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界是由什麼決定的,槍桿子還是筆桿子?

文 :華仔

在群裡聊天,一群友支持基於國家暴力的貨幣,原因是:因為沒有比國家暴力更穩定的東西,國家暴力可以禁止黃金當貨幣,違反的可以槍斃,上世紀三十年代的美國,四十年代的中國,都乾過這種事。

我們說支持一種觀點,是指這樣的觀點是對的,或者說這種觀點,對我們有利。而不是說,我們被暴力被迫如此選擇,這不叫支持,這叫現實情況。

也許在現實中,你會說些違心的話,但在群裡,理論探討上,至少我們討論的是什麼樣的貨幣是正確的,什麼樣的貨幣是有利於經濟的。

另外,能隱隱約約的感覺到該群友所表達的一種宿命論。在國家暴力面前,我們只能逆來順受,任人宰割的命,支持與不支持都是沒意義的。

其實不然,任何政策都需要民眾觀念為基礎,脫離民眾基礎,即使偶爾可以獲得短暫的實施,但長遠來說,是不可能成功的。

上世紀在美國,羅斯福上台之後實施了一些列新政,其中一項就是禁止私人擁有黃金,一旦發現將沒收黃金,並將面臨牢獄之災。

羅斯福之所以能順利實施眾多對市場干預的新政,與當時民眾的觀念分不開。

羅斯福上台,正值大蕭條之後,當時經濟蕭條,失業率高漲,民眾生活困難,而這一切,無論是思想界、經濟學界,還是普通民眾,大多數人都將它歸因於自由市場的內在缺陷。

特別是在貨幣領域,在經濟學界,除了奧地利學派之外的幾乎所有學派都支持廢除金本位,認為金本位不能適應經濟的發展,阻礙了美聯儲自由調節貨幣量以適應經濟需要。

著名經濟學家凱恩斯說:以事實而論,金本位是一種未開化習俗的殘餘。

所以在這一背景之下,羅斯福才有能力禁止私人收藏黃金。話說回來,羅斯福再有能力,他也不可能像當時的蘇聯一樣沒收私人財產、實行完全的公有製計劃經濟,因為在美國不具有這樣的觀念基礎。

我們太多的人迷信槍桿子,而忽視了筆桿子的作用,前者對應暴力,後者對應著觀念。槍桿子之所以有用,也在於觀念的支持。


古代皇帝為何能統治整個帝國,是因為其龐大、精銳的軍隊嗎?從一個側面來說當然是,沒有龐大精銳的部隊,當然不可能統治整個帝國。

但我們可以仔細思考一下,皇帝只有一個,而將軍有幾十甚至上百個,那麼皇帝相對於將軍來說,是不是弱勢群體?將軍幾十個,而士兵卻有成千上萬、甚至上百萬個,那麼將軍相對於士兵來說是不是弱勢群體?

那為何皇帝可以統領將軍,將軍為何又可以統領士兵呢?

答案就是觀念。帝國之所以能夠維持,必須有一套倫理觀,君權神授、三綱五常、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正是這些觀念在維繫著帝國的運轉。

所以無論哪朝哪代,統治者們都會豢養一批國師、文人,為統治者的統治行為辯護,並將其理論化。

然後再通過官辦的教育系統和宣傳系統對民眾進行「教育」,使其成為民眾的觀念,這就是為什麼,那些身處最底層的民眾,卻有著統治者的思維。

到了近現代,民眾的觀念發生了巨大改變,如今有人如果再想回到帝制,無異於癡人說夢。

當年袁世凱,在大清滅亡沒多久,妄圖再回复帝制,結果只做了區區八十三天皇帝,不久之後便一命嗚呼。

到了現代,自由市場、全球貿易給全世界帶來了空前的繁榮。整個世界的快速進步也就是這兩三百年的時間,而中國的飛速發展也就四十多年的時間,這一切都得益於自由市場。

但我們也應該看到,反市場、干預市場在全世界蔓延。福利主義、干預主義、環保主義、黑命貴、政治正確都在一步步侵蝕著自由市場。

正確的自由市場理論只有一種,而錯誤的理論有千千萬,他們不斷的變換著馬甲,從各個不同角度對自由市場發起攻擊。

政府的任何政策,要得以順暢的執行,必須得到民眾或積極、或消極的支持,不然一項政策不可能得以實施。

一項壞政策的實施,表面上看是政客們利用權力的結果,而從另一個方面來說,也正是民眾觀念變壞的結果。

所以民眾的觀念才是決定這世界的終極原因,而民眾的觀念又很大程度取決於生產和傳播觀念的人。

凱恩斯說:經濟學家和政治哲學家的思想,無論對錯,實際上都要比一般人想像的更有力。這個世界的確是由少數精英統治的。那些自認為能夠免於受經濟學思想影響的實干家往往是那些已經過世的經濟學家奴隸。

這可能是凱恩斯爵士說過唯一正確的話。

這也正是我們這些傳播自由市場理念、沒事熬夜寫文章的公號狗們存在的意義。

來源       一本正經的華仔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 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