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
冰鎮西瓜最是能解暑。
而不同水果繽紛的外表下,
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但有時候隱藏的「糖衣炮彈」你是否能分清呢?
看答友們來戳穿水果的騙局~
偽常識
鑒別西瓜真的不靠拍
答主@睡去巫山一片雲
鑒別一個西瓜好壞真的不靠拍。
別相信那些水果店老板給你說的:拍一下西瓜,聲音「空嚮」或者「純厚」的就是品質好的西瓜。
一般人還是需要綜合幾個要素來看的。
皮色:皮色顏色深沉但是鮮豔,明顯能感覺到瓜表皮活力的,為好品質的西瓜。相反,如果瓜的皮色顏色較淺,看起來雖有了一定程度的顏色,但是表皮看起來比較嫩,就屬於還未成熟的瓜。
瓜臍:瓜臍主要看大小。一般的西瓜以頭瓜口感為最佳。頭瓜的意思就是一株西瓜主籐上第一個結出的瓜。頭瓜的瓜臍通常是比較小的,越往後瓜臍越大。
瓜柄:瓜柄主要是看長短粗細。通常,頭瓜的柄是比較短和粗的。一般沒有瓜柄或者有瓜柄但是幹枯的西瓜我是不會買的。
還有,不要擔心瓜皮上有被蟲子咬過的痕跡,只要被咬得面積不是很大,反而說明這種西瓜是健康綠色的。所以,西瓜的賣相好並不一定就健康,關鍵是要品相好,作為買家的你要慧眼獨具才行。
當然,拍一下西瓜,通過聽聲音來鑒別也是有一定作用的:
新鮮的西瓜拍起來的聲音略帶一點「剛性」、「彈性」,聲音很清脆。而放置久的西瓜就會比較暗啞,聲音很閉塞,不夠清脆。
這需要很豐富的技巧和經驗,並且這個技巧有時候也不一定對。只是在鑒別的時候,可以簡單區分一下新鮮西瓜和放置有些久的西瓜。
香蕉不能治療便祕
答主@小程
每一根香蕉大約150g,其中所含的膳食纖維總量不到4g,遠低於每日推薦量,所以想靠香蕉中的那點膳食纖維去緩解便祕並不靠譜,絕大多數人食用後也並沒有甚麼效果。
另一方面,香蕉含有一種對消化道有收斂作用的物質:鞣酸。一些沒有熟透的香蕉中鞣酸含量更高,會抑制胃腸液分泌並抑制其蠕動,如果攝入過多會引起便祕或加重便祕病情。
水果能不能減肥
答主@小程
甚麼東西吃多了都會胖。
水果的果糖雖然健康,但對血糖影嚮不小,且現在大多數水果都很甜,動輒含糖量10%以上,讓我吃300g 米飯很難,但是讓我吃3 個300g 水果真的隨隨便便,幾口就沒了(還記得一個西瓜頂六碗飯嗎?真不是嚇人的)。
要是不過量,每天按照推薦的 300g 攝入,還是很利於身體和身材的。
推薦每日攝入的量:
欺騙顧客的冒牌水果
刷漆的椰子
答主@Robert
大理皇家蒼山腳下,一個大媽擺的水果攤。這又大又圓又紅又硬的東西,大媽一臉高冷地說:這是神仙果,全世界只有蒼山結的出。
一問價錢,70 塊錢一個,那要挑個最大的。挑一挑,搖一搖。
「大媽,這好像不是神仙果啊」
「咋個不是,這就是神仙果」
「大媽,你不要騙我啊,這好像椰子啊」
大媽不容置疑地說「就是神仙果」
「大媽這只神仙果掉漆了啊,這個漆質量好像不太行唉」
「大媽你怎麼不理我了?哈哈哈哈哈,大媽你說話啊大媽」
沒有藍莓的藍莓李果
答主@小海豹
實名 diss 藍莓李果,沒錯就是火車上叫賣的包治百病不要 998 不要 98 只要 20 的藍莓李果。
因為上大學的時候離家近經常坐火車回家,於是在火車上看見了叫賣各種商品的。
其中這個藍莓李果印象深刻,20 元這麼大一袋我差點就動心了。但是我想不對啊,就算新鮮藍莓最便宜的時候 19.8 元一斤,做成蜜餞也不能這麼便宜啊。
果然我淘寶一搜。
你跟我說老婆餅沒有老婆,夫妻肺片沒有夫妻,我接受,但是為甚麼藍莓李果裡面沒有藍莓?還有,為甚麼號稱新疆高原健康食品的東西,產地在廣東揭陽?
長相奇特的金龍果
答主@趙能
前幾天去雙月灣旅游,開車剛過一個跨海大橋,就發現路的兩邊有一種很新奇的植物,下面掛著幾顆類似菠蘿的果實,顏色黃裡透紅,分外妖嬈。
我們就去了水果攤,問老板:「這個水果叫啥?」
老板娘:「金龍果,惠州特產,別的地買不著。」
「咋吃啊?」
老板娘有板有眼地說,先拿水洗幹淨,然後掰開吃,一定要先拿水洗一洗。
於是買了一個就晃晃悠悠走了,路上去一家便利店買水,老板娘是一個東北大媽,賊熱心腸:「那玩意不能吃。」
「啥玩意不能吃,我買的是水,咋還不能吃了呢?」
大媽接著說:「這玩意都是騙人的,吃完嘴麻,裡面也沒多少東西」
我才反應過來他是說我手裡拎的金龍果。
「趕緊去退了吧,就說自己不會吃,別的啥也別說」,大爺也出來說。
我倆就拎著去退,路的兩邊都是水果攤,幾乎每家都有這種金龍果……路邊賣水果的紛紛向我倆投來註目禮,仿佛在說:「多好的傻子啊,咋就沒讓我遇上呢?」
去到水果店,老板娘自知理虧,但想著不退錢,換別的水果。我說換個椰子,剩下的錢退了。老板娘說:退錢不太好吧。
沒有錢當然要退了,最終退了錢,我倆拎著椰子走了。
差點就被收智商稅啊。
這是神仙吃的果子嗎
答主@芊小桌兒
我們全家去成都玩,一路串串、火鍋、蛋烘糕、鍋盔吃下來,全家都吃懵了,感覺就算成都地上的磚頭撿起來啃兩口,可能都挺下飯。
然後我們遇到了這個。
感覺好看到不像是人間的果子。
要是換做平常,直覺會告訴我,這個有問題,絕對不要買。
但是攤主一口咬定就是天然水果,是本地的一種西梅。
然後我正在旅游啊,普通人的旅游就是「來都來了」,而我們吃貨的旅游是「來都來了不嘗嘗麼」。
回去後如獲至寶地啃了一口。
哈哈哈哈,是騙子的味道。
劣質的甜和齁,難吃到想出門去啃磚頭。
然後百度查了一下:金西梅。果然是人工果子,人工到如此難吃的地步,也真是不容易。
對了,泡一下還會掉色。
来源 知乎實驗室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Follow @xiaxiao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