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仁勇
4月3日,在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來之際,山東省嘉祥縣孟姑集鎮嶽樓村分外熱鬧。這裡正在進行岳武穆王祭祀大典。除了許多本地的岳飛後人參加外,還有大量來自外地的岳飛後人。可是,讓人不解的是,不少岳飛後人穿著清朝的官服來祭祀祖先。
岳飛後人穿著清朝的官服來祭祀祖先
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這件事與一個叫岳峰秀的清朝官員有關。
岳峰秀,字鎮九,號克亭,生於1627年,兗州府汶上縣坡南嶽家樓(今山東省嘉祥縣孟姑集鎮嶽樓村)人,是岳飛第三子岳霖的後裔,屬於岳飛的第23世孫。
岳峰秀天資聰穎,從小就熱愛勤奮好學。 1651年,27歲的岳峰秀考中進士。不過,在之後10年時間裡,岳峰秀數次進京參加會試,都鎩羽而歸。到了1861年,岳峰秀才在會試上金榜題名,並在殿試裡考中第三甲第82名。
岳飛
由於殿試成績不佳,岳峰秀沒能進入翰林院,而是被分到地方上,候補為開封府封丘縣知縣。封丘縣位於河南省東北部,在清朝時較為貧瘠。岳峰秀上任後,勤於政事,愛護百姓,將政事處理得井井有條,封丘縣風調雨順,老百姓安居樂業。清廷鑑於岳峰秀政績顯著,將他從正七品的知縣提拔為正五品的禮科給事中。
給事中的主要職責是監察百官。岳峰秀擔任禮科給事中時,兢兢業業工作,上了數十道奏摺,懇切規諫,都能切中事理,在朝廷裡的名聲很好,因而得以重用,欽點壬戌會試同考官、殿試收卷官、复充武會試同考官,升任為刑部掌印給事中,特簡稽察寶源局、寶泉局。
寶源局設在工部,寶泉局設在戶部,都是鑄造錢幣的機構,是兩個很有「 油水 」 的地方,岳峰秀忠心耿耿,不謀私利,秉公辦事,得到了康熙皇帝的讚賞。可是,岳峰秀這種做法影響了同僚們的利益,遭到了他們的排擠,被迫稱病辭職,返回老家。
康熙皇帝
由於岳峰秀擔任刑部掌印給事中時得罪了不少官員,康熙皇帝擔心他辭官後受到這些官員的打擊報復,欽賜蟒服一件,並命令他在家鄉修建岳飛家廟,擔任奉祀官。從此,岳峰秀每年以岳飛後人的名義,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
岳峰秀在舉行祭祀儀式時,身穿奉祀官的官服。當岳峰秀去世後,他的奉祀官職務和官服,也被流傳給子孫後代。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岳飛後代身穿清朝官服來祭祀祖先的傳統做法。
有人說,岳飛一生精忠報國,抗擊金兵,恢復中原。清朝在入關之前建立的政權是後金。金國和後金的主體都是女真,有著共同的祖先,屬於一脈相承。岳飛後人身穿清朝官服來祭祀他,屬於對他的不尊重。
女真
其實,清朝對岳飛是比較尊敬的,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努爾哈赤曾經讓他的兩個子孫改姓為岳。乾隆皇帝自視甚高,卻多次到杭州岳飛祠墓造訪,還親自撰寫《岳武穆論》:「 夫武穆之用兵馭將,勇敢無敵,若韓信彭越輩,類皆能之。乃如以文武兼備,仁智並施,精忠無二,則雖古名將亦有所未逮焉。知有君而不知有身,知有君命而不知惜己命,知班師必為秦檜所構,而君命在身,不敢久握垂權於封疆之外。嗚呼!以公之精誠,雖死於秦檜之手,而天下後世而仰望風烈,實可與日月爭光矣。 」
乾隆皇帝
在乾隆皇帝看來,岳飛文武兼備,仁智並施,精忠無二,古代名將中很少有趕上他的人。
岳飛的後代,在清朝也得到了重用。
從岳飛的第19世嫡孫嶽鎮邦開始,岳飛後人出了不少聲名顯赫的人物。
嶽鎮邦的長子岳昇龍,曾經入籍四川成都,在康熙年間得到重用,官至四川提督。嶽鎮邦的次子岳超龍,官至湖廣提督。
岳昇龍的長子岳鍾琪,是康熙、雍正、乾隆年間的名將,參與了平定西藏、青海和大小金川的叛亂,官至川陝總督、寧遠大將軍,被封爵為三等威信公,病逝後被康熙皇帝追加「 襄勤 」 諡號,被乾隆皇帝讚為「 三朝武臣巨擘 」 。岳超龍的兒子岳鍾璜,投身岳鍾琪軍中,在平定西藏、青海和大小金川的叛亂等軍事行動中立下累累戰功,官至四川提督。
岳鍾琪的兒子岳濬,是乾隆時期的名臣,歷任山東巡撫、江西巡撫、廣東巡撫、雲南巡撫、鴻臚寺少卿等要職。
康熙皇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對岳飛的後人提拔重用,放心地將兵權交到他們手上,不像南宋皇帝那樣幹出兔死狗烹的噁心事。從這一層意思而言,岳飛後人身穿清朝服裝來祭祀祖先,也並不是一件驚世駭俗的事情。
來源 煮酒觀天下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Follow @xiaxiao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