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現在已婚女性都說做家務很累?

利益相關:已婚婦女。

降低衞生標準,活得粗糙點兒。

不想做就不要做,晾著。然後你就會發現,原來這些家務即使不做也沒多大影嚮。

我真是受夠了老一輩對家務吹毛求疵的執著了。他們的生活裡只有家務嗎?有時間多做做其他有意思的事情,哪怕是睡覺也好。上班還不夠累嗎?

只要不是甚麼垃圾都往地上丟,地上明明很幹淨啊,掃甚麼掃?甚麼?你說地上有頭髮?我近視,我看不到。你有意見你自己掃,幾根頭髮就罵罵咧咧,地上一滴水都哇哇亂叫的。

衣服你要手洗?內褲襪子要手洗?這不能洗衣機那不能洗衣機?這衣服要熨那衣服要保養?消毒液 + 洗衣機 + 免熨燙混紡衣物,解決一切問題。你愛手洗自己手洗去,我洗我的洗衣機。

洗碗你要反複洗多少遍?洗潔精稀釋得沒濃度,然後反複刷來刷去都不滿意?洗菜洗一百遍泡幾個小時都不幹淨?廚房每天都要刷一百萬遍?

沒必要,真沒必要。活該你累的。

忽然很多贊,贊得我都害怕了。其實我不是暴躁老姐,我只是一個保障睡眠時間都難的普通社畜。睡眠不足時容易變得脾氣暴躁,打工人不要把自己逼死。真的,活得開心比那該死的家務重要。

就像工作上不是所有細節都能滿意,家務活也沒必要事事完美。抓大放小,基本整潔即可。邊際效用遞減的經濟規律同樣適用於家務活上。

要把家務做的 60% 及格線,需要花的精力並不會不可承受。當然,及格標準不能太高了。之後,每提高一點,所需要的時間精力成本都會大大提升。那我覺得做到 60% 就夠了。

例如,地上不要有食物碎屑,但是頭髮可以攢一段時間,平時踢一邊,一掃一小團。又例如,地上灑了含糖飲料必須擦,但是水漬不用管,有心情拖地了再拖也行。再例如,洗碗就一遍洗潔精,過兩遍水,不要脫離劑量談毒性。當然,如果有洗碗機和掃地機器人就更好了。

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及家庭成員的互相理解和協作也很重要。如果標準定得太高,沒有期待可能性,那結果就是擺爛。要讓每個家庭成員都能用時間精力成本極低的習慣,用舉手之勞共同減輕整個家庭的負擔。

例如評論區提到的食物碎屑問題。吃東西就到飯桌去吃,飯後擦桌子時用盤子在桌沿兒接著,有肉眼可見的碎屑了立刻掃兩下,幾秒的事情。如果有邊看電視或視頻邊吃東西的習慣,可以在茶幾或者電腦桌上常備一個小盤子,吃東西的時候接一接碎屑,吃完一倒一沖即可。這樣,每個人付出的時間精力成本都很低,配合起來比較容易。

又例如洗衣服的事情。設定一個髒衣籃,衣服脫了就扔進髒衣籃。也不用想 「不夠髒,再堅持一下」 的問題,反正也是洗衣機洗,無腦扔髒衣籃,攢滿了一鍋洗。再備小籃子裝有特殊污漬的衣物(月經、油漬、袖口衣領特別髒的),方便預處理。衣物除菌液、防染色片、洗衣袋,這能方便一鍋洗。晾衣服可以和家裡人合作完成,隨便掛上衣架就行。曡衣服也是,只要衣櫃有空間,你捏成一坨塞進去也沒問題,反正抗皺的衣服怎麼塞都抗皺,純棉的衣服你曡得再好也有褶子。

再說說廚房,家務的重災區。我承認我活得很糙。我洗菜就隨便洗洗,從來沒有認真看過有沒有蟲眼甚麼的。摘菜甚麼的約等於不存在,隨便切切,吃出甚麼不好吃的夾出來。像甚麼西紅柿剝皮、把肉細細剁成臊子這類精細操作,抱歉,不做。學生時代吃食堂都能淡定地挑出蟲子繼續吃,我一點心理障礙都沒有。在做飯的過程中,無數碎片的等待時間可以利用起來,見縫插針地做點清潔。至於油煙機,大掃除才清理一次。

最後,我想解釋一下原答案這個暴躁的行文。我是真的很心疼老一輩人。我希望他們能多尋找家務以外的樂趣,多培養興趣,不要把人生價值系在重複機械的家務上。但是他們很難被說服,而且他們把家務等同於對生活的控制,家務不夠精益求精就覺得生活失控了。

如果他們能看到我的匿名答案,我想說,即使你們不完美,我仍然愛你們。

害怕,評論區有知友說我是帶節奏。這不匿名怕是要被網暴?

我只是一個普通人,收入也不高。我過不起精緻的生活,只想心安理得地、粗糙地活著。

強迫癥是病,得治。這個世界不完美,我也不是世界的主宰,不是所有事情都能在我的絕對控制之下的。我可能真的很懶,耐受度非常高,我很少有 「髒亂得看不下去」 的感受。

可能有的人經常做家務,覺得剛弄幹淨就被霍霍壞了,很崩潰。但是這本來就是生活啊,每時每刻都有新的亂七八糟的事情發生,亂就亂了、髒就髒了,遲早的事情。如果髒了一點點就開始咆哮,不會有哪個人願意配合你。相反,當家務的頻率、強度、難度下降,一家人分工合作做家務的可能性就能大大提高。

我始終認為,家務本質上是生活的一部分。家務本來就是無聊機械重複的,我從內心深處佩服家務能手,但我真的很不想做。既然不想做,那我就做最低標準的,大家再分分工,每個人的負擔就能小很多。家務做得好,最好的結果就是井井有條的家庭生活讓我覺得開心。如果家務標準太高,我做家務做得想打人,我何必呢?過粗糙而開心的日子,挺好。

來源:知乎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 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