多想找黃渤合作的劇組都暫時偃旗息鼓了,覺得他可能只能演和他生活經歷相似的人。

圖源:《黑洞》

黃渤再次回到了籍籍無名的狀態。

但對他來說,這反倒像是件好事——徹底摔了個清醒。

「(這兩部戲)一個幫我建立了自信,另一個讓我知道無論甚麼角色、甚麼戲,都別掉以輕心。」

也是因為這兩部戲,黃渤終於意識到了一個半吊子演員和真正的演員之間的一些差距。

他需要去學更多相關的知識。

於是,黃渤開始鉚足了勁考北影,這一考,就是兩三年。

等他進了學校,已經快30歲了,和他同屆的劉亦菲,比他小了整整13歲。

當真成了大齡學校兒童。

圖源:《楊瀾訪談錄》

或許是因為比別人慢了大半拍,那時候的黃渤,渾身上下都縈繞著一股不安感,他開始拼命地往前「跑」——

同樣的作業,老師讓交一個創作思路,他總是會想六七個;

排小品,他會較真到最後一刻,把排練時間塞得滿滿當當,恨不得24小時當成48小時用……

他不怕對自己狠,但他怕一個晃神,好不容易看見的、眼前的路又消失不見了。

圖源:《人物》

離開校園,進了劇組,這狠勁依然沒減。

拍《鬥牛》,他很多鏡頭都是和牛在一起的。

可偏偏動物的狀態最不好把握,沒辦法預測甚麼時候它能完全按照鏡頭的需要動,黃渤只能一次次集中精神地演,讓導演結合著鏡頭挑。

最多的時候,一場戲他拍了138遍。

整部戲拍完,他磨破了38雙鞋。

到殺青那天,他像是松了一口氣,整個人坐在車裡號啕大哭。自己先裡裡外外扒了層皮。

圖源:《鬥牛》

這股勁沒白費。

因為這部電影,黃渤拿下了自己人生中第一個影帝獎杯。

臺上的他意氣風發,哪裡還能看見曾經那個有點迷茫、有點無措的普通「路人甲」的影子呢。

圖源:黃渤憑借《鬥牛》金馬拿獎

只是回過頭來看,在黃渤這出普通青年逆襲的戲碼裡,哪有甚麼傳說中的金手指。

這一切,分明是他自己靠著這點狠勁一步步拼殺出來的。

下一個「黃渤」?

拿完了影帝的黃渤,看起來好像沒甚麼變化。

看他怎麼拍自己的導演處女作《一出好戲》就知道了——

從2010年構思到2017年拍完,劇本就改了幾十版;

劇本定完,選了拍攝的小島,究竟用島上哪個山頭,他也要一個又一個自己爬上去看看;

拍完了,開始剪,一剪又是一年。

依然是那個肯下苦功夫,甚至笨功夫的黃渤。

圖源:《一出好戲》

他分明可以參考一些其他跨界轉型的人,選一個看起來更「省力」的方式,比如做拼盤式喜劇。

拿《一出好戲》的演員配置來說,完全可以輕松做到。

畢竟演技在線的女神和男神、喜劇強手、頂流藝人……匯聚了個全。

可他半點沒糊弄,真盡力搞了一出好戲,80多萬人參與評分,最後穩在了7.1。

圖源:豆瓣

很多網友評價,這部戲及格線之上,不是沒有瑕疵,但是分明能感覺到黃渤的真誠。

他甚至還保持著一種下意識地警惕:「我現在做到這個地步,更知道應該如何彎腰屈膝而行。」

《一年一度喜劇大賽》裡,每位導師要負責一個社團。

不忙的時候,他會和參賽選手一起在會議室裡開創排會,開到很晚,

圖源:《一年一度喜劇大賽》

他甚至花了一兩年的時間,去故意給自己找罪受,比如去演話劇版《活著》。

他當然清楚這背後的風險,這是一個被葛優演到深入人心的著作,稍有不慎可能就會招來一片罵聲。但依然還是決定去嘗試。

這或許才是觀眾格外偏愛他的原因:

在他身上,我們可以看到演員作為一個職業,應該呈現出的標準和範式。

情商、演技、人品當然很重要。

但除此之外,我們也知道,他會盡自己的努力,把交到他手上的拍攝作品完成好。

他尊重演員這個職業,願意狠下心去打磨,去突破,不敷衍觀眾。

但我們愛他,又不僅僅因為,他是一名合格的、真誠的藝人。

還因為,我們從黃渤身上,也分明看見了很多普通人的影子。

拿著一本本「路人甲」式的劇本,試圖往外沖一沖,闖一闖。

失敗了,那不妨看看黃渤。

一個普通的路人甲,如何一次次承受著生活的冷水,每天往前多走了一小步的。

說不定在未來的某一天,我們也能如黃渤一般——

上演一個自己的一出好戲。

來源: 她刊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 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