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我後背發涼 《東京貧困女子》

日本人

周末空閑的時候,看了一本新書,名字是《東京貧困女子》

作者很有意思。

以前給成人雜志寫豆腐塊文章。

採訪風俗店的小姐、成人影片女主角,問一些大尺度問題。

比如三圍多少,喜歡甚麼樣的 xx 之類的。

然後寫成豆腐塊文章。

放在成人雜志上,填補照片之間的空白。

本來這是一個很無聊的工作,我猜成人雜志 —— 文字並不是很重要?

作者會聊天。

不是那種高高審視的人,所以呢,小姐姐們願意和他聊天。

許多年下來,作者慢慢採訪到了 1300 多個人。

有一天他突然開竅了 ——

哈?我這做的是鮮活的社會調研呀?

全是一線素材。

他就開始從個人財務的視角,來寫自己的見聞了。

為甚麼女孩們,會走上成人影片\風俗店從業者之路。

書不香豔哈,很嚴肅的訪談記錄集。

在書裡,作者痛批:

日本的社會出現了嚴重的問題。

導致各階層的女性掙紮中走向貧困。

比如說,作者採訪發現:

現在日本有大量的女大學生去風俗店上班、在網上找幹爹供養。

裡面不乏名牌大學優等生。

「已經很常見了」

因為他們身上背著高昂的學費和助學金。

必須賣身還債。

這裡大家可能覺得誇張 —— 付個學費有甚麼難的,找父母幫忙唄?再不行就勤工儉學唄。

但現實並不輕松。

作者給了一組對比數據 ——

1996 年的時候,日本大學一學期的學費只需要 1.2 萬日元,到 2019 年漲到了 53.58 萬。

翻了 44 倍。

同時,日本人的家庭年收入從 1994 年的 664 萬,降到了 560 萬。

收入降了,學費卻激增。

好多收入一般的家庭,支付起來真的吃力。

好多人思來想去:

父母指望不上;

打工又只給最低工資,又累報酬又低;

那來錢快、時間又自由、門檻又低的,就是去風俗店打工了。

或者找個幹爹、幹媽。

有人問:

為啥不申請助學金?

日本的助學金,正好是作者痛批的一個制度圖片圖片

它本質是一種剝削性的貸款。

讓很多女性在校園期間就背上大量貸款。

作者覺得,好多學生根本不知道助學金是貸款,在金融機構和學校的誘導下就辦了。

到了畢業,才發現自己背上了了幾百萬日元的債務。

正經工作根本還不清。

心裡一慌,甚至放棄已經找好的、穩定的工作。

去做一些風險極大的事情了,比如女性賣身、男性詐騙。

為了早日還清助學金,這些女生在剛上大學不久,就墮入貧困深淵了 ——

但,這種貧困並不是吃不上飯。

只是無論怎麼努力,都沒辦法讓自己獲得更好的生活。

只能走捷徑。

只是人生的路,越走越窄。

作者寫的幾個日本社會現象,確實挺讓人唏噓。

普通人想獲得更好的生活,缺少路子。一不小心就走錯路,代價慘痛。

除了女學生賣身,還有一種現象也很普遍 ——

抑鬱癥患者猛增。

年輕人經濟、精神壓力都太大了。

一方面,黑心企業們無限制的延長工作時間;

一方面,拿到的報酬又越來越低。

臨時工的比例越來越高。

很多人成了窮忙族,甚至官制窮忙族 —— 政府自己也在大量僱傭臨時工。

「在如今的女性受僱者中,非正式員工已經占據了 4 成左右」

非正式員工就意味著:

工資比正式員工少一大截,甚至一半都不到。

隨時可能被裁員。

被當成了零件用,用完即棄。

好多人交了房租等,就沒剩多少錢了,又要天天加班。根本沒錢沒時間去娛樂、放松。

長此以往,精神疾病就越來越風行。

收入低壓力大 ——> 患上精神疾病 ——> 沒辦法從事高強度工作,收入大降。

惡性循環下來,貧困就產生了。

作者指責:

「家庭、國家精心培養起來的年輕人,被無節制追求利益的黑心企業搞垮了,不可原諒」

以前啊,有一種說法很流行。

說日本全職主婦過得很滋潤,受到很多保障,地位高。

但在作者筆下,明顯沒這麼理想化。

他說 ——

很多女性在結婚之後,選擇當全職主婦。

但要是所托非人,精神和經濟就被丈夫牢牢控制住了。

產生了很多家庭暴力。

這些女性想要逃離窒息的婚姻,獨立生活,在日本是非常艱難的。

獨居生活的 20-64 歲女性中,每 3 人就有 1 人處於貧困狀態,而 65 歲以上的獨居女性中處於貧困狀態的人占比 47%,已經接近半數了。

日本社會就是一個讓女性無法獨立生活的社會。

尤其單身母親。

接受採訪的幾位單身母親,結婚之後放棄了自己的職業,成為全職主婦。

然而在離婚之後,無論學歷高低與否,不免都和社會脫節了。

丈夫應該支付的贍養費,絕大多數都拿不到;

社會本身也發生極大的變化。

臨時用工盛行,很多一線服務崗位,比如看護工作,七成以上是女性。

勞動力被壓榨。

很多女性忙到崩潰也拿不到高工資,反而把身體給搞壞了;

惡性循環。

書中有一位高官太太,曾經家庭收入 2000 萬元以上,離婚後淪落到閣樓都住不起。

作者說,聽了這麼多中老年女性的不幸故事,感覺脊背發涼,好像是在看未來的自己。

(雖然他是男的,不得志的中年男人)

你說大周末的,開開心心,我看這本書幹甚麼呢。

看的我心有戚戚焉。

心裡想的就是兩件事:

多掙錢;

養好身體。

身體重要,睡覺。

來源:越女事務所 微信號:ynducai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 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