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謝遠東
幾個星期前,以色列人正在做最壞的打算。 「 這個瘋狂的混蛋要吞併約旦河西岸,然後我們都完蛋了,」他們哀嘆。數個小時前,結果證明他們全錯了。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和以色列剛剛同意關係正常化。作為回報,以色列同意暫停其吞併約旦河西岸大部分地區的計劃。
毫無疑問:這一切是歷史性的。早在1971年阿聯酋脫離英國獨立之前,這個國家就對以色列懷有深深的敵意。像那些伊斯蘭國家一樣,阿聯酋沒有哪一天不呼籲結束這個猶太國家的。如今,這兩國成了盟友,誰能想得到?國際政治幾乎所有的事情,八字沒一撇都會滿城風雨,尤其是趕上特朗普這樣的大嘴巴。唯獨這次在協議達成之前,一點風聲都沒有,奇蹟。最後,還是大嘴巴總統在推特上第一個發出消息:那時他的周圍站了好多人。總統先生就是不能讓別人搶了他的獨家消息。
這項由美國促成的協議被稱為亞伯拉罕協議。美國總統特朗普、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和阿布扎比王儲扎耶德共同發布了一份聯合聲明,他們說,希望這一歷史性突破將促進中東和平。
1994年,諾貝爾和平獎頒給了克林頓、拉賓和阿拉法特。在奧斯陸協議五彩斑斕的泡沫破碎了25年之後,一個「 新中東」再次成為可能。
在一個缺乏和平與希望的地區,這是罕見的和平與希望雙爆發。最重要的是,它證明了阿布扎比的紮耶德、以色列內塔尼亞胡、美國特朗普的戰略勇氣和思維突破,不管世人喜不喜歡。
過去20年裡,當遜尼派阿拉伯社會飽受國內恐怖分子折磨時,以色列卻變成了一個高科技的超級大國。以阿聯酋的紮耶德和沙特的MbS為首的新一代阿拉伯領導人,知曉21世紀的戰略版圖。他們也厭倦了巴勒斯坦人。巴解組織背叛了每一個阿拉伯讚助者,他們給黎巴嫩這樣曾經的中東瑞士帶來的是無窮盡的災難。阿聯酋與以色列的協議廢除了巴勒斯坦對和平的否決權,重點落在尋求 「 外交突破」上。
這些聲明無疑是開創性的。一位阿拉伯領導人與以色列立即建立全面關係是其外交上的破釜沉舟,也因而豁然洞開。扎耶德為阿拉伯和穆斯林領導人創造了一個契機,勾畫了一個模板,就像他在阿布扎比正在建設的家園一樣:這是一個包含清真寺、教堂和猶太教會堂的家園。這在現代阿拉伯社會前所未有。
這個故事不僅是今天,而且以後很長的歷史時間內會被反复挖掘,故事內涵太過豐富,太震撼。與過去任何時候一樣,外交政策上的突破,無論向好還是走壞,基本解讀都可以在國內問題上找到答案和線索。
對於美國促成的這個協議,很明顯的還是和美國的11月份大選直接關聯。也因此,特朗普對記者開玩笑說:「 我以為這個協議應該叫唐納德-特朗普協議。」現在距離11月份美國大選只有80多天時間,三個月不到。至少到現在為止,特朗普總統在輿論上還是處於一個被動挨打的位置。這個協議的達成,無疑是特朗普最光彩的大禮包,他完全可以開始向美國選民大力兜售他在外交政策上的重大勝利,看看人家的外交能力是不是很厲害?
阿布扎比得到了什麼?不錯,阻止了以色列吞併約旦河西岸的行動。以色列這個瘋狂的計劃遭到阿拉伯世界的同聲譴責,現在,危機拜阿聯酋所賜過去了,這政治聲望還用說,立馬跳升。還有更實惠的,與耶路撒冷建立正式關係帶來的經濟和安全利益是無價的。
以色列呢?此前,以色列只與埃及和約旦這兩個阿拉伯國家建立了全面的外交關係。儘管它還與其他阿拉伯國家保持著非正式的接觸和貿易關係。但公開場合,大多數國家都堅持阿拉伯聯盟在1967年六日戰爭後製定的「 三不」以色列政策:不和解,不談判,不承認。
好吧,以色列得到了更多阿拉伯國家的接受。而且,最重要的是,它避免了實際上不得不吞併約旦河西岸的行動。他們的領導人當然知道,吞併最終會招致普遍的譴責,甚至可能是製裁。但沒有辦法,他們的領導沒有充分而又正當的理由停止行動。那樣的話,會疏遠乃至傷害利庫德的宗教基礎。而現在,一切OK。
在黃金時段的新聞發布會上,滿臉笑容的內塔尼亞胡稱:和平協議相當於「 和平換和平」,沒有土地交易。這是一個「 歷史性的夜晚」。
討厭內塔尼亞胡的人很多,尤以奧巴馬最著名。以色列這個人確實有些虛偽、油嘴滑舌,強硬乃至反動,但他肯定是這個時代最具政治才幹的領導人之一。三次選舉之後,他的勝利非常寒磣。要是知道,還一場對腐敗的審判還等著他,就知道他的日子太不好過。好了,現在算是時來運轉,揚眉吐氣,幾乎可以肯定,即使受所謂權力分享協議的掣肘,現在他已完全消除了來自本尼-甘茨的威脅。
就這個三個國家?肯定不止,這是巨大的地緣政治的重新組合,有趣的是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阿拉伯世界裡如今的老大是誰?這些年埃及一直在內爆,儘管它還是阿拉伯地區的領袖,然而早已力不從心,名不符實。而利雅得是遜尼派的獅王,是麥加和麥地那兩個聖地的守護者,可以肯定,沒有沙特阿拉伯的同意,阿聯酋是不可能這麼做的。
沙特與阿聯酋關係密切,特朗普也將美國與沙特阿拉伯的關係作為其中東戰略的核心。阿聯酋的這一決定也被視為其他阿拉伯國家的前奏。特朗普總統的女婿,這次的大功臣庫什納也說了:還會有下一個。
沙特成為突破事件的核心人物,這和沙特王儲在土耳其使館的行動觀感差距太大,一點也不瘋狂。正是由於那個瘋狂事件,人們差點忽略了2018年的一次採訪。這位沙特王儲,事實上的統治者薩勒曼在採訪中已經發出了對以色列友好的聲音。他說,以色列人有權在自己的土地上和平生活。這言論,在沙特領導人也是空前的。有些瘋狂,以至於沒多少人敢當真。
要是想想今年以來因為石油問題,沙特和美國75年的關係幾乎到了友盡的地步,那麼2018年的種子現在鑽出地面,也算找到了合適的土壤,得風得雨。中東局勢發展迅速,如風又如霧。曾經不可想像,不可言說的事情如今已經不再。動靜畢竟太大,利益幾乎重置,這一定是盤更大的棋。以色列和它的敵人,還是在以色列有史以來最保守和最強硬的政府時候達成協議?為什麼?
答案很簡單:伊朗。
中東這地方原則就如沙漠盡頭的海市蜃樓。那裡是叢林政治,還是荒漠叢林,誰也不不知道自己是哪一伙的。唯有現實,適者生存是他們最大的政治。在這裡,從庫爾德斯坦到伊拉克,從亞丁灣到幼發拉底河谷地,哪裡不是殺戮的戰場?歷史表明,條約可以廢除,聯盟隨時可以建立,唯老祖宗的老話關鍵時候不能忘了: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自1979年伊斯蘭共和國執政的毛拉們掌握伊朗大權以來,他們的口號「 不要西方,不要東方,只要伊斯蘭」 傳遍世界。只有外行才會以為中東從此有了和平帶頭大哥。而其實,伊朗毛拉們最仇恨的敵人是遜尼派。伊朗毛拉們輸出什葉派革命的願望嚇壞了阿拉伯人。
昔日伊朗的核計劃,也只有大愛如奧巴馬總統才會在那裡發現和平(其實是討好伊朗)的機會。這一回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一樣,面對伊朗人,他們看不到的不再是恐懼,而是核恐怖。恐懼之後還有可以求活,而核恐怖,抹掉真不是空話了。
這是個關鍵時刻,是個記起老祖宗教訓的關鍵時刻。伊朗的敵人們走到了一起,站在伊朗敵人對面的只有奧巴馬。這個行列幾年前就隱然成型,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都發誓絕不允許伊朗獲得核武器。
2015年,當奧巴馬與伊朗達成核協議時,美國歷史上最蠢的總統空前絕後塵埃落定,而阿拉伯人和以色列沒工夫參合美國的閒話。他們知道,這一次美國左派給他們帶來的可能是萬劫不復的風險。他們夜不能寐,驚恐萬分。有意思的是,就在幾天前,海灣合作委員會的六個成員國——巴林、科威特、阿曼、卡塔爾、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和沙特阿拉伯——罕見地發表聲明,敦促聯合國延長對伊朗的國際武器禁運。
幾年後的今天再回過頭看,阿拉伯人與以色列人的匯合不算意外:巴勒斯坦人可以等等,明天手裡拿著核武的伊朗沒法談。畢竟生存是最大的政治,也是最大的利益。
至少對於阿拉伯半島的那些人來說,這一次特朗普總統說出了真相:這項協議是史無前例的,具有歷史意義。伊朗的核武器還在路上,而實實在在由德黑蘭一手撮合的亞伯拉罕協議已經新鮮出爐。
這項成就也得到了特朗普的民主黨對手、前副總統拜登的稱讚。不過,他還說,這一里程碑是建立在美國「 多屆政府的努力」之上的,拜登一定忘了,當年奧巴馬是如何冷落以色列、還有阿拉伯,讓他們心寒的。在這個意義上,奧巴馬是今天這個協議另一方向的推手。
來源 有種樂土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Follow @xiaxiao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