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怡贇
去年聖誕前夕,因Omicron變種的出現,荷蘭感染人數急劇上升,為防止醫療系統崩潰,荷蘭政府當機立斷宣布封鎖——非生活必需品商店不許開門只能提供訂貨取貨服務;餐館不能堂食只允許提供訂餐與外送服務;生活必需品商店例如超市與日用品點營業至晚上8點;非醫療性接觸行業如理發店、美容院、妓院關閉;文化機構如電影院、劇院、博物館和音樂廳關閉;所有學校與托管機構關閉。對於每年最重要的聖誕新年家庭聚會,則限制了每家每日在節日當天只能接待一次訪客,最多4名年滿13歲的訪客,兒童數量不限。
自疫情以來,這是荷蘭執行過的最強硬的防疫措施,並且這次行動速度快得出乎意料,荷蘭成了歐洲第一個封鎖的國家。
面對又一波洶湧而來的疫情,荷蘭人怕了嗎?
過去的一個月,前有攻占比利時和德國的荷蘭游客,後有此起彼伏的新年煙花,1月14日「硬封鎖」在公眾壓力下被改為僅限制非必要行業如文化機構開業的「軟封鎖」,結果卻引發了更大規糢的抗議:140家劇院、音樂廳和博物館一夜之間把自己改成了美發店和健身房,只要你足夠幸運,你甚至可以和著查爾斯埃夫斯第二交嚮曲的現場伴奏、在幾千人的圍觀下剪一次頭髮,順便登上國際媒體版面。
「流竄」式度假
宣布封鎖的當日起,荷蘭人民就行動起來了!商店關門?沒關系,驅車去比利時和德國吃喝玩樂,不過也就是一兩個小時車程。安特衞普的法餐很不錯,科隆的聖誕集市當然也不能錯過。
聖誕前夕,比利時與德國的邊境小鎮一反往常的寧靜景象,家家餐廳爆滿,商店與集市摩肩接踵,滿滿當當的都是荷蘭人。
節前的安特衞普餐廳坐滿了荷蘭人 / 網路
從鹿特丹驅車去杜塞爾多夫不過兩個半小時,荷德邊境很快被逛吃逛吃的荷蘭人淹沒了,德國邊境電影院的字幕也都是荷蘭文,這是多麼大的誘惑。德國某小鎮鎮長向荷蘭隔空喊話:「不要沒事就來德國,請荷蘭人待在荷蘭!」
聖誕前夕,每天有7000荷蘭人乘火車去比利時,自駕的人就更多了。整個安特衞普幾乎被荷蘭人占領,安特衞普市市長也公開喊話,「荷蘭朋友們,請待在自己的國家!」
荷蘭-比利時邊境局部 / 網路
這樣的勸阻顯然是無奈又無力。
據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荷蘭人說:「我們只是想逃離封鎖政策,這是我們的假期,但甚麼都關門了,哪兒都去不了,只能出國了。」
更奇特的場景是,這兩年在荷蘭被明令禁止買賣運輸的煙花,成為了荷蘭人帶回來的伴手禮。
荷蘭自疫情開始後,為了防止人群聚集,就公布了新年煙花禁令,禁止在荷蘭境內購買、運輸煙花爆竹,違者罰款並記錄在案。但誰不愛放炮放煙花呢?短途自駕游歸來的荷蘭人紛紛買了一整個後備箱的煙花偷運入境,2022年的跨年夜無比熱鬧,各個街區都在燃放煙花爆竹,數量遠超往年。不是說要罰款嗎?一個大煙花蛋糕的價格少則幾十歐元,多則上百歐元,短短時間內燒掉上千歐不是問題,100歐元的罰款又算甚麼呢?節後也沒有聽說任何人因燃放煙花爆竹而被罰款。
那麼沒跑去比利時和德國的荷蘭人,就真的乖乖待在家裡了嗎?
並不,沒有加入短途游隊伍的荷蘭人,多數都在悄悄計劃搞個大的。
靠著每年至少20天的帶薪年假,荷蘭人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每年兩次甚至三次的度假,平時討論最多的也是下一次度假去哪裡玩。
硬封鎖開始後,學校停課、居家工作,憋壞了的荷蘭人買空了飛往世界各地的機票,去南歐、去非洲、去東南亞,奔往任何陽光充足的地方。新年的街道空空的,社交媒體上遍布著陽光沙灘的度假照片,西班牙、葡萄牙、瑞士、意大利、埃及、克羅地亞到處都是荷蘭人的身影,甚至在幾百公裡外的旅游景點還能與鄰居巧遇。
不公平的局部解封
而隨著聖誕和新年假期結束,解封的呼聲越來越高,商戶與地方政府持續向中央政府施壓。
1月14日,剛上任三天的荷蘭內閣頂著壓力宣布長達四周的「硬封鎖」結束,改為局部解封的做法——所有商店開門營業,控制店內人數;非醫療性接觸行業如理發店、美容院、妓院可以開門營業;所有學校開放線下授課;餐飲業與文化機構維持封鎖措施。
而正是這次局部解封的政策,引起了一波別開生面的抗議活動。
阿姆斯特丹De Kleine Komedie小喜劇中心的喜劇演員Diederik Ebbinge對1月14日的局部解封政策非常氣憤,憑甚麼理發店能開門,劇院不能開門?那麼劇院舞臺變美容美發店,不就是放兩把發廊椅的事嗎?
商店、理發店、按摩店都能開門,博物館、劇院、音樂廳不能開門?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麼?所有文化機構聯合起來,大家一起變成理發店、健身房吧!
發廊椅配舞臺燈光,很搭 / De kleine Komedie阿姆斯特丹小喜劇中心
消息一出,理發師、演出人員、等著剪頭髮的觀眾紛紛報名參加,小喜劇中心的200張票在53秒內被搶購一空。
其他同行也迅速嚮應了號召,這個倡議一夜之間發展成了「Kapsalon Theater劇院就是理發店」活動,第二天起,各個城市共計70家劇院、音樂廳都陸續加入了這次別開生面的抗議活動,其中包括了荷蘭皇家音樂廳、梵高博物館、鹿特丹多倫音樂廳。
梵高博物館提供專業剃須修面服務 / 梵高博物館
「Kapsalon Theater劇院就是理發店」 抗議活動有了專業的網站,列舉了所有提供現場美容美發服務的文化機構,還有各種尺寸的海報可供下載。
1月17日周一,博物館協會也宣布加入抗議活動,公開發文表示對現行封鎖政策的不滿,商店的人流量可比博物館多得多了,憑甚麼女王店和宜家能開門,博物館不能開呢?沒有現場演出的博物館不能變為理發店,但可以變身為健身房呀!De Museum Gym博物館健身房,動起來!
Kunsthal Rotterdam鹿特丹藝術廳博物館健身房宣傳照 / Kunsthal Rotterdam
70家博物館迅速嚮應,宣布會在1月19日作為健身房開放,並開設了不同的健身課程,從冥想、太極拳、瑜伽到普拉提;展廳不夠大的博物館則擺了象棋棋盤——「腦體操運動課程」歡迎你;房子不夠大的要求大家身著運動服裝,包括且不限於運動服、體操服與芭蕾舞裙,一起圍著房子跑步。
Diederik Ebbinge估計也沒想到,只過了短短五天時間,全荷蘭近140個文化機構就動員起了一場幾萬人的集體行動。運動姿勢專不專業不重要,荷蘭人抗議的態度向來是很專業的。
Alkmaar Museum博物館健身房現場 / Alkmaar Museum官網
阿姆斯特丹博物館健身房現場 / 網路
這樣違反疫情管控的抗議活動當然遭到了市政當局的反對,阿姆斯特丹市長宣布將在19日對違規行為進行強制執法——罰款。
發起人所在的阿姆斯特丹小喜劇中心與荷蘭皇家音樂廳公開表示,沒在怕的!不就是罰款麼!堅持抗議!我們文化機構在整個疫情期間一直是好學生,是時候站出來抗議了!再不抗議我們就倒閉了!
抗議日當天,警車從小喜劇中心門口開過,警察微笑著向排隊的人群招招手,沒有停車。
對於能參與到這次抗議活動的觀眾而言,這是一次不可替代的獨特經歷,誰不想坐在舞臺上零距離聽交嚮樂,同時感受耳邊剪刀或電推子的雙重享受呢?
荷蘭皇家音樂廳美發店,現場配樂:查爾斯艾夫斯第二交嚮曲 / 網路 荷蘭皇家音樂廳美發店 / 網路
搶到小喜劇中心現場票的幸運觀眾則是需要憋笑看著脫口秀演員在自己面前放大招,至於發型會被剪成甚麼樣,管他呢!不重要!
荷蘭文化機構的這次大型抗議活動被標榜為「完美的抗議」,這一周,荷蘭各大媒體頭條洋溢著歡樂的氣氛,記錄下了這次戲劇性的抗議,這一奇葩事件也很快傳播到了全世界。
抗議結束一周後的1月26日,荷蘭政府宣布徹底解封。
「溜溜球」防疫政策
荷蘭在這兩年的防疫策略上使用了「溜溜球」方案,也被稱為智能封鎖方案,隨著感染人數以及重癥住院率的波動調整防疫政策,主要根據疫情爆發管理團隊提供的建議採取措施,兼顧疫情防控與社會運轉的平衡。
但這樣做的結果是兩邊不討好,怎麼做都被罵。
醫療系統罵封鎖政策不夠嚴格,節日期間醫護人員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普通人則罵封鎖政策過於嚴格和突然,每逢封鎖令下達,商戶、地方政府與民眾要求解封的呼聲此起彼伏,甚至有商家喊話:「就算政府不解封,也要打開門做生意!」
「溜溜球」方案的影嚮也非常明顯,原本提前半年就做好度假計劃,約個晚餐也得提前兩周計劃的荷蘭人不得不隨著防疫政策的變化伺機而動,隨時準備買張機票拎著行李箱去度假。
荷蘭新冠患者住院數據,淺藍色為重癥病例,深藍色為普通病例 / LCPS
Omicron自12月中旬起成為了主流病毒,整個聖誕新年不停得到有人檢測出陽性的消息,其中大部分是中小學學生及其家庭,得了Omicron的人會向周圍人實時分享自己的經歷,癥狀普遍都比較輕微,有些只是咽喉不適咳嗽,沒有發燒。
隨著身邊陽性的人越來越多,大家逐漸消除了對病毒的恐懼,也讓政府的封鎖政策承受著越來越大的壓力,最終宣告解封。平心而論,「軟弱」的荷蘭政府在疫情中的表現還算是可圈可點,然而,管不住的人民才是這一片土地的核心。
來源: 世界說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Follow @xiaxiao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