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2個禮拜代餐,我胖了3斤

代餐

減肥能有多痛苦呢?

本著每天少吃一口飯、多走兩步路「漫不經心快樂減肥法」的我,直到入了代餐的坑,才第一次嘗到了減肥的苦。

錢沒少花,我至今都對某代餐粉的宣傳文案記憶猶新。 「只需要一頓飯錢,你就可以擁有一杯代餐粉」。一頓飯錢指的是30塊錢。

味道一言難盡,喝了兩天代餐粉,辦公室任何與食物有關的風吹草動都逃不出我的感官。 「八點鐘方向飄來麻辣燙的香味,一點鐘方向是薯片開包的聲音。」

至於飽腹感嘛,或多或少需要意念的支持,但往往 越堅信自己不餓,就越能感受到食物的召喚

減肥的氛圍拉滿了,就等成效了:好傢夥, 吃了倆禮拜代餐粉,順利胖三斤

「所有的代餐,最終可能都成了加餐」

代餐,顧名思義,一種可以代替部分或全部餐食的產品, 以其低熱量且便捷食用作為立基,卻憑藉著難吃且不扛餓「聞名於世」

例如代餐產品中最有名的代餐粉,最被消費者詬病的便是難吃。

丁香醫生今年發布的《代餐行業營銷洞察報告》在分析無法堅持使用代餐的原因時發現,目前不使用代餐的人群中 有34%認為「不好吃」是原因之一

到底有多難吃?

沖調好的代餐粉常被形容成 「鼻涕糊」,為了製造出飽腹感以及真的吃了點什麼的厚重感,只好放任膳食纖維、麥芽糊精等原料興風作浪,難免造成黏糊糊的感覺。

「鼻涕糊」入口后,甭管你是香芋巧克力還是繽紛莓果口味,最終都會變成 澱粉般的「生味」黃豆般的「腥味」。摻了大豆的飼料大抵也就是這種味道。

最可怕的還屬咽下「鼻涕糊」之後的 「回甘」,在代糖或食用香精的作祟下,一股無糖飲料特有的回甘瞬間就直衝頭頂。

有消費者認為,或許 難喝到憑一己之力讓人斷了對所有食物的念頭,才是代餐粉的良苦用心。與「因噎廢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不過對於正常人而言,吃完了難吃的東西,難道不是再吃點好吃的食物壓壓驚嗎?尤其是打著減肥旗號的代餐粉。都吃減肥食品了,再吃點別的大概不會胖吧?

就這樣, 不好吃的代餐食品,常常被吃成了加餐

代餐食品中當然也不乏口感好的代餐奶昔、代餐棒等產品,但依然難逃「加餐」的命運。尤其是口感宛如點心的代餐棒、代餐餅乾, 一不小心就吃成了豐盛的下午茶,每個口味來一塊,還不忘配點喝的。

總能被吃成「加餐」的代餐食品, 吃不飽才是原罪

科普博主「愛生活的馬克君」曾做過幾款大眾代餐粉的測試,在飽腹感上, 大部分代餐粉都在平均2小時左右徘徊。即使某產品飽腹感可達平均3.3小時,對於現在睡眠僅有6、7個小時的年輕人而言,吃飽飯才有力氣幹活,它替代得了誰?

圖源:知乎@愛生活的馬克君

《代餐行業營銷洞察報告》在分析無法堅持使用代餐的原因時發現,目前不使用代餐的人群中 有42%認為「沒有吃飯的感覺」,有37%的人認為「吃了之後沒效果」。這是佔比最高的兩項原因。

吃不飽又吃不好,讓代餐產品尤其是代餐粉成為了減肥人群的「雷區」。難怪丁香醫生調查發現, 有58%的受訪者買過代餐,但52%的人目前都已放棄

如果代餐不行,控卡餐行嗎?

代餐產品的問題在於,即便方便至極,甚至能實現「8秒一餐」, 作為偶爾大餐過後的「輕斷食」替代品或忙碌之中的能量補給,著實是個不錯的選擇,但終究替代不了正餐

在主流代餐產品之外,例如薄荷健康、咚吃、超級零等品牌紛紛推出了 營養全餐或控卡餐,以「正餐」的形式替代正餐

例如薄荷健康推出了 「21天全餐」產品,用48種食物搭配出21天的餐食。這些食物包括營養粉絲、拉麵、滷肉飯 、海鮮粥、雞胸肉等,嘗試還原出正經的一餐,讓人有好好吃飯的感覺。

被代餐粉勸退的人們,是否能在控卡餐上重新看到減肥的希望呢?

在購物網站的消費者評論中,有不少人驚呼方便又好吃,只要按照菜譜開包、加熱便可食用, 根本不需要思考減肥吃啥不胖,21天被控卡餐安排得明明白白

吃對了東西,你是怎麼瘦下來的,自然也明明白白。

消費者評論截圖

不過,已經有過十幾年減肥史的小菲則提出了她的困惑: 瘦的人都一樣,但胖的人各有各的胖法,一套方法包減「各種肥」,聽起來有點匪夷所思。

例如100斤的人和200斤的人一起吃控卡餐減肥,儘管產品可能會提供2種套餐(BMI24&28),但畢竟不是定製餐,真正實施起來就會遇到老問題: 胖人吃不飽

不僅胖人吃不飽,但凡每天增加點運動量,離吃飽就更遠了一步。

有消費者按照自己的基礎代謝和控卡餐提供的熱量算了一筆賬,他每天需要1797-2196大卡的熱量,但控卡餐一天只能提供833大卡的熱量,中間的熱量缺口能達到1000大卡以上。 如此巨大的熱量缺口讓人難以堅持,加餐便在所難免

消費者評論截圖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副院長、減重外科專家張能維教授曾在採訪中表示,人的機體會維持體重在一定的數值波動,即 體重調定點。在循序漸進的減重過程中(以一年10公斤為佳),通常需要3至6個月才會穩定一個新的體重調定點。

迅速降低體重並不會立刻能穩定體重,反而會打亂新陳代謝,遭到體重反彈的反噬

因此,本以為能讓人好好吃飯的控卡餐,最終可能又步了讓人吃不飽的代餐粉的後塵。

控卡餐里藏著減肥的秘密

控卡餐做得再像正餐,也難以長期取代真正的正餐,但它依然能帶給正在跟體重、體脂率搏鬥的勇士們一個新的啟示: 好好吃飯才是減肥的真諦

經驗老到的老減肥人小蘭認為, 控卡餐的重要之處在於能教會人一種和體重共存的生活方式,三餐正常吃,加餐也能吃,只要吃對東西,沒有不瘦的道理。

「21天控卡餐的21天就很妙,都說21天能養成一個新習慣,它最重要的作用其實在這裡」,小蘭說。

其實不少因為控卡餐吃不飽或缺少新鮮蔬果的消費者, 已經在控卡餐的基礎上默默搭配了更多的健康食材。吃對健康的食物、不挨餓,他們已經邁出了健康生活方式的第一步。

消費者評論截圖

減肥達人小芬在研究過各品牌的控卡餐之後發現,另一個重要之處在於, 控卡餐提供了一個減肥的儀式感

除了每天固定的按照菜譜配餐、食用的儀式外,不少品牌都建立了消費者一起打卡、互相鼓勵的交流群,找到一起減肥的夥伴往往能事半功倍,這是另一種儀式。

不過,自制力極高的小菲認為,平均下來二三十元一頓的控卡餐可談不上便宜。「 有這個錢和這個自覺性,自己花點時間配一個健康餐是最好的儀式感。

當然,她也並不真需要自己動手,好單位的食堂早就做了全套方案,什麼三低專區(低糖、鹽、脂肪)、輕食專區,總能找到一種越吃越瘦的方法。

受訪者供圖

無論是速食控卡餐、手作健康餐還是單位食堂的肥胖友善餐,好好吃飯都降低了減肥的門檻。接下來,只需要持之以恆。

人不能一口吃成胖子,但你可以慢慢吃回成一個瘦子。

作者:屈博洋

頭圖設計:李潤

值班編輯:陳思

來源:有意思報告(ID:youyisi_cn)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 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