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全身心地相信「靳東」的愛,她們也都有不被看見的孤獨靈魂。
起因來自江西都市頻道的一則報道,當地一名61歲女子黃月離家出走,理由是自己已和「靳東」在網上相戀多年,對方答應給她100萬和一套房子。
黃月本來就很喜歡演員靳東,今年年初疫情期間,她通過抖音和「靳東」取得了聯繫。她說,「靳東」已經向全國公開表示對自己的愛慕,願意和她結婚,共同生活。對此她堅信不疑。
為了「靳東」,黃月瘦了10多斤,和丈夫、孩子的關係也緊張起來。
看似荒誕,但黃月不止一個,被騙的還有許多「中國大媽」,她們全身心地相信「靳東」的愛,她們也都有不被看見的孤獨靈魂。
令人瘋狂的「假靳東」
據查證,演員靳東本人沒有官方註冊帳號,但在抖音上,「靳東」數不勝數。他們不僅以各種「東弟」自居,也會以演員靳東飾演過的各角色命名,還有的帳號名稱看不出來和靳東有任何關係,類型紛繁龐雜,難以辨別。
抖音號上的假「靳東」們
不過視頻內容都大同小異:剪輯演員靳東的影視片段,配上符合中老年審美的背景和花字,請求姐姐們點一點右下方的小紅心和加號,並約定時間來看直播。
翻閱下來,很難相信這樣的騙術竟然可以取得信任。電腦合成的機械男聲,腔調極其生硬,更談不上和演員靳東有什麼相似之處。還有的配音操著濃重的東北腔、河南腔、台灣腔,同一帳戶接連幾個視頻的口音都不盡相同。
如此假扮明星騙取熱度和粉絲的騙術比比皆是,除了靳東,被假扮的還有馬雲、劉愷威、劉濤、董卿等人。共同之處在於:這些公眾人物都在中老年群體間有著極高的認知度和美譽度。
「多謝姐姐們對弟弟的支持,在今後的日子裡,弟弟一定會記住姐姐,因為弟弟知道,有一種幸福叫姐姐真好。所以弟弟今天拿出一千套貴婦膏送給姐姐,弟弟平時拍戲合作的女明星都在用它。」
以一則名為「男神粉絲群」的帳號為例,他目前共有2.9萬粉絲,直播間裡,不斷有粉絲向主播「靳東」表達愛慕,傾訴苦惱。在直播間的商品櫥窗中,赫然擺放著8件護膚美妝產品的購買鏈接。
一條產業鏈初見端倪:先是引流、漲粉,獲取信任,讓對方覺得被關懷,被依賴,再利用直播,賣貨變現。
受害者不在少數。如報道所稱,黃月也會準時關注「靳東」的每一場直播,已經花費不少。除了賣貨,有的「靳東」還會私下借款,要求轉帳,記者在評論區翻閱到不少諸如「弟弟還需要多少,我再取一點」「明天去早市賣花生,弟弟等等」的留言,令人喟嘆不已。
直播間中的評論區截圖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上當?
新騙局,老套路
「假靳東」火了後,不少人想到,這種一口一個「姐姐」的詐騙方式,與那些喊 「爸媽」賣保健品的騙子如出一轍。
「我們接受的培訓理念是要讓老人成為衣食父母,就要比他們子女還要孝順。」
保健品銷售人員深諳老人們的心理。
2019年春晚小品《「兒子」來了》
2019年的春晚小品《「兒子」來了》就講了一個類似的故事。蔡明扮演的大媽出門旅了趟游就認了一個乾兒子,「乾兒子」不僅會喊「爸媽」,還能把一張標價八千的床墊誇得天花亂墜——針灸、刮痧、治風濕都是常規功能,減肥、抗癌、防脫髮通通不在話下。
在聲聲甜言蜜語中,兩位老人暈頭轉向,差點直接把房產證都給了「乾兒子」。
我的外公外婆在國慶前就上演了一出《「兒子」來了》真人版,旅遊是假,消費是真,只是小品裡的床墊變成了被子,價格從八千變成了六千。
雖然不至於認「乾兒子」,但他們對騙子所宣稱的被子功能深信不疑。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我不會相信,素來「精明」的外公,在如此拙劣的話術前也會「執迷不悟」。
外公、外婆是春晚的忠實觀眾,潘長江和蔡明的小品他們更不會錯過。但即便看了小品也無濟於事,騙子的巧嘴一張,什麼都拋在腦後了。
此類針對中老年人的騙局,早已經無孔不入,如今又從線下開始轉移到線上,但還是相似的騙術,相似的套路,抓住中老年群體信息閉塞、判斷能力弱、缺乏關懷的特點,大打情感牌。
從電視台的報道可以得知,黃月憎惡自己的丈夫。她和丈夫的小兒子從小被過繼給舅舅撫養,一直隨母姓,小兒子生下的孫子也因此隨了黃姓。
3年前,丈夫突然想把小孫子的姓改回隨自己,為此二人爆發不少爭執。
生活壓抑,無人傾訴,心中的悲哀無法釋放,「靳東」才成為了黃月的心理依託。
在這種情況下,身邊的親人就算變成科學的化身,試圖戳破謊言,也不一定有多少作用,說不定那幅「掌握真理」的模樣,將更令她們生厭。
她們需要的不是科學和真相。
黃月和丈夫孩子的關係在「假靳東」出現後不斷惡化,我的外公也和家裡人鬧了變扭。被指出他買的「神被」只是一個騙局後,他不想再收子女們的國慶禮物,他的頑固中帶著一點賭氣:「不要!你們買什麼都不要!」
被忽視的情感需求
都說情誼難得,似乎騙子沒做什麼,只是嘴巴甜點,態度親昵點,就能讓那麼多中老年人付出一片真心。
他們的精神生活的貧瘠可見一斑。
最近這些年,「中國大媽」儼然成了中老年群體的形象代表,她們所留下的印象,是征服世界的廣場舞和炒黃金實績,曾有人寫道:「當中國大媽作為一個群體出現時,與她們相關的標籤,都散發著一種彪悍的搞笑。」
她們雖然處於被觀看的位置,但少有人關心她們的真實境況,心裡都在想什麼。
2010年,復旦大學的一項老年人情感支持抽樣調查顯示,在60歲以上的老年人群體中,超過四分之一的人在內心感覺到孤獨寂寞。
不少中老年人都缺乏充足的情感支持,而女性又因傳統的社會角色與家庭分工的不同,面臨的問題可能更加突出。
在她們身上,更普遍的情況是:她們在廚房忙碌半生,熟悉家裡的鍋碗瓢盆、柴米油鹽,卻沒有多少社會關係,找不到幾個身邊的朋友,她們習慣了為家庭成員付出,但拙於表達自己的情感需求。
但當中老年婦女轉向對她們而言頗為陌生的網絡世界,試圖獲取情感慰藉時,卻又像無知的動物幼崽主動跳入獵人的陷阱,再次遭到無情的收割。
黃月是在今年年初才開始使用智能手機的,在一系列「假靳東」事件中,我們看到了無數中老年人對新媒體認識的缺乏,還有他們周身互聯網環境的閉塞。
當心理專家問黃月,如果靳東站在你面前,告訴你不愛了,你會怎麼辦?黃月的情緒突然激動起來,她揮舞著手臂說:「我會打他。」
她說,我從來沒有陷入進去,全都是他。我的好,我的美,我的人,我的心,我的善,全部被他唱出去了,你叫我怎麼生存?
黃月的兒子可能也沒想到,一向剛強能幹的母親也會如此渴望純粹的戀愛,百鍊剛化為繞指柔。
事情發生後,10月13日上午,靳東工作室發布聲明,譴責並警告「東弟們」刪除涉嫌侵權的內容。騙子固然可恨,但假靳東消失之後,黃月們的寄託又該何去何從。
來源:南都週刊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Follow @xiaxiao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