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勞致富」的底褲該用什麼來兜底?

文: 羋米

1

今天說勤勞和致富的關係。

勤勞與致富到底有沒有關係?

有關係,但沒有必然關係……這麼說,很多人心裡會好過一點,還心存希望一點。

(PS:粗暴毀掉別人的希望,是不道德的。)

先說它們之間存在的那麼點關係,比如過去的鄉紳地主,富農、中農、上中農。

雖說不是什麼王公將相的潑天富鬼,但至少比普通人好過多了,這就是勤勞致富。

再加上省吃儉用,置上幾畝薄田,娶上一房媳婦,生一堆娃。妻賢子孝,門楣榮耀,開枝散葉,生生不息……這就是中國人幾千年來的夢想,簡單得讓人掉淚。

(這也是中西差距之所在,但今天不聊這個)

然而,從什麼時候開始,就連這個最樸素的夢想,都要靠做夢來實現了呢?

古有詩云:「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十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

今有76歲還在搬磚的老人,104歲還在賣菜養兒的老人,獨腿搬運工黎鳴……

他們夠不夠勤勞?他們致富了沒有?

相信大家都比我明白,也都曾氣憤過,無奈過,沮喪過,掙扎過。

慶幸的是,越來越多關注底層民眾的聲音出現在大眾視野,這就是質疑,是思考。

那麼,我們又該怎樣去尋找更深層的原因?難道真的只是剝削和壓榨這麼簡單?

 

勤勞是美好品質

勤勞,簡單的字面理解,勤快的勞動。

勞動,是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它是人們利用生產資料進行生產活動以得到社會產品的行為,它貫穿著整個社會經濟活動的全過程。

雖然它分為簡單勞動和複雜勞動、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但本質上具有人格平等性。

在各國諺語中,「勤勞」都是一種美好品質:

英國人認為Poverty is stranger to industry(勤勞之人不受窮);

法國人認為Jamais paresse n’a acquis richesse(財富不登懶漢門);

德國人認為Arbeit macht das Leben süß(勞動使生活甜美);

西班牙No hay major lotería que el trabajo y la economía(勤勞是最賺錢的彩票)……

在我們國家,幾乎所有勞動者也都將「勤勞」當作是發家致富的不二選擇。

確實,在按勞分配的制度下,「多勞多得」是「勤勞致富」絕對合理的經濟邏輯,但社會現實卻無情的告訴我們,這個結論出現了偏差:

夜以繼日工作的底層勞動者,收入卻達不到上層精英收入的一個零頭。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難道真的僅僅是「不同的勞動創造不同的價值」這個原因?

 

3「過勞」是一種疾病

競爭,天然存在於社會經濟活動的各個環節。

只要有競爭,就會表現出「優勝劣汰和適者生存」等幾種形式。

於是,在競爭過程中,人們被篩選至各個不同的社會階層。

社會中的弱勢群體,由於地域差異和經濟地位等因素的影響,導致他們所受教育以及所掌握的資源嚴重匱乏,他們只能通過勤奮和過度的勞動來獲取經濟收入……

即便如此,他們所獲得的收入還是少之又少。

勤勞固然是一種美德,但過度繁重的勞動則是一種負擔和傷害。

我們都知道蜜蜂,工蜂的壽命在冬季約為三個月,而夏季卻只有一個半月左右,采蜜期甚至不足一個月。

就算是機器,在連續高速運轉的情況下,都會加速折舊,何況人乎?猝死的程序員、外賣員、出租車司機、醫護、教師……

在「勤勞致富」的觀念影響下,過度勞動已經導致了無數悲劇的發生。

據統計,我國每年因過度勞累而死亡的人數多達60萬,這意味著每天約有1600人死於因勞累引發的各種疾病。

2019年5月25日,世界衛生組織通過更新「國際疾病分類」名單,把「過勞」列入名單,確認為一種疾病。

勤勞和致富的關係

有人說致富的關鍵是知識、能力、社會資源和勤奮努力……綜合作用的結果。

但理性思考會讓你得出結論:能否致富的決定性因素並不在上述種種,而在於整個社會的「分配和再分配」制度:

在奴隸社會,奴隸之所作,奴隸主之所得;

在封建社會,農民耕種,地主收租;

現代經濟社會,「按勞分配為原則,以稅收和福利等多種手段為補充」的分配製度。

如果說「能力不濟導致收入水平低下」是無奈的現實,那麼「福利和救濟措施」就是對弱勢群體最好的兜底。

當一個社會,勞動者不會被告知「勤勞和致富不一定是一個主體。」

當你辛勤了一輩子仍然買不起一套房時,我們應當、也必須對這個社會有所懷疑。

將「勤勞致富」僅局限在生產領域,而忽略「分配和再分配」環節……不僅是一種欺騙,更是一種悄無聲息的掠奪。

公平的社會制度才是最好的兜底

我們的社會由不同個體組成,它不僅包含了社會精英和普通市民,還包含了各種社會失能者等弱勢群體。

在人人平等和人權至上的文明社會,他們理應成為重點關注對象。

國家在研究居民增收的同時,應該更多考慮的是如何「建立更加公平的收入分配製度」:

1、著重解決資源的分配不均

不僅要解決個體性的分配不均,還要解決區域性的分配不均;

不僅要解決教育資源的分配不均,還要解決信息資源的分配不均。

2、打擊腐敗,杜絕尋租

腐敗和尋租導致社會財富流向權貴階層,這是當今社會最大的問題和不公(這個問題的根源大家都清楚)。

3、通過稅收對各階層的收入進行調節

「優化稅收解構,減輕企業和個人的稅負」是國民致富的最直接手段。

4、構建合理有效的社會福利、社會保險和社會救濟制度

社會福利制度是一個國家富裕水平和發達程度直接體現;

社會保險制度是一個國家防範風險和國民保障的有效措施;

社會救濟制度是一個國家人性關懷和文明程度的直接體現。

……

也許這一切在現在看來還太過遙遠,但我堅信,看清了真相,就會明白真正的方向。

到那時,所有人都不會再質疑「勤勞致富」這個口號,因為真的可以的!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 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