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啟德
人髮是百億美元量級的大生意。
雖然在垃圾分類系統中,人類頭髮是既不能回收利用又無毒無害的「其他垃圾」,但它其實是世界上用途最廣的原材料之一。
除了製作毛筆、服裝等可想而知的領域,頭髮甚至大量進入了食品工業,各大漢堡、披薩、多納圈等快餐企業使用的麵餅均有添加半胱氨酸(L-Cysteine),人發、豬毛是其重要原材料。
新的功能也在出現,如 1989 年阿拉斯加港灣漏油事故後,阿拉巴馬州的髮廊老闆菲爾·麥克羅里突發奇想,嘗試用人類毛髮製作油污清理工具,獲得成功並受到 NASA 關注。後續研究發現,人發能夠吸收多達九倍於自重的油污,麥克羅里的設想從此在多次漏油事故中得到應用。
· 2020 年 7 月毛里求斯附近海域發生原油洩露事故,當地髮廊提供半價理髮服務,以獲取更多頭髮提供給救災部門使用
人發最重要的產品,是假髮。
2019 年,全球人發製品市場的價值約為 70 億美元,2024 年預計將增長至 100 億美元以上(複合年增長率 8%)。
全球最大的兩個頭髮原材料出產區,是中國香港(年出口額 3020 萬美元)和印度(1900 萬美元)。
從上世紀 60 年代末開始,印度頭髮製品便暢銷於歐美市場,至今仍堅守在假髮市場的歧視鏈上游。
尤其是在高端市場,由於印度女性、特別是南部女性極少用化學製劑漂染頭髮,而是日常梳理清洗並用椰子油浸泡頭髮以保持絲滑,她們的頭髮便成為了頂級的「處女發」( virgin hair)。
處女發的一大來源,是印度寺廟從虔誠信徒處獲得的捐贈。
在香火極旺的維沙卡帕特南神廟,由於信徒的捐贈熱情過於高漲,1320 名理髮師傅平均每人每天剃40 個頭,仍然經常忙不過來,信徒們甚至不得不給師傅小費以求奉獻。
· 寺廟將頭髮分級在網上拍賣,長度超過 31 英寸為頂級,15 和 30 英寸之間的是2級,最低的是短於 15 英寸的 3 級頭髮。 2019 年 2 月,維沙卡帕特南神廟僅一次活動便拍賣了 157 噸頭髮,賣了 160 萬美元
另一些印度假髮的來源,是當地農村的貧窮婦女出售給小販的頭髮。這類直接從婦女頭上剪下的頭髮稱為「雷米發」(Remy),業內被稱作「黑金」,高級貨每千克可以賣到 2000 美元。
印度和中國的頭髮販子走南闖北走街串巷向人們收購頭髮的傳奇故事,早已是西方媒體關注的亞洲奇聞。
隨著收購頭髮越來越困難,大國的原料商販早已走出國門,在緬甸、老撾、蒙古、印尼等國收購頭髮,對部分較不發達地區來說是不可忽視的收入來源。
號稱「世界假髮之都」的河南省許昌市,高峰時期曾有2 萬人的頭髮收購大軍,每年將世界各地上千噸的頭髮匯聚到許昌,在各工廠作坊裡打散、分檔、捆紮,等候加工、售賣。
· 2018 年中國《進口廢物管理目錄》將進口頭髮定性為「洋垃圾」,許昌假髮業的原料收購大受影響
歧視鏈最底端的,是小販們像收破爛一樣回收來的毛團,緬甸等較不發達地區的村民甚至把動物胃裡的毛團也拿來出售。
在印度,人發被初步收購、集中之後,將進入流通鏈的下一個環節:在本地或者勞動力更便宜的孟加拉國、緬甸等國家的小作坊裡清洗、梳理和分類。
· 金奈的發團整理車間
這些來自東亞各國的原料頭髮,此時已經經過了無數雙手,最初到底是貧苦婦女的毛髮還是下水道的毛團,往往已經難以區別。
它們的下一站通常還是中國大陸、印尼和印度,在工廠裡加工成假髮套、發片,再銷售至國際市場。
其中,中國擁有全世界 70%以上的假髮工廠,2018 年出口假髮製品達 36 億美元,佔據全球市場約 80%的銷售份額。
佔據中國出口額半數以上河南許昌,聚集了 2000 多家大大小小的發製品企業和家庭作坊,從業人員多達 30 萬,從碧昂絲到普通非洲鄉民都是許昌假髮的用戶。
· 假髮工廠會對頭髮進行篩選、消毒、漂白劑漂染熨燙、烤箱定型的等處理,然後製作成假髮套
它們在海外市場售賣時,貼的很可能是韓國品牌,因為後者早已在美國開店,佔據了實體銷售渠道。
近年來,許昌的假髮工廠開始憑藉跨境電商,直接出售自有品牌的假髮,並催生出了瑞貝卡這樣進駐大商場、市值 40 億、有自主設計能力的龍頭企業。
山東、湖南等地,也是中國假髮工廠的聚集地。
作為典型的牆內開花牆外香產品,假髮的最大市場在美國,第二大市場則是非洲,而這兩個地區的非洲裔群體都是主要的假髮消費者。
由於髮質偏向細碎、捲曲、蓬鬆,不易開發造型,黑人在發妝市場上的巨大投入長期成為美國種族研究的關注對象:
在非洲,假髮更是成為日常美妝用品,據南非美髮企業統計,該國髮廊行業80%的收入來自人發製品。
美國假髮市場的另一群主力用戶,是正統派猶太教婦女。
由於婚後遮蓋頭髮的傳統,正統派猶太教女性通常會在頭巾和假髮之間作選擇,假髮(意第緒語sheitel)往往憑藉美觀勝出,因此她們購買的多是800-55000 美元的高端假髮,正統派猶太教假髮市場價值高達6000 萬美元。
沉迷 Instagram 的千禧年用戶,也是假髮市場新進出現的有力支柱。
· 名媛科勒·卡戴珊在 Instagram 上發布的假髮收藏
· 她更出名的姐姐金·卡戴珊則因為假髮束掉落而引發推特熱議
名流們巨大的帶貨能力,早已引起了中國假髮商人的高度關注,蕾哈娜、碧昂絲、 Lady Gaga 等人都曾被許昌企業用來為產品命名,以米歇爾·奧巴馬為原型的「第一夫人」品牌更是在非洲獲得成功。
參考文獻:
[1]The economics of the human hair trade
https://thehustle.co/the-economics-of-the-human-hair-trade/ ,2000
[2]THE INDIAN TEMPLE WHERE HAIR FETCHES MILLIONS
https://www.ozy.com/around-the-world/the-indian-temple-where-hair-fetches-millions/240684/
[3]假髮出口國數據
https://www.morethanshipping.com/human-hair-export/
[4]假髮行業分析報告,Alibaba.com,2009
[5]價格降幅驚人!阿里跨境供應鏈推出許昌假髮中美專線
https://supplier.alibaba.com/story/story/PX9C0QSG.htm ,2019
[6]新京報,《揭秘「 假髮村 」:頭髮「 搬運工 」背後的生意》
https://www.sohu.com/a/306214283_391294
來源 大象公會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Follow @xiaxiao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