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佛山禪城區東方廣場,佛山市中心,沒有高樓大廈,有的是這種古色古香的廟宇式建築,
「廟宇」 裡邊不拜佛,拜的是美食和養生館。
除了廟宇就是這種騎樓,騎樓裡邊不騎馬,騎的是各種fancy餐廳,喜茶海底撈大師兄,一線城市有的這裡都有。
走著走著我還以為自己在廣州上下九,周邊都是老式商場,每間店都掛著工廠清貨的招牌。
街上老式民房比小區多。
騎樓群裡突然冒出一些新式小區,竟也不覺得突兀。
如果說廣州矮樓和高樓的比例是1比1的話,這裡可能是3比1,在街上走,仰頭就是廣闊藍天,無遮無攔,我喜歡這種感覺。
街邊的一切都在告訴你 「我是佛山」,藥店的名字叫黃飛鴻
黃飛鴻生於佛山市南海區
祖廟隔壁是飛鴻街
體育館叫葉問詠春體育會
葉問生於佛山市南海區
街邊醒獅館一間連一間
就連李小龍的祖籍都是佛山市順德區,可以說中國大半功夫片的主角都是佛山人,為何佛山這麼多練武的?好奇查了下,原因在於明清時期佛山冶鐵業十分發達,是南中國的冶煉中心,很多兵器在這裡生產,有眾多的手工業從業者,這些人大多身體強壯。
當時很多移民人口從中原南遷,移民文化與嶺南文化彼此碰撞,造成社會治安惡化、宗族爭鬥頻繁,而當時的官兵大多駐紮在廣州,佛山兵少,維護治安的責任落到當地豪紳富商頭上,這些人紛紛僱傭武師來看家護院,帶動各路武功流派、拳種到佛山開館收徒,像蔡李佛拳、洪拳和詠春拳都不是誕生在佛山,但卻在佛山融合並發揚光大。
武術的發展帶動醫館的發展,也帶來了舞獅這種文化活動,醒獅最初就是在佛山南海縣出現,因為舞獅需要身法和功夫。
佛山除了有濃濃的武術文化沉澱,還給我一種 「自立更生」 的感覺,在廣州街上走會看到很多連鎖店,便利店是7-11,面包店是面包新語,快餐店是都城和大家樂,資本化的味很濃,但佛山完全沒有這種感覺。
這邊的店大多以自家名字命名,面包店叫宇豪爸爸烘焙
西餐廳叫番茄奶奶的餐室。
服裝公司叫貓爸爸服飾公司。
要知道我在佛山才逛了2天,還是用腳逛的沒踩共享單車,活動範圍並不大,這種店名可以說是密集出現,很明顯都是以家為單位開展的生意。
這還不止,那天我從朝安地鐵站出來,隔壁是一個服裝產業園,跟廣州中大附近制衣邨髒亂差相區別,這裡顯得井井有條,同是民房和糾纏的電線,這裡明顯沒那麼擁擠。
藏了幾十間小型服裝家庭作坊。
往裡邊望,很多廠員工就是夫妻二人,夫妻倆拼命工作,旁邊是婆婆在帶娃,稍大一點的娃還會幫忙裝一下貨。
招牌雖簡陋,卻有一種溫馨的感覺
突然一輛叉車從旁邊經過,定睛一看,司機是一挺著大肚子的媽媽,果然巾幗不讓須眉。
城市的創業氛圍很好。
佛山街上行人沒那麼多,估摸是廣州1/2吧,禪城這邊街道也窄,行車不多,給人一種宜居的感覺。
有福的是這座城市的美食不亞於廣州,甚至過之,廣東各城市美食都可以尋見。
粥鋪
那天中午我幹了一碗柳州螺獅粉,第一次見到放了螺獅,滿滿的料才15元。
佛山的物價不算高,隨手照的一家粉店招牌,蛋腸4.5元,肉+蛋腸5.5元。
廣東很多三四線城市價格都比這高,比如上周去的清遠,蛋腸就要5元。
最愛這家輝記甜品店,那天下午2點去的,人多到爆。
各式冰飲都只要4元,比如西瓜冰、芒果冰等,滿滿的水果,我點了個芒果椰汁西米露,6.5元。
要在廣州賣15元都不為過,來到佛山真可以說是空著肚子來扶著牆離開,之前看蔡瀾覓食記的綜藝,他說天下美食最喜歡順德菜,佛山人做吃真的很有一套,想起我在廣州上下九逛最常吃的小吃-陳添記魚皮和雙皮奶,都是順德菜。
提到順德,其實順德是佛山的一個區,但從地圖上看,順德跟佛山市區離得非常遠,甚至遠過廣州和佛山的距離。
順德區面積才806平方公裡,小小的地方竟孕育出這麼多巨頭公司,美的、格蘭仕、萬家樂、萬和、康寶、碧桂園、聯塑,這些都創立於順德,並且目前總部也在順德,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網上查了下,佛山實際有3個CBD,禪城區祖廟附近是老CBD,現在的CBD在南海千燈湖一帶,那邊我經常去,摩天大樓林立,因為離廣州最近,一些廣州的總部機構也搬了過去,比較適合打工。
而未來的CBD在佛山新城,也就是順德區樂從鎮那邊,網上說佛山市政府把全市最好的公建設施都放那,什麼大劇院、科學館、少年宮、圖書館、博物館等,一應俱全。
千燈湖
佛山新城
看來除了宜居,佛山也是一座適合打工的城市呀,這樣一座城市房價多少呢?
看起來還是蠻高對不對,但如果對比下,這是廣州的
這是同為工業城市的東莞
這是同為宜居城市的珠海
這樣看佛山還是比較友好的。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Follow @xiaxiao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