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禿頭」妖怪河童,也有愛情故事?

河童

1927 年,芥川龍之介發表小說《河童物語》,講一個精神病患逢人就要說一個故事。

芥川龍之介與河童

主角稱其3年前某日登山途中偶遇河童,奔逃時誤入河童之國。

回到人類世界後,主人公被送進精神病院,對河童之國甚為懷念,認為那是比人世更為「清潔的存在」。

小說創作同年的7月24日,芥川龍之介飲藥自殺,因此,此日又被稱作「河童忌」。

芥川龍之介何以選擇河童作為另一個清潔世界的主角?

被反覆書寫的河童,又究竟是什麼樣的存在?

民俗學家眼中的河童

在了解河童的愛情故事之前,還是先說說河童這一主角的來歷。

河童是日本有名的妖怪,是民俗學家極感興趣的話題。

日本民間傳說中的河童

日本民間傳說中的河童

南方熊楠、柳田國男、折口信夫等人均有在著作中論及。

柳田國男在《山島民譚集》中講過一則「河童駒引」的故事,說的是河童把馬拖入河中,後被人捕獲,具結謝罪狀,表示從此再也不會有此行為。

柳田氏後又作過一篇《河童之話》,對河童的頭髮尤為註意。

他回憶自己小時頭頂一圈也要被剃光,餘發披散——與河童的形象一樣。長大後才束髮為髻。

因此他認為,河童與人類最大的一則關聯,即進入中世後頭發的問題。

有意思的是,我國明清時期,有將小兒頭髮剃淨,只留頂心一簇的舊俗,恰與河童剃頂心留餘發相反也。

宋代嬰戲圖

宋代嬰戲圖

柳田氏通過日本各地對河童不同的發音、寫法,分析河童在日本各地的不同形象與含義。

如東京附近傳說的河童為灰色皮膚,而東北地區的河童為紅色皮膚;

九州有些地方的河童無龜甲而有長臂、類似猿猴,京都地區的河童被稱作「河太郎」,有些地方又叫「河小僧」。

有些地區河童形象可怕,會將人畜拖入水中溺死分食。

有些地區河童會報恩,給人送來生魚、妙藥甚至錢幣。其中以跌打損傷藥最為靈驗。

柳田氏還很關心河童為何喜歡找人玩相撲。

以河童相撲為題材的彫塑

以河童相撲為題材的彫塑

因為相撲最早為供奉水神的祭祀活動,作為生活在水中的河童,自然喜歡這種遊戲。找人一起玩,恰也體現神與人的聯繫。

折口信夫對河童頭頂上的凹陷則很留心,他聯想到日本傳說中的「借碗」。

說過去人家設宴待人,若是碗不夠,可到某處水邊寫一紙請求書,言自己還需多少隻碗。

第二天再去,水上就出現相應的多少隻。

用畢需清洗乾淨再還到原處,若有缺失,下次就不能再借。

借碗傳說多發生在水邊、山洞、山澗等一類與水有關的場所

借主是誰?

據說是龍宮的公主,又或是某位水中的神靈。總之,與水脫不開關係。

柳田氏也研究過「借碗傳說」,認為這是古代做碗的師傅向邨人售碗的一種技巧。

折口氏則另闢蹊徑,將河童與水神相聯繫,認為河童頭頂的凹陷其實是頂著一隻碗。

河童與苦戀

俳人與謝蕪邨有一句:河童吾愛呀,夏夜之月。

說的是化作男性的河童勾引女人,之後不辭而別,女人苦苦哀嘆。

小栗旬在《荒川爆笑團》中飾演的河童

河童這種與情愛有關的傳說在日本也不稀見。

井上靖小說《戰國無賴》中有一段,女主人公阿良在愛人疾風之介不辭而別後,在琵琶湖一帶苦苦尋覓。

某年秋天,琵琶湖上興盛起河童的傳說,說有一隻母河童,專門盯著湖上的男人看,看一眼又噗通一聲鑽入水中。

河童題材的春畫

邨人說,或許是被公河童拋棄的母河童吧。

有意思的是,小說中還寫了一段捉河童的情節。

另一位默默愛著阿良的男子聽說阿良對河童頗感興趣後,便乘夜到湖上蹲守河童。果然抓住了一個「黏糊糊、力氣很大」的東西,問阿良要不要看。

阿良躊躇再三,「突然覺得這不明本性的生物,彷彿是苦苦尋覓疾風之介的自己的化身」,還是沒有看,河童就這樣被放走了。

不知道井上靖是不是也相信河童的傳說呢?

在日本人的觀念中,琵琶湖的河童歷史悠久,算得上河童界的權威。

河童傳說歷史悠久的琵琶湖

河童傳說歷史悠久的琵琶湖

與謝蕪邨生在大阪,長居京都,對琵琶湖的傳說必也相當熟悉。

他俳句中這位尋找男河童的女人,與井上靖筆下驚鴻一瞥的河童似可互相觀照。

由惡向善的河童

1996年,生物史學者中邨禎裡出版《河童的日本史》一書,通過民俗志資料與近世文人的記載,探討河童形象的形成,相當有趣。

書中將河童與水神信仰相聯繫,認為河童只是一種幻想的動物。並分析河童形象不同時代的演變:

中世到近世初期,河童是一種會拖走人的怪物,它們生活在河溝湖泊中。

河童不單拖人,也對馬下手。被人抓住的河童會謝罪,但仍會繼續作怪。

河童會引誘人玩相撲。如果河童挑戰失敗,會歸順人類。

到18世紀前期,河童傳說出現新動向:被人捕獲後謝罪,獲得赦免後會贈予人類一些禮物;會勾引人類女子。

報恩故事也是河童傳說中的一種

報恩故事也是河童傳說中的一種

到18世紀後期,傳說人們把河童的手切掉,以此為抵押,河童會教給人類一些祕技。

18世紀末,河童被當作水中的妖怪祭祀。最終,作為都與水神關聯的傳說形象,河童與龍宮童子發生聯繫。

這一串系統的研究與猜測為人們探索河童開闢了新思路,很值得註意。

生活在水邊的人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與水相關的傳說、信仰或禁忌。

日本有人研究認為,河童或從中國的河伯演變而來。

提示河童過路的減速路牌

提示河童過路的減速路牌

今日中國,河伯之說早不盛行。

不過,關於「水鬼」的各類傳說,倒是在今天,還常在各種口頭相傳的故事、甚至網路文學裡可以得見 。

這類大多以河中的「落水鬼」為主,是溺死的魂靈,十分兇猛,專扯小孩子的腿。

這倒與日本傳說中的河童有些相似,也許起源民間的傳說都有相通之處吧。

妖怪最初誕生的雛形、輪廓或有相似之處,但在不同的地域、文化、歷史背景下,各自又衍生出嶄新的性格。

現代日本,河童已被「萌化」許多,可怕的屬性已大大削弱。

它頻繁出現在漫畫、動畫作品中,以古靈精怪、調皮且不失善良的形象示人。

以河童為主角的動畫

以河童為主角的動畫

有些河湖之畔,提醒人們小心落水的廣告牌上也寫著「小心河童」之類的話語。皆可看作「河童日本史」的一種延續。

河童出沒註意!

河童出沒註意!

蘇枕書/ text

Google / photo

符博文 / edit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 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