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樹:西安事變八十五年——說史閒侃張學良

有的人,生來就晦氣。

這可真不是我燒香信菩薩的結論。而是摸著歷史課本密密麻麻的字,慢慢摸出來的。

張學良,就是歷史上一位超級晦氣的人。

他爹就不說了,好好的高幹首長,被炸得七零八碎。

——稀裡糊塗間,張學良還找不到地方哭。

日本人?俄國人?日本人加俄國人?

皇姑屯那事,到現在坊間也是眾說紛紜。

總之,1928年6月4日之後,一代俊傑張學良平步登天,成了一個沒爹沒娘的孤兒,更成為中國最大私人軍隊的主人。

他是一個志向遠大的孤兒。

上台即為掌權。為此,張學良上位第一件事,就是對託孤前輩楊宇霆下了黑手。

暗殺,是他出道乾的第一件事情。

楊宇霆被刺身亡,日本人和關東軍躲在家裡捂嘴偷笑,殺雞喝酒。

——上個世紀,中國有兩位日本人忌憚三分的被稱為「小諸葛」的戰略家,一位,是廣西白崇禧,另外一位,就是奉天楊宇霆。

楊宇霆如在,會有九一八事件嗎?未必。

當然,歷史不容假設。只是要說張學良確實晦氣,總結其一生最得意的成就,無外乎偷偷摸摸睡過一大堆表姐表妹,以及無名無姓的青樓阿姨。

張學良與趙一荻在台灣。

打仗,對這位少帥而言,絕對是外行。

張學良著意提拔一大堆東北軍少壯派。機關算盡,把他的苦命的爹留下來的東北軍主要職位換了一個遍。

終於,在張學良經營之下,這支在軍閥混戰中算是最厲害的隊伍,終於淪為娘炮軍隊。

和蘇聯打,滿地找牙。

幾十萬人和日軍幾百人、幾千人打,還是滿地找牙。

這不耽誤他在北平鶯歌燕舞,歡度聖誕——山大王打悶棍出身的匪二代,私下裡,最熱衷的,還是對自己的改頭換面。

穿洋服,吃西餐,喝洋酒,睡女人,聽大戲,於是,張學良為中國近代史發明並且留下了不朽的詩篇:

趙四風流朱五狂,翩翩胡蝶最當行。

溫柔鄉是英雄冢,哪管東師入瀋陽。

告急軍書夜半來,開場弦管又相催。

瀋陽已陷休回顧,更抱阿嬌舞幾回

總之,九一八事變,東北淪陷了。

數十萬裝備不遜色當時日軍關東軍的東北大軍,被幾百個小鬼子攆得,撲哧哧一趟,就到了熱河。

可憐,當時亞洲最大的奉天兵工廠,一水的德國克虜伯原裝生產線,以及庫存的600架飛機,頃刻之間,全部成了日本的菜。

——後來抗戰爆發,張學良丟在東北的體系化的兵工廠,成為日本陸軍最主要的軍工基地。

侵華戰爭中一大半的火炮,戰機,輕型戰車,以及天文數字的炮彈、槍彈等軍火,即為這些兵工廠製造。

當然,這還不是東北人民淪陷的痛苦,抵抗的犧牲。

整個抗戰和二戰期間,東北淪為日本發動侵略戰爭的最主要的重工生產基地、能源基地、糧食基地——假設,幾百個鬼子一聲吆喝,張學良當年不撒腳丫子,中國歷史肯定不會是這樣去演繹。

歷史不可假設。

歷史可以創造。

圖:目測張學良確實五官不太對位。所以,對於「美男子」一說,讓人倍感文字屈膝的奴性。

所以,張學良在熱河繼續創造歷史——幾十萬大軍,一面堅決拒絕中國國軍北上接收防區,一面又被一、二千鬼子一陣排槍,嚇得兩腿抽筋,立刻開溜。

這番場面,讓後來的大漢奸汪精衛也跺腳叫罵:毋使熱河平津為東北錦州之續,則中國幸甚。

千瘡百孔的華北,就此,留下了後來七七事變的隱患。

不說軍界、政界如何評論張學良。

在當時直到後來,文化教育界鄙視他,如聞一多、馬君武等人對之所作所為,嗤之以鼻,時常挖苦。

可惜,穿洋服,吃西餐,喝洋酒,睡女人,聽大戲的土匪的兒子,到底還是土匪的兒子。

臉皮一厚,社會吃夠。

一路被幾百個、幾千個日本鬼子追著,撒歡兒跑到大西北的張學良終於安全了。

於是,在遠離日本鬼子的地方,張學良於安全的環境,也就開始喊愛國,抗日的口號了。

在安全的地方,搶跑道德高地,揮舞正義大旗,一時間,旗幟招展處飛沙走石。這個套路逶迤流傳至今。

話說當年,他還真在西安,再次創造出了又一段讓人瞠目結舌歷史。

西安事變。

這事知道的人多。時間地點人物,家喻戶曉。不過,這事還有幾點可能大家不太知道的。

事件爆發,張學良和楊虎城發出通電,當即國內各地地方勢力,包括李宗仁、白崇禧、閻錫山、劉湘等人,罵聲一片。

國際共產黨聞訊,當場嚴厲批評、譴責西安事變肇事者。

事件期間,中國政治、軍事、文化、教育、商業、教育、婦女等等各界,均是同仇敵愾。

——兩人如此過街的待遇,尤其讓兩人為之沮喪。

12月15日,中國為抗日實施軍改、編練的骨幹抗日軍隊,中央軍校教導總隊集體請戰。

其中,一部長途奔襲西安,僅僅數小時,便擊潰了張學良部西安東南防線。

事變期間,北京諸多高校師生委託聞一多執筆,就張學良、楊虎城以西安高校學生「呼籲」抗日,而激起義憤發動事變的說辭,為學生證明清白,對軍閥予以譴責。

北京大學校長蔣夢麟等,聯名譴責張學良。

胡適直接怒斥張學良、楊虎城是「自壞長城,民族罪人」。

斯文至極的著名歷史學家傅斯年按捺不住憤怒,對張學良進行了罕見的謾罵,直稱「做起事來頗像土匪」。

可見,當時的明白人比現在玩微信的明白人要多。

之後,西安事變得到和平解決。

——中日心照不宣的必有一戰的國策,不得不擺上桌面,進入日程。

中國為抗日實施軍改、編練軍隊的計劃遭到致命性的耽誤。

次年,七月,七七事變爆發。

抗戰,艱苦卓越。

抗戰,漢奸尤其可恨。

圖:蔣先生和張學良。可見,相由心生。而最早的,和日軍配合實施野戰攻擊的偽滿洲軍主力,就是張學良部在當年遺留在東北投日的漢奸隊伍改編而成。

他們在七七事變後,追隨日軍攻擊華北。在淞滬事變中,追隨日軍攻擊華中、南京。

不僅是這些漢奸。

曾經活躍組織、參與西安事變的張學良部下,一大批嘴上愛國的少壯憤青,國難當頭,搖身一變,紛紛代表「國軍」投日,成為鐵桿漢奸。

 

自東北而西北,張學良以「振興中國,抗日救亡」為口號,糾集一夥擅長揮舞道德大旗的少壯軍官團隊,經過歷史證明:

除卻個別之外,密集出現漢奸。

好在,沒有了張學良,東北軍重新編組,屢敗屢戰,八年血戰,終於洗卻娘炮恥辱,打出了東北漢子本來的血氣。

原來,確實一人晦氣,玷污全軍

讀史之人,最恨禍史之匪。

今天寫了這篇文章,多次打字出現「張學良」,晦氣

我決定,三天之內,絕不打麻將,鬥地主。

轉自    流浪的橡樹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 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