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高勝美。

舞臺粗糙簡陋,高勝美穿著羽絨服,村民錄影拍照,場景很是接地氣。

細心的網友還發現,高勝美這條裙子已經穿了很多年。

一時間,「掉價」「落魄」「賣唱」等詞衝上評論區。

網友們反應如此激烈,是因為對比太過劇烈。

高勝美在昔日樂壇,舉足輕重,風頭無兩。

她最為人熟知的稱號,是「瓊瑤御用女歌手」。
《青青河邊草》《情定望夫崖》《彩雲伴海鷗》……首首經典,曲曲動人,伴隨電視劇,影響幾代人。
除了瓊瑤劇金曲,還有那首著名的《千年等一回》。

後來,高勝美在歌壇近乎銷聲匿跡。
高勝美是台灣原住民,家境貧困,從小跟隨父母顛沛流離,還因交不起房租遭到驅趕。
她喜歡音樂,沒錢買正版專輯,只能聽母親淘的二手磁帶。

生活貧寒又熱愛唱歌,她的夢想是「當最紅的歌星,讓媽媽住上最好房子」。

她很堅定、很純粹,並且像單行線一樣努力。
家窮孩子多,哥哥姐姐們早早輟學打工,但她認定了音樂這條路,中學時考入「華視歌唱訓練班」,開始專業學習。

1985年,16歲的高勝美陪朋友去唱片公司試音,出現了一幕「朋友落榜我卻被選上」的現實版。
這家唱片公司,是著名「上華唱片」旗下的新公司「上格唱片」,高勝美是第一個簽約歌手。
原住民血統,五官深邃立體,嗓音甜潤如蜜,有市場有觀眾緣。

公司高層心如明鏡,以「每發一張專輯獎勵10萬臺幣」的條件,「買斷」了高勝美的10年甜嗓。
這無異於實現夢想的康莊大道,高勝美喜出望外,迅速簽約。
她年紀小、心思簡單,像中學生一樣,認真練唱錄歌,每天往返於「家—錄音棚」的兩點一線。
前三張專輯《緣》《恭喜發財》《懷念老歌》,反響不俗。

打開知名度後,高勝美開啟了全年無休的模式,僅1988年就發佈了6張專輯,成績可觀。
《山地情歌》總銷量過百萬,《說起了我的夢》引起高度關注,她被記載到「名人辭典」,也被封為「甜歌皇后」。
真正讓她紅徹歌壇的,還屬「瓊式金曲」。


瓊瑤眼光老辣。
高勝美細膩悠長,不帶卡頓的唱腔,和瓊式歌詞、瓊式劇情配起來,就是「王炸組合」。
1989年,高勝美演唱了電視劇《海鷗飛處彩雲飛》的主題曲《彩雲伴海鷗》。

隨著電視劇的熱播,主題曲一炮而紅,光在內地就大賣60萬張,創造了當年「台灣專輯大陸銷量之最」。
「問一聲那海鷗,你飛來飛去有何求。」

歌曲響起,善男信女腦海裡,滿是秦漢的深情和劉雪華的朦朧淚眼。
由此,高勝美成了瓊瑤御用女主唱。
瓊瑤每拍一部電視劇,高勝美就出一張同名專輯,收錄主題曲和插曲。
這些歌曲,承包了一代人的童年。
「青青河邊草,悠悠天不老……」(《青青河邊草》的同名主題曲)


「望夫崖下,一同遊戲;望夫崖上,結為知己。」(《望夫崖》主題曲《情定望夫崖》)

「六個夢六個夢莫匆匆,歲月悠悠誰與共,人生無物比情濃。」 (《六個夢》同名主題曲)

除了瓊瑤劇,她還唱了很多八點檔熱播劇主題曲。
比如《一代皇后大玉兒》的主題曲《笑擁江山夢》,《還我柔情》的主題曲《說一聲再見》,《新白娘子傳奇》的主題曲《千年等一回》……數不勝數。

電視劇和主題曲,如明月星河,相得益彰。
高勝美的歌聲,成了瓊瑤劇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電視劇一播,就哼起主題曲;聽到主題曲,就聯想起電視劇。
她被稱為「常勝歌后」「高八點」(電視劇都是火爆的八點檔播出)。
尤其《千年等一回》,熱度遠及海外華人圈。

(印尼曾為她舉辦過「高勝美周」,最終高勝美因檔期原因沒去)
不僅如此,她翻唱也一流。
黃鶯鶯的《哭砂》,鄧麗君的《你怎麼說》,林淑蓉的《昨夜星辰》……經她重新演繹,不僅沒撲街,反而似精雕細琢的鑽石,別有光彩。
她憑《哭砂》,擊敗了「台灣流行音樂中第一流」之稱的許景淳,奪得台灣金曲獎最佳女歌手獎。

天后級別的高勝美,在外人眼中,定是收入豐厚、生活優渥,錦衣玉食如富婆。
其實,並非如此。
3
業內流傳一句話:
「沒有傻傻的高勝美,就不會有後來的上格乃至上華唱片。
高勝美出道時年僅16歲,天真無邪,不諳世事。
她的大腦裡,就簡簡單單兩件事:當歌星,有錢賺。
對於公司「每張專輯10萬元」的獎勵,她感激不盡。

才貌雙全的她,是上格的活招牌。
她被賜予頭部資源,也被最大化地索取價值。
彼時她只懂唱歌,對「版稅」一無所知:
「小女生,我又是鄉下的小孩,只知道喜歡唱歌而已,也不懂得說所謂的版稅。」

在上格十幾年,她發行的59張唱片狂賣至東南亞,版稅足有幾千萬。
這些錢,被公司吞掉,用來壯大規模。
而她的幾十萬元獎勵金,全部用來贍養父母、接濟手足。
不僅如此,公司怕她被挖走,無休止填充她的日程,阻斷她的社交圈:
「為什麼公司老闆一直動不動就叫我進錄音室……我自己也不知道,傻傻的,然後公司不讓我見任何一個人。」
而這些緣由,她當時「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多年後才知曉緣由。
九十年代後期,樂壇風向標發生變化,甜歌不再被高度認可,瓊瑤劇也開始走下坡路。
她想去內地發展,但公司拒不放人。
唱片銷量明顯下滑時,也被迫按照公司要求,以「經典」「精選」之名做合輯、吃老本、趕餘熱。

漸漸地,「甜歌皇后、瓊瑤御用歌后」湮沒在音樂多元化進程中。
1999年,上華唱片被寶麗金收購,高勝美也隨之解約。
從16歲到30歲,最好的14年,人紅歌紅卻沒賺得缽滿盆滿,很多人為她感到委屈不公。
可單純善良的高勝美,仍懷有感恩之心:
「如果沒有上格,就不會有如今的高勝美,所以也沒有特別不平衡。」
離開上格後,高勝美換了唱片公司,發行了《刻骨銘心》專輯。
物換星移她不變,自然反響平平。

經歷當頭棒喝,高勝美也沒有努力轉型。
她遠離台灣,專心在內地跑商演,繼續唱老歌。
她每三個月回台灣看望一次父母,父親過世後,也沒有返臺生活,依然保持這個節奏。
她在上海買房定居,其緣由,也沒有外界想象的「對台灣心寒、痛恨前公司」。
反而是「生活自由,氣候適宜,出行方便,賺錢多」。

事業上是「傻傻的高勝美」,對待感情也追隨感覺,不計較利弊。
她和兩任經紀人傳出過緋聞,也有不少富商追求過她,但都無實錘。
唯一被她承認的,是與小十幾歲的廚師陳先生的感情。

陳先生是80後,四星級酒店的廚師,他的姐姐和高勝美是同學。
同學小聚時,陳先生的姐姐會把他拉來做美食,一來二去,兩人產生感情。

女大男小,地位差距,令人大跌眼鏡。
高勝美無懼爭議,不僅大大方方談起戀愛,還幫助男友規劃事業,讓其當自己的經紀人。
兩人在一起11年,陳先生貼身陪伴高勝美跑商演,從化妝髮型、燈光音響到演出效果、法律合同,大小統攬,面面俱到。
一度傳出要結婚。

外界終於看好這段感情時,卻傳來了兩人分手的訊息。
原因猜不透。
有人說高勝美恐婚,甚至鼓勵男友追求別人。

有人說高勝美是不婚主義者,身上的蝴蝶刺青代表追求自由的心態。
高勝美的解釋,也撲朔迷離。
一會兒稱由於工作繁忙、個性差異導致分手。
一會兒又表示自己壓根沒有過男朋友。

或者乾脆晒出家中的貓咪,稱它們是「不可缺少的夥伴」。


恢復單身後,高勝美成了走穴專業戶。
但都是三四線城市的商演。

樓盤開業、美容院剪綵、購物節、結婚慶典……逢請必去。

還為助陣網紅,唱口水歌跳「划水」舞。

有的造型也很雷人。

比走穴更吸睛的,是她疑似整容的臉。
近幾年,高勝美屢屢被拍到「臉僵照」。
面部緊繃,雙目圓睜,表情僵硬。

甚至有人用「臉像快要掉下來的饅頭」來形容她。

為此,高勝美的經紀人曾怒斥演出商故意抹黑形象。

可「整容怪」「臉僵」的爭議並未消散。
每次露面,都會被說「猙獰、不自然、面目全非」。

看得人不勝唏噓。
有人說,高勝美趕上了時機,又有點生不逢時。
如今她的微博,只有10萬粉絲。

最多的評論,也不過二三十條。
她最常發的動態,依然是曾經的老歌金曲。


昔日風頭強勁、而今走穴賺錢的天后,比比皆是。
八十年代的女歌手卓依婷(唱《童年》《走在鄉間的小路上》《蘭花草》等歌),十年前就被曝出走穴掙錢,傳聞每場演出不足萬元。

前幾年還為某家居品牌站臺。

千禧年代的天后蕭亞軒,光是2015年就進行了65次下鄉走穴。

天后路演,總會給人一種「山窮水盡」的淒涼感。
高勝美曾是一代人心中的童年女神,她的現狀,並不符合大眾對「天后」的期許。
她自己卻比較坦蕩,坦言自己要養父母,要賺錢:
「我要養在台北的爸媽,要過自己想要的生活,現在以賺錢為主,暫時不會回台灣演藝圈。」
這也是一種務實和自足。
回看她曾經的夢想,「當歌星」早已實現,「掙錢養家」也做到了。
她接受時代變遷裡的際遇,盡己所能地生活。
這樣的高勝美,亦是堅強的。
來源:淘漉音樂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