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章格子
就在前幾天,互聯網上發生了一起駭人聽聞的網路暴力事件。
一位網紅在直播時手邊放了一瓶農藥,隨後直播間就出現了數條起哄的評論,他們在屏幕上催促「快喝吧」,嘲諷「瓶子裡不會是尿吧」。
在一些網友的慫恿下,主播拿起農藥一飲而盡,她把空瓶舉到攝像頭前回覆網友:「剛才我已經喝掉了。」
於是,有人滿意了。「哈哈哈真喝了。」
·有網友在主播喝下農藥後評論
之後,該主播搶救無效,不幸離世。
事件之後,有人探討她跟前男友的情感問題,有人堅持認為她喝的農藥摻了很多飲料,有人說她是為了走紅而宣傳自己有抑鬱癥。
她離世這件事情,並不重要。
1994年,中國全面接入互聯網。
2004年,網路暴力就開始在中文互聯網上抬頭。
這一年發生了被網友考據為最早的網路暴力事件 ——「川航張敏佳」事件。
中日球賽期間,一位用戶發表了媚日言論,比如日本人素質高、愛用日本貨、總去國外、不喜漢字……
氣不過的網友們搜集了他在討論版內的各種線索,查明此人是川航員工張敏佳,隨後在網路上披露其個人資訊。最終,川航的電話被打爆,張敏佳被公司除名。
·該事件成了當時小學生的作文題,稱之為「現代漢姦」
彼時的「網路暴力」還是「討個說法」,是公共情緒被傷害後的一種宣洩。
大家雖然群情激憤,但沒人想要張敏佳死。
所以,當時又把網路暴力叫「人肉搜尋」。
但在2006年,出現了以人肉搜尋為手段的轟動性網路暴力事件——「銅須門」。
一名魔獸世界玩家在貓撲游戲討論版上,發了一篇控訴妻子因游戲出軌男大學生「銅須」(游戲ID)的文章,並公開了妻子偷情的聊天記錄。
眾多網友瞬間被激怒了,幾萬人在網上組成了聲勢浩大的「捉姦隊」,口號是「以鍵盤為武器砍下姦夫的頭,獻給那位丈夫做祭品」。
他們迅速扒出並公布了男女主的真實資訊,瘋狂騷擾男主的所有社會關系人,呼籲用人單位永不錄用該大學生,女主的照片被打上「中國最壞女人」的標簽,
釘在互聯網恥辱柱上。
·新浪游戲整理的事件時間線,圖片取自[日談公園]
最終,「銅須門」以男主前途盡毀,女主名譽被毀收尾。
·關於「銅須門「事件的報道
隨後幾年,中文互聯網迎來了人肉搜尋的網路暴力高發期。
2012年,陳凱歌據社會現狀制作了電影《搜尋》。
都市女白領因癌癥確診心情不好未給老人讓座,被掛上「墨鏡姐」的標簽遭遇全民網暴。
她頂著「妓女」「小三」的罵名直至自殺。
·《搜尋》劇照
一語成讖,僅在一年後,人肉搜尋和網路暴力就鬧出了人命。
一名女高中生被服裝店店主懷疑偷竊,店主把女孩購物的監控截圖發到了網上,稱女孩是小偷,讓大家人肉搜尋她。
很快,女孩的所有詳細資訊被曝光,成了千夫所指的「小偷」。
一天後,女孩不堪重負,跳河自殺身亡。
而直到她死後,也沒有證據表明女孩曾有過偷竊行為。
再之後,通過網路暴力逼死一個人似乎不需要事實證據了。
2018年,一位女兒科醫生在車內吞下五百片安眠藥自殺,留下了8歲的女兒和愛她的老公。
一切的起因,是有人在網上控告他們夫妻因泳池「小磕碰」而出手毆打男童。
被打男孩的父母在網上放出了他們夫妻的家庭資訊,到其單位鬧事,煽動網友進行無底線的網路暴力,潮水般的謾罵最終淹沒了女醫生。
諷刺的是,事後網友們才發現,網上的大多數黑料都是男孩父母編的。
網路暴力逐漸成為網路恐怖主義,不把暴力對象毀滅絕不善罷甘休。
就在眼下網紅喝農藥事件的前兩個月,一位被詐騙後以自殺求取網路幫助的女子被網友質疑「假死」,隨後二次自殺身亡。
僅僅十幾年,網路暴力從「偵探」變成了「殺手」,從「黑色幽默」變成了「白色恐怖」。
曾經,人們希望用網路暴力讓人難受;現在,他們希望一個在直播間認識不超過三分鐘的主播立刻去死。
·網民就像《黑鏡》裡無孔不入的殺人蜂
當網路世界的大門向全民敞開,流量邏輯對所有人伸出手的時候,這個詛咒就已經埋下了。
現在,流量時代的報應來了。
腰樂隊在《世界呢分鐘》裡唱過:「網民當然是國民,無恥並熱鬧,是這世上最難唱的一曲悲歌。」
然而,網民並不是從一開始就「無恥並熱鬧」的。
曾幾何時,互聯網的岸上還閃燿著人性的光輝。
尤其面對人命關天的大事,多數網友都能保持應有的善良、熱心與克制。
2005年,一位女孩在BBS討論版上說自己想要服藥自殺,並留下遺言。
在依靠撥號上網的時代,帖子一出來,就有100多個網友立即跟帖,勸說她放棄自殺念頭。
報警後,網友們自發動用一切力量協助警方搜救,有人叫醒熟睡的家人打的尋找,有人在女孩的行動電話停機後跑去給她充話費。
他們沒懷疑過這是惡作劇麼?懷疑過,但當時他們想的是:「即使騙我們,也比明早一條人命沒了好。」
最終,網友們配合警察,從100多萬人口的街區成功找到並解救了已經服藥的女孩。
女孩在獲救後,每天仍能收到一二百條鼓勵簡訊。
這件事放到現在的互聯網上聽起來特別玄幻,但原來類似的事情,在天涯討論版之類的地方並不少見。
2010年,一位因網路賭博輸掉1000萬的網友在天涯社區直播自殺,天涯網友陸續加入勸說並自發展開拯救行動。
最後,網友通過其IP地址成功通知警方,拖延到他跳下陽臺的前一刻,消防官兵破門而入。
得知他「沒死成」,網友們湊在一起,一邊勸誡,一邊安慰。
但是,自打「炒作」一詞變成了「流量」之後,網路就開始變得惡臭。
當網速從3G沖到5G,流量就成了新時代的石油。
網路不相信真理,只相信流量,一切的不擇手段都可以因「流量」而道貌岸然。
流量明星、流量商品、流量網紅,流量可以直接換成名氣,名氣可以直接換成人民幣,在這個簡單又暴力的生存邏輯下,沒有甚麼是不可以拿來背叛、販賣和兜售的。
上層流量裝病賣慘、造話題、挑逗男女關系;下層流量裝瘋賣傻,吃奧利給,往褲襠裡扔鞭炮。
抑鬱癥、住院、自殺,變成了很多流量耍的把戲,作為旁觀者的網友,耐心和良心逐漸被消耗殆盡,大家的心態從「拔刀相助」變成了「看看猴戲」。
·整活主播FW刀表演喝「農藥」,「你一拳能打死我媽,你比泰森還牛逼。」
「自殺」成為一種表演,「圍觀」別人自殺就成為一種獵奇。大家的眼睛無時無刻不盯著行動電話和數據,像一只只被流量提著脖子的雞,一旦看見有人出血,就拿著饅頭一擁而上。
·流量越高,底線越低
有人說流量無非是博人眼球,只是浪費你的時間和註意力。
但流量的目的是要持續浪費你的註意力,所以流量會把高貴的說成低賤的,把卑劣的裝成高大的,把好的說成壞的,把黑的說成白的。
安迪·沃霍爾真的大意了,他說這個時代每個老百姓都能成名15分鐘,但現在只要錢到位了,你便祕都能上微博熱搜。
流量時代造就了各種極端的愛與極端的恨,催生了沒道理的喜歡和沒來由的憎惡。
他們能一夜之間把一個素人捧上天堂,也能動不動就讓一個陌生人社會性死亡。
·「清華學姐鹹豬手」事件,因為一個錯覺讓學弟社死
病態的誘導循環中,我們被流量磨損了善良,網路上只存在兩種原罪,一種是虛偽,一種是憤怒。
·《黑鏡》
網路暴力,就是流量時代的石刑。
贊美你的時候,他們用石頭築起樓宇;踐踏你的時候,他們丟出石頭狠狠砸向你。
只須一句口號和一個目標,他們就會機械地撿起賽博網路的石頭,加入一場又一場暴力狂歡。
·《被投石處死的索拉雅·M》
每個參與過互害游戲的網民,無疑都是幫兇。
《讓子彈飛》裡,沒人關心六子吃了一碗粉還是兩碗粉,他們只想看刀劃破肚子,鮮血噴濺淋灕,內髒冒著熱氣,真刺激。
《黑鏡》裡,沒人關心被綁架的公主是死是活,他們只想看綁匪讓總統直播日豬,真有趣。
現實裡,我們不在乎直播網紅的瓶子裡到底是不是農藥,我們只是催促她快喝下去。
「網路暴力真可怕,幸好我們都是施暴者。」
設計/視覺Elaine
來源:X博士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Follow @xiaxiao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