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strawberry
審美沒有標準
但我們還是要「審醜」
最近的建築界不太平。
上個月,荊州的巨型關公雕像,因為涉及違建被拆;這個月,曾多次入選中國十大醜陋建築的盤古大觀,也被拆去了「龍頭」。
盤古大觀
兩次大拆,引發了不少有關違和與醜陋建築的討論。
事實上,從2010年開始,就有設計師和學者關註到這一現象,還創立了「中國年度十大醜陋建築」的評選活動。
醜出圈的天子大酒店(福祿壽)、沈陽方圓大廈、包括最近在拆的盤古大觀,都入選過這一榜單。
河北燕郊北京天子大酒店,入選第一屆「中國十大醜陋建築評選」
沈陽方圓大廈,入選第一屆「中國十大醜陋建築評選」
江蘇昆山市巴城蟹文化館,入選2018「中國十大醜陋建築評選」
三亞大東海1號港灣城,入選2017「中國十大醜陋建築評選」
今年,評選活動走到了第12屆,目前正處於網路投票階段。
12月,入圍的建築將由專家評審,根據公眾網路和評委會的票選結果,得出最終排名,成為本年度的”中國十大醜陋建築”。
看了今年的入圍作品,我們發現,雖然審美無標準,但能被評為「醜陋」的建築,的確違反了大家對美的基本認知,醜得有理有據。
01 九皇山玻璃橋 被濫用的人形雕像
今年入圍的建築共87座。目前得票數最高的,是四川綿陽九皇山玻璃橋橋塔,以超過1萬票的成績一騎絕塵,穩居榜首。
玻璃橋坐落在九皇山景區前山處,盤橫在懸崖峭壁之間。橋塔是兩對巨型男女雕像,身穿傳統服飾,背靠背張開雙手,支撐著吊橋的兩端。
候選名單上的其它建築,都或多或少存在爭議。但九皇山玻璃橋不一樣,對於它的醜,大家心服口服,給出了空前一致的差評。「第一非你莫屬。」
設計者的意圖,大概是想融入當地的羌族特色。但直接以巨型羌族男女雕像來表現,未免太簡單粗暴了一些。
服飾的濃豔配色,與周邊青山綠水的自然環境極為不搭。
雕像工藝粗糙,人物的體態、面部表情都因僵硬而詭異。
本以為「飛天之吻」被群嘲之後,已經很難再看到這樣的陰間設計了,沒想到九皇山還是給了我們致命一擊。
「飛天之吻」位於重慶武隆白馬山旅游度假區,入選了去年的十大醜陋建築。因醜而出名後,反而吸引了不少游客專門前去打卡。
人人都說醜的九皇山玻璃橋,之所以能被設計出來並最終落地,終歸也是景區為了吸引眼球、制造流量,刻意為之的產物。
這樣的初衷原本無可厚非,畢竟在網紅景點紮堆的年代,旅游區要想提高知名度,不得不另辟蹊徑。
但利用大家的獵奇心理,破壞自然風光的美感,實在有點突破了建築設計的底線。
02 套娃酒店、小提琴教堂 象形建築=醜建築?
榜單前五的建築中,「象形建築」占據了半壁江山。
象形建築,即以非常具象的形式,糢仿一個鼎、一只螃蟹、一朵蓮花……是醜陋建築的主力軍。
2014屆入選的無錫萬達文化旅游城展示中心,外觀就是糢仿了一只紫砂壺。
本屆十大醜陋建築的候選名單中,除了排名暫居第一的玻璃橋有著匪夷所思的人形造型,第4名內蒙古滿洲裡套娃酒店、第3名廣東佛山鹽步小提琴教堂,都是造型獨特的象形建築。
套娃酒店,顧名思義,外觀就是一個巨型俄羅斯套娃。通高72米,上窄下寬,用色鮮豔。旺季時房價高達2000元/晚。
酒店所在的城市,是中俄邊境滿洲裡,因此少不了要蹭一蹭套娃這個俄羅斯特產。但誰能想到蹭得這麼直接?連建築內部都踐行著套娃的理念:一層套一層,打開一個套娃,裡面還是套娃。
臥室的牀頭牆、椅背都是套娃,連電視櫃都硬生生地裝在了套娃裡。
浴室的鏡子上、移門上,不出所料,目之所及皆套娃,根本無處可逃。
到了晚上,酒店外牆的LED屏還會時不時變幻圖案和顏色,更讓人感到詭異。
雖然套娃本身很可愛,但在建築中運用如此真實的象形糢擬,不經過任何設計思考與藝術化處理,反而會引起「巨物恐懼」。
類似的建築,還有位於廣東佛山南海永平邨的小提琴教堂,外形是一把純白色小提琴,頂端做成了十字架的形狀。
它是當地有名的網紅地標,還是沈騰主演的電影《溫暖的抱抱》取景地,有人甚至稱它為「最美教堂」。
這次入選「醜陋建築」,很多人替它喊冤。
小提琴教堂最受人詬病的地方,還是在於過度「具象」導致的突兀。
在周邊一片老建築中,它的拔地而起顯得格外違和。教堂套上風馬牛不相及的小提琴外殼,也有些不倫不類。
象形建築,可能中國「醜建築」的一大奇觀。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周榕擔任了每一屆的終審評委,他曾感嘆:「中國象形建築創下『全球之最』,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像中國這麼酷愛象形建築。」
或許不是所有的象形建築都是醜建築。但真正美的建築,即使糢仿,也一定會遵守合理的建造規律,進行藝術的轉化,而不是粗暴地拷貝和照搬。
03 昆明凱旋門、貴陽白宮 盲目仿洋也會上榜
前段時間,巴黎凱旋門被織物包裹了起來,消失了16天,受到了全世界的關註。
但這有甚麼大不了的呢?反正我們有自己的凱旋門,就在雲南昆明公園1903。
這裡匯集了大量歐式風格建築,最矚目的就是一座1:1複刻的巴黎凱旋門「水晶版」。
「凱旋門」高達48米,門前是長達十多米的噴水池,一直延伸到入口處,兩邊還種植了高大的棕櫚樹,給你「假裝在歐洲」的錯覺。
這座歐式建築也不是完全抄襲,還創新性地加入了朋克風,上面長滿了密密麻麻的「鉚釘」。
整個公園1903在規劃之初就以法式建築、法式風情和中法文化而著稱。「水晶凱旋門的建設初衷,是對巴黎人文精神的致敬。」
目前,它在醜陋建築候選名單上暫居第7位。
排名第28的貴州貴陽花果園藝術中心,也是一座著名「仿洋風」建築。由於太過奢華神祕,還曾出現在長期關註國內各地奇觀建築的博主史裡芬的Vlog中。
花果園藝術中心有貴陽「白宮」之稱,平時不對外開放,還有保安駐守,讓大家對它的用途非常好奇。
遠遠看去,它像一座依山而建的城堡式宮殿,的確散發著濃濃的歐式風情,吸引了很多網紅前來打卡拍照。
不過,包圍著它的貴陽花果園是一片棚戶區,住宅密度很大,建築品質也並不好。在這裡建一套富麗堂皇的「白宮」,與周邊環境顯得並不協調。
而且為了迎合中國風水中「依山傍水」的講究,藝術中心面前特意建造了超大人工湖,城堡兩邊的兩座小山也是人工建造的,和背面的山體相連。
雖然設計很用心,但對當地人來說,卻是資源的浪費。
「醜陋建築」,並不完全以好看與否作為評判標準,畢竟審美這種東西本來就見仁見智。
盲目仿洋的建築,不考慮周邊環境,不僅沒有學到精髓,還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優勢,並不見得就有多高級。
04 審美沒有標準 但我們還是要「審醜」
目前名單上排名靠前的建築中,受爭議的不在少數,比如第5名陝西西安國際少兒美術館。
建築為了貼近兒童的喜好,摒棄了成人世界的常規設計元素。
在形態上,糢仿了童話中的「阿拉伯魔毯」。同時,大量運用圓管、圓洞、圓孔等造型,激發孩子們穿行、躲藏、憩息。
這其實是很真誠的設計理念,但布滿了牆面的圓洞讓不少人感到「密集恐懼」,因此還是將它評為了醜陋建築。
再比如排在第12位的上海臨港歐景小鎮,位於浦東新區夏櫟路,由一群色彩鮮豔的房屋組成。
不喜歡的人認為它又醜又土,無法融入周邊環境。而另一方面,它卻入圍了今年的WAF(世界建築節)獎項。
對美醜的評判,本來就是私人化的。普通人和建築專家之間,經常也會存在較大的分歧。
在第一屆評選中,央視大樓「大褲衩」被網友票選為第一醜陋建築,但最後在評委終審階段卻沒有上榜。
當時大部分專家認為,雖然很多老百姓一時接受不了,但它代表了世界建築發展的趨勢,並非為了奇特而奇特。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審美,沒有高低對錯之分。醜陋建築的評選,其實並不是簡單地做出「一眼望過去好不好看」的判斷,而是有著更複雜、更客觀的參考標準的。
比如,建築是否破壞了周邊自然環境、是否抄襲山寨、是否盲目崇洋仿古等等。
建築不是快閃,一旦建好,將會長久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甚至成為一座城市的氣質和名片。
一年一度的醜陋建築評選,並不是一場為了獵奇而存在的狂歡。而是重新審視我們的城市,讓醜陋的建築越來越少。
圖片來自網路
來源 「外灘TheBund」(微信號: the-bund)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Follow @xiaxiao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