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制度在美國一直是一個爭議滿滿的問題,許多反對死刑的人認為死刑在道德、社會公平、法律成本上都存在問題,並有一定的錯殺概率。前不久美國司法部宣布暫停執行死刑的決定得到了美國總統的贊成。
許多小夥伴可能不知道,美國的死刑有五種方式,分別為:絞刑、槍決、電刑、毒氣死刑和註射死刑,其中電刑和註射死刑最為常見。有的州允許死囚自行選擇行刑的方式。
在電影《綠裡奇跡》中,就有一幕是死囚戴爾在被執行電刑時的樣子。他的頭部被蒙上黑布,手腳被綁住固定在電椅上。被執行電刑的死囚要被剃掉頭髮,因為會用高壓電流電擊他的頭部。
而電刑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在電極和頭皮之間墊上浸濕的海綿,降低電阻,這可以減少死囚的痛苦,讓他盡快死亡。
然而,監獄中,心地狠毒的獄警珀西為了折磨戴爾,故意放了一塊幹海綿。以至於在通電之後,戴爾被電了好幾分鐘都沒有死亡,整個行刑室都是他痛苦的嚎叫聲。最終,戴爾的頭部著火被燒成了焦炭,死狀極其恐怖。
在執行死刑的短短幾分鐘內,一個死囚的生命就會終止。那麼,難免讓人產生好奇,在知道自己即將被執行死刑之後,這個死囚在處刑前的24小時都是怎麼度過的呢?
可想而知,死囚並不是從牢房帶出來之後就可以直接被處死的,需要嚴格的按照執行令規定的行刑時間表,在行刑表中會列出每小時甚至是每分鐘的行程。而處置死囚的方法、在行刑室的執行步驟、安排證人和受害人家屬的方法等每次的流程都是完全一致的。
倒數24小時,死囚要從死囚牢房移監到行刑室。
在帶死囚離開死囚牢房之前,獄警必須對死囚進行全方面的仔細搜查,以此來確認他的身上沒有藏任何武器來傷害自己或自殺。
在仔細的檢查完畢後就要將死囚移監到行刑室,而這也是最為危險、最不能忽視的一個環節。因為移監的過程中可能是死囚逃獄的最後機會,而一旦死囚進入行刑室,就意味著他從此再也不見天日。所以為了避免死囚逃獄、同夥劫獄等問題,警方會派出三輛車組成車隊,通過改變路線來避免突襲。
倒數22個小時,死囚到達行刑監獄。
到達行刑監獄後,獄警會為死囚發放新的監獄服。與此同時,監獄的廚房也已經收到了死囚最後一餐的點菜單。死囚牢房的受刑人在平時是不能自由選擇每天吃甚麼的,但是最後一餐他們可以選擇。
倒數21個小時,監獄牧師會來和死囚聊一聊。
等待死亡的過程必定是難熬的,所以監獄牧師會給死囚做一些思想建設。唱歌、寫信、打電話……甚麼方式都可以,但要確保死囚在精神上準備好並接受即將死亡的這個事實。
最後一晚。
當然,這一晚死囚想要的話可以選擇睡覺。而整個過程中,獄警會一直監視著死囚以免他有自殺的傾向。
倒數15個小時,最後的早餐。
而這時,行刑室的使用設備也需要提前進行測試,以免出現任何意外情況。
倒數9個小時,最後的午餐。
最後的下午,死囚可以擁有更多的特權。
洗澡或者打電話都可以,獄警會幫他撥通最後一通他想打給任何人的電話,而掛斷電話之後,死囚可以說話的人就只有監獄牧師了。
倒數4個小時,如果選擇電刑,這時候死囚就需要被剃成光頭了。
因為頭髮的存在可能會導致接通電流後發生毛發燃燒的情況。
倒數2個小時,最後一頓晚餐。
這些死囚在殺人的時候,他們可沒讓受害人吃上最後一餐,但監獄廚師會盡力按照死囚的要求做出餐點,讓他們做一個飽死鬼「上路」。或許這就是處死死囚之前對他們的一種仁慈吧。
當然,這些食物很快就會變成解剖報告裡的胃內容物。
即使有死囚想在食物上「動手腳」來躲過行刑,但警察不會讓他得逞。警察會將他送進醫院急救,幫他洗胃,等到他徹底清醒再把他送到行刑室受刑。
死囚在吃最後一頓晚餐的時候,距離行刑時間已經不到兩個小時了。而這時候,行刑的目擊證人也開始陸續抵達監獄。
倒數1個小時,行刑人開始前往行刑室。
倒數30分鐘,死囚被行刑隊帶入行刑室。
當然會出現死囚不配合的情況,但如果死囚不配合,他們也會被行刑隊的成員強行拖去行刑室。
倒數15分鐘,拉上窗簾,給死囚說出臨終遺言的時間。
倒數2分鐘,執行死刑。
如果是註射死刑的話,死囚會被註射三針。第一針是讓死囚陷入昏迷的巴比妥;第二針是肌肉松弛劑,這時候的死囚已經陷入垂死邊緣;第三針是氯化鉀,它會讓心髒停止跳動。
如果是電刑,行刑人會發送2次2到4安培的2400伏特電流,很快,45秒內,死囚就會死亡。
如果是毒氣死刑,會將囚犯綁在完全封閉的毒氣室的椅子上。行刑人接到指令後開始釋放毒氣,這時候死囚會發出呻吟聲和咳嗽聲、全身顫抖、口吐白沫,4到7分鐘之內,死囚就會停止呼吸。
倒數0分鐘,死囚死亡。
但到此為止還並不算完,最後還需要等醫生完成所有要做的檢查,確認屍體已經沒有生命的跡象,便宣布死囚的死亡時間。
至此,一個死囚的生命便就徹底結束了。
如果說死刑是痛苦的,那麼執行死刑前的24小時才是最最最最最痛苦的吧!
資料來源: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tt411W7zn?from=search&seid=4486876250009629657
電影《綠裡奇跡》
來源:好奇心實驗室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Follow @xiaxiao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