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軍事帥哥
西安和開封是兩座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唐朝和宋朝在這兩座城市的身上打上了濃厚的時代烙印。在唐朝和宋朝的最發達時期,長安和開封都是人口超過百萬的國際化大都市。時至今日,西安和開封早已成為「大唐盛世」和「風雅大宋」的代名詞。
然而,在沒有自來水的中國古代,唐朝和宋朝的朝廷到底采用了哪些辦法,解決長安和開封百萬人口的飲水問題呢?
長安地理位置示意圖
第一,建立靠近河流的地區是解決長安和開封百萬人口飲水問題的先決條件。
早在春秋戰國的著作《管子》當中,我們的祖先對於城市飲水問題的解決就有較為詳細的論述:鄉山左右,經水若澤。內衛落渠只寫,因大川而注焉。這句話就非常全面的告訴我們,古代城市的建設離不開「經水」和「大川」,即離不開水源與江河。由於中國的古代國家是以農耕文明為經濟基礎支撐起來的國家,而水源是農耕不可或缺的物質,所以,古代的城市建設必須圍繞靠近水源與河流的地方展開建設。
而長安和洛陽的建設就很好的符合了古代城市建設靠近水源或江河這一必不可少的條件。
西安(唐長安)地處關中平原,土地肥沃,河流縱橫。自古以來就有「八水繞長安」的說法。觀察西安的地圖,我們就會發現,在西安(唐長安)城的周圍,有8條河流圍繞:渭河、涇河、滻河、灞河、灃河、澇河、滈河、潏河。這8條河流中,除了渭河流入黃河,其他河流都流入渭河。所以,8條河流的分布就成為唐長安城解決周邊農村種地灌溉和百萬人口飲水問題的重要依托。
黃河流域地圖,標頭處為開封段位
開封地處河南平原,境內內河湖泊眾多。流經開封的河流分成黃河水系和淮河水系,主要河流有馬家河、汴河、京水、濟水等河流。豐富的水資源讓開封成為「北方水城」,解決了宋朝首都百萬人口的飲水問題,但開封城周圍的河流也給開封自身帶來了洪災頻繁這一重大災難。
總而言之,開封和西安這兩座城市依水而建,依水而興。不管是「八水繞長安」還是「北方水城」,豐富的河流就成為沒有自來水的古代,朝廷解決城市人口飲水問題的重要依托。沒有這個依托,也不會有長安的「盛唐繁華」和開封的「風雅大宋」。
隋代大興城
第二,唐朝和宋朝政府采取修建水渠等辦法,解決城市人口的飲水問題。
公元581年,楊堅稱帝,建立隋帝國。隋帝國建國後,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依托8條河流在隋朝首都,也是唐長安城的前身——隋朝大興城修建了三條水渠,為龍首渠、清明渠和永安渠。等到唐朝建國後,朝廷又修建了黃渠和漕渠這兩條水渠。這樣一來,唐長安城周圍就有5條水渠貫通。朝廷又在5條水渠的基礎上,修建了很多支流,這使得唐長安城形成了一個水網交錯的城市。水網交錯遍地,極大地緩解了城區百萬人口的飲水緊張問題。
除了水渠之外,唐長安城的基礎行政單位——裡坊裡面就有水井,長安城裡面的老百姓打水就靠水井。而皇家宮殿周圍的水井,除了解決飲水問題,還解決了消防用水問題。
唐朝長安平面圖
在今天的西安市,有一個叫「甜水井」的地方,在含光門附近。這個「甜水井」地名的由來,就和唐朝的水井密切相關。
相傳在唐朝的長安城,老百姓生活安定富足。但老百姓唯一感覺遺憾的一件事,就是水井裡面出來的水是苦水。而直接從「八水」引出的5條水渠的水,味道甜美。但八水引出的水卻是給皇家宮殿引用的水,這讓老百姓取甜水很不方便。一些老板用馬車拉甜水,上街販賣,抬高甜水價格,老百姓也負擔不起。老百姓都在期盼一位「能人」幫助大家解決飲水難的問題。
韓湘子,字清夫,唐代人,是古代中國民間傳說中的八仙之一
這時,一個叫韓湘子的人要解決大家的飲水難問題,老百姓都聚集在他的身邊,看韓湘子能有什麼「神辦法」讓水由苦變甜。韓湘子從水井裡舀出來水,釀成美酒。看到韓湘子用苦水釀酒,老百姓都在懷疑「韓湘子不會是騙子吧。」韓湘子不急不慢的把美酒倒入水井裡,有膽子大的老百姓來到水井跟前,將木桶放入水井中打水。這時打上來的水沒有酒味,但也沒有苦味。嘗一口,味道甜美,女子用這種甜水洗澡,皮膚干淨透亮。這口由韓湘子「打造」而成的水井就被老百姓命名為「湘泉」。「湘泉」所在的地方就是甜水井。
「甜水井」這個地名卻充分的體現出唐長安城老百姓的生活和水井密不可分的聯系。
芙蓉園的曲江池和大明宮的太液池也為長安城提供了豐富的水源,時至今日,漫步西安市南郊的大唐芙蓉園景區,我們依然能通過清澈的芙蓉池感受到盛世大唐長安的風韻。
北宋開封城(汴京)平面布局示意圖
和唐朝的長安一樣,宋朝首都開封也在用很多辦法解決老百姓和官員的飲水問題。這些辦法主要有:
1.人工挖渠。宋朝建都開封期間,開挖了253條坊裡水渠、多處人工池沼等通水用水設施,構成了開封城極其發達的人工供水網絡。而汴河、金水河、五丈河等河流,就能為水渠提供源源不斷的供水。
2.水井飲水。和唐長安城一樣,宋朝首都開封采用水井這一辦法解決老百姓最基本的飲水用水問題。
張擇端 的《清明上河圖》中,記錄了北宋都城東京(又稱汴京,今河南開封)的城市面貌和社會各階層的生活狀況
3.加大河渠和排水暗溝的建設。開封人口最多時達到130萬,城市垃圾對水渠的污染成為朝廷面臨的重大問題。為了緩解消除城市垃圾對水渠的污染,宋帝國政府修建了沿著街道修建了河渠來排放垃圾。比如開封著名的街道御街,其排放垃圾的河渠名為「御溝」。另外,宋帝國政府還在開封修建了數量繁多的排水暗溝,由於排水暗溝位於地下,數量繁多,這些排水暗溝成為違法分子躲避官府追捕的藏身之處。
4.開封設置有專門機構「街道司」清理路面垃圾,防止垃圾對水渠形成污染,設立「都水監」加強水利設施的建設和河道疏通。
通過以上的介紹就能看出,唐朝和北宋的朝廷采取一系列辦法解決了長安和開封這兩座城市百萬人口的飲水問題,四通八達的水渠、水井的建設,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聰明智慧的直接體現。
參考資料:
《舊唐書》
《新唐書》
《宋史》
來源 歷史D學堂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Follow @xiaxiao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