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養老,敗光你的996積蓄

文:戈多

泰國養老,真的靠譜嗎?

「泰國養老」紅了。在全球疫情持續惡化的當下,泰國成為「跨國養老」中罕見的、熱度逆襲的養老目的地。

打開抖音,話題#泰國養老#的播放量超過1.3億次,而這1.3億次的播放量幾乎全部來自一位博主——「王儀在泰國」。

這位名叫王儀的白髮阿姨,以「獨自在泰國養老」的標籤走紅,從2020年11月創建賬號以來,短短半年時間,她在抖音上已經擁有47.6萬名粉絲。

打開抖音,話題#泰國養老#的播放量超過1.3億次,幾乎全靠王儀阿姨的一己之力。/抖音截屏

在王儀的短視頻里,每個人都能看到自己嚮往的老年生活——碧海藍天、泳池別墅、一條可愛的大狗、供應不斷的有機蔬果,以及來自五湖四海的國際友人。溫柔輕鬆的熱帶 海風隨時可以溢出屏幕。

最重要的是,此番神仙般的生活方式, 價格觸手可及。 根據王儀在視頻中的介紹,一套普吉島兩室三衛帶泳池的別墅,月租只要人民幣4000元。這樣的「白菜價」,讓國內一二線城市的蝸居族怦然心動。

在王儀的視頻下,「想馬上退休去泰國」這樣的留言不計其數。

在內卷化的時代,思考「養老」已經成為打工人逃避焦慮、獲得精神撫慰的方式之一。根據2020年底發布的《國人養老準備報告》,超過七成90后都曾考慮過養老計劃,「跨國養老」正在成為熱門趨勢。

然而,養老與旅行不同,養老不是短期度假,在自然環境之外, 醫療、交通、社區環境,才是更重要的衡量指標。 泰國養老,真的靠譜嗎?

醫療服務與居住設施是人們未來養老生活中最看重的方面。/2020年《國人養老準備報告》

「在 中國賺錢,去泰國養老」

「年輕的時候租不起一室一廳,老年後也可擁有一棟海景別墅。」如果看到這樣的標題,別急,你未必是遇到了騙子,你也可能是遇到了喊你去泰國養老的房產 中介。

近幾年來,泰國成為跨國養老中炙手可熱的目的地之一。自泰國政府在2002年首次推出養老簽證以來,赴泰養老已經吸引來自 世界各國的養老軍團。 根據泰國政府的報道,目前有180萬名外國退休人士在泰國生活,是世界上接待外國人 購房養老最多的國家之一。

在百度輸入「泰國養老」,帶有「世界七大養老聖地」的搜索結果鋪天蓋地。儘管這個排名來源並不明晰,但根據 美國雜誌《國際生活》(International Living)發布的《2019年全球退休指數報告》,泰國的養老宜居指數已經超過 西班牙,位居世界第9位。

其中,泰國在生活成本、醫療水準、氣候環境、人文環境等多個指標,均名列前茅。

泰國的養老宜居指數已經超過西班牙,位居世界第9位。/pexels

在生活成本方面,「別墅自由」是讓國人最心動的一項。作為財富象徵的別墅,是大部分國人一輩子夢寐以求但又遙不可及的奮鬥目標。

但在泰國的熱門旅遊地普吉島,一棟小型別墅,租金可以低至3000元,購買價格則可以低至150萬元。在非熱門地區,別墅的價格可以低至四五十萬元。對於買不起房的一線城市年輕人來說,泰國的「別墅自由」實現起來反倒要容易得多。

「吃飯便宜」也是博主們用來佐證泰國物價低的重要指標。國內一斤近40元的豬肉,在泰國只需要15元左右;一頓中等餐廳的二人餐,100元差不多就夠了;各類熱帶水果,更是價格感人,即使是榴槤這樣的水果貴族,放在泰國,也是想吃就吃。

國內一斤近40元的豬肉,在泰國只需要15元左右。/pexels

在醫療方面,也有各類數據在告訴你:泰國醫療世界頂尖。其中,最經常被引用的是美國商業雜誌《CEO Magazine》發布的2019年的數據,泰國的醫療體系位列世界第6名,並且擁有多家通過 JCI認證的世界頂尖 醫院。 (JCI:國際醫療衛生機構認證聯合委員會頒布的一項醫療服務評定,包含醫療水平、醫院軟硬體等多個指標。)

在這些文章的照片中,泰國醫療機構的豪華程度堪比五星級酒店。「套房式」病房、兒童樂園、私人翻譯,以及微笑國度的微笑服務,再腦補一下 泰國人溫柔的尾音(比如「薩瓦迪卡」),讓人難免對「住院」產生熱切的渴望。

照片中,泰國醫療機構的豪華程度堪比五星級酒店。 /某房產中介圖片

至於氣候環境,說到泰國,幾乎每個人都會本能地想到悠長的海岸線、綿軟的沙灘、濃淡交織的綠色山脈,只要身在其中,就能擁抱自然。

近一年,泰國更是成了年輕人心中的「反卷」聖地——拒絕加班、拒絕快生活的泰國本土文化,對習慣了效率和速度的中國人來說有著致命的吸引力。在泰國旅居的年輕人也會借用約翰 · 列儂的那句名言鼓勵大家去泰國長居——「當我們正在為生活疲於奔命的時候,生活已經離我們而去。」

只是,與社交平台、房產中介呈現的美好圖景不同,目前,真正在泰國長期養老的國人少之又少。他們中的多數,都是陪伴孫子、孫女上學的 老人。還有一部分,是跟隨子女在泰國生活的華人。

泰國以「慢」出名,自然也就成了年輕人心中的「反內卷」聖地。/pexels

如果子女不在身邊,還想獨自在泰國養老?實際情況可能是,還沒完成安家 定居,就已經四處尋找後悔葯了。

泰國養老,

房地產中介的營銷秘籍

「為了能讓爸媽來泰國養老,我曾經給他們買了兩畝地、打了一口井,為的就是讓他們在這裡打發寂寞的時光。結果,他們來了3個月就回國了。」在泰國定居5年的老劉在採訪中如此表示。

如今,老劉定居 清邁,擁有一個榴槤莊園,除此之外,他更重要的身份是「佛系房地產商人」。

雖然老劉的主要職業是「賣房」,但他還是在視頻里坦白:「一上來就叫你來泰國買房的人,不是壞,而是太壞。」

實際上,「泰國養老」這一概念的走紅和房地產的營銷密不可分。近二十年來,國內房價的飛升讓全體國人明白了一條財富定律:投資什麼都不如投資 房子。近年來,不再單單滿足於國內房產投資的國人,把眼光放得更遠——海外置業。

「泰國養老」這一概念的走紅和房地產的營銷密不可分。/pexels

相比英、美、 澳等發達國家,泰國不僅房價親民,往返也更加容易。在疫情之前,從 廣州飛 曼谷,單程只需要3個小時,票價可以低至數百元。如此一來,泰國的房地產市場也順勢躁動起來, 瞄準中國人的錢包。

不信你看,但凡把泰國養老吹噓得天花亂墜的文章,多半出自房地產自媒體之手——畢竟,購房,永遠是養老的第一步。

然而,對於 老年人來說,房產中介所說的「賣一套公寓換一個別墅」,真的可行嗎?

先看看 世界銀行的數據,2019年泰國的年通貨膨脹率僅為0.7%,中國的通脹率則為2.9%。平穩的物價,是讓泰國人幸福指數爆棚的原因之一。

但這也意味著,泰國房價的增速也非常緩慢。在泰國居住了15年的寒露表示:「泰國房子的投資屬性很弱,可以說,想要來泰國炒房賺錢的人都是傻蛋。」

小紅書博主介紹的清邁養老小別墅,總價38萬元。/小紅書@清邁日記

如果只是自住,不做投資打算,也要做好「血本無歸」的準備。老年人來泰國以後,生活一旦遇到障礙,再想轉賣房子回國,就沒那麼容易了。

和國內的情況大不相同,泰國房子的轉手率、出租率、租售比普遍較低(除了曼谷),因為泰國地廣人稀,「人人有房住」,而且泰國人鮮少會囤房,因此住房市場的需求並不旺盛。更重要的是,外籍人士購買別墅無法擁有土地權,只能獲得30年的租賃權(30年到期后,最多可以續約兩次)。想像本地人一樣擁有永久產權?還是不要做夢了。

想像本地人一樣擁有永久產權?還是不要做夢了。/小紅書截圖@Sean的世界

對於養老群體,如果把國內唯一的房子賣掉換取泰國別墅,無疑是一個高風險行為。房子在清邁、芭提雅這樣的熱門城市還有轉租的可能,如果在比較冷門的地區,你就要做好「白白扔掉」的打算。

旅居泰國7年的自媒體人Sean表示:「泰國的房子就和汽車一樣,可以說越用越貶值。那些不管老人退路就忽悠老人買房的,我實在是看不下去。」

做自媒體博主多年,Sean收到最多的私信話題就是「泰國養老買房」。因為「買房後悔」而向Sean求助的人佔到了私信量的30%。

所以,對於想要赴泰購房養老的人來說,「大不了不住了還可以賣錢」這樣的想法實在是很傻很天真。

「候鳥式」養老,

還是得多金又愛闖

在不少自媒體博主的宣傳里,赴泰養老的門檻非常之低,只要年滿50歲、能夠提供80萬 泰銖(約合人民幣16萬元)的存款證明,再加上一份商業醫療保險,就可以輕鬆拿下泰國的養老簽了。

拿到養老簽,距離真正的「泰國養老」之間也還有「九九八十一關」。/抖音截圖@王儀在泰國

且不說養老簽的辦理過程多麼繁瑣,就算拿到養老簽,距離真正的「泰國養老」之間也還有「九九八十一關」。

先說被中介吹得最多的醫療體系。首先,泰國的「醫療體系頂尖」只針對 私立醫院,宣傳圖裡的花園式醫院、酒店式病房,讓人心馳神往,但價格也同樣「美好」。 如果想去 公立醫院就診,排隊、擁擠程度絕對不亞於國內,技術卻無法和國內比肩。

居住在普吉島的阿明透露,前年女兒在私立醫院做了小腸疝氣手術,只住了一晚醫院,13萬泰銖(約合人民幣2.7萬元)就沒了。就算平時的小 感冒,一般開銷也得在5000泰銖以上(約合人民幣1000元)。

對於在國內交了一輩子醫保的老人,在泰國養老,就意味著要自願放棄國內的醫療補貼。不僅如此,他們還需要購買泰國當地的醫療保險。以安盛保險的價格為例,一位50歲的被保人的年醫療保險價格為3.2萬泰銖起(約合人民幣7000元),隨著年齡的增加,保費的價格也會同步增長。

某泰國私立醫院的宣傳圖。/官網截圖

購買商業保險的另一大難題是,對於那些已經患有 慢性病的老年人來說, 體檢就是一個難過的關。想想看,有哪家 保險公司願意把保險賣給已經疾病纏身的老人呢?

再說說對老年人至關重要的交通問題。現年58歲的寒露表示,來泰國15年,「不會開車,就和『瘸子』沒什麼兩樣,門都出不去」。除了首都曼谷,泰國其餘城市的公共交通覆蓋率極低,甚至完全沒有公交系統。因此,出遠門只有兩個選擇,開車或者騎摩托。

如果你覺得老了以後也能開摩托,恐怕是高估了自己。「泰國人的性格是全世界最慢的,泰國人騎摩托卻是全世界最快的。」寒露說道。泰國的每一輛摩托車都在演繹「風馳電掣」,一溜煙,就消失在路的盡頭了。老年人要想和這樣速度的摩托一起行駛在公路上,沒點膽量怕是沒法上路。

除了首都曼谷,泰國其餘城市的公共交通覆蓋率極低。/pexels

至於語言問題,所有在泰國定居多年的華人都達成了共識:「 泰語真的很難學。」泰語不同於英語,在手機里一輸入字母就能得到釋義。泰語有44個輔音字母、32個母音字母, 光76個彎彎繞繞的「綠豆芽」字母,在辭典上找到它們就需要翻閱半天。

2006年剛來泰國的時候,寒露每天都要背著一本大開本的《中泰大辭典》出門,500多頁,3斤重,以備不時之需。即便如此,15年過去,寒露還是沒有完全掌握泰語里的「彈舌音」。

雖然王儀曾在視頻中安撫了大家對語言的焦慮——「英語關鍵詞+手勢,能夠解決80%的日常交流」,但對於久居泰國的人來說,如果英語、泰語基礎薄弱,那無異於切斷了與世界的聯繫。萬一生病了,進到私立醫院,沒錢請高價的私人翻譯,就只有用手比劃、干著急的份了。

「如果換一個普通老太太,遇到嚴重的 語言障礙,你會急得想要跳海。」 寒露說。

對於久居泰國的人來說,如果英語、泰語基礎薄弱,那無異於切斷了與世界的聯繫。/unsplash

當地人的工作節奏之「慢」,是他們幸福的秘籍,卻也讓初來乍到的中國人抓狂。2006年,寒露剛剛移居泰國,想請泰國工人鋪個花園台階的 地磚。誰知工人師傅到了以後,點上煙,細細端詳、把玩瓷磚,然後不緊不慢地和水泥,就這樣,10塊30cm×30cm的地磚,用了整整兩個下午才鋪完。如今,家裡遇到什麼修修補補的問題,寒露和老公都選擇自己動手。

那麼,泰國物價到底便不便宜呢?答案也是相對的。從遊客角度來看,食品、住房都很便宜,但對長居在泰國的人來說,和生活打交道是方方面面的,比如泰國的私家車價格要比國內貴出很多,德系車普遍比國內貴出一半左右。傢具、家電、人工費也不便宜。一些中國菜十分昂貴,菠菜10塊錢只能買兩小把。

長期看下來,在泰國養老(不包括曼谷),即使節儉,一個月的生活費也要準備至少5000元。如果一個月的退休金只有五六千元,那無疑就要「月光」式養老了,風險極高。

因此,Sean坦言,「泰國養老」針對的一定是行動自如、自理能力強、自學能力強的老人。當然,還得有一個前提——「不差錢」。

「不差錢」,也是泰國養老的終極奧秘。/unsplash

當然,如今經濟基礎良好的70后、80后一代,考慮去泰國「候鳥式」養老更有實際意義,往返於中泰之間,可以親情、美景兩不誤。但對於目前勤儉節約的40后、50后老人來說,與其在泰國的海景別墅里孤獨地「摳摳搜搜」,還不如在國內的小區里和老年朋友們一起買菜打麻將。

畢竟養老是去「安放」晚年,可不能腦子一熱,拍拍屁股就走了。一輩子的996積蓄,還是要慎重啊。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 打賞