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么傻
封城封路,影響最大的是城市貧困家庭。
公務員家庭、事業單位職工、大型企業中高層,他們的生活不會受到影響,先不說他們會有一定的積蓄來應對這段時間的生活,即使不上班,也會有工資照常發放。
農民家庭,儘管這段時間沒有收入,但因為家裡有地,地裡產糧食,他們也不會到生活難以為繼的地步。
這次疫情,影響最大的是城市貧困家庭。
比如滴滴司機、出租車司機、快遞小哥、街邊擺攤的、開店做小生意的、打零工的、殘疾人家庭、空巢老人家庭……
這些人沒有穩定的收入,沒有多少積蓄,缺乏抗風險的能力,缺乏對現代生活的適應能力,一旦風雲突變,他們最先遭受傷害。
河南鄧州,一名初中女生,因為家裡沒錢買手機,無法上網課,選擇自殺。
你可能想不到,都到了2020年,還有人買不起一部智能手機。
確實有人買不起。
我以前一直使用不能上網的諾基亞手機,直到2014年,一位喜歡閱讀我的書的讀者,才送了我一部大神智能手機。他開了一家手機店。
我把我的全套簽名書送給他。
我是城市中產階級,一部智能手機最少2000元,我確實捨不得買。
我捨不得買,我相信有難以計數的人也捨不得買。
湖北黃岡,一個名叫翁秋秋的母親,因為無錢治療,選擇死亡。
類似這樣的例子很多,之所以翁秋秋被人記住,是因為她死在疫情發展的初期。
她和丈夫在黃岡做著小生意,每月有3000元的收入,而房租就需要500元。
她有一個5歲的女兒,而肚子裡還懷著一個。
她發燒,讓丈夫騎著電動車載著她,輾轉黃岡大小醫院,最後來到武漢治療。
每天的醫療費最少兩萬元。卻還沒有確診是不是新冠肺炎。
她在花光東借西湊的20萬元後,放棄治療,走向死亡。
一場重病,足以摧毀一個中產家庭,何況這樣一個城市貧困家庭。
大量的城市貧困家庭,都在艱難生存著,他們祈禱著不要有病。稍微一場疾病,就會把這一個個貧困家庭打回「萬惡的舊社會」。
湖北十堰,一名六歲的小男孩和爺爺相依為命。
爺爺患病身亡,六歲的小男孩依靠餅乾,得以活命。
要不是社區人員上門走訪,偶然發現,六歲的小孩子也會餓死在房間裡。
中國有太多這樣的空巢家庭,農村裡的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尤其多,空巢家庭特別多。
我去過很多農村,我在一座座農村很難見到青壯年的面孔,我看到的都是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
我也聽到過好幾起留守老人死亡家中,而很多天才被人發現的悲劇。
這個社會裡,並不是每個老人都有退休金,並不是每個兒女都不想盡孝。
這個社會裡,有太多的人生活得很無奈,很悽苦,很絕望。
這個春天,有很多人已經兩個月沒幹活了,有很多人已經兩個月沒有收入了。
這個春天,有很多出租車司機不但沒活干,每月還要繳納一筆不菲的租金。
這個春天,有很多人的店鋪無法開門,每月還要繳納一大筆房租。
這個春節,有很多卡車司機無法出行,每月的車貸一分錢不少。
………
這個春天,窗外的野花依然爛漫,而人們的心中一片蒼涼。
有人說,中國人之所以可憐,是因為在苦難面前,他們只能靠自己。
他們靠自己贍養老人,靠自己撫養兒女,靠自己辛苦打拚。
他們不敢停歇,因為一停歇就沒有收入。
他們不敢生病,因為一生病就囊空如洗。
他們不敢幻想明天,因為誰也不知道明天是什麼樣子。
他們像一頭頭拉車上坡的牛,低著頭,拼盡全力,一步一步向上走。一旦退後一步,就會車毀身亡。
你沒有貧窮過,你不知道底層人活得有多難。
然而,再苦再難也要活著,活著就有希望。
他們希望兒女好好讀書,能夠改變命運,能夠出人頭地。
即使向上的通道已經被堵死,他們仍然希望會有一條夾縫。
中國一代代人都是這樣走過來的。
祈禱疫情快快過去,祈禱生活走上正軌。
更多閱讀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Follow @xiaxiao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