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奈山峰
大人物都考慮大戰略,而最大的戰略問題,就是意識形態。
據中國首任駐美大使柴澤民口述的《中美建交風雨路》一書中說,那誰會見尼克松:「在尼克松談到許多具體的國際現象時,他說『這些問題不是在我這裡談的問題。我談哲學問題。』」
為什麼談哲學問題?就是自信能在意識形態上對對方釜底抽薪,或者形成共識。
川普也是重視意識形態的元首,在競選總統期間,經常和教會牧師一起禱告敬拜,他的當選,美國基督徒、包括華裔基督徒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川普上任之後,親赴以色列拜謁聖殿哭牆,並於不久後毅然決然宣布把大使館遷到了火藥桶一般的耶路撒冷。
大選禱告/拜謁哭牆
這些都能表明,川普的基本意識形態就是基督教信仰。
而俄羅斯的普京是個虔誠的東正教徒。每逢重大東正教節日,必會拜訪教堂和修道院,參加彌撒和祈禱活動。
普京冰水中洗禮
而普京領導下的俄羅斯,占統治地位的東正教是基督教三大教派之一。
公元十世紀末,基輔羅斯(俄羅斯的前身)大公弗拉基米爾一世娶拜占庭皇族公主安娜為妃,其目的在於通過聯姻的方式使俄羅斯躋身於當時的強國之列。安娜出嫁時希臘教會的修士們也隨同來到基輔羅斯公國。
公元988年,弗拉基米爾一世下令破除多神教的神像,強制命令所有基輔羅斯人跳人第聶伯河接受洗禮入教,形成了俄羅斯東正教會,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羅斯受洗」。
沙皇亞歷山大三世與皇后瑪麗亞(丹麥公主)於1883年在教堂加冕
索爾仁尼琴,更是一個堅定而虔誠的基督徒,他畢生的夢想就是摧毀蘇維埃,復興東正教俄羅斯的光榮。這一點正好和最高領導人普京合拍。因此蘇聯解體之後,索爾仁尼琴回到祖國,欣然接受了普京的拜見及頒發獎章。
索爾仁尼琴
前些日子,美俄共同重申「易北河精神」,讓許多人浮想聯翩。其實它們不僅有聯手抗擊法西斯的關係,可能更重要的關係就是相近的宗教文化的底蘊相近。
有人說微信朋友圈撕裂了傳統的朋友圈,無數平時的熟人、甚至親人,從對方朋友圈轉發的文章中,突然發現了一個迥然不同的對方,很多 人因此開始互懟,因此而反目。於是流行一句話:人世間最遠的距離,是與你面對面但價值觀不同。
其實這個現象是正常的,古已有之。《論語》「道不同,不相為謀」說的就是這個現象,歷史上一些發小老友,最終因為一件事暴露出價值觀不同而割席絕交,是屢見不鮮的。
就像索爾仁尼琴希望的那樣,讓俄羅斯在普京的領導下恢復東正教傳統和帝俄時代的光榮,這最符合普京的初心願景。
意識形態才是一切重大國際問題的最深刻最穩定的基石。
川普和普京總的意識形態是統一在基督信仰之下,這決非某些淺薄之徒信奉的那樣「只有利益,沒有道義」。以川普及其保守派團隊的智慧,他們一定會抓住了這個關鍵問題,曉以利害,誘以援助,修復關係,結成同盟。
袁騰飛戲言:在有信仰的人看來,尤其是在一神信仰的人看來,無信仰的人簡直是野獸。就這一點而言,雙普都是基督徒,至少不會看對方是野獸。而一帶一路那些斯坦們信仰的是另一種一神教,日本韓國台灣等沒有強烈的宗教色彩,但他們都是美式政府。
環顧前後左右,微斯人,「吾」誰與歸!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Follow @xiaxiao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