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小金
1986年,一位熱愛流行音樂的西安長發男青年參加了西安市吉他彈唱大賽,獲得了第一名。
他唱的是歌手周峰在自己的專輯《瑪琍》中的歌曲《我是一隻孤獨的小船》。
這位青年後來成為中國原創音樂的扛鼎人物,他叫許巍。
音樂圈有一個廣為流傳的說法:中國的流行音樂「生於深圳,長於廣州,成於北京」。
深圳飄向全國的第一首歌,來自周峰。
中國流行音樂史上第一位流行歌手,是周峰。
改革開放以來第一位實行簽約制的歌手,也是周峰。
周峰曾火遍全國,央視節目、春晚舞台他都上過。
他在最輝煌的時候突然跑到國外,之後又回國,想發唱片卻沒能發。
2011年初夏,周峰在深圳的街頭離奇失蹤。
1
「農民工」這個稱號來自深圳。
1980年,國家批准在深圳設立經濟特區,之前一個小漁村,彷彿一夜之間撅起了數座高樓,讓深圳幾乎變成了一座移民城市,這裡超過90%的城市人口都是外來移民。
很多人都是從農村來到城市賺錢,農忙時在家務農,農閒時到城市打工,逐漸被稱作「農民工」。
到了1982年,街上最常見的是拎著大包小包從全國各地趕來,拋下一切只為尋找機會的年輕人。
在這群年輕人當中,有21歲剛從部隊復員的周峰。
周峰出生於「音樂之島」廈門鼓浪嶼,島上居民天生具有傳統的音樂素養。
他從小就長相俊美,有著極好的身體素質和先天條件,1972年解放軍海政文工團招收舞蹈學員,周峰一下就被選中。
11歲,離開鼓浪嶼,獨自來到北京,在嚴格的軍事化管理下學習和成長。
17歲,完成學業的他成為了海政文工團的一名舞蹈演員,挺拔的身影出沒於首都舞台和海軍艦艇甲板上。
時常演出的他滿身都是才藝,有一次客串演唱,熱烈的掌聲讓他幾乎下不了台。
而且在向來陽剛之氣的軍營裡,周峰開闢了不同於高亢嘹亮的唱法,他的歌聲是婉轉中帶著俊朗,每次表演都大受歡迎。
1982年前後,周峰從部隊復員,一開始沒想著去深圳唱歌,就是帶著幾件行李去找一個工作機會。
工作時間長了嗓子有點兒「痒痒」。
「癢」的正是時候!
深圳最早的一批音樂茶座、歌舞廳正在蓬勃興起,人們逐漸富足,有著大把大把的娛樂需求,急需一大批歌手來唱一些流行歌曲。
更好的機遇是由內地與香港合資的羅湖嘉賓路國商大廈開張,香港投資人在裡面承包了一個歌舞廳,裝修豪華,還從香港運來了音響。
在朋友介紹下,周峰在香江酒樓登台。
想著就去過一把唱歌的癮,結果一登台,周峰的光芒就很難被掩埋,沒多久就被香港文志唱片看中。
進入公司之後,周峰成為了改革開放以來第一位實行簽約制的歌手。
成為簽約歌手,意味著歌手的聲音、演唱風格、個人形象與各種活動都有公司做靠山。
香港文志唱片曾在1970年為徐小鳳製作了專輯《徐小鳳第一集——誰能知道我的情》,這張專輯也是徐小鳳在香港發行的第一張唱片,是徐小鳳走紅的起點。
《徐小鳳第一集–誰能知道我的情》
香港文志唱片是當時最主流最有實力的唱片公司之一,能帶給周峰的發展是不可估量的。
2
1982年10月的一天,周峰在歌舞廳演出時遇到了與他同齡的樂手張平。
兩個志同道合的人很快就成為了朋友,從一起合作演出到天天喝茶聊天,醞釀著幹一番大事業。
1983年2月12日,中央電視台首屆春節聯歡晚會直播,陳佩斯和朱時茂吃麵條吃的深入人心。
到了1984年春天,里根訪華前夕,美國《時代》週刊刊登了這樣一期的封面:「中國的新面貌——里根將看到什麼?」
畫面是一個穿著軍大衣的年輕人站在長城上,手裡拿著瓶可口可樂。
那時候,絕大部分老百姓都沒聽過這本雜誌,也不大喝得起可口可樂,但那個年代到處都生機勃勃,就像是到處開滿鮮花。
那一年,央視籌劃一檔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5周年專門拍攝的音樂電視節目——《九州方圓》,邀請文志唱片參與,文志唱片當然是首推最有才華又相貌堂堂的周峰。
周峰找到張平,邀請張平為一首日本著名歌星西城秀樹原唱,玉置浩二作曲的歌重新編曲。
張平窮盡心思,甚至搬來了當時內地從未出現的電子鼓,編曲相當洋氣,和當時市面上柔和平緩的編曲完全不一樣。
北京軍區戰友歌舞團詞作家王曉嶺(《風雨兼程》《咱當兵的人》等著名歌曲的詞作者)專門為這周峰這首歌填了歌詞。
這就是中國流行音樂史上真正意義的第一首流行歌曲——《夜色闌珊》。
《九州方圓》節目裡一共收錄了13首歌,幾乎是每位歌手只唱一首,但當時有兩個歌手能分別唱兩首。
一個是成方圓,為人熟知的《大海呀,故鄉》就是她演唱的,1996年她嫁給了《鐵齒銅牙紀曉嵐》裡著名的「和珅」王剛。
另一個就是周峰。
更特別的是在那個時代,多是以錄影棚製作歌曲畫面為主,周峰尤受重視,只有他自己有許多外景,穿著一身白衣,在街燈下載歌載舞,帥氣迷人。
節目一播出,就如同炸彈一般,周峰的《夜色闌珊》迅速紅透大江南北。
錄完節目周峰迴到深圳,當時深圳人看電視習慣看香港頻道,周峰並不知道自己已經紅了。
直到後來有一次回老家,發現大街小巷都在播放他唱的那首《夜色闌珊》,人人都會哼兩句,他才意識到自己已經火到何種程度了。
《九州方圓》節目大受歡迎、反覆播放,這首歌是許多人對那個「天翻地覆」變化的小漁村的嚮往。
「晚風吹過來,多麼的清爽;深圳的夜色,絢麗明亮。快快地飛跑,我的車兒,穿過大街小巷……」
《夜色闌珊》之於深圳,就如同《東方之珠》之於香港。
大大小小的演出邀請周峰去參加,一天兩三場都是常態。
只要是《夜色闌珊》作為壓軸曲目,幾乎就場場爆滿。
在那個「追星」還不盛行的年代,周峰的名字成了年輕男女心裡的嚮往。
當時還有雜誌批判這種追星現象,暗指周峰。
演出結束後,許多人給他鮮花,衝上去和他擁抱。
張平說,周峰就是那個時代的周杰倫。
3
80年代,張行、吳滌清同樣爆紅一時。唱著《再愛我一次》《太陽雨》的張行紅了一陣,很快銷聲匿跡。
很多年以後在電視台的舞台上再見到張行,唱來唱去還是那幾首歌。
吳滌清唱著《梅蘭、梅蘭我愛你》,總是喜歡一出場「哇」的大叫一聲,足有半分鐘,然後躺在地上開始唱。
現在明白那可能是搖滾范兒,但是那個時候人們不太能接受。
只有周峰,他的磁帶是可以放在貨架上展示的。
1985年,春晚導演黃一鶴點名要求周峰參演。
那一年春晚做了大膽的嘗試,把舞台搬到了北京工人體育館,主持人服裝也發生變化,女主持人穿著套裝裙,而男主持人穿著紅襯衣、白西裝,顯現時代的進步。
周峰依舊是一襲白衣出場,肩膀上點綴著大紅色的流蘇。
他留起了一撮小鬍子,站在台上深情的唱著:走遍天涯,忘不了可愛的家,走遍天涯,忘不了慈祥媽媽……
這曲《赤子心》沒有華麗的辭藻,周峰聲音乾淨清透,高音清越,低音溫柔,技巧渾然天成……這使得這首歌再度成為當年的流行曲。
在歌唱生涯走向頂峰的時候,周峰意識到他的代表作《夜色闌珊》並不是一首純原創的作品,他想要長遠的發展和保持地位,必須要有屬於自己的作品。
周峰再次找到張平,恰逢張平和女朋友分手不久,傷感全部抒發在旋律裡。
1986年初,周峰的第一張個人專輯《瑪琍》出版了。
後來有專業人士評價,這張專輯至少在當時樂壇超前了十幾年。
因為那一年,「去掉一個最高分,去掉一個最低分」剛開始流行,第二屆青年歌手大獎賽捧出廣為人知的毛阿敏、韋唯;電台裡播的都是蘇小明、關牧村、殷秀梅,偶爾能聽到朱逢博、朱明瑛。
在這之前,李谷一唱了一首《鄉戀》,稍微使用了「氣聲」的技巧,就被批評為「黃色歌曲」。
鄧麗君還沒有在內地流行,只是偶爾能聽到幾首翻唱過來的旋律。
周峰穿著白色襯衫,坐在沙灘上,海風吹著長發:「瑪莉瑪莉,你在我心裡,留著一個美好的記憶;瑪莉瑪莉,我不忍分離,為何偏偏,你要離我遠去……」
這在當時可怎麼了得?
說回1986年,這一年也是聯合國國際和平年,為了向全世界展示中國流行音樂的風采,詞作家陳哲和作曲家郭峰等人創作了大型組歌《讓世界充滿愛》,幾乎當時有影響的青年歌星都參加了演唱會,包括:張薔、孫國慶、付笛生、屠洪剛、韋唯……
《讓世界充滿愛》的現場錄音,第一段中的「自古就沒有改變」那句歌就是周峰獨唱的。
同樣是1986年,尚未出名的許巍翻唱周峰的歌曲獲得了西安市吉他彈唱大賽第一名。
聽慣了港台翻唱的人們突然發現:原來內地歌曲的旋律、歌詞也可以一樣精緻動聽,內地的歌手一樣挺拔俊朗,讓人著迷。
包括《瑪琍》裡的歌曲製作使用了超前的電子音樂和電吉他,間接影響了以後的流行歌曲製作方向。
在當時中國人普遍月收入一兩百的那個年代,每盒10元的《瑪琍》磁帶發行量達到了傳奇的800多萬盒。
《瑪琍》專輯14首歌,周峰演唱了一半的歌,剩下的一半留給了兩位新人綻放光彩——田震和段品章。
那時田震嗓音還是甜膩婉轉,與日後大紅大紫的那種粗沙啞的唱法判如兩人。
4
隨後不久,周峰又推出了自己的第二張專輯《眼之魅》,銷量再創高峰,達180多萬盒。
除了根據美國歌星菜昂納爾裡奇名作Hello改編的主打歌《眼之魅》外,丁小齊為一首日本樂曲填詞的《梨花又開放》也成為傳唱一時的名曲。
這首《梨花又開放》原曲是《夏にありがとう》,在周峰之前很多人唱過。
1978年,張國榮發行的第一張專輯《Day Dreaming》中收錄了一首英文歌《Good Morning Sorrow》,是源自《夏にありがとう》。
周峰和張國榮還有另一段特殊的緣份:《莫妮卡》同樣翻唱自日本歌,張國榮憑藉《莫妮卡》奠定了在香港歌壇的地位,周峰的《莫尼卡》也紅遍大江南北,《瑪琍》的填詞也是受到《莫妮卡》用人名做歌名的啟發。
1983年,譚詠麟唱的《遲來的春天》,同樣是源自《夏にありがとう》,那時候的譚詠麟唱腔還是濃濃的80年代咬字準確到位的風格。
後來有了周峰的《梨花又開放》,更自然貼合,符合當時的社會樣貌,傳唱度更高。
周峰的事業已經達到了頂峰,不管是外貌還是天賦技巧,如果他一直留在歌壇,任何歌手都只能望其項背。
1987年,他在自己事業的「山頂」上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放下一切,去往異國他鄉。
周峰非常決絕,就如同他對待音樂的態度一樣一絲不苟。
在同時期歌手一張唱片接著一張唱片出的時候,周峰不做到專輯完美絕不出手。
《瑪俐》和《眼之魅》發行過後,周峰著手準備下一張專輯《十億皇帝》。
為了尋求突破,周峰提出要去流行音樂發達的國外去製作完成新專輯。
文志唱片公司知道他的脾氣,同時也對他的發展有很大期望,儘管成本非常高,還是同意了他的想法。
藉助國外技術,在國外邀請製作人和樂手參與製作完成了專輯這種形式,周峰開創了又一個先河。
《十億皇帝》還收錄了日後成名的搖滾歌手臧天朔的兩首著名作品:《朋友》和《我祈禱》,周峰是這兩首歌曲的首唱者。
周峰的演唱與臧天朔的版本放在一起比較,一個是玉之溫潤,一個是石之粗糲。
如今聽《十億皇帝》這張專輯,在30多年前的華語樂壇超前了不止一星半點。
在偶然能聽到幾句《風繼續吹》《愛在深秋》,崔健剛剛唱出《一無所有》人們都大為震驚的時候……25歲的周峰已經用「十億皇帝」作為標題。
恐怕時至今日,也沒人敢這麼宣傳吧?
演唱《十億皇帝》時的周峰,剪短了長發,還是偏愛白色衣衫,眼神裡有了憂鬱。
去往國外製作專輯的那天起,周峰被那種天壤之別震驚的說不出話來,在國內無人不知的他仍是「井底之蛙」。
這種差別讓一直對音樂有極高追求的他每夜都輾轉難眠。
回國後,他向公司提出,要暫停在國內的演唱事業,遠赴英國求學,沒有一聲宣告,便從中國歌壇上銷聲匿跡。
剛開始,父母和朋友都有過勸阻,後來理解了他,也就釋然了。
5
1987年,廣東省開通全國第一個移動通信網,首批700名用戶,他們的移動電話就是像半塊窄長磚頭一樣的「大哥大」。
周峰應該是沒用過「大哥大」。
此時在異國他鄉的周峰幾乎把自己的所有積蓄都投入求學,為了支援他,母親辭去了政府部門的工作,開服裝廠做貿易,只為了給兒子經濟支持。
周峰的媽媽去郵局郵寄服裝貨品,填單的時候工作人員問她:你這麼大年紀了還這麼辛苦,為什麼呀?
她說,我兒子在英國學習,我要支持他。
對方又問,你兒子是做什麼的?
她回答說是唱歌的,叫周峰。
工作人員是個歌迷,激動不已,還給了周峰媽媽額外的3毛錢折扣。
每次有機會回國,周峰都是悄悄地回到深圳,探望父母,小住一段時日。
有一次回國後得了感冒,周峰去深圳三九醫院看病,醫生看到他病歷上的名字,問他:「你是唱《夜色闌珊》的那個周峰嗎?」
得到肯定的回答後,醫生激動地說,自己就是因為這首歌而來到深圳。
後來,周峰試圖回國發展,與世界五大唱片公司之一一環球唱片簽約。
雙方的合作並不是很順利。
周峰一直保持著對音樂精益求精的態度,之前創作出的作品他不是十分滿意,也都不肯拿出來發行。
2004年,周峰再次回到人們的視野中,在《深圳晚報》創刊10周年舉行的「感動深圳」大型演唱會上唱響那首《夜色闌珊》。
2006年,他再次在「鵬城歌飛揚」年度頒獎典禮上出現。
勾起無數人的回憶,也只是如同曇花般一現。
在回國後的幾次演出時,和周峰接觸過的人都發現他有些異樣:沉默寡言,時常躁動不安,不願與人溝通,不論走到哪兒,他的媽媽都寸步不離。
2009年,深圳電台主持人劉洋接到從英國打來的一個電話,是來自周峰。
周峰說自己想念深圳了,想念在舞台上唱歌的感覺,想要回來唱歌。
之後不久,深圳的一個報社也接到周峰媽媽的電話,說周峰剛從英國回來,想和媒體見一見。
第二天見面,已經略微發福的周峰極為寡言少語,很多話都只能媽媽引導他說。
因為他是吃了鎮定藥才出現的。
唯有在談起音樂是才能看出他眼睛裡的一點光彩,他從英國帶回來一張錄了20年的專輯,希望能通過媒體牽線,聯繫到唱片公司。
這張專輯名為《紅嘴唇》,包含了由周峰親自監製的5首原創作品。
專輯出版經過商談有了眉目,周峰卻出了問題。
6
2010年,李宇春的《下個,路口,見》出現在MP4里,我們進入了互聯網時代,唱片幾乎是沒落了。
周峰的專輯剛剛有著落,人就聯繫不上了。
聽說他經常在家裡打自己的媽媽,還常常出走,也曾經被送進康寧醫院治療。
2011年初,報社給周峰媽媽打過電話,結果已是空號。
後來才知道,周峰媽媽在那年春節前後因心臟病去世了。
對周峰來說,音樂和媽媽幾乎是他的全部,他脆弱的精神受不來太多的風吹草動。
媽媽去世後,周峰從原本的家中搬出,在外獨自租住,原本簽了一年,可在租住10多天後,周峰就再沒出現在出租屋,手機也一直無法接通。
周峰租住過的出租屋房東說:「平時早出晚歸,見面也會打招呼,還算正常。
可是獨處房間時,他經常精神恍惚,自言自語,好像受了什麼打擊。」
有人猜測他是在國外漂泊經歷了什麼變故才精神出了問題。
也有人猜測他是對音樂一直追求完美,後來無法忍受自己掉落頂峰。
還有人猜測,他是在國外受苦太多,媽媽去世徹底壓垮了他。
真實經歷是怎樣無人得知,即使後來,周峰的舊友尋找,並向當地派出所報案,依然無所獲。
去往他曾求學居住的英國查詢,也沒能找到他的親人朋友。
公安部門調查出入境記錄,周峰最後一次登記是入了深圳這邊的關,此後下落不明。
周峰失蹤案從此成為一宗懸案。
在百度貼吧的周峰吧,每天仍有人討論著周峰的下落,幾年過去,尋得蛛絲馬跡也無法確認。
2015年《我是歌手》第二期競演現場,韓紅唱著《梨花又開放》唱到哽咽。
「搖搖潔白的樹枝,花雨漫天飛揚,落在媽媽頭上,飄在紡車上,給我幸福的故鄉,永生難忘,永生永世我不能忘……」
她說,這首歌總能讓她回想起和奶奶生活在北京的時候:奶奶坐在香樟樹下縫衣服,她爬到樹上玩耍,這個畫面已是經年,再也回不去,唯有歌聲裡的畫面讓她時常落淚。
時間往回推兩年,2013年《我是歌手》復活賽上,多位競演歌手爭取一個進入總決賽的機會,沙寶亮、楊宗緯、尚雯婕、周曉鷗……神仙打架,激烈可想而知。
歌手陳明在這個關鍵的時候也唱了這首《梨花又開放》。
韓紅是內心呼喊的回憶,陳明是溫文爾雅的講述,講著梨花開放時節村莊裡發生的小事。
歌聲唱起,同為嘉賓的黃綺珊眼睛一亮,這首歌在她的上一張專輯也收錄過。
她說,這首歌的原唱叫周峰。
金志文、許飛、李延亮……都爭相翻唱他的歌。
可是,周峰,你在哪兒?
參考材料:《歌聲起處:深圳流行音樂四十年》 著:王俊
《「十億皇帝」今在何方?》 作者:老周望野眼
《十年中國流行音樂紀事》
《1984年,為什麼讓許多人深深懷念?》映像志
來源:淘漉音樂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Follow @xiaxiao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