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sven_shi:
富人的財富故事怎麼寫其實挺有講究的。因為我國 80 年代到 2010 年之前,就是一個野蠻增長的年代。這個年代富起來的人,很多的 「故事」 和 「經驗」 根本就是無法拷貝的,甚至當事人自己的總結都是錯到離譜根本沒法去寫的。所以一定要進行專業的處理加工才能上臺面。
我講一個我印象最深的例子。當時我是和一個記者一起去採訪青田的一個僑商。他早年是從南美中轉去西班牙當的非法移民,然後把老婆孩子都接去了。再之後就是他兒子和一個上海來的女留學生談戀愛,當時是準備結婚的。他自己也因為犯了一些事情,所以長期沒辦法拿到國籍,就一直擔心遣返。所以他就把所有賺來的錢都搞去上海買房子了,想著就是以後兒子在上海結婚,他能夠靠收房租養老。他們當時屬於非法移民,各種賺錢的路徑或多或少都是有點問題的。
然後他兒子回國被丈母娘奚落了一通,講直白點就是那個年代出去的女孩子很多是想嫁真外國人的,所以後面就分手了。但是房子還在。正好就遇到了房地產的爆發式增長,有拆遷,還有各種就是大家拼團式的買房和房地產開發。而且那時候西班牙還有次大赦,他碰到了,再回國就是歸國投資房地產的僑商,整個身價就完全不一樣了。
然後讓他自己總結自己為甚麼發財,他就是說自己發財的原因是 「不忘本」。這個總結是可以的。但讓他舉例不忘本他說的是自己兒子娶三房的故事。就是之前提到那個導致他在上海買房的女孩子,後來在國外結婚又離婚了。再去找他兒子,他建議還是要的。畢竟沒這女孩子他也沒這個機緣去買房子,就讓兒子娶了她做三房。我當時還沒聽懂,後來他解釋了半天我才明白是不登記的,就辦個婚禮生孩子。女方在西班牙登記的是單親媽媽,還有額外福利領取。
就這麼個真實到極點的故事,也有戲劇性,但是他怎麼上臺說?他自己是沒概念的,覺得這些故事還能體現出很多良好的品德,他也是相信因果報應,覺得是自己做人好才有的這個福氣。
當時帶我去的那個老師就給他改故事。時間線是一樣的,但是動機全變了。他是順著出國打工的浪潮到國外定居。定居後 「偶然」 看到了國內發展的新聞,起了念頭就想回國開拓一個新事業,也是 「不忘本」。然後好政策加上好環境還有他良好的商業嗅覺讓他發財了。邊上再穿插講點他離開中國和回到中國的發展感受,講一講是甚麼細節變化堅定了他投資中國的決心。整個故事就很完備了。
今天你讓我回過頭去想,很多成功故事真的只能那麼編。因為財富是自己的,故事是大家的。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Follow @xiaxiao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