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靈隱寺上班這麼爽,他為甚麼離職了?

靈隱寺
前段時間,據說求姻緣很靈的靈隱寺又開始招聘了,工作內容就是寫寫新聞稿和發言稿,而且不用出家。
1
被工作壓迫的當代社畜們,誰還沒幻想過那與世無爭的生活呢?所以,這篇招聘文章的閱讀量很快破了 10W+,許多凡人動了佛心,悄悄地給寺廟投了簡歷。想想我們累死累活寫出來的文章也不到 10 萬 +,而靈隱寺發個招聘就 10 萬 + 了,給我整得直接 emo 了。image那麼,在靈隱寺裡當小編到底是一種甚麼樣的體驗?果真能如想象中那樣遠離世俗紛擾嗎?在靈隱寺工作對以後的職業發展會有幫助嗎?我們找到了曾在靈隱寺工作過一年半的趙蓮貴,和他聊了聊這段 「奇怪」 的工作經歷。

3

2016 年 2 月,趙蓮貴的媽媽給他發了一張招聘截圖,上面寫著靈隱寺在招新媒體運營,勸他去投簡歷。

趙蓮貴之前在珠海區政府做過新媒體,工作經驗也挺對口。他是安徽人,父母一直希望他找一個離家近點的工作,杭州也還算合適。

總之,基於這兩點比較現實的原因,再加上趙蓮貴本身也是一個不太喜歡煙火氣的人,所以他決定去試試看。

image

因為那則招聘啓事太火,截圖被傳了好幾個版本,趙蓮貴看到的那版已經糢糊得像馬賽克了,而且上面也沒有聯繫信箱。趙蓮貴只好去官網上隨便找了個信箱,把簡歷發了過去。

後來他才知道,那並不是招聘信箱,但還好寺廟不大,管理信箱的人就那一個,工作人員還是把趙蓮貴的簡歷從錯誤的信箱裡撈了出來。

想要進入靈隱寺工作可沒那麼簡單,第一輪就是筆試環節,來應聘的人都整齊地坐在廟裡考試,題目是 「如何文明進香」。

趙蓮貴不信佛,更不知道怎麼進香,於是他便去網上找了篇稿子改了改交卷了。誰能想到,他卻意外地通過了筆試。

到了第二輪面試時,寺裡的師傅坦言,雖然我一眼就看出你是在網上找的答案,但我們要的就是這樣的人,阿彌陀佛。正好寺裡的法師也覺得趙蓮貴很合眼緣,就給他發了 offer。

趙蓮貴就這麼稀裡糊塗地成了我佛選中的 「有緣人」,入職靈隱寺幹起了新媒體運營。

趙蓮貴平時負責公眾號運營,對於粉絲數和閱讀量,佛系的師傅說,一切隨緣,不必強求。因此,趙蓮貴不僅沒有 KPI,而且朝九晚四,工作非常輕松。

由於公眾號是日更,所以他早上到了寺裡就要開始規劃每日的內容。趕上寺廟有活動時,趙蓮貴還需要寫新聞稿。

靈隱寺的公眾號內容不用原創,所以趙蓮貴大多數時間都是從網上找一些佛學小故事,稍加修改後就發布。

這份工作,趙蓮貴做起來得心應手,通常上午就能把一天的工作完成。

中午吃完飯,趙蓮貴會練一個小時毛筆字,無事可做時,他就在寺裡東游西逛。寺裡有兔子、鴿子和松鼠,趙蓮貴抓拍了很多動物活動的照片,也算是鍛煉了一下攝影技能。

摸魚的時光裡,趙蓮貴喜歡寫點東西,他在網上發了許多隨筆來記錄生活。

6

比如,他鄭重其事地抒發著自己吃飯的感悟:「不喜歡燒熟之後軟塌塌的綠葉菜,但如果是脆的就可以。」「豬頭肉是很好吃的,特別是蘸了醬之後。」

領悟到一點我佛奧妙之後,他還試著用佛理分析如何打籃球。

用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事情填滿上班時間後,趙蓮貴就可以下班離開佛門淨地,像普通人一樣喝酒吃肉泡小妞了。

趙蓮貴很喜歡這樣清閑的生活,他可以不帶功利目的地拍照和寫作,有大把的空閑時間搗鼓興趣愛好,還有一份穩定的收入。

image

至於工資多少?趙蓮貴說:「賺得不多,但沒有亂七八糟的煩惱。」 在我的一再追問之下,他告訴我:「扣完社保一個月到手的工資是 5000 元,寺裡管三餐齋飯。」

寺裡不忙的時候,趙蓮貴會和法師們一起打籃球。他發現,出家人很與時俱進,他們只是一群有信仰的現代人。他們會用行動電話發微信,會在電腦上看直播看球,看到激動之時還會罵幾句髒話。

他們的生活並不像外界想象得那麼刻板苦悶。

寺裡發生的事情不多,趙蓮貴有時會刻意制造一些無聊的 「人類觀察」。比如,他會掏出一枚硬幣,裝作若無其事地往殿門前的香爐裡扔,來燒香的游客看見了,也會紛紛效仿。

image

之後,趙蓮貴便可以花兩個小時圍觀這場他親手打造的 「羊群效應」,他覺得這很有趣。而 「人類觀察」 的代價是,香爐因為游客長期投擲硬幣,爐身外表嚴重磨損。

這樣的惡作劇被法師發現時,趙蓮貴會得到一句輕飄飄的批評:「悟空,你又淘氣了!」 但趙蓮貴依舊樂此不疲。

9

2017 年 9 月,因為還不起貸款,趙蓮貴從靈隱寺離職了。

在寺裡工作時,趙蓮貴的父母為他在安徽老家購置了一些商鋪。家裡交完首付,趙蓮貴還月供,他每個月要還 5269 元。就憑他的工資,即使不吃不喝,每個月也需要倒貼 269 元。

趙蓮貴在珠海工作時攢下了一些積蓄,他用這些錢補貼貸款,維持日常的開銷。但很快,金庫就見底了。趙蓮貴只得下山,去尋找一份收入更高的工作。

離開時,趙蓮貴對這份工作仍有不舍,他說:「如果當時還有存款,我應該會再待一兩年。」

image

他開始在杭州四處投簡歷。比較幸運的是,因為有靈隱寺工作的經歷,當他 「還俗」 時,不少媒體都來採訪他,讓他變成了一個小小網紅。

找工作時,面試官會因此多看一會兒他的簡歷。

很快,趙蓮貴找到了一份公關公司的工作,負責創意策劃。他的月薪翻了一倍,從五千漲到一萬,過上了 「甲方虐我千百遍,我待甲方如初戀」 的生活。

早上到公司開晨會,大家輪流匯報一天的工作。會議開到中午,短暫的午飯結束後,趙蓮貴要忙著寫方案、對接供應商、催流程,加班成了家常便飯。

有一次,趙蓮貴負責了一個視頻項目,趕在客戶發布排期的前兩天,供應商臨時撂挑子說:「幹不了,換人吧。」

11

趙蓮貴找不到合適的供應商,只能硬著頭皮上。他重新梳理了腳本,和剪輯師一起坐在電腦前一幀一幀地調整,一直忙活到第二天早上九點。

趙蓮貴打完上班卡,把初版丟給客戶,關掉電腦回家睡到下午四點,又來公司繼續改。緊趕慢趕,終於在發布時間之前把視頻改出來了。

「還俗」 後的趙蓮貴,肝起來了。

和萬事順其自然的寺廟不同,公司在年終有業績考核,根據每個人的工作完成度去制定第二年的薪資與職級。

有了 KPI 後的趙蓮貴,生活也越發緊湊起來,再也沒有時間在寺裡看游客扔兩個小時硬幣了。

離開寺廟時,趙蓮貴已經做好了這樣的心理準備,他打定主意去做一個社會人。像普通人一樣工作、買房、結婚,去過他之前刻意逃離的世俗生活。

「老板讓我禿頭修 case,我就去禿頭修 case。」

在公關公司四年,趙蓮貴的職位升了兩級,相比在寺廟裡,收入翻了好幾倍,起碼在杭州也算得上高薪了。而代價則是沒日沒夜地想創意,伺候難搞的客戶和總是琢磨不透的老板。

image

趙蓮貴時常感慨:「塵世間的生活啊,真是太苦了。」

但是,他再也沒有想過回到寺廟中去,因為生活裡的各個地方都需要花錢。

13

趙蓮貴是在珠海上的大學,畢業後留在珠海工作,正好趕上房價飛漲,他打消了在珠海定居的念頭,進了靈隱寺工作。

他以為,這樣可以逃離世俗的生活,再也不用被房價裹挾著向前,但世事總是不那麼如意。

前兩年,趙蓮貴的女朋友提出要在杭州買房。雖然他覺得杭州房價貴得離譜,但還是滿口答應了。

買房的決定做的艱難,不僅因為他拿不出那麼多錢,更因為他曾經認為買房的人都是傻 X,如今,他也要成為那個傻 X 了。

14

買了房子後,趙蓮貴每個月要還將近一萬二的房貸,再加上商鋪的貸款,每天早上一睜眼,六百塊錢就沒了。

他已經很久不在專欄上更新 「吃飯心得」 了,比起 「豬頭肉到底蘸甚麼醬料好吃」,他覺得還是思考甚麼創意能做出爆款來得更實在一些。

對未來,趙蓮貴沒有甚麼特別的規劃,大致是在日新月異的時代裡保住飯碗,去賺更多的錢。老老實實地還完房貸,在沒有經濟壓力的時候,再去考慮過更安逸的生活。

那些在靈隱寺摸魚的日子如夢一樣。

最近兩年,又有許多寺廟放出了招聘資訊,招文案、視頻編導、美編等工作人員,如同靈隱寺當初一樣,每次都能吸引無數人的註意力。

許多人在招聘資訊下留言:「看破紅塵了,想去。」「無所謂薪資,虔心向佛。」……

image

這些留言裡,不乏企業高管、重點大學研究生和出過好幾本書的作家。似乎無論甚麼身份,人們都想在佛祖身後躲一躲,只是絕大多數人都很難一直躲下去。

在靈隱寺的一年半裡,趙蓮貴身邊有許多同事來了又走,有人雖一心求佛,但因為齋飯太難吃卻轉身離去。

趙蓮貴覺得,人們在看待寺廟時總是帶著光環,其實大部分人沒有辦法一直在寺裡待下去,也包括他自己。「和尚一生都有七次還俗的機會,普通人哪有那麼容易看破紅塵。」

16

畢竟,能下定決心出家的人是極少數,在雞毛蒜皮裡度過我們平凡的一生,才是生活的常態啊。所以,還是踏踏實實打工吧,別成天想著遁入空門了。

17

來源:青年橫財發展會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 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