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經管裡的牛人都是怎樣的存在?

清華大學

文:王煜

曾經的經體班學生,專項短跑,就體育特長生的問題來答一下

經體班是清華大學體育代表隊集中班,主要是 A 類隊隊員(目前是男女籃 + 田徑 + 射擊,過去有一段時間是男籃 + 田徑 + 射擊 + 賽艇),這部分同學會被集中編班到經管學院工商管理專業。

雖讓我們名義上屬於經管學院,但我們其實是處在校團委、體育部以及經管學院多重管轄下的,在我的印象裡,校團委和體育部對我們的管理優先於經管學院。我們這個群體在一開始就被賦予了為校爭光、塑造清華體育精神的使命,其中部分優秀的同學還承擔著為國爭光的任務。

下面說一下我們的入學方式,理解了這一層,可能就方便理解我們之間的「差距」。

高水平運動員是我們主要的入學渠道,即在入學前一年參加清華大學高水平運動員冬令營測試,獲得高水平運動員認證後即可享受降分錄取的優惠,一般分為兩類:二本線和二本線 65%。

因為測試成績基本都是一級運動員以上的水平,大多數考生都會拿到 65%的降分優惠。這是個甚麼概念呢,如果當地二本線是 500 分,那麼你只需要考到 325 即可上清華。記得當年我高考的時候,理綜選擇題做完我就知道我分數差不多夠了。

另外,如果測試成績特別優秀,比如接近運動健將水平,考生還可以享受免試入學的優惠,類似於「保送」,不過要參加另外的考試,過去這個考試是清華自己組織,現在是國家體育總局出題,具體考核標準我不太清楚,但不會很難,只要滿足「高中同等學力」的標準即可。

葉詩文和柯潔和我們是完全不一樣的渠道,他們享受的是國家體育總局的 「優秀運動員免試就讀高校」 的政策,這個要單拿出來說,不是高水平運動員的升學渠道。

所以,我們這個群體,以高考分數為標準來評價的話,差異性特別大,其中不乏高考成績非常優異的, @Richard Xu 嘉神已經在回答中列舉了好幾位,比如胡凱高考 580+,11 級周文師兄 600+。

那位汽車系的男籃師兄叫吳添,他第一年沒有獲得高水平認證,第二年複讀自己考上了清華,後來加入男籃打成了首發主力,自己 GPA 還經常拿全系第一,被我們奉為傳奇。 (他還可以打校運會的普通學生比賽,我聽說他在的時候汽車系男籃連續兩年冠軍)

不過更多的是學習非常吃力的同學,除了他們自己對於學習的態度外,也因為基礎實在是太差了。二本線 65% 的分數基本上只能去一個高職高專院校,而保送的那一批同學基本上從小到大都是在體育系統裡成長的,訓練占據了他們大多數時光,文化課對於他們來說是一種「負擔」。我曾經擔任過好幾年的經體班微積分的答疑老師,我發現對於這部分同學來說很多內容要從初中開始講起,甚至是小學。

下面說一下我們的日常學習訓練

我們的專業也算是為我們量身定做的,叫工商管理。這是一個不需要太多理科素養的專業,我們的學習內容基本上掌握了高中數學知識就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勝任。但很遺憾,教學的質量上參差不齊,部分同學覺得講的很淺薄,部分同學又覺得難以理解,最後老師不得不找一個折中的方法來盡可能滿足所有的同學,因此我們的課程比較通識,一般不會講得很深。但這樣一來,整體的學業上我們和經管普通的學生差距就變得很大了。

學校對於我們定位是:體育優秀,全面發展。體育優秀優先於全面發展,以田徑隊為例,我們之中出現過全國紀錄保持者(滕海寧、李俊霖、游俊傑、王宇)、世界冠軍(胡凱)、當年國內最好成績(宮克威、江亨南)等國家隊選手,2017 年全運會經過統計發現清華的學生運動員整體成績優於全國二十多個省隊。

運動成績對於我們來說是至關重要的,首先我們有一個運動訓練課程,10 學分的必修課,極大影嚮我們的 GPA,第二是我們的評獎評優,以及推免研究生都和運動成績直接掛鉤。

訓練比賽占據了我們主要的時間,每天下午三點我們會準點開始訓練,在校期間幾乎每天如此,假期的時候我們就基本上是專業隊的訓練糢式,有的時候一天兩練,像中長跑隊他們還會去外地高原集訓。到比賽的時候,我們就是幾乎沒有時間投入到學業中了。

因此在這個環境中,能做到學業優秀真的很難,但不是沒有人做到,比如 2014 級的男籃隊員王子寧,他的課程基本上是全優(百分制 95+),而且他選修了很多普通的學生課程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同時他是男籃主力大前鋒,基本上場場首發,後來幫助清華獲得了 cuba 總冠軍。他因為很好地詮釋了體育優秀、全面發展的精神,獲得了經體班中歷史上第一個特等獎學金。另外,之前說到過的周文學長,導師對他畢業論文的評價是幾年也遇不到這樣一篇優秀的本科論文,本人去拜讀過,確實寫得非常精彩。

經體班更多的是以體育代表隊隊員的身份和校內同學接觸,我們也會參加到清華校內的學生活動中,不過這都有一個前提,不能影嚮訓練比賽。整體上我們和經管的同學還是聯繫得不夠多,雖然同屬一個學院,但因為生活、學業(還有成長經歷)太不一樣了,平時見面也沒有太多的共同語言。但也有一些活動會給我們交流的機會,比如校運會前的訓練我們去當教練,比如大家都關註的男女籃 cuba 學院同學也會成為拉拉隊,也比如學院的學生節籌備我們會去幫忙。

關於我們未來的方向,部分體育優秀的同學會選擇體育教育、運動訓練方向深造並繼續從事他們熱愛的運動員事業,部分同學會和經管同學一樣選擇金融方向深造,還有選擇心理、新聞、公共管理方向的,也有選擇直接就業的,總的來看,也算是多元發展。

經體班同學的發展路徑會被限制一些,畢竟降分到二本線 65% 甚至免試,理所應當我們應該遵循契約精神履行我們的職責。我們也很開心因為我們的存在,清華的校園體育發展變得更加多元和豐富了。

而且事實證明在清華,只要你努力,你也可以做到和那些狀元們一樣優秀。而且運動訓練這個背景在某些時候會給你帶來額外的加分。體育優秀,全面發展。前面四個字是作為經體班學生的基本要求,後面四個字是經體生們的努力方向。

總結一下,差距大麼,一開始感覺還是挺大的,但路大家都是越走越散,慢慢也就覺得這些差距不過是人生選擇的不同吧。

來源  知乎日報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 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