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和人的相處中,需要保證的是存在感,存在感上限是 「優越感」,下限是 「主體性」 不會受到威脅。
兩個人相處,其中一方為了追求自我的優越感,侵蝕了另一方的主體性,被侵蝕的一方一定會產生壓迫感。
再通俗一點,就是一個人為了顯示自己的牛逼,不斷地打壓別人,是屬於 PUA。
更可怕的是,這個人的打壓不露聲色,幾乎讓你無跡可尋,”說不出來哪裡不對”。
一般來說,這種人會使用以下幾種方式:
1. 得體地表現自己的 「優秀」。
這樣的人的確是有比別人強的方面,並且他對在別人面前表現這種厲害十分熱衷,且沒有任何人比他們更精於此道。
但他不會赤裸裸地說:” 你看我多厲害」。。
也不會是凡爾賽:” 唉,我走在大街上總被開車的大叔搭訕,我長得好看就有錯了嗎? “
以上兩種,我們看了也就笑笑,並不會產生任何壓迫感。
而讓人有壓迫感的這類人,則會以優雅得體地方式,表現自己的 「優秀」。
比如刻意不經意地在談話間使用略有生僻的典故,暗示自己學過什麼技能。
他們是這方面的大師,而大部分人都是小白而已,被糊弄,實屬正常現象。
2)指導你、誇獎你
他們會以一種讓你無法察覺的方式,把自己設定成 「絕對權威」」衡量標準」。。
除了得體地表現優越之外,他還會給你推薦書、電影。
他們一般會採取這樣的話術:「你可以去看看這本書。 ”
你如果有什麼表現得不錯,他們會對你進行誇獎。
“真棒,你現在已經開始思考這個問題了。”
在得到他們誇獎 時候,你是有些開心,畢竟被認可,但總覺得哪裡不舒服。
是因為 「誇獎」 和 「指導」 是上位者對下位者做的事,在誇獎你、指導你的同時,他已經預設,他是比你優越的。
這背後,是一種權力的威壓。
我們可以想一下,一個孩子會誇獎父母嗎? 一個學生敢指導老師嗎?
他誇你、指導你,才不是真正地為你好,認可你,是為了顯示 「我比你強」。。
3)對你關心
這樣的人還會時不時關心你,對你流露出善意。
而正是這種善意,偽裝了他對優越感的強烈追求。
也正是這善意,讓你覺得不舒服,有壓迫感,但是就是說不出怎麼回事。
甚至,你會懷疑,這是自己的問題。
會想:這個人這麼和善,我感到不舒服,是不是我心胸太狹隘了啊。 我怎麼能是這樣的人呢? 不優秀也就罷了,還愛嫉妒,人品也不行。
我可真糟糕,我是個 loser。
你一這麼想,對方可就得逞了。
他不但在你這獲得了優越感,還被剝奪了主體性。
但其實,這樣的人本質是很 「弱」 的,他的存在價值,不是卻決於自己是否真正有深刻的思想,真正的能力,較高的境界,而是建立在和他人比較之上。
也是一群可憐人。
遇到了這樣的人,最重要的是,你要相信自己的直覺。
如果一個人讓你產生壓迫感,讓你不舒服,特別是很多人和你有同樣的感覺,而其他同樣優秀的人並沒有讓你產生這種壓迫感,這不是你的問題。
這不是你的問題。
這不是你的問題。
答應我,千萬別自責。
更不要試圖和他繼續相處,然後化解這種不舒服。
不要找虐!!!
不要多說廢話,走開就好了。
如果真的一時無法脫身,提供幾個小手段:
1. 要有其他的朋友,而絕不能讓他成為你大部分時間相處的人,正常的人際關係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沖這種壓迫感帶來的主體性被削弱的窒息。
2. 永遠記得,你的價值,不是以他的衡量標準為標準,這世界,就不存在唯一權威永恆的標準。
找准自己的定位,在自己的方向上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不斷精進。
3. 利用他。 沒錯,既然他核心目的就是利用你以達到他找優越感的目的,那你就利用他的這種心理,去達成你想要做的事。
他對你好,好,那心安理得地接受。
他給你推薦書啊電影,那就先收集起來,說不定什麼時候用得上。
賊不走空。
不管世界如何混亂,他人的聲音如何喧囂,這一切都是為你而存在,要以 “我” 為主,讓一切為 “我” 所用。
親愛的,這個世界燦爛盛大,有很多美好的人,有流雲、樹木,有大海、星辰和黃昏,把注意力放在值得的人和事上。
生命很短暫,你很重要。
對自己好點。
來源:知乎日報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