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泰國,連大象都失業了

疫情 泰國

文:張久久

比起疫情,高失業率更讓這個中國人熱衷的旅游勝地焦慮。

持續的疫情讓旅游業遭重創,已經致使600萬泰國人失業。城市街道上,大量的商店關閉;動物園裡的大象無人喂養;有人交不出房租,不得不帶著孩子露宿街頭。

往日喧囂繁華,如今卻是蕭條一片。

01、數千頭大象正在挨餓

去年4月,泰國清邁的11頭大象,從各個象園集結,踏上了歸鄉之路。

它們要回到距離清邁150公裡的出生地湄曾縣,因為沒有足夠的經費運送,大象只能步行回家。風餐露宿,走了五天四夜。

大象們已經離家二十多年。這期間,它們在清邁的象園裡生活,日常就是扭動著龐大的身體,在游客面前賣力表演。

因為疫情,游客驟減,經營者無法負擔租金與大象的日常開支,大多數象園已經關閉,大象也因此失業。

然而,不用再工作,對這些大象來說,卻不算是一個好消息,它們已經被人類馴服太久,早已失去了野外生存的能力,回歸自然以後,未必能夠生存下來。

但它們別無退路,即便留在公園裡,也會因為沒有食物而餓死。

而這樣的大象,泰國有3700頭。

不過,泰國人已經沒有精力管大象了,畢竟自己吃飯都成問題。

7月4日,數千名泰國失業者整齊劃一地盤腿坐在芭提雅海灘。受疫情影嚮,大量店鋪關閉,他們沒有工作,只能坐在海灘等待好心人的施舍。

▲等待救助的泰國民眾 來源:泰國中文網

這個曾經擠滿中國游客的海灘,在旺季的時候總是人潮湧動:緊靠海灘的購物中心裡,泰國導購說著不太熟練的中文;街道上,精瘦的男子拉著載滿游客的人力車;紅燈區夜夜笙歌,人妖表演的舞臺下喝彩不斷。

如今,原本繁華的街頭已經看不到游客的蹤影,水果攤上也撤掉了中文招牌。

沒有了游客,對這樣的旅游城市是致命的打擊。

泰國600萬人面臨失業或找不到工作的窘境,占泰國總人口數的十分之一。失業者大多來自旅游行業,餐飲、購物、航空運輸等行業受到的影嚮最嚴重。

泰國旅游局預測,今年的國際游客可能只有100萬人次,國內游客將下降到5000萬-6000萬人次,與疫情爆發之前相比,收入下降了74%。

重重困境下,經濟壓力已成為了2020年泰國自殺的前三大原因之一。

因為交不起房租,泰國一位41歲的母親帶著五個小孩露宿街頭,丈夫患癌癥,已經回鄉治療。她原本在汽車站前賣飲料,失業後被房東趕出出租屋,只好在街邊的一把大傘下鋪了些被褥,艱難度日。

經濟的影嚮直接傳導到了貨幣。自今年以來,泰銖兌美元匯率已下跌超過10%。疫情之前,泰銖是亞洲最穩健的貨幣,但目前它卻成為「2021迄今為止表現最差的貨幣」。

泰國政府不得不嘗試重新開放景點。今年7月,泰國在普吉島啓動了一項「沙盒」試點計劃,游客可以在不隔離的情況下,前往普吉島旅游。

政府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挽救旅游業,然而嘗試並不順利,開放普吉島一周之後,當地新增病例已達27例。

風雨飄搖中,泰國正面臨著疫情與經濟的雙重考驗,而如今這一切,源於40年前的一個決定。

02、旅游大國崛起

1961年,泰國素林府第一次舉行了訓象表演,素林府位於泰國東北部,盛產大象和絲綢。在當地,大象是人們最信任的夥伴,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一頭大象。

訓象表演中,表演者們換上了戰士服裝,大象們全都身穿賽服,在不大的球場上,重現古代騎象打仗時的場景。

那次活動吸引了四方游客,泰國民眾第一次意識到旅游所能帶來的收益,政府開始將重心向旅游業傾斜。

那之後,泰國在紐約、倫敦、法蘭克福、巴黎等地區開設了12個辦事處,用於宣傳旅游資源。訓象表演也成了素林府一年一次的盛大活動。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泰國政府將旅游業納入國家經濟發展的五年計劃中,每年用於投資景點開發的資金越來越多。八年間,泰國旅游局舉辦了70多次大型民族傳統旅游活動。

1981年,旅游培訓學院成立,專門為飯店賓館和旅行社培養專業人才,泰國的主要大學裡,也都增加了旅游專業。一時之間,旅游成了泰國學子心目中的朝陽行業。

旅游為泰國創造了許多就業機會,泰國經濟學家研究認為,每9個外國旅游者,就能為一個泰國人提供就業機會。

1987年,泰國國王普密蓬·阿杜德60壽辰,借此契機,泰國打出「訪問泰國年」的旗號,在全國各地舉辦了多場旅游活動,那年泰國接待游客348萬人次,創下了1980年以來的最高紀錄。次年,泰國又如法炮制,舉辦了「泰國工藝品年」。

陽光、海灘、美食,勾勒出游客對泰國的共同印象,泰國很快成為中國的熱門出行地。對那時的中國人來說,出境游等同於新馬泰,去泰國走了一圈,在親戚朋友面前是件風光事。

旅游業的迅速發展,讓泰國人均收入飛漲。1987年,泰國國際貿易赤字為4600萬泰銖,而當年旅游收入為5000.024萬泰銖,旅游收入填補了貿易赤字。

依靠旅游業,一座座高樓大廈在泰國拔地而起。

白天,游客們在海灘上沐浴陽光,在大皇宮下拍照打卡,景區外面,每走幾步路就能看見賣鹽水菠蘿的老人。

到了夜晚,芭東海灘搖身一變,向世人展現著紙醉金迷的一面,世界各地的游客穿著異域風情的服裝,在酒吧裡品嘗著醉人的美酒。

位於泰國首都的廊曼機場,在旅游業的帶動下,從普通機場一躍成為東南亞最大的航空港之一。這裡的航線通往32個國家,平均每周有888架飛機會從這裡降落。

一次次的旅客運送之中,泰國旅游業與農業、制造業一起,成為泰國的三大支柱產業。

2019年,泰國每日接待國際游客可達14萬人次,旅游創收1.9萬億銖,占泰國GDP總值的18%,入境泰國旅游的總人數為3949萬人次。

近四千萬人中,每4人裡就有一名中國人。

2019世界旅游排行榜 來源:泰國投資網

在這一年,泰國旅游業已然邁向世界領先地位,因旅游帶來的總收入排名位居世界第四,僅次於美國、西班牙、法國這三個發達國家。

繁榮深處,也悄然埋下隱憂。

03、畸形的致富之路

2019年4月,泰國普吉島動物園裡一頭三歲小象去世,小象生前的工作,是在動物園裡跳舞供游客觀賞。

長期腹瀉,沒有得到良好的治療,加上高強度的表演,小象身體狀況非常糟糕,在一次表演中,它的兩條後腿被壓斷。三天後,小象帶著折斷的雙腿去世。

小象的非正常死亡沒有引起太多人的註意。當地的有關部門稱,如果動物園申請,他們將會重新獲得一只幼象。

一部名為《黑象》的紀錄片,被泰國網站長期列為禁片,影片在九分鐘裡揭露了大象旅游業的殘忍。

 

大象的脊柱是它們最脆弱的地方,一只成年大象最多可以承擔150公斤的重量4小時,但在景區中,大象一天的工作時間遠超4個小時,還需要同時載兩個人。

為了讓大象更好地適應表演,在訓練時,它們的四肢會被鐵鏈鎖住,馴象員用特制的鐵鉤,不停地鞭打它們的背部。長期的高壓訓練中,大象的眼睛不再閃閃發光。

和大象表演一樣,因旅游業崛起而產生的畸形行業,還有泰國人妖。

泰國人妖起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駐紮在泰國的美國大兵時常需要特殊服務,一些家中沒有女孩的父母,就會把男孩送去變性,用來賺美軍的錢。變性人不會懷孕,因此更受市場歡迎。

到了現代,泰國發現人妖可以用於招徠游客,便出現了成規糢的人妖表演劇場,表演團隊賺得盆滿缽滿,便有越來越多人開始從事這門生意。

人妖的壽命很短,一般只有四五十年。成為人妖的男孩,大多來自貧困家庭,他們為了更好的生活而變性,度過短暫十幾年絢爛的表演期後,就只能悽慘地步入晚年等待死亡。

隨著旅游業的蓬勃,泰國的色情業也泛濫成災。

泰國紅燈區遍布全境,除了泰國當地,許多的外籍性工作者湧入泰國,導致各種傳染病在國內蔓延。截至2016年,泰國共有近44萬人感染艾滋病;2017年一年,泰國就新增了6000名艾滋病患者。

更致命的是,旅游業導致的社會發展嚴重不平衡,越來越多的人放棄農業,轉而從事與旅游相關的職業,很多土地被荒廢了。

數據顯示,在清邁,有82.5%的人從事貿易、手工業等其他旅游相關的職業,從事農業的人只占了17.5%。

泰國依靠旅游業不斷變得富有,但也因長期將重心放在旅游業而導致其他產業停滯不前。

一個經濟結構健康的國家,應當是科技、工業領域占據較大比重,旅游占3%-5%,而泰國旅游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比一直維持在20%左右高位。

誰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會先到來。

過於依賴旅游業的泰國,最終還是付出了代價。在疫情一波接一波的考驗下,旅游業發展帶來的紅利消失殆盡,泰國經濟在疫情面前不堪一擊。

04、新加坡的轉型啓示

泰國的另一面鏡子,是新加坡。

泰國、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常被放在一起,並稱為新馬泰,是東南亞三個熱門旅游國家。但和泰國與馬來西亞不同的是,新加坡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就已經進入了發達國家行列。

新加坡曾經是亞洲最窮的國家之一。

1960年,新加坡的人均GDP只有500美元,而在35年後,這一數字就翻了50倍。

1959年,李光燿決定對新加坡進行經濟改革,擺脫單一的轉口貿易經濟結構,開始大力發展工業。

新加坡位處馬六甲海峽,是歐洲、非洲、中東等國家貿易的必經之地,那時候的經濟來源主要依靠轉口貿易。轉口貿易給國家帶來了繁榮,但其只是作為中轉站,缺乏經濟根基,主動權不在自己手裡。

因此,新加坡開始了艱難的經濟轉型之路。

新加坡一邊吸納外資和引進技術、建立大型工業園,一邊拓展海外市場,與其他的亞洲國家逐步拉開距離,進入經濟發展的黃金時期。

隨後,新加坡以造船、煉油等資本密集型產業為主,貿易、金融、旅游等服務行業為輔,多線發展,在上個世紀70年代末期,新加坡就成了世界上重要的亞洲新興工業園。

疫情期間,全球經濟陷入混亂,但新加坡經濟卻表現穩健,還被評為「全球最具競爭力以及最具商業投資的國家」。多類型海外投資湧入,騰訊、阿裡、戴森、位元組跳動等企業都在新加坡設立了辦公地點。

 

在國家發展這份考卷上,新加坡與泰國寫下了不同的答案。如今,答案已被時間驗證。

一百年前,泰國有大約三萬頭野生大象,現在只剩下不到5000頭。其中大部分大象被人工馴養,因為疫情的緣故,許多大象正在忍饑挨餓。

除了忍受饑餓,它們可能被出售,當作非法伐木的工具,生存處境更加艱難,這場災難裡,大象先一步成為了犧牲品。

去年11月,泰國宣布將調整經濟結構,避免過度依賴旅游業,只是這個決定來得太遲。

7月31日,泰國新增病例1.9萬,死亡人數達178例,都創下新紀錄。首都曼穀附近的醫院不堪重負,太平間已沒有空間,醫院買了兩個冷藏集裝箱來存放屍體。

泰國的數百只猴子無人喂養,因一根香蕉大打出手;象園裡饑腸轆轆的大象,正在等待命運的裁決;清邁的商家望眼欲穿,卻等不來一位游客。泰國上下,早已一片水深火熱。

而這個悲劇,或許本可以避免,至少不像現在這樣慘烈。

參考資料:

[1]《新加坡旅游業發展中的文化密碼》新加坡研究 作者:範磊 楊曉青

[2]《「頌奇」主張發展旅游業振興泰國疫後經濟》誠拓海外置業

[3]《疫情之下的旅游業,哪個國家最慘?嚴重依賴於入境游客市場的泰國》怎嘆lisa

[4]《泰國旅游業發展研究》北京聯合大學 作者:楊慧天

[5]《泰國旅游業將在2021年創下歷史新低》普吉島PhuketDaily

來源:華商韜略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 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