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真的會被嚇死嗎?

人真的會被嚇死嗎?

文: L 好奇心實驗室 

人在受到驚嚇的時候,通常下意識的反應就是爆一句粗口,然後順勢說出那句話:嚇死我了!

彷彿害怕和恐懼這種情緒像是來收割人頭的死神,只要你一有反應,它就會高舉鐮刀微笑著看著你。

比如說去鬼屋或者是去玩過山車之類的刺激項目時,當巨大的衝擊撲面而來的時候,人們也會下意識的感到頭皮發麻,彷彿全身的血液都被凝固住了,心臟撲通撲通亂跳。

這也是人體自我保護的一種機制。

在影視作品中,也曾經有一些關於「嚇死」的劇情,除卻一些營造氛圍的恐怖片,最著名的橋段大概就是《新白娘子傳奇》中的端午節,白素貞喝下雄黃酒後現了原形,許仙不小心看到以後被嚇得一命嗚呼。

不過,影視劇情也好,傳說故事也好,多少也是有一些誇張的成分在裡面。

那麼,人類真的會被活活嚇死嗎?

很多人可能聽說過這麼一個實驗:

1936年在印度,伯納德·朗對一名判了絞刑的死囚進行了一場實驗,實驗中經過受害者同意,用相對平和的「放血」代替了痛苦的「絞刑」。

當這名死囚被綁在牀上蒙上眼睛後,他並不知道在牀的四個角落裡都放上了滴水的容器。

為了讓他更加堅信自己被「放血」了,實驗人員還將他的四肢輕輕劃傷。

隨後四個容器就開始滴水了,這滴水的速度也是有講究的,先是快速,再是緩慢,糢擬出了人類血液流出滴落的真實反應,唯一不變的就是聲音都很大,讓死囚可以清清楚楚的聽到。

這名死囚也堅信了自己正在經歷「放血」,隨著容器裡的水滴滴完,實驗人員也發現死囚已經死亡了。

「隨著滴水的停止,這個健康的年輕人心臟也停止了。他已經死了,卻沒有流一滴血。」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名死囚犯確實是被自己內心的恐懼所「嚇死」的。

因為腦子裡已經有了會被「放血」死亡的設定,當聽到水滴滴落的聲音,就會自然的認為那是自己體內流出的血。

水滴聲停止,那也就意味著自己體內的血液流乾了。

 

柯南·道爾也在《福爾摩斯》中用過相應的原理。

查爾斯·巴斯克維爾男爵被他的姪兒利用了恐懼心理,一隻身上塗了磷光體的獵犬被他認為是家族詛咒中的「魔犬」,最終在極度恐懼中猝死。

這也就是「巴斯克維爾效應」。

由於極端的心理恐懼,導致心髒病發作死亡,這在小說情節的描述中,是一種悲劇性的心理效應。

嚇死也成為了故事創作中,將劇情推至氛圍高潮的一種手段。

 

來回到那個最初的問題,人真的會被嚇死嗎?

答案是肯定的。

不過這種情況非常罕見,而且通常被嚇死的人會有先前存在的疾病。

當一個人受到驚嚇或者感覺到有危險時,大腦會觸發腎上腺素激增,這就會使得心跳加快,並立即讓身體進入「戰鬥或逃跑」的糢式。

「戰鬥或逃跑」糢式,就是身體的一種應激機制,通俗一點來說,就是會在極短的時間內讓人加滿力量、敏捷和智力點。

很多在絕境中因為突然增大的力氣,或者奔跑的速度而脫離險境,就是因為這一點。

當然,這種突然增加的buff也有弊端,那就是腎上腺素水平的增加會損害心臟。

當一個人陷入恐慌時,腎上腺素水平上升過快或持續時間過長,這時候他的心臟就會出現一種不協調的收縮,使其顫抖,也就是心室顫動。

本身患有心髒病的人,就更可能觸發這種混亂的心臟運動,最終變成一種致命的情況。

 

另外,恐懼並不是唯一的出發因素,任何類型的極端情緒都可以觸發反應,甚至是突然聽到一些爆炸的聲音,或者刺鼻的氣味,都可能被觸發。

人們去跳傘、蹦極或者是坐過山車時,通常會看到提示有心臟疾病的人無法遊玩,還會有一些年齡上的限制,因為這種情緒的刺激對於年輕且擁有健康心臟的人來說是可以承受的,而且他們的思想和身體有能力為接下來的情況做好準備,這是一種可以預知的危險。

而去鬼屋,或者看恐怖片這種,驚嚇往往是突然的、出乎意料的,通常會導致心率和血壓的急劇上升,並使已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處於危險之中。

所以,當你想要嚇唬一個人惡作劇時,首先要考慮這個惡作劇是否在他的承受範圍內,這需要考慮到他的生理和心理全部影響。

人嚇人,有的時候真的會嚇死人。

資料來源:
https://www.deseret.com/2004/1/5/19804683/strange-but-true-loud-drips-can-scare-you-to-death
https://www.heart.org/en/news/2018/10/31/can-you-really-be-scared-to-death
https://www.popsci.com/scared-to-death/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 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