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誰可以永立時代潮頭,除了高曉松

高曉松

文:宅少   宅總有理

 

「要記住,

世上並非所有的人,

都有你那樣的優越條件。」

——作家·菲茨傑拉德

「逝於1940年12月21日」

出自小說:《了不起的蓋茨比》

1

1988年,文娛圈出了不少新人。王老師四部電影上映,史稱「王朔年」;郭四在石景山堵到竇唯,拉他加入「黑豹」;王菲正跟戴思聰學聲樂,準備次年出道;張藝謀的《紅高粱》從柏林捧回金熊,為第五代爭光。

30年後,王朔的書沒多少人看了,竇唯的歌也沒幾個人聽了,王天後半隱半退,新曲寥寥,老謀子早被人從票房王座上拉了下來。歲月跌宕,他們或被遺忘,或榮光不再。偶爾露一臉,也不見得能成話題。相比之下,倒是1988年考入清華的一位學生,始終堅挺如初,堪稱越戰越勇。

能夠傲立潮頭30年,老在人們眼前晃悠,縱觀整個文藝圈,恐怕只有高曉松。

高老師不但投胎有術,自打投身文藝,一路運氣也是好到爆。此人身上仿佛有一種神祕磁場,總能幫他找到時代潮水的方向。

1989年,高曉松被關在上海石庫門閣樓裡,寫出處女作《逃出城市》。然後回校組樂隊、給「黑豹」熱場、去廈門流浪,本以為只是玩玩,寫的歌不會有人聽。沒想到代表作被大地唱片看上,成為《校園民謠1》的主打曲目。

「《同桌的你》MV裡青澀的老狼」

當初北京高校寫歌那撥人裡,佼佼者無數,作品發表出來都沒火,唯獨一首《同桌的你》火了。錄歌的時候,大家都自己唱,就他嗓子差,請老狼代唱。結果那些自寫自唱的人都沒紅,就他和老狼紅了。

從「清華寫歌票友」到「中國民謠先驅」,大緊沒費個什麼勁。輟學後,他拍廣告成為闊少,搞不搞文藝都行。要不是沈慶四處推銷他當年那些歌,高老師說不定成了一名優秀企業家。最終,上帝看不過眼,親自出面干預。《同桌》發表時,正好趕上內地原創音樂爆發。

拿音樂策劃人黃燎原的話說就是:

「1994年發片的歌手,想不紅都難。無數的資金洪水般湧入樂壇,把這個剛剛興起的行業惡捧成一輪紅日。

於是那一年,在幾家唱片公司的運作下,好幾撥人和高老師一起登上歷史舞台。首先魔岩那邊,帶著三傑、唐朝去紅磡,嚇壞了香港的歌星。《高級動物》《姐姐》和《鐘鼓樓》,蕩漾了滾青們的心。大家還沒回過神,紅星社又推出一個寫《赤裸裸》的鄭鈞。全國文青一夜間都想「回到拉薩」。

要說運氣好,鄭鈞也算一個。當時竇唯離開「黑豹」,樂隊招主唱。鄭鈞帶著800塊錢從杭州殺到北京,主唱沒當上,見到了紅星社老闆陳健添,成為紅星力推的第一位藝人。要知道,當年松鶴大酒店的套房裡,多少人想拿陳老闆一紙合同。據鄭鈞回憶,裡面就有蔡國慶。要是蔡老師簽紅星,用搖滾范兒唱《三百五十六個祝福》,那酸爽,簡直無法想像。

「路學長導演的《回到拉薩》MV」

北方搖滾激盪,南方流行崛起。在陳小奇耗時2年的包裝下,廣州軍交出滿意答卷。李春波搞出個「小芳年」,毛寧登上春晚,陳明橫掃全國電台,林依輪《愛情鳥》洗腦風行,高林生《牽掛你的人是我》四處打榜…

1994年,南方這批歌手簡直紅到毫無人性。只因陳明那首《寂寞讓我如此美麗》霸台,上海廣播系統硬性規定:無論直播、錄播,任何頻道一天放同一首歌,不得超過三次。

跟這些人比起來,那年老狼去工體看球被人排著隊簽名,真的不算什麼。就更別提當時身居幕後甘當綠葉的高曉鬆了。

可到頭來呢,還不是大緊笑到了最後。

02.

1994年,南京經濟台搞了個「光榮與夢想」活動,展示我國流行樂豐碩成果。廣州軍悉數到場,那英、老狼也被請去。林依輪上台後,觀眾瘋了,那英差點沒能上台;老狼頭一次上大舞台,緊張得吐了一地;陳明沒有化妝,上去唱《寂寞》時,當地DJ差點哭了。每位歌手只拿到3000塊的出場費,在媒體造勢下,眾人獲得一個江湖名號,叫「94新生代

第二年,老狼和林依輪、高林生就上了春晚。年底,上海「東方風雲榜」頒獎。日後,高曉松無數次提到頒獎禮結束大家聚餐的盛景。坐在他身邊的,是滾圈兒先鋒何勇、羅琦,是廣州軍代表林依輪、高林生,是北京優秀歌手那英、謝東,而他和老狼作為民謠先驅,拿到了當天的第一名。

席間,那英豪壯舉杯,宣布內地流行樂壇正式成立。大緊聽了,呵呵直笑。

「春晚上的林依輪」

當時一起吃飯這幫人哪兒能想到,對他們而言,這或許是一生中為數不多的高光時刻,可對高曉松來說,這只是開胃小菜、蜜月前戲。他們手上那個獎盃,就像大銀幕上的「END」,燈一亮,再沒下文;大緊手上那個獎盃,卻好像「新聞聯播」滾字幕時的片尾曲,觀眾往後見他的日子,還長著呢。

94那股音樂洪流,來得猛,去得快。

「校園民謠」第二年就不行了。天津三個盜版商先於大地弄了張《民謠2》,把錢薅走,等大地出片,幾乎沒聲兒。《民謠1》裡的歌手,也就老狼能維持名氣,出去走穴。但老狼自己不寫歌,沒作品支撐。

其次搖滾。95年張炬橫遭車禍,圈子頹了一半,上面看到這幫「流氓」產生警惕,所有演出都不給批。頭兩年,「黑豹」穿刺行動還被歌迷撕衣服,此後跑去酒吧駐場都沒人敢接。和大緊一起吃飯的,羅琦吸食海洛因,被司機送到警察局;何勇因「李素麗事件」遭禁。

然後是廣州軍。95年後,大批歌星北上,希望對接更好的資源。起初那兩年,他們確實還能靠名氣變現,在穴頭的帶領下,一場最高能拿十幾萬,最少也有七八千。王菲在香港走紅後,回內地看望大家,發現大家吃得比她還好,出手比她還闊。這幫人之前都唱歌廳,苦日子太久,一夜暴富,自我膨脹,遠低估了公司的力量,以為離開資本,自己也能搞錢。可事實證明,他們大多是因一首歌走紅,離開包裝、運作,只會吃老本,再也掀不起風浪。

「唱《快樂老家》的陳明」

時至1996,這三波歌手都快不行了。可就在這一年,唯獨高曉松,在南京五台山體育館,以年僅26歲的年紀,開了一場萬人音樂會。

原因無他,高曉松遇到回國賣假首飾的宋柯,腦子轉得快,非要拉清華師兄一起成立唱片公司,直接從創作者升為老闆。

第一張唱片,就是捧自己的《青春無悔》。

軍事愛好者高曉松,不愧為戰略大師。

03.

1996年,初創的「麥田」推出高曉松作品集,一通狂銷。別說當時,就是擱現在,也沒幾個幕後創作者有這待遇。能與之比肩的,大概只有《林夕字傳》。專輯出來後,大緊不但開了音樂會,還拿到上海聲像給的40萬預付金。

這為3年後「麥田」捧紅朴樹,埋下深刻伏筆。

94新生代轉瞬凋零後,那年和高曉松一樣風光的,是來自紅星社的田震。

田大姐成名極早,以模仿鄧麗君出道,又趕上西北風熱潮。她把《好大一棵樹》唱紅時,高曉松還在報考電影學院呢。不過田大姐很有藝術追求,走紅後,一直覺得沒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因此淚灑舞台。幸好陳健添在流芳賓館租下兩間房,成立紅星,幫她找到了自我。

「96年的內地樂壇被稱為「田震年」」

簽約鄭鈞後,陳老闆一口氣把《赤裸裸》賣到50萬張。鄭鈞一飄,違約轉投寶麗金。陳老闆正著急手頭沒貨,許巍突然從西安趕來,在各大唱片公司受挫後,敲響紅星大門。

接待許巍的人問他都有什麼歌,他彈了還沒填詞的《兩天》和《青鳥》,說別的也有,就是自己不喜歡。最後,紅星社把許少年並不喜歡的那首《Don’t cry baby》買下來,改名《執著》,拿給了田震。

那時候,田震紅到什麼程度?《執著》《野花》響徹九州,媒體索性弄出個「田震年」。許巍也順利出現在《紅星一號》中。無論到哪兒,都能聽見田大姐那滄桑唱腔:

每當夜晚來臨的時候,孤獨總在我左右…」

1996年,靠推出田震、許巍、小柯,紅星迅速在業內積起聲望。雖然就兩間辦公室,在外人看來,卻是一間碩大無朋的公司。

「當年的紅星社,那叫一個風光」

與田震遼闊的嗓音相比,高曉松的《青春無悔》顯得有些小家子氣。可對一個26歲就開了萬人音樂會的青年而言,還要啥自行車?從五台山下來後,高曉松日漸膨脹,覺得自己才華過人,整天拿下巴看人。直到3年後給朴樹做專輯,他才發現自己跟不上朴樹節奏,離天才很有一段距離。

朴樹寫的民謠,錄歌時就不喜歡了,想做電音。高跟不上他的爆發,氣得朴師傅中途跑去雲南。最後沒辦法,只能掏一筆錢,請張亞東重做《我去2000年》。

大概從那時起,大緊就意識到自己在音樂上的天花板到底有多高。以他的能耐,要像朴師傅一樣被文青們牢牢惦記,幾乎不可能。

而就在前一年,影視圈出了幾件大事。《還珠》讓趙薇成為全民偶像,《蘇州河》令周迅大放異彩,馮小剛和葛大爺用《不見不散》為市場注入強心針,王中軍開始投資影視劇…90年代一度沉寂的電影,突然又熱了起來。

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

電影剛起勢,又讓大緊趕上了。

04.

實際上,1997年高曉松的創作激情就冷卻了下來。在清華讀書時攢的靈感都用在《青春無悔》裡,一時半會兒憋不出什麼東西。那年,他在三里屯鋤大地,拿了個全國冠軍。整天跟鄭鈞泡吧廝混。次年,為療癒情傷,跑去國外旅行,花光了所有錢。

回國後,想開第二場音樂會,沒人投錢了。

94那幫人一樣,音樂上,他也過氣了。

更倒楣的是,在港台流行的夾擊下,在盜版的攻城略地中,內地唱片公司沒有一家活得踏實。94年,魔岩老大張培仁被召回台灣,96年,骨幹黃小茂離開大地,99年,陳健添去了澳大利亞,紅星只剩空殼。《我去2000年》一上市,麥田就看到幾十個盜版。想靠寫歌賺錢,無異於痴人說夢。

「大緊的代表作也算是撫慰了一代人」

偏偏這時,喜洋洋找高曉松給黃綺珊做《似水流年》。當時喜洋洋公司的常務副總叫張衛寧,96年給田震做專輯的那位,也就是後來田震的經紀人兼老公。高曉松曾和他一起在紅星混飯,由此建立革命友誼。

朴樹的專輯製作失敗後,大緊反正也沒什麼事干,就跑去幫哥們兒一個忙。

結果由於某些齟齬,唱片沒做成。喜洋洋卻看中高曉松的才華,非要給一筆錢拍電影。彼時,電影行業還沒那麼多熱錢,很多導演腦袋都磕出血了,也未見得能拿到投資,高曉松卻成功掌鏡《那時花開》。

陣容也夠嚇人:夏雨、周迅、朴樹。

電影相當於半個自傳。他本來想讓鄭鈞、老狼來演,可惜這哥倆已經滿臉褶子。他去找哥們兒黃磊,黃磊當時醉心於教學,把夏雨、周迅推薦給她。由於預算有限,高只能給周迅很少一筆錢,經紀人一聽就不幹了。高曉鬆動情地說,我就要她35天,從夏到秋,一片葉子從樹上落下的時間。

對了,電影最早的女一號,定的是謀女郎章子怡。小章剛演完《我的父親母親》,勢頭正旺。結果半路被李安叫去演《臥虎藏龍》,很不好意思。高曉松倒覺得沒什麼,一聽立馬放人,還祝小章前程似錦。

周迅當時還沒演《大明宮詞》,但好歹在《風月》裡和張國榮對戲,靠《蘇州河》拿到第一個影後。至於夏雨,已經拿下威尼斯影帝。一個影帝、一個影後加一個新晉偶像來演自己的處女作,你就想大緊心裡得有多美吧。

「《那時花開》的三位主演」

電影記錄了三位主演年輕時最好的模樣。尤其周迅,正在爆紅前夜,全靠天分演戲,可謂靈氣逼人。遙想大緊出道時,她還在歌廳翻唱梅豔芳的歌,一晚上50塊錢,轉眼間就被陳凱歌招走,成了文藝片導演的寵兒。

從杭州日曆女郎變成巴黎電影節影後,迅哥兒全托愛情的福。她在杭州當歌手時,遇到了竇唯的堂弟竇鵬,當即殺入京城。

1998年跟竇鵬分手,她又愛上了賈宏聲,共演《蘇州河》。要不是賈宏聲去《大明宮詞》劇組試鏡時帶上她,她也不會被李少紅看上,出演小太平。出演《那時花開》,她和朴樹也有短暫的歡愉。拍戲期間,朴樹一度為讓她多休息和高曉松大發脾氣。

至於兩人為何分手,高曉松分析是兩個藝術家在一起燃燒,會把對方燒沒了。大緊曾回憶,一天夜裡,這兩人打開冰箱,空空如也,看了半天,便打電話叫他出來,告訴他,你知道嗎,孤獨是三角形的。

孤獨是不是三角形的我不知道,反正周迅的愛情不是三角形的,一直很不穩定。跟朴樹分手後,周迅躋身四大花旦,開啟自己的時代。千禧年之初,有她的戲,就有流量保證。對她的讚譽,涌如潮水。

此後,她拿到了內地女演員能拿的所有獎項。

唯獨愛情這件事,從李亞鵬到李大齊再到高聖遠,費了老鼻子勁。

「《大明宮詞》時期的周迅」

1999年,《花開》殺青,高曉松自信滿滿。沒想到成片交上去,給了160多條修改意見。上面始終不讓放。電影擱了兩年才公映。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電影上映時,周迅已經火得一塌糊塗,按理說,應該大賣。

可惜高老師「能量密度」不夠,到底賠了錢。

一般新人導演玩兒砸了,再找錢就不容易。可這條鐵律對高曉松並不適用,兩年後,靠著三頁紙,高曉松又遇到張震燕。此君是張藝謀的老鐵,御用製作人,《秋菊》《活著》《有話好好說》,都是他幫忙完成的。

見到大緊時,張製片剛弄完一部大片。

電影的名字,叫做《英雄》。

05.

2002年,高曉松靈光一閃,想到個看手紋的故事,刷刷寫了三頁紙,帶著劇本去找清華鄰居杜憲的老公,陳道明。希望他能來演一演。陳老師剛演完《英雄》裡的秦王,有一顆不怕死的心,不但幫大緊順好故事,還幫他找到張震燕。通過圈內親密關係,高曉松順利拿到華誼兄弟的投資。

電影叫《我心飛翔》,拿著華誼巨款,高曉松又請來當時剛走紅的一位花旦,內地偶像劇鼻祖《都是天使惹的禍》的女主,李小璐。

2002年,那可正是小璐如日中天的日子。

那時內地還沒有什么正兒八經的偶像劇,演完《天使》後,李小璐放眼望去,一個能打的都沒有。她那副精靈古怪勁兒,不像日後爛大街的網紅臉透出一股橡膠感。鄰家妹妹的氣質,讓不少男生蠢蠢欲動,其中就包括在哈爾濱讀藝校的賈乃亮。賈乃亮說自己第一次見她時,連走路都是順拐的。

「《我心飛翔》時期的李小璐」

仔細去看《我心飛翔》的海報,上面李小璐的眼神,看起來像極了周迅。當時媒體也老管她叫「小周迅」,在容貌、靈氣、演技上,將其作為迅哥兒的接班人。可實際上,要不是《天浴》遭禁,她的起點比周迅還高。周迅在她拿金馬影後這個歲數時,還在《古墓荒齋》裡演一個不為人知的配角呢。

可惜李小璐在藝術上並沒有周迅那麼高的追求,因為《天浴》的「裸戲事件」,他們家對陳沖意見很大。之後陳沖找她和梁家輝演《萬人情婦》,李小璐果斷拒絕。

她八成是覺得拍文藝片太苦,所以扭頭去拍電視劇。2002年前後,她一連演了兩三部爆款,瞬間賺足人氣。雖然那些劇回頭看多少有些雷人,跟迅哥兒的幾部顯然不在同一檔,但已經甩開了別人一大截。

畢竟那時候,李小璐才21歲。

拍《飛翔》時,高曉松比拍《花開》自如多了,一來投資夠大,二來有陳道明幫忙。不過看得出來,大緊在電影上的追求和李小璐一樣,意思差不多就得了。姜文拍電影,膠片使勁兒用,他拍到最後,膠片都沒用完,殺青前拿來給劇組滾了一圈兒合照。

可見不僅臉大,心也很大。

電影裡,高曉松找了一大幫男人給李小璐配戲,還讓李小璐當時的男友李晨在片中客串了一位偽軍。如果大賣,那就是雙贏。李小璐用她的人氣幫大緊攢戲,大緊用眾星拱月的劇情讓李小璐更紅。結果很不幸,剛要上映,就遇到非典。電影一耽誤,耽誤到2005年,跟周星馳的《功夫》面對面。

去新浪宣傳時,高曉松還說呢:

今後會以每年一部的速度,把電影拍下去。

「《十三格格》裡的李小璐和李晨」

即便老天爺想再給他機會,投資人也不願再給他機會了。《飛翔》賠錢後,為表歉疚,高曉松幫華誼監製了一部《醋溜族》。大緊能在行業裡廣通人脈,靠的就是這一手情義牌。相比之下,藝術追求淡薄的李小璐差遠了。

日後她參演《岡拉梅朵》,因為拍攝條件艱苦,導演要求高,直接從劇組跑了。害得電影損失上百萬,劇組只能吃泡麵,導演不得不臨時換主角,賣房借錢重拍。

《手機》裡,費墨是怎麼說來著?

嚴守一,做人要厚道!

06.

連續兩部電影砸手上,高曉松聽見了夢碎的聲音。自成名以來,他第一次陷入「不知往何處去」的頹廢。那兩年,盜版猖獗,彩鈴興起,選秀出世,傳統音樂人夾縫求生,「麥田」轉手賣人。除了給李宇春寫了出道曲《冬天快樂》,他幾乎沒幹什么正事。

唯一「入世」之舉,就是開了個博客。

「李宇春這種「時代頂流」,愣是讓大緊趕上了」

其實早在2000年,高曉松就開始走背字兒。那一年,互聯網風口正旺,門戶大旗高揚,他被張朝陽弄去搜狐,當了個娛樂總監。結果沒多久就碰上互聯網泡沫,轉投新浪,還是無所作為。高調入職,悻悻而去。此後,拍電影、結婚、開公司,均以失敗告終。

2003年還得了肝炎,狂吃巧克力威化,從此吃成大胖子,僅存的顏值一去不返。

緊接著,李宇春、周杰倫、楊臣剛混戰,音樂圈沒他什麼事;電影這邊,馮、張、陳三駕馬車奔襲,後面跟著寧浩、賈樟柯,他更沒戲。他偶爾拍拍廣告,導導音樂劇賺錢,跟幾個法國人拍文藝片衝擊戛納,還是沒得獎。這一路背字兒走到2006年,他又因為幫兄弟陸川打架,被韓寒啐到自閉。

那時候,新浪給他和徐靜蕾都送了手機,邀請入駐博客。同樣以「才」著稱,大緊就沒有人家徐才女那麼風光。這個3歲就苦練書法,從小在父親教導下飽讀詩書的北京大颯蜜,博客上線才112天,點擊量就突破1000萬大關。在2006年被稱為「中國博客第一人」,緊接著又登上全球博客排行榜首。

徐才女這個姑娘很奇怪,她雖然和趙薇、周迅、子怡並稱「四大花旦」,但要說有什麼過硬的作品,你一時半會兒真想不起來。論經典角色,趙薇有小燕子,周迅有小太平,子怡有玉嬌龍,徐才女有什麼?

可人家上世紀末就被票選為「最受歡迎的時代女星」,成為匡威中國區的代言人。

「1999年代言匡威的徐靜蕾」

身為才女,不屑浮名,所以2001年跟張元合作完《我愛你》,扭身去導了《我和爸爸》,拿了無數獎。《我愛你》是王朔小說改的,《我和爸爸》是王朔基友葉大鷹幫忙,連徐才女入行也和王朔脫不了干係。

身為時代女星,她一直站在京圈陰影裡。

2006年不一樣了,徐靜蕾用一系列樸素真摯的文字,記錄日常瑣碎,靠著真本事收穫「博客女王」的桂冠,還差點因為廣告的事和新浪鬧掰,氣得去開了自己的鮮花網。就也是那時期,韓寒把北京文藝圈一幫人罵了個遍,造成了「博客文藝爭鳴」時代的一場奇景。

起因很簡單,評論家白燁在網上給80後抬轎子,說他們文學尚待時間考驗云云。文中提了一嘴韓寒,說他離文學越來越遠。當年韓寒什麼脾氣,馬上寫了篇《文壇是個屁,誰都別裝逼》回應,行文夾雜不少粗話。韓粉也牛逼,衝上去把白的博客罵到淪陷。這下北京的老戰士看不下去了,覺得韓粉紅衛兵,解璽璋說自己要是韓寒爹,直接大嘴巴抽他。

面對敵勢洶湧,韓寒臨危不亂,有一個啐一個。其中就包括陸川他爹,作家陸天明。陸川不是文學界的,也不搞文學批評,但對紅衛兵作風看不慣,抄起傢伙就上。眼看陸川被罵,高曉松也坐不住了,翻了翻《三重門》,發現韓寒引用過他的歌詞,說要為哥們兒報酬,找韓寒要版權費。

下場同樣慘,在韓寒一句「高處不勝寒」的回應中,高曉松被韓粉們罵得心情崩潰,連夜刪留言都刪不過來。那時節,韓同學意氣風發,反叛感人,有一種無知者無畏的勇敢,本來不占理的事,愣讓他一戰成名。最後,高曉松發了三封告別信關博,說還是回錄音棚,和乾淨的聲音待在一起。

臨走前,他希望韓寒成為優質偶像。

「「公民」二字,當時可是不一般」

高曉松的期待沒有落空。

「韓白之爭」時,韓寒表現得有點像罵金庸時吃了槍藥的王老師,光顧著痛快叫罵,說了許多胡話和笑話。但一年後,他慢慢開始介入公眾寫作,對時事辛辣點評,為弱者發聲呼籲,迅速蛻變為「公民韓寒」,接過了徐才女頭頂的王冠,成為「博客之王」。

那盛景,是如今任何一個公號寫手都無法想像的。每當韓寒發文,全網便有上億點擊,每當熱點出現,年輕人都在等韓寒發聲。日後,韓寒赴京,跟高曉鬆化敵為友,北京半個文藝圈都在打聽他們在哪兒吃飯。

不久,韓寒就登上《時代》封面,面頰旁豎著一支筆,成為「全球最具影響力人物」之一。而此時此刻,在國內心灰意冷的高曉松,選擇到好萊塢從頭開始,寫故事、做編劇,在洛杉磯守護08奧運火炬。

面對這樣一個沉寂的高曉松,上蒼顯然又看不過眼,不打算讓他閒著。

所以第二年,大緊又紅了。

07.

身為上世紀末過氣的音樂人,高曉松雖然沒一開始就趕上選秀風口,但終於還是搭上了一輛末班車,並在2009年,遇到了曾軼可。

作為一個飽讀詩書的清華學霸,高曉松在超女火爆時隱身,實屬情有可原。因為選秀時代的第一波評委,無一不是靠毒舌博出位的。你很難想像一個被八十年代燈塔照亮的知識分子在台上飛快摁鈴攻擊素人選手,但黑楠、柯以敏、楊二車娜姆等流就不一樣了,反正他們也沒什麼偶像包袱。

早在2004年,選秀就進入內地衛視。湖南首屆「超女」決賽,評委裡還有李宗盛。第一名叫做安又琪,第三名叫張含韻。之所以出圈力度不大,還是評委和選手的爭議性不夠。等到05年,過氣歌星、音樂人齊上陣,以黑楠和柯以敏為代表的毒舌評委橫空出世,終於提高了收視率。

當評委之前,黑楠不過一個默默無聞的音樂人,柯以敏不過徹底過氣的老歌星,結果就因為一路Diss選手,這倆人成了話題中心。2007年,黑楠光代言費就賺了700萬,甚至簽下葉一茜。至於柯以敏,更是因為現場刁難張靚穎,被數十萬粉絲髮起轟轟烈烈的「倒柯」運動,風頭無倆。

「當年風頭無倆的「柯楠」組合」

由於嘴巴太欠,兩人最終離開選秀舞台。然而毒舌這一招畢竟是好用的。沒什麼人氣的巫啟賢一上來,立馬被戲稱「格格巫」。這位鮮有佳作的歌星,出場費迅速提高到一個令人咂舌的數目。但比起「紅花會」教主楊二車娜姆,還是略遜一籌。那兩年,楊老師以誇張的造型、奇葩的言論、神經病一般的點評風格金句頻出,吸足了眼球。尤其是她評點男生唱歌「不要晃動下體」的段子,還被肖央拿到《老男孩》裡狠狠調侃了一番。

05到07年,無數青年男女沖往選秀追夢,殺到最後只剩一兩個幸運兒,還未必能拿到一紙合約,過上光芒萬丈的生活。而像柯老師、楊老師等人卻靠一張雞蛋裡挑骨頭的嘴,就身價翻倍,成為萬眾皆知和唾罵的紅人。

也難怪後來觀眾唏噓:

星沒造幾個,評委都火了。

寂寞如曉松,直到09年才喝到這碗殘羹。而且,要不是那一年出了曾軼可這位頂流,大緊恐怕連個新聞頭條都撈不到。

選秀搞到那一屆,質量已大不如前。曾哥引起高曉松、沈黎暉和包小柏意見相左並導致包老師離場後,稚嫩的綿羊音迅速引起互聯網攻擊狂潮。曾軼可進入20強時,其貼吧發帖量遠遠領先他人,發帖數高達90多萬。有網友戲言,她簡直就是老天爺派來拯救快女那岌岌可危的收視率的。

曾哥不但拯救了湖南衛視,也拯救了高曉松的音樂事業。頭一年還在洛杉磯找飯轍的大緊,這一年就成了曾軼可首張專輯的製作人。也別說高曉鬆了,被曾軼可這麼一鬧,連氣得離場的包小柏,出場費都漲了好幾倍。

「「紅花會」教主,楊二車娜姆」

選秀結束後,高曉松帶著曾軼可跑了幾圈通告,順利回歸觀眾視野。沒喝上頭湯又如何?沒靠毒舌被罵又怎樣?時至2009年,柯以敏和楊二車娜姆被廣電封殺,不得出現在評委席上。昔日黑楠今何在,不見當初巫啟賢。

咱們大緊呢?帶著「快女」餘暉,仿佛踏上墊腳石。第二年,他就跟海派甜心周立波做搭檔,坐到了爆款節目《中國達人秀》的評委席上。

還是老人那句話說得好啊:

先胖不叫胖,後胖壓倒炕。

要知道,2010年,不是誰都能站在周立波身邊的。憑藉《笑侃三十年》走紅的海派甜心,在頭一年可謂出盡風頭。一張票炒到3000多還有人看。巴蜀鬼才魏明倫稱其為「舞台社論」,昔日上戲院長余秋雨說他「一百年才出一個」,南方系說他是上海精神代表,連市長都去看他笑侃時事,文化圈甚至將《笑侃大上海》拔到「目睹中國怪現狀」的歷史高度。

隨後,波波又從劇院走向電視。《壹周立波秀》一開播,就拿到收視率第一,並以到處扒網絡段子點評新聞的手段,成功俘獲了廣大中老年朋友的心。周立波也一舉成為當年最紅的電視明星。內部消息說,他跟東方衛視合作後,出場費都是幾十萬起跳。而隔壁江蘇台的老郭,一期才3萬塊。

面對外界不斷吹捧和劇烈上升的人氣,海派甜心當年放了很多狂話。比如他自稱一天看14份報紙,從《立波秀》抄段子情況來看,這話我是不信。還比如對於評時事的風險,波波自稱是文化人,不會拎不清。這話後半段我相信,前半段我是不信的。再比如他提及自己的男子漢氣概,說自己站上舞台是演員,脫下衣服可以是流氓。一開始,我以為這是玩笑,後來發現這他媽是真的。

「全人類都阻擋不了周立波膨脹」

上帝欲使其瘋狂,必先使其膨脹。高曉松就吃過膨脹的虧,日後回想起來說想找個地縫鑽進去。周立波那年膨脹起來,天底下估計沒有那麼大的地縫能容納他。那可真是拳打腳踢、渾身燥癢,四處討人嫌棄。

連老郭都忍不住寫段子勸他:

去你奶奶個嘴兒吧!

可正因為有波波流量加持,高曉松才盡興露臉。這個差點被遺忘的音樂人,憑藉侃侃而談,俘獲觀眾芳心,一季酬勞就超過400萬。

這還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從這天起,大緊終於靠說話掙大錢了。

08.

1997年,高曉松帶著啤酒、肉串和《青春無悔》的CD直奔樂評人李皖家中。

開口第一句話就是:

你千萬別把歌壇那些人當回事。

當時大緊正在膨脹期,在李皖面前抒發巨大情懷。他很明顯地把自己和娛樂圈區分開,表示自己想做一個「知識分子」。除了寫歌,他還要出書、寫詩、拍電影。之後那十來年,他所有的夢想都實現了。導演、作家、詩人都過了一把癮。但離「知識分子」標籤,還有一些距離。

萬萬沒想到,互聯網給了他這個機會。

只不過在打上這一「標籤」前,高曉松人生出現一點失誤,因為醉酒駕車,進去蹲了184天。以我國劣跡藝人的種種下場,好多人都以為他要涼了,結果大緊出獄,電話被打爆,各種書約、節目約上門不斷。之前許家印跟他說的「恆大音樂節」也照約進行。唯一的不快,大概是《大武生》給宋歌賠了幾百萬,高曉松因此榮獲金掃帚獎、豆瓣年度最令人失望導演。

《大武生》的主角是韓庚,中國小鮮肉鼻祖。2010年微博年度十大關鍵詞,就韓庚一個人名。演唱會創下亞洲搶票紀錄,專輯半個月破27萬,那都不能那叫「流量巨星」,該叫「流量銀河系」。就這,高曉松依然拍砸,必定沒治了。但從另一方面看,還是得佩服大緊,一回觀眾視野,就有人給他投錢。

「沒見識過韓庚有多火的人,不足以談流量」

這事兒很快就過去了。後來高曉松為表歉意,把《同桌的你》這個IP拿給宋歌拍,導演是拍《流浪地球》的郭帆。投資1700萬,票房4個億。總算還了宋歌一個人情。你看他一不當導演,這票房蹭蹭就上去。

那時起,他也明白了,自己在電影上的天花板,也就那麼高。

但在說話上的造詣,那可就高得嚇人了。

1997年去見李皖那次,高曉松一個人噴了整整半宿,天文地理、軍事政治,無所不知,把李皖驚著了。2011年服完刑後,他因禍得福,一下子接了4個衛視的評委。沒想到,優酷也找上門來,非要拉他做節目。

高曉松實在不願當評委,說你乾脆給我弄台攝像機,我吧嗒吧嗒一個人說算了。

原本是圖個省事兒,沒想到成爆款了。

要不說老天爺一直寵他。什麼叫無心插柳柳成蔭啊。2011年,正是內容創業蠻荒期,羅振宇還在琢磨怎麼搞項目建立個人IP呢,高曉松就一張大臉坐在鏡頭前,單靠一張嘴,就撞上了互聯網內容爆發的風口。

沒錯,他又一次站在了潮頭上。

「羅振宇公開感謝這張大臉對自己的啟發」

《曉說》上線後,拿到6.3億的播放。大緊只花了26個下午,就在數千萬粉絲心中建立起博聞強識、縱貫中西的偉岸形象。這時候大家才發現,他不是一個只會寫民謠、拍電影、吹牛逼的京城闊少,還是一個有理想、有情懷、對人類歷史和命運十分關切的民間知識分子。

第一季結束,身價就被傳到了一個億。

09.

《曉說》不是他第一次跟互聯網大佬牽手。

高曉松忙著去國外療癒情傷的1998年,帶著海外風投的清華師兄張朝陽將「搜乎」改名「搜狐」。當時張朝陽可謂意氣風發,99年去深圳演講,台下坐著的可是馬化騰。2000年,美國在線收購時代華納,深深將其觸動。張朝陽意識到,互聯網遲早要進軍娛樂業,於是想找個人來做娛樂總監。

恰好大緊跟他登上同一本雜誌。活動期間,師兄弟一見如故。查爾斯張就讓高曉松來為搜狐娛樂掌舵。可惜那年,泡沫湧起,全世界互聯網企業都開始裁員,高曉松沒幹多久就走了。這一走,不幸錯過了風口。

搜狐熬過了寒冬,經過幾年努力,查爾斯更是搞定董事會,拿下控制權,一路把網站做成三大門戶之一。時至2008,搜狐拿下奧運會轉播權,創下互聯網歷史上好幾次訪問量紀錄。第二年,查爾斯再次赴美敲鐘,登上中國首富寶座。緊接著,4.1萬平米的搜狐大廈落定,張朝陽迎來人生巔峰。

「2000年,高曉松加盟搜狐」

要是高曉松當年沒離開搜狐,跟著師兄查爾斯一路打拚,到了2008年,想必也是風光無限,不至於窩在洛杉磯的酒吧裡跟人聊故事。

可歷史告訴我們,一旦大緊人生路上錯過好事,老天爺都會想辦法給他補回來。

搜狐奔突之際,出了古永鏘、龔宇兩位戰將。移動互聯網興起,微博、微信給了查爾斯兩個耳光。而古、龔的視頻網,已經站穩腳跟。

雖然沒拿到搜狐的股票,出獄歸來的高曉松,卻輕易攀上了內容生態風口。優酷把《曉說》捧紅後,龔宇在麗都飯店附近一處露天酒吧約他見面,直接開出了天價,就為把他拉到馬東身邊,幫愛奇藝做好內容。見到馬東後,大緊想起北京四中一位能言善辯的師兄,就問馬老師,不如咱弄個辯論節目?

最終,這檔名叫《奇葩說》的初代網綜之王,又幫大緊圈了無數新粉。

他的能言善辯、遠方與詩,他的上下五千年縱橫八萬里,在節目裡發揮得淋漓盡致。這位上世紀撫慰70、80後的老人,又打動了90後。

以為這就算完了?然而並沒有。

2000年,一個叫馬雲的小咖,曾在杭州搞了個「西湖論劍」。他害怕自己請不來大佬,特意聯繫了金庸坐鎮。當時門戶大佬們都去了。張朝陽、丁磊等人在他面前談笑風生。幾個人合照的時候,馬雲只配站在最邊上。

「請注意一下馬雲的站位」

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短短十幾年間,阿里巴巴就把自己搞成了一個龐然大物,96年接到風投08年站上巔峰的搜狐,卻瞬間被時代拋在身後。時至2015,財大氣粗的阿里,已經能夠花幾十億美金收購上市的優酷。古永鏘也不得不靠著這棵大樹過活。當初立在時代潮頭的查爾斯,一度陷入抑鬱。當年站在最邊上的馬雲,卻走到哪兒都是眾星捧月。

依然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

高曉松又被馬爸爸看上了。

2000年,潮頭上的查爾斯張,找的是他。

2015年,潮頭上的傑克馬,還是得找他。

可惜這一次,高曉松的貢獻跟在搜狐一樣稀薄。他出任阿里音樂董事長,接手天天動聽,開發阿里星球,一年時間不到,就把平台搞死,只能倉促卸任。為了做好這個董事長,大緊還專程去跟柳傳志求教。事實證明,他在企業管理上同樣沒啥才能,做商人的天花板比做導演還要矮。最後,董事長由宋柯接任,高曉松只撈到一個戰略委員會主席的虛職。

那又怎樣呢?傑克馬開酒吧,照樣請他捧場。太極馬拍《功守道》,還得找他寫歌,連馬老師的鄉村教師頒獎禮,都要請他出席。

「高曉松向馬爸爸介紹霉霉」

對於阿里的厚愛,高曉松談到:

阿里喜歡我什麼?因為我是一位企業家嗎,不是吧?因為我是一個科技先鋒嗎,肯定不是。因為你是一個知識分子,你對這個社會和時代的思考,你對行業和未來的思考。

《曉說》裡,大緊誇了阿里無數次,這位當年憎恨互聯網盜版原罪的知識分子,如今以能為阿里樹傳為驕傲,打算餘生一直做阿里人。

馬爸爸希望阿里的壽命是一百二十年。

照這麼算,大緊還能在潮頭上站一個世紀。

10.

從高曉松寫出第一首歌算起,整整30年過去了。這30年間,多少跟大緊一樣站在風口浪尖風光過的人,都消失在了歷史的縫隙裡。

那些和他同時期走紅的人,製造「小芳年」的李春波,2015年戴著面具上綜藝,直接把孫浩唱哭了;頭一年,當初橫掃上海電台的陳明開演唱會,票價最低到了10塊錢;2013年,被崔教父欽點過的麒麟王子何勇,跟張楚一起去《天天向上》,唱了幾首經典作品,貼吧裡都在打聽這倆人是誰…

「發福的何勇再問這句時,已經沒人接下句了」

鄭鈞、老狼、許巍這仨人早就佛了,隔幾年才出來一回,年輕人還不一定認識;田震自打患病,就與歌壇漸行漸遠,去年她帶著《勝梅橋》復出時,有幾個人知道?當初風光無限的紅星社,後來也賣給了太合麥田。

跟他合作拍電影的那幾個演員,時光荏苒,靈動的迅哥兒也不得不對著《大明宮詞》落淚,說一句「我那時好年輕啊」,後來出演如懿,還被全網熱議;李小璐更別提了,硬生生把自己的演藝生涯攪成一團漿糊,演完楊曉芸之後,再也沒塑造過深入人心的角色;至於韓庚這位中國第一鮮肉頂流,如今流量恐怕比不上蔡徐坤一個指頭,他在微博上紀念自己出道11周年,除了自家鐵粉關注,媒體們都沒捨得給他多寫幾句祝福的話。

也別說他了,打破吉尼斯世界紀錄的鹿晗又如何?《上海堡壘》撲得不夠慘麼?

當初頻上頭版的選秀評委們,如今你是一個都看不到了。時代不同了,現在評委都不毒舌了,開始互搶選手了。祖國70大慶之際,歷經「一方有難八方點贊」的海派甜心,開始在某APP上搞《壹分立波秀》,徹底沒人關心;徐才女如今主要靠「獨立、思考、女權」等話題在觀眾腦中晃悠,最新導演的作品都沒能過5.0分;韓寒遭遇方舟子的胡攪蠻纏後,甩下「韓三篇」的博客絕唱,發福又減肥,發福又減肥,難得才出來露一次臉…

曾在天安門前玩兒輪滑的查爾斯張,如今正在努力提高搜狐市值;《奇葩說》這檔爆紅節目,第五季廣告片就把自己當瀕死病人了;曾軼可還行,至少活躍在舞台上,張含韻不去《乘風破浪》,你都想不起她也是超女。

「乘風破浪的姐姐,是否記得自己酸酸甜甜的模樣?」

30年來,無論是同行、戰友、對手、搭檔還是什麼,跟高曉松一樣站上過潮頭的人,一個接一個地紅了,又一個接一個地過氣。

林夕說一個一個偶像不過如此,沉迷過的偶像一個個消失,可這話擱別人身上說得通,也是天道輪迴常理,唯獨放在大緊身上,不行。

從音樂到電影,從電影到選秀,從選秀到內容,從老闆查爾斯張到上司傑克馬,任何一個時代,高曉松都能找准潮水方向,從容上台。

關鍵是,搞音樂,才華比不了竇唯、朴樹他們,拍電影,他弄一部衰一部,當評委,他不是最會製造話題,玩商業,他也並非什麼奇才…無論幹哪行,他永遠不是最拔尖的那個,卻總能從一個潮頭,順利跳上新的浪尖。

天底下家世不凡的大有人在,腦子夠用的豪傑數不勝數,擁有錦鯉體質的也不止高曉松一個。但如何能像高老師一樣傲立潮頭30年,不被觀眾遺忘,在時代洪流中左右逢源,這裡面一定充滿了艱深、神祕的世情學問。

高老師已年過半百,《阿里傳》也寫得差不多了。如果有心,愛自曝如你,務必記得把人生奧祕寫成書。照亮一條路,幸福千萬家。

那才是多少人做夢都想擁有的正能量。

本文具體事實信息相關出處:

[1]《曉年鑑》,高曉松&蜻蜓FM

[2]《「94新生代」20年,小芳你們還好嗎》,貴圈

[3]《矮大緊指北:文青手冊》,高曉松

[4]《「我心飛翔」開機,李小璐誓言超周迅》

[5]《韓寒宣布謝幕,高曉松告別博客》,大河報

[6]《周立波還能紅多久?》,南都週刊

[7]《內地選秀評委進化史》,網易娛樂

[8]《韓流入侵中國20年》,貴圈

[9]《互聯網浪潮中的高曉松》,IT爆料匯

[10]《張朝陽的四宗最》,魯豫有約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 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