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生命盡頭,我希望我蒐集到並在隨後向讀者推薦的、在我們國家經受的殘酷的、昏暗年代裡的歷史材料、歷史題材、生命圖景和人物,將留在我的同胞們的意識和記憶中。這是我們祖國痛苦的經驗,它還將幫助我們,警告並防止我們遭受毀滅性的破裂。——亞歷山大•索爾仁尼琴」
王瑩
1936年,夏衍創作《賽金花》,眾女星爭演主角。最後紅星王瑩勝出,落敗的三流演員江青一氣之下去了延安。1967年,王瑩成了「黑明星」、「美國特務」,被捕入獄,後全身癱瘓,慘死獄中,《賽金花》成了「為妓女樹碑立傳」的大毒草,夏衍及該劇演員等40多人均被迫害。因為,當年落敗那位是藍蘋,也就是江青其實王瑩早有預感,其丈夫謝和賡在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送往北大荒勞改,她就躲進人跡罕至的北京香山狼見溝農舍,等到謝和賡歸來,夫婦倆與世隔絕,結果仍被江青找到。王瑩在獄中成了沒有過去沒有未來的人。她只是一個代號:6742。最後,全身癱瘓的她還失去了語言能力,終究沒能熬下去。
俞平伯
俞平伯,15歲考入北大,國學文學無一不精,研究紅學更是大家。這位大才子出身名門,一生天真,不識世故。文革時,他的罪名是 「用《紅樓夢》研究對抗毛主席」 ,紅衛兵要他低頭認罪,承認自己是 「研究紅樓的反動權威」 。他卻只承認了「反動」,不承認「權威」,他說「我不是權威,我水平不夠。」 俞平伯一直拒不服從黨在1953年發佈的「關於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觀點解釋中國古典文學」的命令,他還於1954年發表文章,堅持他在上世紀20年代初得出的觀點,認為《紅樓夢》不是對封建制度的批判。直到文革期間,他仍不改口。
鄭君裡
他執導了中國影史上的經典之作《一江春水向東流》和《烏鴉與麻雀》。他第一個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引進中國。他橫跨戲劇和電影、表演和導演、理論和實踐。他翻譯了《演員的自我修養》,創作了《角色的誕生》。他是中山籍的鄭君裡。可惜,他知道的太多了,文革中被重點批鬥,黯然去世,年僅58歲。鄭君裡與藍蘋十分熟悉,趙丹與葉露茜、唐納與藍蘋、顧而已與杜小鵑三對人兒的那場轟動一時的六和塔婚禮,就是由鄭君裡主持的。鄭君裡與黃晨結婚,伴娘也是藍蘋。這一切都帶來了殺身之禍。
言慧珠
她是梅蘭芳的弟子,言菊朋的女兒,俞振飛之妻,最優秀的京劇藝術家之一。1966年,在一次殘酷批鬥後,她用一條京劇所用的白腰帶自縊身亡。有關方面在她的屍體前召開現場批鬥會,結論是「自絕於人民」。她和同樣自殺的老捨、鄧拓等人不一樣,她的衣服口袋裡沒有「毛主席萬歲」的小紙條。她是言慧珠。
小白玉霜
小白玉霜,評劇白派傳人,泰斗人物。文革中遭遇殘酷迫害,含冤自殺,時年45歲。她被送往醫院搶救時,醫生表示「五類分子不予搶救」,死時身上只披了一塊塑料布。她17歲成名,當時的女班主為了讓她長期做搖錢樹,偷偷給她服下不孕之藥,加上她去世時還年輕,因此既無子女也無真正傳人,如今白派只是模仿。
彭子岡
彭子岡,《大公報》女記者,當年新聞界四大名旦之一,重慶談判時,她寫下這樣一段話: 「當他大踏步走下扶梯時,我看到他的鞋還是新的。無疑這是他的新裝……他打碎了一隻蓋碗茶杯,廣漆地板的客廳裡的一切顯然對他很陌生」 ,「他」是毛澤東。1957年,她被打成右派,理由是她把偉大領袖寫成了土包子。「毛先生寬了外衣,又露出裡面的簇新白綢襯衫,他打碎了一隻蓋碗茶杯,廣漆地板的客廳裡的一切,顯然對他很生疏,他完全像一位來自鄉野的書生。」
容國團
他是中國體壇第一個世界冠軍,他讓「人生難得幾回搏」成為名言廣為流傳。文革中,他遭受誣陷,被扣上「特務嫌疑」等帽子,於1968年含冤自盡,年僅31歲。在他死後,紅衛兵還去他家抄家洗劫,並敲鑼打鼓。他是容國團。
張霖之
張霖之,1957年起任煤炭工業部部長,中央候補委員。文革中,他在距中南海直線距離僅十餘公里的礦業學院中被批鬥、毒打了一個多月,最終被打死。死後被赤膊扔在火葬場,全身青紫,腦後有血洞,前額有塌陷,他是文革中死於暴力的第一位部長。值得一提的是,周恩來聞訊後又一次流下熱淚,又一次命令追查。張霖之死後,負責關押批鬥其的礦業學院(即如今的礦大)有關人員還告訴張的兩個兒子:「你爸爸還有半個月的糧票沒交呢」——人死在這裡,飯錢也還是要給!批鬥中花樣極多,比如用被子裹上鐵爐,然後用粗鐵絲掛在他的脖子上,要他站在凳子上,導致脖子上傷痕見骨,頸椎嚴重受損。還有用重30公斤的鍾型鐵帽當高帽子扣在頭上,直接將人壓倒昏迷。
悉貢所能
1950年代初,投誠中共,擔任水利部長的傅作義勸說其弟、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水利工程學博士傅作恭返回大陸工作。1957年傅作恭被打成極右份子,開除公職,勞動教養,三年大饑荒期間餓死夾邊溝農場,傅作義聞悉欲哭無淚,暗中與台聯絡,蔣介石1963年8月9日日記中寫道:「傅逆作義特以專人帶來其親筆書『悉貢所能』四字,密告於余,但其並未具名,其字確是真筆。可知匪共內部已至崩潰在即,有不可想像之勢,否則此種投機分子,絕不敢出此也。」「悉貢所能」即盡力提供所能,裡應外合之意。此後大陸政局愈變愈烈,傅自保亦難,至文革爆發,傅遭紅衛兵抄家鞭打,得周恩來關照方逃過一劫,1974年病逝北京。
心灰意冷
從三反五反到文革,宋慶齡多次寫信給毛澤東,對毛的做法表示不滿。毛開始還很客氣,最後就火了,說:「她不願意看到今天的變化,可以到海峽對岸,可以去香港、去外國,我不挽留。」於是宋家親屬開始跟北京聯絡要把宋接出來,在美國的宋靄齡願支付700萬美元保證金,讓宋出來。談判到了最後關頭,都準備歡迎宋了,中共又認為國母怎麼能走呢?宋最終未能成行。1980年宋給中共寫了最後一封信:「要總結建國以來政治運動對國家對人民造成的創傷;請不要把我和國父放在一起,我不夠格的。」1981年中共轉告宋,政治局決定接受她為正式黨員,宋聽後說:「不勉強吧!31年了,我的心冷了。」宋逝世後,中共違背其意願,追認其為中共黨員。
皇旨密令
「一九六五年國慶節前夕,林彪問我:『是不是看到一股政治疾風暴雨的到臨?主席要從北京市委突破。這場鬥爭可能要二、三年。主席立下了決戰狀。』我問:『可是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的決議?』林彪說:『這是皇旨密令。』一九六六年四月初,在林彪家,總理也在。林彪問總理:『這場政治風暴要燒到哪一級?』總理說:『局勢還不明朗。彭、羅、陸、楊的問題,還是人民內部問題,批判從嚴,處理從寬。』林彪講了他對主席的理解,說:『一場鬥爭是對準劉、鄧,還要燒一下總理。』」 ——陳伯達申述檔案《我向黨和特別法庭的交代》
(待續)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Follow @xiaxiao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