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人文馮學榮:蔣介石為甚麼殺楊虎城? 2022 年 5 月 5 日FacebookTwitterLinkedInPinterestStumbleuponEmail Share 西安事變是張學良和楊虎城一起發動的,蔣介石後來放過了張學良,但卻殺了楊虎城。 為甚麼這兩個人會有區別對待? 蔣介石為甚麼要殺楊虎城?張楊合影 今天,老馮為你揭開這個困擾你多年的謎。 簡單粗暴地說:1937年8月和9月間,楊虎城和斯大林的祕密聯繫,促使老蔣對楊虎城動了兇念。 鮮為人知的是,1937年8月,身在歐洲考察的楊虎城,和斯大林發生了祕密聯繫,而且令人大跌眼鏡的是,斯大林把楊虎城和他祕密聯繫的事,偷偷告訴了蔣介石,換句話說,斯大林出賣了楊虎城。接到斯大林的通報之後,蔣介石對楊虎城動了兇念,下令誘捕楊虎城。蔣介石誘捕楊虎城,和斯大林對楊的出賣有關 這件事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楊虎城和斯大林說了甚麼?為甚麼會徹底得罪蔣介石? 這事,還要從1936年12月12日的西安事變說起。 1936年12月12日,楊虎城和張學良一起,發動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隨後,事變和平解決,蔣介石被護送回南京。 然而蔣介石了解到:在事變過程中,楊虎城對蔣介石的態度很兇:不但不同意放蔣,而且楊虎城還主張:把蔣介石殺掉。 蔣介石暗暗記下了這筆仇。1936年,西安,楊虎城陪同蔣介石視察 然而畢竟,西安事變和平解決了,蔣介石在被釋放之前,作出過口頭承諾:停止內戰,一致對外,所以,事變解決之後,蔣介石礙於全國輿論和自己的信用,不太適合對楊虎城行兇。 所以,蔣介石把那顆殺心,暫時按捺住。 不過,這並不代表蔣介石不對楊虎城進行報複。 從1937年初開始,蔣介石通過國民政府等各個官方渠道,向楊虎城施壓:要求楊虎城出國考察。翻譯成人話就是:蔣介石希望楊虎城從他的視線裡消失,並且從此,不要再出現。 這是蔣介石的態度。 楊虎城不死心,他想當面了解蔣介石對他的真實態度,祈求諒解。 於是,1937年3月29日,楊虎城到了杭州,和蔣介石見了面,楊虎城希望改善和蔣介石的關系,然而,蔣介石雖然語氣客氣,但是,並不原諒他。 蔣介石當面對楊虎城說,希望他辭職,出國考察,雖然話沒有挑明,但話中話就是說:我可以不殺你,不逮你,但是,希望你從我的世界裡消失。 楊虎城聽懂了。 從杭州回到西安之後,楊虎城知道,確實需要出國暫避一段時間,緩解一下蔣介石對自己的憤恨,日後的事,將來再說。 楊虎城知道自己在西安事變裡冒犯了上峰,是很嚴重的事,老蔣對他不殺,不捕,只是叫他出國考察,處置算是輕了。楊虎城 1937年4月27日,楊虎城給蔣介石發了電報,提出辭職,電報原話說: 「退思補過,攻苦績學,來日方長,報國未已」 我們從楊虎城給老蔣的電報可以看出來:楊虎城委婉表示了認錯。 「退思補過」,這四個字的意思是:辭職,暫時隱退,面壁思過,然後,再想辦法立功補過。 楊虎城是這個意思。 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其實,自從張學良在西安決定釋放蔣介石的那一刻起,楊虎城就知道:自己不會有甚麼好結果。 必然如此。 很快,蔣介石回電了,準許楊虎城辭職,並以公家名義,派楊虎城出國考察。 1937年5月27日,楊虎城在西安機場,登機飛上海,然後出洋,當天,兩萬多西安群眾到機場歡送,楊虎城在機場發表談話: 「現值全國和平統一,然外患憑陵,隱憂未已,吾人允宜戮力同心,精誠團結,擁護我唯一領袖蔣委員長領導全國同胞,積極抗敵禦侮」 楊虎城此時的公開講話,仍然是努力說蔣介石的好話,可見他熱切祈求蔣介石原諒的心態。 1937年6月29日,楊虎城和夫人謝葆真、次子楊拯中、祕書等一行6人,從上海搭乘美國輪船「胡佛總統號」赴美。楊虎城、夫人謝葆真、次子楊拯中,在赴美輪船上 出洋考察。 然而,世事如棋。 時局的發展,總是出人意料。 楊虎城搭乘的「胡佛總統號」還在太平洋上行駛的時候,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 7月8日,「胡佛總統號」上有一個同行的中國旅客,從電報裡,聽到了這個消息。 這個中國旅客,將這個消息,告訴了同船渡的楊虎城。 楊虎城是軍人,他很敏感地意識到:大戰要來了。 想了一宿之後,楊虎城改變了主意,他認為:應當盡快掉頭回國,參加抗戰,他認為:於公於私,他都應該借此契機,掉頭回國。 楊虎城的想法是這樣的: 於公而言:七七事變爆發,大戰爆發在即,我楊虎城作為軍人,有義務回國,率領自己的十七路軍,上陣抗日。 於私而言:七七事變爆發,是楊虎城回國的絕佳理由,因為外敵入侵,楊虎城有了存在的理由,有了立功補過的機會。 於是,楊虎城在輪船上給宋子文發電報,以七七事變爆發為理由,要求改變行程,回國參加抗戰,他的電文是這樣的: 「……日寇進迫,國將不國,噩耗傳來,五中痛憤。弟一革命軍人,何忍此時逍遙國外。擬由舊金山返國抗敵,乞轉陳委座……」 於是,宋子文將楊虎城「請求回國」的電報,轉告了蔣介石。宋子文 7月23日,楊虎城在舊金山收到了蔣介石的回電,蔣介石要求他:繼續留在國外考察,不要回來。 楊虎城不死心,他一邊在歐美考察,一邊不斷向國內發電報,堅持要求回國,參加抗日。 但是,沒有得到積極回覆。 8月11日,楊虎城抵達巴黎,他從各方獲悉:平津淪陷,上海備戰氣氛緊張,中日大戰在即。 蔣介石堅決不接受楊虎城回國抗日。蔣的態度,迫使楊虎城產生了一個新的想法,這個新的想法是:從歐洲進入蘇聯,再從蘇聯進入蒙古,再從蒙古進入陝西解放區,召集自己十七路軍的舊部,然後,和陝北紅軍聯合起來,共同抗日。 楊虎城冥思苦想,認為這個辦法,切實可行。 楊虎城的意思是:你老蔣不允許我回國抗日,可是我回國抗日心切,那麼,我只能從蘇聯,繞道回陝北,重新集合我的十七路軍舊部,和陝北紅軍聯合起來,一起抗日。你奈我何? 楊虎城的計劃坦率地說,是可行的。但是他需要一個蘇聯護照,因為在當時,沒有蘇聯護照,從歐洲是無法進入蘇聯的。 於是,楊虎城派了兩個朋友,代表他去莫斯科。 這兩個朋友分別是:楊明軒、胡希仲。他們有蘇聯入境許可。楊明軒(上)、胡希仲(下),楊虎城派去蘇聯的代表 楊明軒、胡希仲二人作為楊虎城的代表,去了莫斯科,找到了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見了王明和康生,請他們幫忙把楊虎城的信轉交給斯大林,並轉達楊虎城對斯大林的請求:楊虎城需要一個護照,從歐洲進入蘇聯,然後進入蒙古,然後回到陝北,召集舊部,聯合中國工農紅軍,共同抗日。 王明和康生,把楊虎城的請求和信件,轉交給了斯大林。王明(左)和康生(右),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 然而,歷史令人大跌眼鏡的一幕,出現了。 斯大林把楊虎城「試圖進入蘇聯繞道蒙古回到陝北解放區」的請求,偷偷轉告了蔣介石。 換句話說,斯大林此時,出賣了楊虎城。這一幕,王明和康生,完全沒有料到,而且,他們也不知道。 這是怎麼回事呢? 斯大林為甚麼要出賣楊虎城?斯大林不是一直討厭蔣介石的嗎? 答案是這樣的:時過境遷。時勢發生了變化。 在1937年的8、9月份,中日爆發大戰,這事符合蘇聯的利益,斯大林需要蔣介石在亞洲戰場牽制日軍,以防止日本和德國夾攻蘇聯。所以,斯大林需要適當討好蔣介石。這就是為甚麼,斯大林把楊虎城出賣了。 原來,斯大林出賣朋友,早已不是第一次,除了楊虎城之外,馮玉祥給斯大林的一些信件,也曾經被斯大林洩露給蔣介石。 這是題外話,按住不表,不過,由此可見:政治這汪水,真的很深。楊虎城 蔣介石收到斯大林發過來的電報,讀完,當場大發雷霆,情緒失控,徹底動了兇念,他說,一定要把楊虎城逮捕並關押起來,否則,無以發洩他心中的憤恨。 為甚麼蔣介石會大發雷霆呢?兩個原因: 第一點:蔣介石不殺楊虎城,讓他出國考察,從蔣介石看來,已經是「優待」,但楊虎城違背他的意思,偷偷計劃從蘇聯回國,蔣介石認為楊虎城這是第二次「惡意對抗」。 第二點:楊虎城的計劃是繞道蘇聯回陝北,並且和紅軍聯合起來,這恰恰是蔣介石的大忌,徹底擊破了蔣介石的底線。 於是,蔣介石給宋子文、戴笠下了一個命令:誘捕楊虎城。戴笠 蔣介石的意思是:千萬不能讓楊虎城從蘇聯繞道回陝北,應想方設法,把楊虎城引誘到南昌、長沙或武漢,把他逮起來。 於是,宋子文立馬給楊虎城發了電報,他說: 「值茲全國抗戰,各方同志均紛紛集合,共赴國難。吾兄雖未奉電召,弟意宜自動返國。如何?盼複。」 宋子文的電報意思很明確:請楊虎城盡快回國,參加抗日。 楊虎城看到這封電報的時間,是1937年10月2日,當時,他人在英國。 楊虎城讀了宋子文的電報,他理解為:蔣介石已經同意他回國參加抗戰。 於是,楊虎城很開心,他的想法又變了,他決定:放棄繞道蘇聯回陝北聯合紅軍的原計劃,制定新計劃:繞道香港回國,投奔蔣介石陣營,以國民黨部隊將領的正式名義,參加抗戰。 可憐的楊虎城,他不知道自己被斯大林出賣了,也不知道宋子文的電報,是蔣介石的圈套。楊虎城1937年11月26日,楊虎城搭乘輪船「冉拉保底號」抵達香港,軍統派員接待了他,次日,宋子文專程到香港,和楊虎城見面,給他「接風洗塵」,並把他接回了中國大陸。 輾轉多地之後,12月2日,楊虎城在戴笠的陪同下,抵達南昌,一到南昌,楊虎城就被軍統特務抓捕,祕密關押起來。 此時的楊虎城才如夢初醒,原來,這一切都是騙局,自己還是玩不過老蔣。 本文參考資料: (楊虎城之孫)楊瀚《楊虎城大傳》 (楊虎城之子)楊拯民《往事:楊虎城之子回憶》 中國文史出版社《楊虎城年譜》 中國文史出版社《我所知道的楊虎城》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 打賞 Follow @xiaxiaoqiang 楊虎城蔣介石西安事變 ShareFacebookTwitterLinkedInPinterestStumbleupon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