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善11年,誰背叛了好人叢飛?

叢飛

文:叉少 

2005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中,有一個叫叢飛的歌手。 1994年到2005年期間,他捐出300多萬元,資助了183個貧困山區的孩子上學。

2005年4月,叢飛被診斷患上胃癌。得病後,他失去了賺錢能力,不得不中斷資助貧困學子。很多受資助的人給他打電話:「 你這個人說話怎麼不算數啊? 」

叢飛無奈,答應對方自己病好了一定會繼續寄錢。可惜一年不到,他就去世了。

有人說叢飛是無私奉獻的道德模範,也有人說,叢飛實際上是個自私的人,他為了資助陌生人,連自己的父母妻兒都沒照顧好。

1969年,叢飛出生在遼寧一個農村,他家裡很窮,一家8口人全靠父親36元的月工資支撐。讀小學時,叢飛交不起學費,老師讓他一個人站在教室外面。

叢飛7歲時,父親張萬軍去醫院看病。同病房有個病危的老人,他說自己馬上要死了,但有個閨女沒人管。張萬軍看他太可憐,就把他的女兒收到自己家裡,這個女孩就成了叢飛的姐姐。

雖然叢飛家裡很窮,但是父親張萬軍經常拿錢幫助更窮的人,只要看到過路的乞丐,就叫到家裡面吃飯。

吃飯的嘴越來越多,家裡越來越窮。上初一時,叢飛又被老師趕出學校,他回家找父親要錢,父親只回了一句:「 滾,沒錢。 」14歲那年暑假,叢飛出去和農民一起收土豆,賺了30元回來交給母親,讓她繼續供兩個弟弟上學。

貧困生活中,只有音樂和表演讓叢飛得到了點樂趣。他沒事的時候就拿著掃帚學歌星唱歌,把鎮上免費放映的電影《卓別林》看了5遍,他經常在同學面前模仿、表演。每次他唱歌和表演時,同學們就很開心地把他圍在中間。


< 進行模仿的叢飛 >

有次叢飛學鴨子走路,把周圍的行人逗得哈哈大笑,父親張萬軍經過了,卻覺得丟臉,上去踢了叢飛一腳,說:「 我叫你不知丟人現眼! 」

15歲時,叢飛就輟學了。他在外面打零工維持生活,有次打工回來的路上看見縣城藝校在招生,他上去毛遂自薦。老師史會霞覺得他天賦不錯,收了叢飛當學生。兩年後,家裡的情況好轉,張萬軍把兒子叫回來去銀行當保安,保安當了一年不到,叢飛又跑到瀋陽音樂學院繼續學習音樂。

學完回來後,叢飛要辭職,張萬軍又氣得把他罵了一頓。這一罵,直接把叢飛從老家罵走了。叢飛沒給信,就離開了東北。

1992年,叢飛在南方過著居無定所的生活,他吃5塊錢的盒飯頂一天,在馬路邊的草坪上過夜。

叢飛買來報紙,一條條讀上面的招聘信息,他打電話給官辦文藝團體,對方見了他,說:「 你以為我們這是菜市場,誰想進來就進來? 」

叢飛退而求其次到夜總會去敲門,老闆接見了他,叢飛興高采烈唱了首《長江之歌》。老闆聽了連忙叫他打住,問他會不會唱流行歌。叢飛說不會,老闆嫌棄地說道:「 大嗓門一亮,想嚇死誰? 」


< 叢飛 >

為了賺錢,叢飛買了磁帶,連夜學了幾十首通俗歌曲,終於順利去夜總會上班,第一家月薪1500元,唱了兩個月老闆跑路。第二家月薪1000元,叢飛唱了一個月,和來尋畔鬧事的小混混起了矛盾,惹了人,老闆又把他開除了。

離開家兩年多,叢飛還是一無所有,他只能去工地搬磚、和水泥、做體力活。 1993年冬天,叢飛聽說廣東省委宣傳部、廣東電視台聯合舉辦了個業餘歌手大賽,他趕緊報了名。結果到現場一看,還要交80元報名費,而且購買合適的著裝也要花錢。

報名處負責人叫司振蓉,她看叢飛一無所有,又這麼熱愛唱歌,心裡很感動。她把自己剛發的600元工資給了叢飛,讓他收拾一下自己,好好地參加比賽。靠著司振蓉給的600元錢,叢飛順利參加了比賽,並走到了最後。

比賽結束那天,叢飛想再找到司振蓉,但卻再也找不到她的身影。比賽負責人說:「 她們都是公司臨時為大賽聘請的禮儀小姐兼工作人員,我們沒有留下她們的名字和聯繫方式。 」

叢飛在那一屆廣東省業餘歌手大獎賽獲得了優秀獎,拿到獎的那天他意識到:一個人小小的舉動,就可以改變他人的命運。

得獎之後的叢飛變得小有名氣,出場唱一次歌可以拿到2000元報酬。

廣州一家公司聘請他當藝術總監,每月基本工資1800元。有一次他代表公司去成都參加活動,那是一場公益演出,叢飛見到了很多失學兒童,他在台上唱歌,台下小孩就眼巴巴地看著他。

叢飛一激動,掏出口袋裡的2400元錢全部捐了出去,這錢裡包含著公司的公款和所有同事的差旅費。那天晚上吃飯,大家讓叢飛掏差旅費買單,結果叢飛說:「 我把錢都捐了。 」

有同事不滿意叢飛的行為,回去後報告了公司老闆,老闆對叢飛說:「 你可以走人了。 」叢飛聽了,覺得對方沒有同情心,和自己也不是一路人,離開了這家公司。

1994年9月,叢飛去了深圳。憑藉自己的獲獎證書,他很快獲得了商演機會,在大​​大小小的拼盤演出後,叢飛獲得了人生第一桶金:3萬元。

很快,他獲得了和大腕同台的機會,蔣大為、宋祖英、戴玉強······有一次叢飛還和趙本山同台演出。除了唱歌,叢飛還十分擅長模仿,趙本山是他經常模仿的對象。有一回趙本山對叢飛說:「 叢飛,我都不敢和你同台,別人看了你的模仿,都沒人看我了。 」

1995年,叢飛第一次去了湖南貧困縣參加失學兒童救助義演,花10萬元成立了叢飛助學基金會,專門資助貧困兒童讀書。後來他發現委託他人,基金會的錢會被剋扣,他就乾脆每年都親自跑到村里送錢。

受他資助的孩子都叫他「 叢飛爸爸 」,每次聽到孩子們這麼叫,叢飛就從口袋裡掏錢,100元、200元,直接塞到每個圍著自己的小孩手裡面。

1998年,叢飛在演出的時候認識了第一任妻子,三年後,兩人生下女兒。期間叢飛一直從事歌唱事業,但是賺來的錢幾乎全部捐給了貧困失學兒童。他在深圳的財產僅僅是一套一室一廳的房子,就連這樣的房子裡面,還時常住著無家可歸的流浪漢,還有來拜託叢飛幫忙的窮人。

有一回,叢飛的父母來深圳看他,發現兒子住的房子連冰箱都沒有。家徒四壁,破破爛爛,還有催交欠款的通知單。父親張萬軍問道:「 你掙錢也不少,為什麼連銀行的貸款也拖著不交? 」

叢飛說:「 我在貧困山區資助著100多個失學兒童和孤兒讀書,我剛剛為他們寄完學費,沒錢交供樓款了。 」

家裡還有七個白吃白住的陌生人,張萬軍問兒子:「 你的家裡怎麼住了這麼多人啊? 」

叢飛說:「 他們來深圳找工作,為了節省開支,在我這湊合些日子。 」

叢飛用椅子搭了床給父母睡,自己則捲鋪蓋睡在走廊裡。

過了10天,父母走了,那些白吃白住的人還住在叢飛家裡。

有次叢飛給了妻子3000元家用,妻子已經計劃好要買什麼,結果這時候貴州來了個電話,說:「 叢爸爸,你能不能多寄給我們家一些錢? 」

叢飛聽了,又把3000元從妻子那裡要了回來,給貴州那邊郵寄了過去。還有一次,妻子拿到了叢飛給的給女兒交幼兒園學費的錢,第一時間放在了枕頭下面,結果湖南山區又來了個電話,和叢飛要錢,叢飛二話沒說又把錢郵寄了過去。

女兒交學費的錢沒了,叢飛和母親要了來墊。

這樣的日子過了幾年,叢飛的妻子實在忍受不了,她和叢飛提出了離婚。離婚那天,叢飛哭了起來,妻子說:「 婚都離完了,你哭什麼? 」

和妻子離婚後,叢飛還是一如既往四處捐錢。有一回他拿了一籮筐紅薯回來,煮熟了給父母吃,父親張萬軍忍無可忍,說:「 幾十萬元、上百萬元扔出去了,換回些破地瓜!孩子不能跟你遭這個罪,我們抱孩子走,這人不人、鬼不鬼的日子你自己過吧。 」

叢飛聽了父親的話很傷心,但是他還是沒有放棄捐助,他自己沒錢吃飯了就飢一頓飽一頓,吃方便麵過活。

這時候他曾經資助過的一個學生打電話給叢飛,希望叢飛能幫助她進入深圳歌舞團工作。叢飛找熟人問了問,熟人說沒可能。叢飛又去了一所中學,幫這個女生找到了一份音樂教師的工作。

結果這個女大學生並不滿意,她打電話給叢飛說道:「 我的理想是當一名歌星,而不是中學老師,你當了歌星就讓我當中學老師啊,我不會搶你飯碗的! 」

叢飛聽了,又震驚又難過,他平生第一次想,自己的捐助是不是真的有用。電話放下後,叢飛想不開,他一個人跑到深圳蓮花山上,買了瓶安眠藥,打算喝了後死了算了。

這時候手機響了,叢飛一看,是之前工作認識的深圳航空的空姐邢丹。邢丹當時來深圳實習時沒有辦邊境證,當時她的朋友找了叢飛幫忙,叢飛二話不說就幫了。看是一個小姑娘的電話,叢飛沒接。邢丹又緊接著打了好幾個電話,叢飛最終還是接了,電話那頭,邢丹說:「 叢哥,你在哪兒? 」

叢飛說自己在蓮花山上,邢丹半個小時後就趕來了。邢丹問叢飛怎麼了,叢飛越說越難過,兩人相顧無言,抱在一起哭。這件事後,邢丹和叢飛交往變多,成了叢飛的女朋友。後來兩人結了婚。


< 叢飛和邢丹 >

但是叢飛捐助人的習慣還是沒有改變,他認領的貧困兒童越來越多,貴州的、湖北的、湖南的,加在一起總數有183個。他總共做義工5000多個小時,捐出了幾乎每場演出的錢,累計300多萬元。

好人叢飛的家中,每天都有陌生人上門求助,有剛認識不久上門要生活費的,有買了新房卻上門要2000元買新床的,有來給孩子要藉讀費的,還有剛讀大學的學生來白吃白住。有一次叢飛讓邢丹和自己搬到外面租房子住,因為家裡面住了太多陌生人,已經沒有可以睡覺的地方了。

邢丹勸叢飛:好人不能當過頭了,會養成一些人不勞而獲的習慣。

但叢飛沒聽,他帶邢丹去了貴州山區,那次資助之旅他把身上的6萬多元全部捐獻出去,連隨身的衣物都沒留下。

2003年非典之後,叢飛的演出事業就停滯不前,以前登台演出唱一首歌最多有3萬元,非典期間則連商演都接不到。家裡窮得揭不開鍋,但是叢飛還是飛到北京小湯山去參加義演。 2004年,邢丹懷上了叢飛的第二個孩子,叢飛非常開心,給孩子取名「 邢小叢飛 」。

2005年4月開始,叢飛就經常胃疼,睡覺要用枕頭抵著才能睡著,邢丹一開始以為他是太勞累導致的,勸他多休息,又叫叢飛去醫院看看,結果這一檢查,就檢查出了胃癌,還是晚期。而這一年,他倆結婚一年還不到,邢丹24歲,叢飛也才36歲。


< 叢飛和邢丹以及大女兒(前妻所生) >

叢飛的病情越來越嚴重,最終還是住進了醫院,他們家裡卻連治病的錢也拿不出來。因為沒法唱歌拿演出費,叢飛中斷了給183個孩子的資助,有人打電話給叢飛:

「 你答應上個月就把這學期的學費送來,怎麼現在還沒送來呀?你怎麼說話不算數啊? 」

叢飛資助的一個姓李的男大學生,畢業後就與叢飛沒有什麼聯繫,在一次接受記者採訪時,承認自己是接受了叢飛資助讀完大學的。幾天后,他在網上看到了寫叢飛的一篇稿子,自己的名字出現在了稿子裡,他很不高興,給叢飛打了電話:「 我感到很沒面子。我現在是一名大學老師,這個消息如果讓我的學生們看到了,會對我產生怎樣的影響? 」

男大學生要求叢飛刪除網上的文章,並說:「 永遠不要再提起這些已成為歷史的往事。 」

1998年的時候,叢飛認識了一個叫阿珍的女學生,此後,他經常接到阿珍的電話:「 叢老師,聽說你是個有愛心的慈善家,現在我也遇到了經濟上的困難,搞不好也有失學的危險,你能不能資助我一些生活費? 」

叢飛二話不說給她打了2000元。結果後來每次開學的時候,阿珍都來要錢,有一次她說:「 我們班的同學都用上了Md聽音樂,對我的學習有幫助,可我的父母買不起,您能否也給我買一個? 」叢飛聽了,立刻到天虹商場花2800元給阿珍買了個Md。阿珍回了個「 收到 」,就和叢飛再無聯繫。

還有一些受資助學生的父母打來電話:

「 你說好二月來給孩子送學費的,怎麼還不來啊? 」

「 還不把錢送來,我們的書還念不念呀? 」

但是叢飛病重的時候,這些受到資助的人卻沒有一個伸出援手,其中有一個人還說:我怎麼資助他?我一個月就三四千元。

得病之後,叢飛還非常樂觀,在醫院裡,叢飛去其他病房串門,他送了樹葉新芽給病友,說道:「 我們現在就好像快枯萎的大樹一樣,等到春天來的時候,樹就會發芽,長出綠葉。 」病友們都笑了。

圖片

《深圳特區報》的記者徐華將叢飛的事蹟報導了出來,深圳的醫院破例讓叢飛住院免費治療,但依然延緩不了癌細胞的蔓延,半年不到的時間,叢飛就瘦了20幾斤,經常躺在床上一句話也說不出來,臉色蠟黃,眼睛也睜不開。

記者徐華問他:「 你後悔嗎? 」

叢飛回道:「 有點傷心,但不後悔。 」

2006年5月,叢飛因為胃癌晚期不治,去世了。留下5歲的大女兒,半歲的小女兒,和26歲的妻子邢丹,以及高齡的父親和母親。他的所有財產只有深圳翠竹北的一套小房子,生病期間,他甚至還欠下了17萬元的外債。

5年後,叢飛的妻子邢丹也因為交通意外,離開了人世。

認識叢飛後,邢丹一直默默支持叢飛做慈善。

和丈夫去貴州時,叢飛不僅捐出了6萬多元現金,還把兩人身上穿的衣服都捐出去了。邢丹很發愁,說:「 錢都沒了,這個月的日子怎麼過呀? 」

叢飛模仿電影《列寧在十月》的姿勢,向前方伸直右手,前傾身體,模仿列寧的語調說:「 死亡不屬於無產階級! 」

邢丹看丈夫做了慈善這麼高興,也和他一起笑。

家裡吃不起飯時,邢丹想盡辦法把極為有限的生活費分好,和大女兒去超市時,孩子想吃零食,邢丹買不起,就帶著大女兒趕緊離開。

叢飛要去參加義演,卻沒有路費,邢丹拿出自己全部積蓄給叢飛。

叢飛第一次進手術室前,對邢丹說:

「 老婆,我最對不起的人就是你。 」他跪倒在邢丹面前,邢丹忍著眼淚把他扶了起來。

他最後的遺書,給妻子邢丹寫道:

「 今生今世,我最幸運的一件事就是娶到了你這樣一位美麗善良又溫柔賢淑的妻子。我愛你,但卻為你做得很少。 」

叢飛把《烏蘇里船歌》、《草原之夜》寫在了本子上,想等自己好一點後再唱給妻子聽。

叢飛害怕自己走後,年輕的妻子帶著孩子經濟負擔太重,在邢丹懷孕時,叢飛勸說她打掉孩子。邢丹堅決不同意,咬牙把孩子生了下來。叢飛本來被斷言只有三個月生命,卻硬是挺到了孩子出生後才走。

孩子跟媽媽姓邢,名字則叫「 小叢飛 」。叢飛原名叫張崇,叢飛是藝名,意思是「 從草叢中飛出的小小生命 」。

十幾年過去了,這個曾經捐出自己所有的歌手叢飛逐漸無人提起,當年他捐助過的183個貧困學子也消失在茫茫人海。

再提起叢飛時,有人說他這麼做不值得,「 養出了183個白眼狼 」,也有人說他太傻,做好事卻沒想到給自己留後路。

雖然確實有很多「 白眼狼 」,但叢飛資助過的人也有真心感謝他的。

一個叫胡詩詞的殘疾人,一輩子離不開輪椅,只讀書到小學3年級。因為叢飛的資助,他實現了自己的文學夢,讀完了大學還成為了雜誌總編。叢飛離世後,他拿出了自己的4萬元稿費,繼續資助貧困學子讀書。

而叢飛的女兒邢小叢飛也長大了,她跟著父親當年的伙伴一起,成為了一名義工。

 

參考資料:
[1]、《逝者如斯我與叢飛》,魯豫有約
[2]、《叢飛震撼》,蔣巍、徐華
[3]、《叢飛就這樣感動中國》,徐華

 

來源   往事叉燒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 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