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7年,初秋,上午;
王小明在城東的小巷子裡徘徊,再走五十步,就到私塾門口;
去不去呢?王小明內心激烈地鬥爭。
和往常一樣,他又沒有寫作業,
先生肯定又要當著全班的面,拿戒尺教訓他,
一想到那張可笑的臉,王小明撓撓頭,往南走,
沒錯,他又逃課了。
王小明漫無目的地在街上閑逛,
逛著逛著,面前出現一堵高牆。
他從來沒有見過這麼高的牆,
裡面到底是甚麼呢?
他心想。
隔著牆,王小明聽到了一些聲音;
大概有十來個——或者更多人。
他沿著高牆,想著找到入口鑽進去,
或者牆角堆著東西,攀上去看看。
走了一會,王小明終於找到一個洞;
「只要是牆,總會有洞。」他得意洋洋。
很快,他彎下身子鑽進去,動作敏捷得一只老鼠。
王小明被眼前的場景驚獃了。
一個大人也沒有,牆裡頭全是小孩,多到數都數不清。
「我靠,好地方。」
王小明正在震驚,一只手伸過來。
手的主人腦袋頂上梳著小揪揪,撐過一條船,問他:
「傻了吧?頭一回見吧?」
「是是,沒見過。」王小明結結巴巴。
「上船,送你過去。」撐船的男孩說。
王小明跳上了船。
船上有另外幾個男孩和一大罐荷花。看樣子是剛剛採摘的。
沒人覺得王小明奇怪,他們從水罐裡掏出一片荷葉遞給王小明;
王小明覺得很奇怪,他接過來。
船駛到亭子旁,大家下了船。
一個戴著妖怪面具的男孩,站在亭中的石桌上;
他一手拿著筆,一手拿著錦盒,嘴裡念著:
「哇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
且不時作吐火狀。
眾人笑得合不攏嘴。
王小明只在節日裡看過這樣的表演,但他從沒有戴過這樣的面具,他以為只有大人才可以戴。
亭子和庭院,連著一座小橋。
小橋的兩邊各有三節鏤空護欄,
橋上有人在玩撥浪鼓,發出「咚鐺咚鐺」的聲音;
小明過了橋,看到三個男孩正在玩木車,車上坐著紅衣人。
他想起自己也有一輛,但它被先生丟進小河裡。
他又往前走了兩步,見到三個小孩在玩青蛙;
又遇到幾個人正在遛鳥
幾個人正在挖樹,其中一個露著屁股;
喧鬧的人群旁,一個小孩在釣魚。
小明上前搭訕:
「哎,這是哪兒啊,你們都不用上···」
「噓,別說話,我在釣魚···」
「你怎麼一個···」
「噓!別說話,我在釣魚…」
一陣噼裡啪啦的聲音從身後傳來,釣魚人大罵一句。
王小明回頭,只見不遠處白煙升起,空氣中彌漫著硫磺的味道。
一群人正在放鞭炮。
大家手舞足蹈,就像過節一樣。
鞭炮聲中,一隊人聲勢浩大,從樹叢裡走出。
走在最前面的兩人,興高採烈地揮動著手中的旗子;
後面跟著打鼓、擲鈸、吹長號嗩吶的孩子。
音樂整齊悅耳,看上去訓練有素。
是甚麼天大的喜事?王小明好奇地擠到前排;
這裡的畫面更有趣。
兩個孩童正在騎馬,手舉馬鞭,想象自己正在一望無垠的草地上。
他們的身後,一場舞獅正在進行;
兩只獅子在鑼鼓聲中擺出各種動作,追隨前面高高舉起的繡球。
等等,不對,那是甚麼?
甚麼東西?看花了眼嗎?
「王小明?王小明?」
「王——小——明?」
「先生,小明又睡著了。」
「啪!」
小明一激靈,背上火辣辣的,他睜開眼,看見先生那張可笑的臉,此時因為發怒通紅。
「大頭呢?大頭哪兒去了?」他迷迷糊糊地問。
同學們哄堂大笑,先生的臉更紅了,那雙可笑的死魚眼,也比往日更大了。
本文靈感來源於——《百子圖》 清 · 冷枚
来源:中華珍寶館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Follow @xiaxiao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